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内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把握理想信念的内涵必须从其界定和中国化特征加以把握。
一、理想信念的界定
理想信念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追求,集中体现了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约并优化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实践。理想信念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表现在基本内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由“理想”“信念”向“理想信念”有机融合。
理想就是对未来目标的设定,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精神矢量。在中国古代,“志”就是“理想”,“志于道”“志在千里”“志当存高远”“鸿鹄之志”等都是“理想”的表述。孟子曰:“志,气之帅也。”王阳明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在今天,理想表现为对未来的“新自我”与“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信念则是人内心笃信而坚守某种观念并欲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在西方文化中,“信念”更多地为“信仰”所代替使用,尤其是作为信仰之神的“上帝”,成为西方人们现世的信念支撑。当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信仰之神的坍塌引发了全面的生存信念危机,导致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茫然失措和对现实生活的无所适从。
“理想信念”由“理想”和“信念”合成并作为一个统一体使用,其更多地强调了“信念”对人心的影响,用心性的力量支撑“理想”的翅膀。当“理想”成为一种“信念”,就会对人的行为起到根本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当用“信念”的力量去启迪和推动“理想”的实现时,“理想”就会获得强大的动力。因此,“理想信念”的概念实则是目标与动力的有机统一。
二、理想信念的中国化特征
在我国,“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合成词使用源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和革命胜利的事实,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理想信念”不仅凸显了理想的目标指向,更强调了人们因对未来的奋斗目标深信不疑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动力和现实追求。“理想信念”的有机统一,避免了“片面强调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理想实现,而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在当下生活中人所应秉持的信念支撑和信念引导”。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之源。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适应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需要,“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再次获得了独立的整体性理解。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新时期,中央领导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对理想信念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这不仅是理想信念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在新时期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