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溪:杭州西溪地理文化教育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西溪经济的历史发展

【阅读导语】

社会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史,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好展示。西溪美丽富饶,自古以来西溪人民善于利用西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闻名世界的良渚文化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西溪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节将沿着历史时间的脉络,带你一起回顾西溪经济的发展历史。

一、良渚先民生活

(一) 西溪良渚的溯源

古代西溪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我国著名的远古文化,其发祥地是现在杭州西溪良渚老和山麓一带。良渚因为有很多河渚浅滩而得名,宋代被称为钱塘县灵芝乡梁渚里,属于古代西溪的范围。良渚文化在1959年命名,它的发现与考古学家施昕更先生有关。1936年,施昕更在良渚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成为良渚遗址的第一个发现者。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称。此后数十年,关于良渚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良渚文化也成为西溪地区四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代表。

(二) 先民生活的智慧

1.房屋建筑

良渚先民的生活住所是干栏式的房屋建筑,大部分先民的住所是建在山麓或者土堆上面。干栏式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把木构房屋的地面抬高,这样既可以防止蛇虫、猛兽的侵害,又可以避免潮湿和水患,是适合南方潮湿地带的最佳住房。当时良渚所在的太湖流域是湖沼平原,即典型的江南水乡,因此最适合干栏式建筑。现在杭州水田畈遗址、良渚镇庙前、余杭大观山果园都发现了先民住房的遗址,其建筑材料大多是利用湖沼平原生产的竹子、木头、芦苇、藤条、植物茎秆、树皮或稻草,屋顶大多是由稻草或者树皮铺盖,室内地面往往掺沙子、碎陶片、红烧土,经过拍打压实和烧烤而形成坚硬的地面。

2.饮食、交通

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现在太湖流域和西溪一带的天气都较为温热潮湿,年平均气温比现在略高,降水量也较多。这一带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因此良渚先民主要以水稻为食粮。现在水田畈遗址发现的大量碳化稻谷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水田畈、良渚镇庙前、安溪等遗址还发现了古井,证明良渚先民还把饮用水与日常生活用水分开,注意到了饮食卫生。

良渚地区位于湖沼平原,水乡河道众多,先民就利用舟楫作为交通工具。杭州水田畈、良渚反山、良渚镇庙前等遗址就发现了独木舟之类的遗物,如水田畈遗址中的一条古河道中就出土了宽窄不同品种的木船桨4支。宽的桨比较扁平,宽26厘米,厚1.5厘米,桨的尾部被削成尖形,捆在另外的柄上。

3.生活用具

良渚先民的生活充满了智慧,除了饮食、交通外,他们还改良发明了许多器具来方便生活。在农具方面,种类增加,分工明细,如扁薄的长方形穿孔石斧、石锛、石镰等,发明了新农具——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石犂和破土器,还有一种因类似现在的耘田工具而被称为“耘田器”。在陶器方面,向薄胎陶器发展,而且种类繁多,有的还精细刻画花纹和镂孔,或施用了彩绘。在炊器方面,良渚先民用鼎取代了釜。根据对余杭新石器遗址47处出土炊器的分别统计,鼎有18处,釜仅有1处,其余的豆、壶、罐等都比釜要多得多。生活工艺品方面有发达的竹编、麻织和丝织品,比如有木制的木盆、木杵、木梳、穿孔木板、木榔头、尖状器等;竹编的篮子、鱼篓等。良渚文化在农具、陶器、炊器、编织等方面的显著演进,体现了西溪原始农业开始发展。

3.玉器

丰富多彩的玉器,是良渚先民最具特色的成就。良渚先民创造了象征权力的礼器玉琮,还创造了瑗、珠、坠、璧等多种形式的玉器。这些玉器的表面都经过打磨抛光,莹洁凉润,并雕有精美的图案,尤其以兽面纹最为常见。1986年,余杭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重量约达6500克,成为良渚玉器的代表。这块玉琮上面有用浅浮雕的手法雕成的神人与寿面的复合图像。据专家考证,这是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徽。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的玉器以及由玉器所反映出的宗教现象展现了良渚文化的特殊性。

二、汉代南湖建设

(一) 南湖建设的原因

说起西溪早期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余杭的南湖建设。现在大西溪的范围是古代余杭、钱塘两个县交界的水网平原,由河流湖泊堆积而成,地势低平,河荡密布,海拔只有两三米。因为泄洪能力弱,地下水位又高,这里经常积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是天目山一带的洪水,一旦从东苕溪涌来,余杭、钱塘两个县的广大地区就会泛滥成灾,严重影响百姓生活。

