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问学十年,聚散离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在这本小集得以出版之际,我不能忘怀我的三位导师:硕士导师何汝璧、博士导师金重远、博士答辩主持人王元化。在我艰难困厄的时刻,他们接纳了我,保护过我。
同时,我也应该感谢诸多读者朋友。他们多是一些素不相识者。我只能从来信中知道人心未死,还有那么多善良的目光在互相关注、互相叮嘱。
文章历时逾十年。写作时,不曾为今日留有余地,故而随兴所至,分散漫漶,以致今日结集出版,如何想一个集名,反成了一个问题。几番斟酌,还是无奈,只能从少年时代默记于心的那首对联中截出半句——“风声、雨声、读书声”,移作集名,似乎只有这三种声音,能够呼应这十年我内心不断回响着的另一种声音。
我服膺梁漱溟先生所言,知识分子可分为两种人——学术中人与问题中人。我永远敬重前一种人,本身却受性情局限,大概只适宜做后一种人。所谓“问题意识”,我这一代人多发轫于“文革”后期,先觉者觉醒于一九六八年的思潮辩论,后觉者也不会晚于一九七一年的“九一三”事件。那时,我们曾以贫弱的学力、旺盛的体力,在私人场合热烈争辩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我后来选择文科院校以及思想史专业,更多的动力也是来自“问题意识”的驱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学术兴趣。以“一九六八”命名的这一代人,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只有少数人侥幸走进了文科院校。即便如此,后一部分人中愿意兼顾学理与“问题”,同时并进者,也不多了。每念及此,内心不胜苍凉:当年以非知识分子身份,思考正常环境下只有知识分子才能思考的问题,当然是历史的扭曲,但也锤打出这一代人的思想生命;如果在获得了知识分子身份之后,直奔学术前程,放弃了当年的“问题意识”,岂不是买椟还珠,堪称一代人的思想悲剧?
问题不在于“问题”。当年那些“问题”都会发生变化,也应该变化。但是,面对现实,坚持追问,这样的“问题意识”却不应该放弃。我试图拖着“问题意识”在学术环境中行走,既要发展,又要自我批判,走了十年,确很吃力,也吃了一些苦头,但确也有一点收获。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可以说,是十年磨炼尚未修成正果的涩果:既有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论文,也有破门而出的各种议论。论文从潘恩开始,经过卢梭、顾准,还有新儒家,反映了我在学理层面的思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间有自我淘洗,淘洗这一代人精神生命的思想线索。至于各种议论,以书评为主,则是另一类文字。如果说学术论文写作时,我必须克制自己,那么后一类文字则较多感情色彩:“笑着的”,“叫着的”,还有“哭着的”。如“随风飘去”,文字虽短,包含的苦闷、愤懑却很浓重。那是一种“悲愤中的笑”,只有特殊的氛围,才会产生那样特殊的面容、特殊的文字。“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则是“叫着的”文字,当时年轻气也盛,曾痛痛快快地叫了几声。至于“地狱里的思考”,从题名可以想见写作时的心态:既哭悼顾准先生之早逝,亦写出近些年面对虚无主义思潮,我对另一种情怀的怀念。那样的情怀,那样的知识分子,不会有好报,得到的总是“迟到的理解”。然而我深信,他们是生活中的“盐”,永远不会过时。
生于这样的时代,不会有好心情。少年时代默记的那半句对联,成为我人到中年的文章集名,这就是宿命。是喜,是忧,已无从说起,只想问:是否还有同道者,还在世间怀念那副对联?如有之,且让我们再一次拍栏吟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谨以此,敬献我的读者。
朱学勤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