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占城稻

早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一大批此前中原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异草奇木、珍禽异兽、奇货宝物沿着丝绸之路输入汉土。今天,尚能从胡桃、胡麻的“胡”字上寻觅到其域外出身;而葡萄、石榴、祖母绿(一种宝石)等,从名字看已然完全本土化,以至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误解“葡萄”为“人之则陶”,一点都不知道它是外来词。

《四库全书》收录的《湘山野录》对宋真宗推广种植占城稻的记载

海上丝绸之路大兴后,中国给外国带去了丝绸与瓷器,而域外则“反哺”了中华大地几种重要的农作物,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占城稻”。

占城的农业虽然受地理条件限制并不发达,但占城人耕种的稻米(称为“占城稻”)却很有特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大约在唐末宋初,占城稻便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被引入了福建种植,随后这种农作物甚至得到了宋朝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重农的传统,但由皇帝亲自引进和推广一个具体的品种,实是历史上空前的。因此,占城稻的引进是中国农业生产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的水稻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皇帝的亲自推广下,占城稻的种植从最初的福建,推广至江淮、两浙地区,再逐渐传播到北方、岭南、湖南等地区,并且在各地又衍生出一些新品种,最后逐渐融入整个中国水稻品种体系中并发挥重要作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占城稻引入对中国农业的意义可谓深远。首先,中国原有的粳稻“非膏腴之田不可种”,需要良好的水肥条件;而占城稻则“不问肥瘠皆可种”。由于占城稻适应性强、耐旱,对于南方广大的丘陵地区和北方旱地有着极强的针对性,这些优点使过去“稍旱即水田不登”的稻田,可获得合理的收成。这样便大大提高了粮食可耕作面积和产量,使得南方许多地区的农业得到很大开发,许多丘陵、山坡成为良田,一些农业欠发达地区比如“地多丘陵”的江西摇身一变成为了粮仓;同时随着产量的提高,农民手中的余粮也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其次,占城稻在引入中国后被广泛种植,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又培育出大量新品种,大大丰富了古代的水稻品种,对后世也影响深远。最后,作为早稻品种,其能够有效地躲避秋旱。由于占城稻生产周期短,快者只需60天,这就使得一年二熟成为可能。或者可以说,占城稻的推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耕作制度的进步。

宋代稻谷,广东封开出土(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沙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