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疼痛评估的要素
疼痛评估包括多个要素,其中疼痛部位、强度、性质和疼痛发生的时间特点是疼痛评估的4个基本要素。
(一)疼痛部位
通过和患者交谈,获得有关疼痛发生部位的信息。可通过患者的口头表达,或在身体上指出具体的疼痛部位,也可让患者在人形图上画出疼痛区域,以准确定位疼痛部位。此外,在评估疼痛部位时,应关注疼痛是局限于某一区域,还是弥散的、全身性疼痛?是否有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部位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常常变化的?是深部疼痛,还是浅表疼痛?
(二)疼痛强度
疼痛强度指疼痛的严重程度,受个体体质、耐受力、心理状况、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对疼痛强度的感受不同。
将疼痛强度量化,更易于进行疼痛的动态评估及评价镇痛治疗效果。
(三)疼痛性质
患者对疼痛性质的描述是确定疼痛病因的重要参考。如针刺样疼痛、电击样疼痛、麻木、夜间痉挛或灼烧样痛多提示神经病理性疼痛。波动感或撞击感多提示血管病变。运动时出现锐痛常提示肌肉和骨骼的病变。内脏痛常被描述为绞痛、痉挛性痛、揪样痛、钝痛等。风湿性疼痛常被描述为酸胀痛、冷痛、钝痛或刀割样疼痛。为了便于患者更好地描述疼痛性质,我们将表达疼痛性质的常见词汇归纳于表3-1。
表3-1 描述疼痛性质的词汇
(四)疼痛发生的时间特点
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疼痛开始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长及疼痛发作的时间规律等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如疼痛是持续、长期的,还是间断、短暂、瞬时的?是阵发,还是偶发的?是定时、规律发生,具有周期性节律,还是不规律发生的?是急剧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的?
疼痛发生的时间特征是行紧急处理或常规诊治的重要参考因素。一名疼痛迅速加重的患者,与另一名疼痛情况持续数年不变的患者相比,前者毫无疑问应引起护士的高度重视并需给予紧急处理。
(五)加重或减轻疼痛的因素
了解疼痛发生的诱因和缓解因素可为诊断疼痛提供线索。机械性因素(如行走、弯腰、举物品和运动等)或精神性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均有可能加重疼痛。
(六)既往的镇痛治疗史
在获取患者既往镇痛治疗史时,要重点了解哪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有哪些不良反应,患者能否耐受,患者是遵医嘱用药还是自行用药。患者既往对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的治疗反应能影响医生对疼痛病因的判断。此外,了解患者既往治疗史及效果,如患者既往对物理治疗、小关节注射、硬膜外激素注射和脊柱推拿等治疗的反应,对当前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七)疼痛发生时的伴随症状和情绪改变
疼痛发生时的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颜面潮红、疼痛部位皮肤温度的变化等,常提示疼痛的原因和性质,为诊断提供线索。
剧烈的急性疼痛患者,几乎总伴有不同程度的惊慌、害怕、焦虑、不愉快、愤怒或烦躁等情绪。慢性疼痛患者可伴有疲倦、厌恶、沮丧、恐惧、畏惧或悲观等情绪,且在慢性剧烈疼痛患者中尤为常见。对于这类患者,需请心理或精神卫生专科医生会诊,并参与诊断和治疗。
(八)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了解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干扰,对病情评估和治疗开展均有帮助。例如,疼痛造成患者失眠了吗?患者因为疼痛丧失工作能力了吗?疼痛使患者家庭的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了吗?疼痛使患者失去生活乐趣了吗?疼痛是造成患者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吗?
上文陈述了疼痛评估中常见的八大要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复杂的疼痛案例,疼痛评估的内容可能还不止于上述这些要素。而对于一些病情稳定、疼痛控制良好的患者,评估时重点关注疼痛部位、性质、强度、发生的时间特点等基本要素即可。表3-2罗列了疼痛评估的要素和对应的内容,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开展评估。
表3-2 疼痛护理评估的要素和内容
(童莺歌、刘玉平、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