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重如山
妻姓张,名则妹,怀化人。怀化起名的习惯是:称男的为娃,我岳父叫刚娃,他儿子叫选娃,孙子叫铁娃;称女的为妹,老大叫大妹,老二叫二妹,老满叫满妹、安妹或则妹。妻上有两个姐姐,下无妹,理所当然地便成了则妹。则,按怀化的方言,是小或最小的意思,与满、安同义。
则妹这名字在家里叫叫是可以的,所指对象一般不会搞错,因为奶奶、妈妈、女儿三者同为则妹的情况极少。但是走出家门,来到广阔而又人头攒动的社会,便难说了,会产生呼甲而乙应,喊一人而数人接声的尴尬,因为她们都叫则妹。中国多子女的家庭,数以亿计,叫则妹的女孩太多了。这不,问题就来了。妻七岁去读小学,一个班30多个小不点,居然就有两个张则妹。这让班主任谭老师犯难了。好在谭老师智力超群,灵机一动,便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对另一个说,你就叫妹则,好吗?另一个欣然同意。为什么另一个则妺会同意呢?因为在怀化,妹则和则妹的意思差不多。一直到现在我妻的哥和姐都还喊我妻为妹则,而少有叫则妹。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还真是皆大欢喜。谭老师真英明!
因为以出生先后为序起名,同名者太多,在一个班读书总不能都是娃和妹吧。于是聪明的怀化人便在这种小名或乳名之外,再起一个大名或学名。而妻却没有大名。如果她一家人都没有大名也好理解,事实是她家里的其他人都有大名,这就让人想不通了。她父亲叫应贤,母亲叫春容,哥哥叫忠源,弟弟叫忠选,两个姐姐一个叫喜凤,一个叫明菊。这些名字都是有文化含量的:男的有儒雅之风和阳刚之气;女的则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什么这个家起名文化之河,汩汩滔滔地流来,流到妻这里却突然断流了,而到她弟弟身上又突然冒出来了呢?如果她父亲一字不识也好理解,可她父亲却是认得些字、有一定文化的人。“文革”中在活学活用毛著时,担任贫协主席的他,曾当众背过“老三篇”,一时在远近传为美谈。这就怪了。后来问岳母才知道原委:原来在妻出生时,岳父到远处做工,去了很长一段时间。等他回来时,则妹的名字已叫上口了。没想到一叫就是七年,到发蒙读书时,谭老师大笔一挥,便用文字将它固定下来了。小名、大名、乳名、学名都由它一肩扛起。我认为妻的名字是那个贫困的年代给妻留下的一个印记。
妻的容貌姣好,身材秀美。她是我心中的女神。这样一个女神竟没有一个美名,我总是感到遗憾。我一直琢磨着给她改名。机会终于来了。参加工作后有次要填履历表,我就建议她将正名填成“洁梅”,将则妹填到曾用名一栏里。这样无形中便将名字改过来了。洁梅与则妹音相近,但意境却完全不同,我是动过一番脑筋的。但是妻死活不肯。大概她的名字经过亲友同事的呼唤,已渗入她的骨髓,融入她的灵魂里了,改一个名就等于要了她的命一样。我只好作罢。
名字改不了,遗憾便长留在我心中。我总觉得妻的名字太土、太俗、太没有文化了。这种想法一直伴我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没想到最近看了谢冕的《则在千秋》(《光明日报》,2014年3月21日),却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妻的名字一下变得高雅、庄重了起来!
谢文颂扬了北宋早期浙江永康一个被称为胡公的历史人物。胡公原名厕,参加殿试时,监考的宋太宗见他是个人才,赐名为则。在数万汉字中,最高权威独独看中了这个“则”字,可见这个“则”字的分量不同一般了。这万里挑一的字,这皇帝看上的字,你能说它土,说它俗吗?