为了解决洪涝问题,保障百姓的生活,东汉时期的余杭县令陈浑发动十万民工在现在中桥乡附近挖湖,建成了水库蓄洪,并在东苕溪建筑了堤坝泄洪,使水缓缓流出。因为筑堤的地方在余杭苕溪南边,因此把湖命名为南湖,并把南湖分为上南湖和下南湖。除此外,陈浑还在沿溪一带增设了几十个陡门、塘堰,保证这一带能旱涝无忧。

(二) 南湖建设的功绩

东汉时期南湖的建设,分流了苕溪上游的水势,保护了余杭、钱塘等地域的农田,受益的农田达到几千顷。陈浑在南湖的西北处建造了石门闸,把苕溪水引入水库,在湖的东南建筑了泄洪坝。这样一来,水库平时可以蓄水,遇到大旱时,可以将水放出,缓解旱灾;遇到洪涝时,通过泄洪坝让洪水缓缓流出,保证了东苕溪下游的村落不会被洪水淹没。现在南湖东南岳庙旁边的石棂桥、五亩塍,都是当年陈浑治理水患留下的遗迹,他当年在苕溪上所建造的通济桥直到今天还留存着。除了建造南湖,陈浑还将县城从苕溪南面迁到苕溪北面,筑城通渠,最大限度地避免百姓受到洪涝灾害,使县城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南湖的建设为西溪一带湿地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也为西溪一带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北宋西溪建镇

(一) 北宋建镇基础

西溪建镇是在北宋端拱元年,是当时钱塘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期,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兴修水利成绩显著。杭州地区钱塘江堤的修筑、西湖的疏浚,都使西溪地区农田得以灌溉,农业得到发展。此外,北宋时期,纺织业也迅速发展,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北宋时,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这促进了西溪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人口流通。早在971年,就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此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这一举措促进了西溪地区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由于西溪地区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以及科学技术都飞速发展,人口也发展极快,满足了建镇的要求。

(二) 西溪镇功能的变化

在宋代,不但屯兵之地可以称为“镇”,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的地方也可以称为“镇”。镇的功能已经由唐末时驻扎军队转变为行政镇或经济镇。少数商业繁荣、人口较多的镇也逐渐转化成商业镇市。西溪在北宋时期建镇,足以说明宋代时西溪地区社会经济与人口发展良好,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钱塘县西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中心。

四、南宋商贸发展

南宋时,西溪已经开始成为京都郊外的繁荣地带,是工商贸易十分发达的镇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因素。南宋定都杭州的这段时间,是西溪两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西溪扬名的开始。

(一) 商贸发展的原因

1.宋高宗“西溪且留下”

南宋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正式在临安(今杭州)定都。在给皇宫选址时,宋高宗和大臣到西溪一带勘察,筹建行宫之事。宋高宗十分喜爱西溪的山清水秀,风光佳丽,觉得是建行宫的好地方。但由于当时政治流亡的形势和有限的财力,要在西溪大规模建造宫殿是有很多困难的,于是宋高宗最终还是决定在凤凰山建造行宫,对大臣遗憾地说“西溪且留下”,等形势好转再定议。此后,留下的名号也逐渐成为西溪的代名词,西溪地区的经济也开始迅速发展。

2.禁军屯驻西溪

宋高宗虽然觉得西溪不适宜作为行宫,但依旧是保护京都的重地,必须在此屯驻重兵,作为保护京都的屏障。于是,朝廷在西溪地区大量驻扎禁军。由于西溪一带驻军变多,因此在方井的北面开辟了一个军队教场,用来给军队练兵。当时,都城和郊区驻军的人数估计有10万人,光是西溪地区的骑兵、步兵就有800人左右。军队的驻扎促进了西溪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20世纪40年代的西溪辇道

3.南宋辇道的建设

西溪辇道是从京城郊外直通余杭洞霄宫的御道,全长约9公里,经过西溪的部分有5公里长。洞霄宫是南宋时朝廷最重要的宫观之一,因此西溪辇道也是南宋历代皇帝去洞霄宫祭祀的御道,在南宋时期始终是一条繁华大道。

辇道的建设对西溪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南宋灭亡以后,这条道路仍旧对西溪的交通起了促进作用。大约到了明代,民间把这条道路改称为沿山大路。一直到现在,这条路依旧在使用,是现今西溪路的其中一段。

