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传奇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说文》)这是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一位文人对玉的看法。按照这样的看法,玉简直是奇了。
玉在道德上的神奇性是中国古代文化赋予的。中国人老早就喜欢玉,这是个与西方人重黄金、宝石大为不同的传统。中国古人佩玉是出名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孔子也与子贡讨论过玉的道德,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孔子说的“昔者”,原来不知要早到什么程度,现在全国许多地方(从东北到澳门)都有新石器时代的精工美玉出土,最出名的地方有浙江良渚、东北辽河(红山文化)和安徽含山。大批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发现,证明五六千年以前人们的好玉之情便已经蓬勃起来了。近年来,学术界对上古“玉文化”的讨论很热烈,收藏家也开始搜集古玉,相应之下,制假古董者也开始仿造古玉。
制作假古玉是对中国“玉文化”的玷污,玉本应是高洁美好的,中国语文中有不少讽刺挖苦的词汇,加在玉身上的几乎没有。汉字分类中有一个“玉部”,由“玉”衍生出来的多是含义雅致的字。作家经过斟酌,将人物的名字唤作“宝玉”“黛玉”,增加了人品的高洁美好,感动读者几百年。相对来说,古代中国人不推崇黄金,有时还说些黄金的坏话,如“纸醉金迷”。当然,今天的中国人喜欢黄金的很多,中国人的金店也是成色最足。不过,羡爱黄金者,多不是出于道德良心,免不掉有淫心物欲。
玉给人们带来的高洁美好联想,原因容易归结在玉石质地的温润,而忘了人的功劳。其实,“玉不琢,不成器”,各种玉器是人类加工的结果,玉器在本质上不是自然而成的,是文化而成的。只有经历了人类的工艺及观念——文化的过程,原来一块斑驳璞石,才变得温润、高洁。关于这个变化,和氏璧的故事曾讲到血的代价。因为必经琢磨,玉于是又有磨炼、培养之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这是古代思想家们由玉之成,联想到人之成。
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玉的讲究、礼仪、议论都很多,历史文献上有许多记载。而新石器时代大批精良玉器的发现,使我们知道在那个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时代,玉文化也是灿烂的。玉器很少做生产、生活用具,主要充作装饰或表达意识形态的材料,在那些新石器时代的玉的雕琢造型中,是否有道德联想,还不好说,但凝聚有信仰、法统、灵物的概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琮”是良渚文化中典型的、规范的玉器造型,其长短不一,但都是外方内圆,表面刻有很细致的纹饰。琮在当时一定有特定的意义,否则不会做得那么规范。今天的学者对琮的含义有不少推论,比较大胆的推论是:琮的方圆表达的是天地观念,即“天圆地方”。如果这个推论站得住,则琮是太伟大了。天圆地方,是古代地理观中最基本、最宏观的一个概念,古人用一大块玉石把它表达了出来。
浙江余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琮
另外一件相当重要的表达观念的新石器时代玉器,是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块玉版,其中央刻有两个大小相套的圆圈,内圆里刻有方心八角图形,内外圆之间有八条直线将其分割为八等份,每一份各刻一箭头,在外圆与玉版四角之间也各刻有一个箭头。含山玉版毫无疑问表述的是几何平面的均衡分割,有四分、八分,这种平面分割很有可能也被用到对地理空间的方位分割上去。说明当时的人们很可能已经突破山川地貌的杂乱形状,而建立了抽象、系统、有序的方位观念。这是地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进展。
我们原来以为,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人们风寒饥馑,一定是全体忙于吃穿。现在知道,他们曾投入大量劳动制作毫无吃穿实用价值的玉器,由以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玉,以一块自然顽石,由人琢磨成器,赋予思想道德,被“人文”到崇高地位。所以,古玉传达给我们的,是古代人类不可低视的精神品质。
安徽含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版
玉版上的几何图形
玉在今天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黄金了,因为玉只象征道德情操,而黄金则象征汽车、洋房之属。我们今天凭温柔淡雅的古玉认识古人,而后世的人或许要凭黄澄澄的金子来认识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