小情商大幸福:你回家时的表情,决定全家人的心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留守儿童的家庭缺少温情

在阿兰·摩尔的《守望者》中,守望者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隐身现实之中,却不被重视。对于成年的守望者,守望可以当作是一种享受孤独和自由的过程,但是当这个词用在孩子的身上时,却注定会成为一个悲剧。守望的孩子们,眼中经常闪烁的是一种可怜的、渴望父爱和母爱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都是家的守望者,守望着爸爸妈妈,守望着一年中难得团聚的那几天。而今天的留守儿童早已不再局限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很多大城市中也涌现出了大批“城市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由于工作在外地或者出国深造,将孩子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丢给爷爷奶奶看管。孩子们只能早早地习惯孤独,习惯没有父母陪伴的守望生活。


有这么一个孩子,他从6岁起便进了当地顶尖的贵族寄宿学校,一周5天,在学校里吃穿住用。这所学校师资力量不算顶级肯定也是非常棒了,但孩子每次见了父母都不是很亲近,总觉得有些隔阂。孩子的性格很刚毅,自己的事情从来都是自己解决,不和父母商量,好像父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亲人,并不会给自己以生活上的帮助。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的孩子也不错,性格独立,能早早在现代社会上立足。但长期的寄宿生活使得孩子无法及时感受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亲情的温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父母只是自己的‘周末亲人’”这样的认知,进而养成一种面对亲情冷漠的习惯。

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孩子长期的寄宿生活造就的亲情疏离,孩子在学校里从来只需要考虑自己,而周末回家的时候父母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又很少,如此导致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时间越发减少。长此以往,处于性格塑型期的孩子,就会将家人看作是每到周末才出现一次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对“家”或者是“家人”的意义,孩子一无所知。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把孩子送进全寄宿制学校,有同学、老师的陪伴,他们应该不会孤独了吧,还能培养社交能力。然而学校师生的交流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缺少了一个由家庭走向学校再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其后果是让孩子缺少自我认知能力。同时,缺少父母鼓励和批评的他们,很可能会导致自卑或自负的心理。


徐果的父母长年在外工作,有一次独自过完儿童节后,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多希望有妈妈天天嘘寒问暖,委屈时可以扑向父母的怀抱大哭一场,生病时有父母陪我一起渡过难关。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爸爸妈妈唠叨个没完,而我却觉得,如果能有父母的随时陪伴即使挨打受骂也甘之如饴。”


短短的几句话让人看了扎心,在其他孩子看来极其正常的要求,对他而言却是奢望。在这个需要父母呵护的年纪里,因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了一种父爱、母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第一大原因。要知道,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孩子缺乏这一关键性角色的关爱,将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基于现实状况,有的父母可能必须离开家庭。假如你不得不让你的孩子做一名留守儿童,那请做好你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就算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至少利用其他途径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照顾和心理满足。而沟通是“重质不重量”的,你可以在出差时,不时发个短信或者打个电话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

敬业的父母形象在孩子眼中亦是非常正面的,当你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时,将你的成就与孩子分享,让他知道这是父母辛苦的结果。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更是透亮的,他们明白父母的辛苦,你以身作则,他们也会在今后人生里以你为榜样。

除了父母的关爱和沟通之外,学校的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对孩子来说,学校是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二家庭”。因此,学校也要肩负更多的教育责任,尽可能满足孩子对家庭温暖的心理需求。教育孩子的同时为孩子营造家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