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练习词章

第二年王阳明18岁,偕夫人归还余姚府,途中在抵达广信府下面的上饶县时,拜访了当时的儒学大家娄谅先生。

娄谅字一斋,生于1422年,卒于1491年,是明初理学家吴与弼吴与弼(1391—1469),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今抚州市)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清代黄宗羲在他的《明儒学家》一书中,把《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又把吴与弼列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先生的高徒,对朱子学和心学颇有领悟。这次两人间的结识是王阳明迈进儒学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两人在交谈中,娄谅向王阳明说及宋儒“格物致知”的精义,还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的道理。

王阳明对此表示完全赞同。接下来他以此为契机,发愤图强,以成为圣贤为毕生的最高理想。

但是王阳明返回余姚后,很快又恢复了舞文弄墨的志趣,和周围的文人墨客迎来送往,以喝酒对诗为乐。从王阳明的传记来判断,这正是他“耽爱词章”的时期。

尽管如此,当时的记载是否可信至今仍存有疑处,但是王阳明纵横捭阖的诗文创作的豪情却是生动逼真至极。另外,他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式的诗文创作其实也是他发表一己之见的重要手段。此时他的文藻修炼水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超越的。

王阳明的诗文,在中年时代以前,注意辞藻的修饰和选择,对句式和选字亦颇多讲究。到了中年之后,文章开始关注通顺和达意,因而多为后人所效仿和赞赏。喜欢其中年以前文章的人,大多为其兴味盎然的理致情趣所吸引,这是他晚年作品中所没有的特征。

世界上估计再没有人,像王阳明先生那般沉迷于文章的写作和辞藻的锤炼了吧!作为中国明朝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之一,王阳明的文风流畅明快,一点都没有停滞不通顺的情况,而且文字富于变化,豪迈跌宕,真是十分了得!

这一点也许是得益于他对苏东坡文章的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