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人类力争免于疼痛伤害的历史与人类发展史一样悠久,但是将疼痛作为疾病,设立专科门诊,开展诊疗仅有70余年时间。1973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成立,标志着疼痛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新领域。1989年,中华疼痛研究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CASP)成立,极大地促进了疼痛医学在中国的发展。2007年,卫生部227号文件规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2011年,卫生部要求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癌痛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经过广大疼痛医学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疼痛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疼痛是患者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亦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近年来,随着“免于疼痛是基本人权”“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以及“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等理念的日益普及,创建“无痛医院”和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努力方向。疼痛管理涉及临床多个学科,护理是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其工作内容包括疼痛评估、病情监测、疼痛治疗医嘱的执行、疗效评价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等。疼痛护理工作是疼痛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高质量的疼痛护理,就没有高质量的疼痛管理。
综观国内,疼痛医学诊疗方面的专著和译著已有不少,而疼痛护理方面的书籍尚非常少见。童莺歌副教授、田素明医师及其他疼痛护理和诊疗专家在多年疼痛护理和诊疗的临床实践、教学及科研的基础上,参阅国内外疼痛护理的最新进展,精心编撰了《疼痛护理学》。本书共约44万字,分为11章,结合临床案例,系统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疼痛的解剖和生理、疼痛的评估、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疼痛的非药物治疗、疼痛与心理护理、急性疼痛的护理、慢性疼痛的诊疗与护理、癌症疼痛的护理、特殊人群的疼痛护理及疼痛护理质量管理等内容。本书不仅可以用作医学院校疼痛护理教学的教科书,更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非常实用的临床疼痛护理工作的参考书。
通读本书,可以感受到编者们对疼痛护理学科的热爱,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本书是疼痛护理学方面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它的出版和发行一定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疼痛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