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视角下的城市群发展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同人类文明的演化相辅相成,城市是对人类文明的凝聚与升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在城市系统中,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众多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彼此依赖、互为制约的关系;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内部和外部、时间和空间、物质和精神之间也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城市系统具有许多个性特征,如频繁的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人口,以及对自然环境强大的改造力和影响力等。CAPELLO R, FAGGIAN A. An Economic-ecological Model of Urban Growth and Urban Externalit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tal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0(2):181-198.城市不仅是整个人类社会进化的缩影,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区域。

在人与自然生态的接触中,城市始终充当着关键的角色。最初,良好的生态区位是孕育城市的温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首先是出现于一些大河流域,如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与黄河等”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1.。然而,随着人类聚落活动频繁,从筑城防灾到开河凿山,从战火硝烟到工业污染,城市的出现又不断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可以看到,“交通拥堵、噪声嘈杂、环境污染等问题,历史上就曾存在,普希金在描写彼得堡时曾称城市中有噪声、有灰尘、有马车的响声,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市里,街道十分的肮脏,空气中也经常散发着臭气”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0-121.。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机器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众多大规模的工业城市开始涌现,它们是工业时代的重要经济驱动力,但也成了生态环境的主要杀手。正如休·米勒对1862年的曼彻斯特所做的形容:“没有别的东西似乎可以像厄威尔河那样最能够代表这个制造业为主的大城市了……这条可怜的河流在几英里以外的上游还依然保留着美丽的面貌,两岸绿树成荫,河边上灌木丛生,但是当它流经工厂和染坊这些地方时就完全丧失了原本的风光……简直不能称为一条河,而是一条充满污水的明沟。”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73.在工业社会后期阶段,城市的飞速发展和建设还依然不可避免地给生态环境带来伤害。以日本为例,其城市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城市中出现了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到处都是丑陋不堪的景象,他们传统的宗教信仰和古代文化所赖以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了灭顶之灾。靠运河串联起来的大阪曾经被称为‘水城’,现在却成了‘烟城’,它的运河变得臭气熏天,充斥着有毒的化合物”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0.。直至当今时代,随着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类通过城市重塑自然面貌、改造生态环境的状况仍在继续,并加剧了“城市病”的滋生。城市集聚了众多的人口,拥有大批的企业,充斥着家用电器设备、日用化工产品等现代化的商品和各类服务,资源、能源的使用和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时刻都在产生,机动车的尾气被肆意排放,水质破坏、地面沉降、噪声嘈杂、空气浑浊等污染状况日益恶化,城市地表建筑物遍布,大片土地被柏油覆盖,绿色空间在减少,人类在享受城市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的同时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城市自出现以来就充当了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它既是资源的最大消费者,又是生态的主要破坏机器。城市放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但同时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又要求城市必须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实屏障,必须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球城市化水平仍将不断发展(见表1.2),正如吴良镛曾谈到的那样,21世纪将会是一个“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

表1.2 全球城市化发展状况及预测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9 Revision[EB/OL]. (2010-04-13). http://esa.un.org/unpd/wup/unup/index.asp?panel=1.

可以预见,城市化仍将继续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在这一过程中,资金、资源、人口等多方面的转移和变化都将大大地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剧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日趋激烈。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区域的构想。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许多大城市都着力进行生态城市改造,地区生态化建设也逐步展开。城市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在未来,城市还将肩负起愈发重要的任务,城市势必会成为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目标的重要支撑,也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