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得遇神仙道人

弘治十三年(1500),王阳明时年29岁整,接受朝廷指派,去江北调审刑事案件的审案卷宗、平反冤狱。王阳明一去,很多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当地的人民群众都说王阳明判案公平、处置合理,这不得不使人联想到王阳明先生的深厚家学,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性格的原因。

公务处理完毕后,王阳明顺便取道佛教四大名山的九华山游玩,期间作有赋、诗各一首,收录在今日王阳明的文集之中,值得一读,今援引如下: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启鸿蒙之神秀,发九华之天巧。非效灵于坤轴,孰构奇于玄造。迁史缺而弗录,岂足迹之所未到。白诗鄙夫九子,实兹名之所肇。予将穷秘密于崔嵬,极玄搜而历考。涉五溪而径入,宿无相之窈窕。访王生于邃谷,淘金沙之清潦。凌风雨乎半霄,登望江而远眺。步千仞之苍壁,俯龙池于深窅。吊谪仙之遗迹,跻化城之缥缈。饮钵盂之朝露,见莲花之孤标。扣云门而望天柱,列仙舞于晴昊。俨双椒之辟门,真人驾云而独。翠盖平临乎石照,绮霞掩映乎天姥。二仙升于翠微,九子邻于积稻。炎歊起于玉甑,烂石碑之文藻。回澄秋于枕月,建少微之星旐。覆瓯承滴翠之余沥,展旗立云外之旌纛。下安禅而步逍遥,览双泉于松杪。逾西洪而憩黄石,悬万丈之灏灏。濑流觞而萦纡,遗石盘于润道。呼白鹤于云峰,钓嘉鱼于龙沼。倚透碧之嵲屼,谢尘寰之纷扰。攀齐云之巉峭,鉴琉璃之浩溔。沿东阳而西历,餐九节之蒲草。樵人导余以冥探,排碧云之瑶岛。群峦翳其缪霭,失阴阳之昏晓。垂七布之沉沉,灵龟隐而复佻。履高僧而屧招贤,开白日之杲杲。试朝茗于春阳,汲垂云之渊湫。凌绣壁而据石屋,何文殊螺髻之蟠纠。梯拱辰而北盼,隳遗光于拾宝。缁裳迓于黄匏,休圆寂之幽悄。鸟呼春于丛篁,和云韶之鷕鷕。唤起促余之晨兴,落星河于檐橑。护山嘎其惊飞,怪游人之太早。揽卉木之如濯,被晨晖而争姣。静镵声之剥啄,幽人㔉参蕨于冥杳。碧鸡哕于青林,鹇翻云而失皓。隐捣药于樛萝,挟提壶饼焦而翔绕。凤凰承盂冠以相遗,饮沆瀣之仙醥。羞竹实以嬉翱,集梧枝之袅袅。岚欲雨而霏霏,鸣湿湿于蘴葆。躐三游而转青峭,拂天香于茫渺。席泓潭以濯缨,浮桃泻而扬缟。淙澌澌而落荫,饮猿猱之健狡。睨斧柯而升大还,望会仙于云表。悯子京之故宅,款知微之碧桃。倏金光之闪映,睷异景于穹坳。弄玄珠于赤水,舞千尺之潜蛟。并花塘而峻极,散香林之回飚。抚浮屠之突兀,泛五钗之翠涛。袭珍芳于绝巘,袅金步之摇摇。娑罗踯躅芬敷而灿耀,金幢引玉女之妖娇。搴龙须于灵宝,堕钵囊之飘摇。开仙掌于嶔嵌,散青馨之迢迢。披白云而踸崇寿,见参错之僧寮。日既夕而山暝,挂星辰于窿嶅。宿南台之明月,虎夜啸而罴嗥。鹿麋群游于左右,若将侣幽人之岑寥。迥高寒其无寐,闻冰壑之洞箫。溪女厉晴泷而曝术,杂精芩之春苗。邀予觞以玉液,饭玉粒之琼瑶。溘辞予而远去,飒霞裾之飘飖。复中峰而怅望,或仙踪之可招。乃下见陵阳之蜿蜒,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誓予将遗世而独立,采石芝于层霄。虽长处于穷僻,迺永离乎豗嚣。彼苍黎之缉缉,固吾生之同胞。苟颠连之能济,吾岂靳于一毛。矧狂胡之越獗,王师局而奔劳。吾宁不欲请长缨于阙下,快平生之郁陶。顾力微而任重,惧覆败于或遭。又出位以图远,将无诮于鹪鹩。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已矣乎,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抟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之巨鳌。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