(二) 日益繁华的盛景

南宋时期,西溪镇商贸日益繁华。根据《梦粱录》记载,江浙地区共设有15个镇市,自从皇室南渡以来,杭州成为京都已经有100多年,人口繁盛,商贾买卖的人是以前的10倍,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不是其他郡县能够比拟的。

南宋初期,西溪一带的酒肆日益增多,生意兴隆。京城内外,酒楼生意也十分兴隆,获利颇丰。南宋时还设立了13个官办酒库,西溪酒库就是其中之一,《鸡肋编》中还因此记有“欲得富,赶著行在卖酒醋”这句谚语,由此可见西溪的商业繁华。

此外,西溪的商贸业非常繁盛。西溪市北面有一座栅桥,是商人贸易的集中地;西溪市南面的朱桥,又是钱塘江边的货物集散地,江南的货物必定要通过这里登岸,才能进入西溪。西溪的繁华盛景,已经可见一斑。

五、明清农渔业发展

元明清时期,西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在南宋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使西溪日益繁荣。明清西溪一带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耕种、养殖、种植经济作物等方面。

(一) 农耕业发展

西溪地区的农耕业历来就非常发达,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十分繁荣。在西溪之北的朱家陡门一带,临河的百姓都姓朱,都以耕种为生,他们在河边建造了陡门,既能防水灾,又能防旱灾,使农田得到了保证,农耕业得到了发展。在西溪之西的唐村,是唐氏家族的聚居之地。这里的人们男耕女织,冬有余粮寒有衣,非常富足。而位于西溪西北部的虾埭兜,兴修水利,浇灌农田,农耕业也十分发达。

由于农耕业的发展,西溪地区崇拜土地神的风气也渐渐兴盛。据《西溪梵隐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建造了十几座土谷神庙,遍布各个村落。

(二) 养鱼育蚕发展

池塘养鱼,自古就有,在西溪地区一带尤为兴盛。西溪一带,池塘林立,数不胜数,是淡水养鱼的好地方。在蒋侯庙前有一个几百亩大的池塘,每年都可以收获上千斤鱼。传说中这里还曾经有红色的鲤鱼来庙里朝拜,许多文人据此写下了诗歌。

唐宋时期,西溪百姓就已经开始人工放养淡水鱼。南宋时,由于鱼市的发达,杭州郊区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自然捕捞以外,又扩大了人工养鱼,并出现了养鱼专业户和贩鱼苗专业户。江浙一带的淡水鱼苗,多数都是从现在的江西地区贩运过来,放入池中养育的数量多的有上万条,最少也有千百条,养鱼的收入十分可观。

(三) 经济作物发展

西溪地区的经济作物也发展得很快,而且种类很多。比如龙井地区生产茶叶,最早开始于唐宋时期,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开始命名为龙井茶。据记载,西溪的茶和龙井茶很相近,但当时龙井茶种植不到几十亩,产茶数量不多,因此当时西溪一带的茶也充作龙井茶。明代文人冯梦祯在游览了西溪后说,西溪土地富饶,产的茶比龙井还好,由于西溪的茶叶香而不洌,啜之味醇,受到了文人的青睐。

竹笋,也是西溪一带的特产。自古以来,西溪地区就以产竹笋数量多、品种多而闻名。如燕笋、春笋、毛笋、鞭笋、冬笋等,四季都不缺笋。据明代文人冯梦祯所说,西溪法华山一带产笋很多,每天从钱塘门送进杭州城内的有几万斤,以满足市民购买笋的需求。

西溪地区还有许多经济作物,如菱角、梅子、兰花、无尾螺等。西溪的菱角,初生的时候叫沙角菱,吃起来很嫩;老了比较硬以后叫馄饨菱,吃起来口感像板栗一般,味道非常鲜美。秋末时,古荡地区还盛产大红菱,吃起来又脆又甜。

除此外,明清时期西溪地区果蔬种植也增多。根据《西溪百咏》记载,西溪北面地区有仰家园、柏家园、方家园等,都是种植蔬果供给杭州城内的。

【结语】 西溪的经济在历代劳动人民的努力下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在四五千年漫长的发展中,西溪成为杭州地区最富饶的地域之一。而现在,西溪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新兴产业正在走进这里,古老的西溪正在进行一次次的转型和蜕变,相信会以更优秀的面貌迎接新的经济发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