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莽兴起的背景

献议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及博士弟子的董仲舒,还有一套政治理论,即“五德终始说”。此说源于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阴阳家属于“佐明主顺阴阳,明教化”的儒家的支流,他们的思想带有神秘色彩。“五德终始说”大意是木、火、土、金、水为“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各代开国之君均代表一行,亦即一德,每德各有一色。如青帝是木德,赤帝是火德,黄帝是土德,白帝是金德,黑帝是水德。代表某德的圣人出世,天必降某一祥瑞;圣人承受天命,必须易服色、更制度、改正朔等,然后向天禀告(封禅),完成使命。各王朝之德,有如四季循环迭替。天降灾异以示德衰,圣人便要修德,向天表示悔改,并应物色新圣人将国禅让与他,于是新圣人受天命,如此循环下去,五德终始。秦始皇便相信这一套,自命为水德;刘邦斩白蛇兴义师,也自称是火德赤帝之子。汉初对其王朝是何德,也曾引起争论,到武帝时才决定是土德。董仲舒往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说法中注入儒家思想,并将之理论化,使其成为政治哲学的主流。

董仲舒的中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其推论颇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类似。人之有耳目亦犹天之有日月。天有常恒,人亦如之。帝王是人,也是天为人而设者,故“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人必与天相应才有祥瑞,反之必有灾异。天意并非渺冥不可得而知之者,祥瑞与灾异即是天在表示意见。三代之所以太平,是因符合天意,故不妨“迹之古,返之天”,即以古为范,达到天人合一。所以人们称这种思想为“复古更化”。我们从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论背后,隐约可窥见儒家轻君的思想,对于无上权威的君主,他们用符不符合天命规范他,用天人能否合一去控制他。“五德终始说”的重点有二,一是皇权不是绝对的;一是王朝不是永久的。改朝换代是天经地义的原则,这是对“顺天承运”“万世一系”观念的挑战。

董仲舒大概死于武帝中期,他的政治学说却深入人心。武帝死后九年(前78),就有人上书请武帝的儿子昭帝让位,最终上书者被杀。十八年后(前60),又有人请宣帝禅让,亦被诛。由此可见董仲舒的政治理论已为人所信崇。对于一种当时人士咸以为合理的理论,死罪并不能遏止它的影响力,它只待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就如同秦始皇统一天下一样,王莽使五德终始说得以实现。

承继武帝的昭帝(前86—前74在位)为武帝幼子,八岁即位,由大将军霍光辅政,年仅二十而崩,无子。武帝之太子冤死,有劫余之孙名病已者遗存,武帝因痛悔逼死儿子,故对此血骨养视甚厚。刘病已此时已十八岁,颇受教育,遂被迎立为帝,是为宣帝(前73—前49在位)。宣帝可谓来自民间,他在位时承继武帝遗志,西联乌孙,大破匈奴(前71)。又十六年,匈奴以五万众投降(前55),单于被封为王,近一百三十年的斗争遂正式告一段落。宣帝后为元帝(前48—前33在位),元帝笃信阴阳五行之说,相信“安民之术,本由阴阳”,认为天灾人祸,皆由于“阴阳未调”。他将博士弟子的人数增加到三千人,要与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媲美。他本人喜欢历史,兼具音乐修养,能自作曲吹洞箫,《汉书》认为他不如其父宣帝,汉代之衰从他开始。而一般人则认为汉政之衰由成帝刘骜(前32—前7在位)肇始。

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为太子妃时即生刘骜,刘骜甚得祖父宣帝宠爱,被称为“太孙”,“常置左右”。三岁时祖父崩,刘骜便是太子,可见其自幼极受娇养。长成后刘骜酗酒好色,元帝不满,很想将他废掉,另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定陶恭王为太子。皇后王氏时已失宠,幸赖长兄王凤竭力挽救,又由侍中史丹竭力谏阻,元帝“亦以先帝尤爱太子,故得勿废”。成帝即位后,自然对舅父心存感恩,立即任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次年同时封另六位母舅王崇、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侯。王太后有兄弟八人,唯弟王曼早死,未得封侯的殊荣,但曼妻则领着幼儿王莽住在宫中,王太后对这个自幼失怙的内侄自是疼爱。此时的王家,诚如刘向所说:“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大将军(凤)秉事用权,……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当“王氏一门”权倾天下,据九侯五大司马之要职,骄奢淫侈的行为令人人侧目的时候,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尊养在深宫的王莽。