乱曰: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矫矫兮,吾将于此巢兮。匪尘心之足搅兮,念鞠育之劬劳兮。苟初心之可绍兮,永矢弗挠兮。

(题为《九华山赋》)


春宵卧无相,

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

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

树梢谪仙家。

仿佛闻笙鹤,

青天落绛霞。

(题为《游九华山》)


沿着羊肠小道游览完毕这个景点后,紧接着途经五溪、望华亭、二圣殿,王阳明还相继游历了附近的无相寺、化成寺等佛道庙宇,所到之处必会夜宿参悟。也就在这一日,他偶然邂逅了一位姓蔡的道士。蔡道士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却端端正正地盘坐在寺庙大堂的正中央,神态自若。

一般人看到道士这衣衫褴褛的情景,都以为其神志不清,称其疯癫无状。王阳明一看,却心里暗暗称其迥异于常人。话说这位蔡道士,对方外之术颇为熟悉,侃侃而谈,对王阳明以尊贵宾客之礼对待,礼节上极为恭敬。

王阳明于是借机询问何为得到神仙之术。蔡道士摇摇头,说道:“你尚未达到至高境界!”

王阳明见状忙叫左右退下,邀请蔡道士移步去后面亭子,然后施以大礼,请求道士告知其详细。

蔡道士又摇了摇头,说道:“你尚未达到至高境界!”

王阳明再三恳求,都没有得到道士的传授。后来这位蔡道士对王阳明说:“我初见你,看你衣着打扮得体尊贵,便知道你心仍属意于官场。虽然有心问道,但还是六根未净,心牵挂凡尘,对于方外之术只是徒慕其表而已。”

王阳明听完仰天大笑离寺而去,继续自己的游览。等路过地藏洞的时候,他听说在悬崖峭壁的巅峰上有一位得道高人,姓甚名谁谁也不知道,大家都说这位高人长年累月在老松树的落叶丛里打坐,风餐露宿,看上去不是一般的人。

王阳明获悉后,马上前往访问。他立刻攀沿着悬崖峭壁,一路来到山顶。那位高士正在酣睡之中。王阳明便默默不言,坐在高士旁边,轻轻地抚摸他的足底和掌心,一直到这位道人苏醒。

道人睁开睡眼,看到眼前有人十分惊讶,问道:“这上来的道路如此险峻难行,你是如何上来的呢?”

王阳明对答说:“我一心要和高士谈论道家要髓,正是这个信念的指引才使我能够抵达彼岸。怎么能怕辛苦而畏缩不前呢!”

两人自此时开始一见如故,畅谈佛教和道教的要义精华,还探讨了儒家的思想。说到儒家思想的时候,说及周濂溪、程明道,二人不禁称赞这些前辈,他们可以说都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又说到朱考亭,即朱熹的时候,二人认为朱熹虽然也悟到儒学的一些精要,但是距离一乘妙旨的境界仍相去甚远。

王阳明对道士的谈吐非常喜欢。两人不禁惺惺相惜,相谈甚欢,天色很晚还不愿辞别。待到第二日,王阳明再去原地拜访,却发现昨天和自己交谈的高人已不知去向。王阳明当即赋诗一首:


路入岩头别有天,

松毛一片自安眠。

高谈已散人何处,

古洞荒凉散冷烟。


随后,王阳明在两首抒怀的诗(《重游化城寺二首》)中写道:

其一:


爱山日日望山晴,

忽到山中眼自明。

鸟道渐非前度险,

龙潭更比旧时清。

会心人远空遗洞,

识面僧来不记名。

莫谓中丞喜忘世,

前途风浪苦难行。


其二:


山寺从来十九秋,

旧僧零落老比丘。

帘松尽长青冥干,

瀑水犹悬翠壁流。

人住层崖嫌洞浅,

鸟鸣春涧觉山幽。

年来别有闲寻意,

不似当时孟浪游。


从上诗中的“会心人远空遗洞”一句可以看出,王阳明对当年与道人的邂逅,真是感叹不已,同样对那位道人的追慕之情也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