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浙江省新型国家审计系统的构建——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
一、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术界把浙江省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为“浙江模式”。“浙江模式”是浙江省人民在一定的区域文化熏陶下,在地方政府有限干预的环境体制下,通过制度创新,率先在全国进行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形成的(韩芳,2009)。
纵观浙江省经济发展,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尤其明显。
1.民营经济为主导
“浙江模式”以民间群众和基层干部为发展主体,通过“内源性民间力量推动经济发展”,通过自主创业、自主竞争和自由交易,发展壮大这种“民本经济”或者说是“草根经济”(郑勇军,2001)。民营经济对经济总量贡献巨大。
民间力量以农村为突破口。民间诱致型的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和效率是“浙江模式”的主要动力源,形成了民间投资、民间运营和民间分享的“民有、民营、民享”自我循环的经济体系。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省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1978年到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增加了11243亿元,增量的70%由民营经济创造;工业的增加值从47亿元增加到3580亿元,增量的75%由民营经济创造。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浙江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3倍,注册资本增长了52倍。如果把浙江人在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办的企业也计算进来的话,那浙江人设立的私营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杨建华,2006)。
2.产业集聚与块状经济
一般认为,产业集聚是众多按专业化分工的同类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相关的支撑企业、机构,以完善的组织方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柔性集聚。概括地说,产业集聚是指众多同一产业的企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是产业分布的集中化。产业集聚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由于产业的集聚而产生的外部经济。
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和品牌与广告效应等方面。
产业集聚过程中,较为明显的体现是产生产业集中,出现一批富有活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富有特色的“块状经济”。
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黄勇,1999)。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
2005年浙江省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为1840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30212.4亿元的60.9%。2005年浙江省11个市中,块状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位为宁波(5395亿元,占全省29.3%)、绍兴(2836亿元,占全省15.4%)和温州(2387亿元,占全省13%)。往后依次为台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和舟山(表3-1)。
表3-1 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区块名称及分布
资料来源: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经整理。
2007年,块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4%。2007年块状经济生产规模超200亿元的区块有22个,列前5位分别为:萧山纺织1264亿元、镇海化工957亿元、绍兴纺织(纺丝、印染)747亿元、永康五金703亿元、慈溪家电550亿元(周必健,2008)。
3.小商品,大市场
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浙江经济,早期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无法从事资金密集型和高新技术行业,只能从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济起步。例如“温州模式”,以塑料、皮革制品、物品包装、服装、五金、文具、纽扣及皮带等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起家。这些行业的产品是典型的小商品或者说属于日用品,然而,却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市场。
小商品的定位是准确而现实的,建立专业化市场则是采取了适当正确的策略。小商品大市场既解决了吃饭和生存的问题,发挥了浙江能工巧匠与勤劳肯干的优势,又帮助浙商向全国、全世界进行广泛渗透,使诸多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
浙江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多家,2007年总成交额首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13.1%。其中,年成交额超10亿、100亿元的市场分别有133家、15家,分别比2006年新增8家、2家。
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亿元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5%。其中,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177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27.6%,实现成交额3499.4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3.6%。其中,5亿~1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90家;10亿~5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2家;50亿~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9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中国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和萧山商业城。
二、浙江省经济监控重点和危机防范
浙江经济发展虽然举世瞩目,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发展动力弱化。浙江经济依然难以摆脱主要靠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是近年来浙江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趋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的不断弱化是不容回避的趋势”。二是生产主体层次低。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低、小、散、弱”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三是增长结构不科学。传统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高耗能的产业依然占主导,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依然偏低。四是生产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率低。企业热衷规模扩张,导致资金短缺,经济层次和水平提升受到阻碍。随着发展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能源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浙江“企业整体外迁、资本输出趋势明显”,出现产业空心化(韩芳,2009)。
1.浙江省经济监控的重点
针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监控。
一是民营经济主体的活力与创新能力。浙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浙江经济安全与否。要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原创精神,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摸清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的持续性问题。
二是块状经济的发展动向。块状经济在浙江经济中举足轻重,也是浙江经济中的特色。要关注块状经济的发展变化,如某一产业的崛起与衰落,某一区域产业的融合及迁移,不同区域产业间协作与配合等。
三是专业化市场发展状况。浙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专业化大市场的推动。专业化市场降低单个企业的营销成本,并引导企业的合理生产。同时,专业化市场带动当地餐饮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就业。要关注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层次以及市场的配套服务情况,评价市场功能是否完善等。
2.浙江省经济危机防范
当前,浙江省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也进入一个瓶颈时期。怎么样实现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怎么样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怎么样解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土地、能源、人才以及信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严格规划的。
为达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的目标,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态势,维持浙江经济在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防范经济危机。
一是保障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构筑一系列的安全网络。例如,保障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民营企业的外贸风险;支持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扶持民营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培训、信息、会计与财务服务、创业与投资等方面。
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要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浙江经济能否占据下一个制高点,将依赖于“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要注重产品的品牌建设,注重企业的形象化工程与设计,积极开拓新技术和新市场,走技术创新与低能耗结合的路子。
三是营造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浙江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地方政府的有限干预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企业转型升级,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关键。因此,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浙江省新型国家审计系统的构建: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
1.国家经济安全信息搜集与整理
国家审计以自身的活动参与经济社会过程,并能够感受和把握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国家审计可以专门审计方式获得经济安全信息,也可以专项审计调查方式得到。除此之外,国家审计机构应当对各种审计途径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提炼,从而获得经济安全方面的综合信息。
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式之一:评估政策
国家审计在提炼国家经济安全信息的基础上,需要深入分析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受损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要评估政府政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评估政策,既要和政策发布机构座谈,又要听取政策受益方或不利方的看法和意见,还要了解政策贯彻执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
3.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式之二:提供建议
审计建议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方式。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具有修补功能,即通过审计建议,对体制和程序加以完善,避免问题的再度发生。审计建议要经过反复讨论和充分酝酿,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建议存在的疑义,应当有专门的途径或渠道加以反映并得到稳妥解决。
4.国家审计系统的变革:适应维护经济安全的需要
首先,树立经济安全意识,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国家经济安全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和专项审计任务中,适当考虑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的份额。要在人员、经费和时间安排上提供相应的配套。要注重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和指导,提高其专业素质,以胜任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的需要。
其次,积极探索国家经济安全审计模式。一是开辟新的国家经济安全审计,从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审计报告等方面加以完善。二是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着重围绕经济安全需要重点防范的领域和行业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提出审计建议。
再次,把搜集国家经济安全信息作为核心。无论是何种审计,凡是获取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信息都要定期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动态的数据库,系统反映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行的总体概况,对运行中的风险随时进行警示。
最后,制定法律法规,指导开展国家经济安全审计。民主社会进程离不开有效的审计监督,而审计监督又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内实施。依法审计是确保审计客观公正及权威性的重要步骤。此外,没有法律的授权,国家经济安全审计也难以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