王莽自幼从陈参学《礼经》,故“被服如儒生”。其为人恭俭有礼,勤学博览,孝事母亲,善养寡嫂及孤侄。他外则交结英俊,内则善事诸叔伯。大伯父王凤有病,他侍疾左右,亲自尝药,蓬头垢面,连续数月衣不解带。故王凤临死之前,将王莽托付给成帝及王太后,王莽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王莽甚得诸叔伯的爱护,叔父王商甚至请皇帝将自己的食邑分封给王莽。当时的名士陈汤等人均颂扬他,由是成帝更看中他,任他为侍中,负责皇室宿卫。王莽的地位愈高,他待人愈谦冲,舆马衣裘都散施宾客,家中无所余留。王莽广交名士、公卿大夫,于是在朝的推荐他,在野的赞颂他。王莽的声誉日隆,开始逐渐超过他那显贵的长辈了。不久,叔父大司马王根称病告退,荐王莽自代,时王莽三十八岁,已位极人臣(前8)

王莽任大司马后,躬俭一如昔日。他聘请贤良出任官吏,将自己的所有收入全部分赠予士人享用,且较从前更节俭。他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王夫人出迎,布衣短裙,见者以为是女仆,后知是大司马夫人,无不惊异。他的德行自然受到国人的景仰与歌颂。

次年成帝崩(前7)。成帝在位二十六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黎民屡困于饿寒”,农村破产,民众生活困苦到死者“不能自葬”的程度。徭役繁重,累死者甚众,造成了天下匮竭的情势。皇帝本人更腐化,常微服出游,“出入市里郊乡,远达旁县,斗鸡走马,自称富平侯家人”。身为皇帝却以“富平侯家人”身份在市井冶游,成帝放荡失体的行为,开后世昏君失德之先例。他与赵飞燕姊妹的事迹,更是流传很广的荒淫行径。总之说成帝开启了汉政之衰,并非虚言。

成帝十九岁即位,四十五岁崩,妻妾众多而无子嗣,所以由侄儿入继大统,即为哀帝(前6—前1在位)。哀帝自幼即知“王氏一姓”之骄恣,即位一个月便对王家开刀,将王根“遣就国”,将王况(王商的儿子)免为庶人,将王氏一族荐举的官员一律免职。王莽在成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升为大司马,他大概那时已有改革的计划,惜成帝不久死去。哀帝即位后,这个改革计划被提了出来,即:

一、限制贵族及平民的私有土地,每家拥有的土地均不得超过三十顷;

二、诸侯王贵族的奴婢最多不能超过两百人。

但新外戚丁、傅两家反对。丁家是哀帝的母家,傅家是皇帝的祖母家,裙带关系比成帝的更复杂。为了傅太后(又号皇太太后)与王太皇太后在未央宫宴会的席次问题,王莽曾大发脾气,骂傅太后“藩夷,何得与至尊(王太后)并”,另设坐。傅太后自是“大怒”,哀帝当然袒护自己的祖母。王莽不安于位,称病去职。哀帝在言辞及赏赐上很优待他,遣其就新都侯国。王莽在封邑韬光养晦三年,他的一个儿子杀了奴婢,王莽逼其自杀,足见其治家之严。三年中上书替他讼冤的大臣“以百数”,应贤良试的人在对策中也多歌颂王莽的功德,又值日蚀,照五德终始的理论,是天降灾异的“异”,故群臣均主张征召王莽入朝。时傅、丁两太后均薨,哀帝乃召王莽入京侍候王太皇太后,大司马仍为董贤!提起此人,大家都会联想到“断袖”的故事。哀帝即位时二十岁,董贤十七岁,他们同居宫中,董贤“常与上(哀帝)卧起……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昭仪与贤及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这二男二女,关系复杂至极,班固寥寥数十字,写尽哀帝之秽行。

哀帝与董贤的关系是私德,可不深论,但哀帝将国库中的上品全赐予董贤,并为之建一祖坟,类似皇陵,又为之建宅第,“穷极技巧”,甚至董家仆人皆受上赏,“所费以万万计,国为空虚”,那就严重了。更严重的是哀帝竟册封这位年方二十二岁,毫无政治经验的董贤为大司马,册封文中用了“允执厥中”的话,此乃尧将王位禅让与舜时对舜的勉词。尤其令人骇异的是哀帝曾明确表达过“禅让”之意。某次哀帝在宫中饮宴,同座有董贤的父亲及亲属,还有备宿卫的侍中王闳兄弟。哀帝酒后竟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如何?”王闳乃进言:“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天子无戏言!”哀帝默然不悦,将王闳赶出去,不准他再“侍宴”。此事如今看来确实骇人听闻,但在当时并非如此。董仲舒的学说已流行了一百二三十年,五德终始说早已深入人心。汉代政治腐败,灾害迭出,旧德已衰,新圣人将出已为人心所向往。皇帝亲自向一位无德的“圣人”提出禅让,才是大家震惊的原因,而不是汉德是否已衰,新圣人会受命与否的问题。

王莽便在这种情势下应运而出。他要将董仲舒等人崇高的政治理念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