仔细想想,这“则”字所包含的正能量还真是够大的。就拿胡则来说吧,经皇上提醒,他终生守住了一个“则”字。他先后在九个州郡任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他都坚持为民办事的原则,认真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得百姓的拥戴。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恪守做人的准则。经他手的钱财千千万,但不义之财,分毫不取。有挚友升迁,请他赴宴,可他囊空如洗,拿不出礼金来,只好以家用的旧银器代赠。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杭州任内他亲领民工修海塘,造福百姓。福州任内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他为民请命,请求朝廷免征灾区的丁钱。在封建社会里,帝令如山,谁想动摇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胡则请命时是将自己的命豁出去了的。由于胡则勤政爱民、克己奉公、敢作敢当,生前受到了下到黎民百姓上到朝廷皇帝的肯定和赞扬,死后还被人们修祠供奉,祀以为神,而且千余年来香火兴旺,经久不衰。是一个“则”字将他这个农家子弟修炼成了一位口碑极好的清官良吏,死后还成了帮助人们反省人生、洗涤灵魂的神。“则”能成就一个人。
再说妻吧。妻一生下来便与“则”字结缘,以后一直以“则”字为伴,在我们组建家庭的过程中更是以“则”字当家:在爱情婚姻方面,她恪守忠贞负责的做人准则;在待人接物方面,她坚持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在勤俭持家方面,她坚持自己带头以身作则。
“文革”中我被打成牛鬼蛇神。这时我们结婚才几年,有了第一个孩子。当时的潮流是,年轻的夫妻,男的被打倒之后,女的一般选择离开。我被挂牌、批斗、游街后,被丢到了生产队的一间破旧的房子里接受劳动改造。我一下子像掉进了黑暗的地狱。我想我那温馨的小家庭恐怕是不能保住了。我也不能太自私,让娇妻跟着我受罪,遭人指责。但家也是支持我的生命的最后一根柱子,失去这根柱子,我的生命之厦也就全塌了。我万念俱灰,感到生命之火已快油尽灯枯。就在这时,妻来到了我面前,平静而又坚定地对我说:“你放心,我绝不会离开你。我会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你坐牢,我就在外面等着你出来,你坐多久我就等多久。你被开除,我跟着你去农村。我们都是农家子弟,能用自己的手养活自己,天无绝人之路。为了我和孩子,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妻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的生命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了。到第二年终于苦尽甘来,我回到了校园。
儿子长大,媳妇进门。妻认为媳妇是新鲜血液,能来我家是缘分,应待之以诚。她对媳妇从不说重话。小两口发生了小摩擦,媳妇在理,她一定帮着媳妇说服儿子。媳妇不在理,她也不指责媳妇,开导几句,让她自己去把问题想通。因此在我家,婆媳和睦,夫妻相敬如宾。儿孙如有劣行,她绝不容忍。她认为品行不端正,就会害了他们一生。邻居送她一株蒜,她一定还人一把葱。对于一切帮过她的人,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她善待一切,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圈内,人们见她总是笑脸相迎。
妻在乡村工作时,学校周围有些荒地。她星期天不休息,开荒种菜,种了一畦又一畦。一年到头小菜都能自给。进城后,住进了楼房,周围已无寸地。她便在防盗网里,用盆盆钵钵经营起了她的绿色基地。栽种萝卜白菜辣子蒜子,一年四季,也有不少收获。去超市她选在夜里,因为这时的菜比白天便宜,常常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她有白雪公主的清丽,却从不打扮自己,每日穿的都是几十元一件的布衣。晚辈想表示点心意,带她到商场,打算给她买件好一点的皮衣,价已谈毕,可她嫌太贵,坚决不同意。趁大家不注意,便把衣退回了货柜,弄得大家措手不及。妻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十分金贵。她的以身作则,也带动了儿子儿媳,大家都勤俭成习。所以我们家的收入虽不高,但每月都有余钱剩米。
是一个“则”字帮我们渡过了劫难,和谐了关系,营造了勤俭的好风气,让我们一家和和美美,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有滋有味。“则”能成就一个家。
再说说宋太宗吧。他心中也是有个“则”字的。从他任命胡则这样一些德才兼备的官员来治理州郡就可以知道,他是坚持了任人唯贤的原则的。他虽然不能亲自去体察民情,但当胡则将灾民的情况向他陈述后,还是引起了他的关注,从而恩准了胡则的请求。对于胡则这样一个普通考生,他能亲自指点迷津,进行培养,这说明在培养官员方面也是能亲自动手以身作则的。正是因为他对“则”字的坚守,从而使得他治理下的中国出现了一片难得的升平景象。“则”能成就一个国。
坚持办事原则,恪守做人准则,处处以身作则,这“三则”还不是“则”字所蕴含的正能量的全部。然而,仅此“三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巨大的社会工程中所释放的正能量,就已经是无法估量了。“则”字就像一座直冲霄汉的大山,巍峨地耸立在汉字的茫茫原野里。对于这样一座山,你能说它分量轻、文化含量低吗?
我终于明白岳父与妻不肯改名的原因了。他们早已通过那本小小的新华字典看到了这座山。而我则因为方言的云雾遮眼,始终未能看到庐山真面目。这次经谢先生指点,才拨开云雾见到了它入云的伟大。惭愧啊!
我感谢这座山。是它撑起了我的人生,撑起了我的家庭,撑起了我的生命!
谢冕说:则在就千秋大业可期。当前,我们民族正在为建设和谐中华、美好中华、强大中华而奋力拼搏。我们正在圆一个复兴中华的梦。在圆梦过程中,我们心怀一个“则”字,步子将会迈得更稳、更齐、更快、更有力!
(原载《怀化日报》,2014年6月8日,2014年5月写于病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