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溪:杭州西溪地理文化教育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西溪的生态环境

【阅读导语】

西溪之美,美在生态。西溪湿地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湿地内布满了大面积的芦荡,居住着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本节将带你走进秀美的西溪山水,领略西溪湿地的生态之美。

一、西溪的地域和水源

西溪地域的范围从古至今都有所不同,在唐代之前范围最大时大约有600平方公里。现在的西溪,一般指以蒋村南漳湖为中心,面积大约11.5平方公里的湿地。西溪湿地水域广阔,源远流长。外围的集雨面积很大,水资源也很丰富。西溪上游的闲林、余杭、中泰三个地方的集雨面积,就可以达到300多平方公里。东苕溪的主流南苕溪发源于临安东天目山的马尖岗,据了解,干流全长为63公里,流域面积为720平方公里。流经临安的杨岑里坡、横溪、锦城到青山水库,流入余杭区的中泰、余杭、仓前,流经瓶窑镇,与中、北苕溪汇聚,向东流经安溪、獐山,流向德清、湖州入太湖。余杭南湖出水闸的水,流经水塔桥,流到蒋家潭、和睦港,一直流到西溪湿地。历史上,西溪源头是灵项溪。近些年,据考察队寻找,发现西溪的主要源头是板照山半山腰的蓄水池,建造于1990年,高大约3米,直径大约4米,是云栖村村民的用水处,也是灵溪大坞的水源——西溪的发源地。接着,山泉流入灵项溪,与澹竹岭等山峰的溪流汇聚为上埠河,经过留下镇,流入五常港,再注入蒋村和五常一带的西溪湿地。东苕溪和上埠河这两支神秘的源头,使西溪成了名副其实的湿地。

二、西溪湿地的水质情况

西溪湿地自然形成低洼地,生态系统类型属于河流和沼泽型。在20世纪70年代,西溪地区的水环境优良,达到地表水质量的二类标准,可以供大家生活饮用,许多鱼虾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但到了2003年,水质急剧恶化,西溪的水体,包括周边河流水质,如蒋村港、五常港、严家港、沿山河等,比五类地表水还差。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1)近10年来,流入西溪湿地的上游河流,大面积受到工业污染,湿地水体污染逐渐加剧。(2)西溪主要入口就是沿山河,每天要接纳直接排出的污水有7000~9000立方米。(3)产业结构改变了,从以养鱼和蚕桑业为主转化为以农业为主,而在农业总产值中,养猪业占主要,生产和生活污染十分严重。(4)西溪湿地人口快速增加,居民杂乱,垃圾集聚,带来严重的污染。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清理河道,大街小巷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以实际行动努力优化西溪的水质,希望能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三、西溪的气候特点

西溪地处北半球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一年之中,随着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天气系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季阴雨、夏季潮热、秋季干爽、冬季湿冷的典型南方气候特点。

西溪由于受冬季风、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照、热量、水分在相同季节配合非常良好的气候特点。春季回暖早、增温快,2月或3月开春后,太阳总辐射量逐月增强,气温慢慢回升,热量逐渐增加;同时春雨潇潇,云雾弥漫,有着南方特有的湿润,给西溪人们的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5—6月渐渐由春季进入夏季,西溪的降水量开始进入高峰期,使各河道里的水非常充盈。初夏时气温比较适中,一般为20~30℃。7—8月是盛夏季节,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最高,也是西溪一年中的高温期,不过7月的梅雨季节能带来短暂的湿润天气。由于受副热带暖气流影响,梅雨季节结束后,西溪的降水量就明显减少,出现高温伏旱天气,河里的水变浅,许多植物变得有点枯黄,有的甚至被晒干。在这高温天里,偶尔的雷阵雨可以滋润一下这些植被。9月由夏入秋,光照和温度就开始逐渐下降。受到台风和冷空气的影响,秋雨降临。一场秋雨一场寒,热量在慢慢地减少。10—11月的西溪,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晚上和白天的温差比较大,白天,尤其是下午的温度比较高,因此光照和温度条件比春季要好一些。冬天,不管是光照,还是热量、水分,都处在一年中的低值期,不过西溪不会像杭州市东北部的滨海平原那样寒冷,寒潮、大雪等气象灾害天气很少发生。因此,即便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依然能在西溪看到山水相依,林木葱郁的美丽景象。

【结语】 西溪山水宜居,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生长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百年来,这方水土孕育了无数生灵,它们和西溪的人民和谐相处,人们从事农业活动、人文活动,赋予西溪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维护着西溪地区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