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针刺技术的演变及神经调控原理

笔者从事针刺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是从1965年9月北京医学院领导接受卫生部下达关于研究针刺麻醉原理的科研任务开始的,至今已过50年。回顾这50多年来的科研道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①首先是国内有一部分医生从1958年以来将针刺技术应用于外科手术,可以不用麻醉药或减少麻醉药用量而完成外科手术的创新性临床实践,引起医学界的兴趣;②全国许多基础研究工作者,包括笔者所在实验室,参与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③我们从自己的研究结果中提出新的假说,认为针刺的信息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出具有降低疼痛程度的化学物质,发挥镇痛作用,并认为电针与手针有同样的效果;④我们研制出电针仪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器(前者经过插入皮肤的针灸针施加电刺激,后者将电极置于穴位皮肤表面施加电刺激),返回到临床实践中,证明其可以提高临床镇痛效果;⑤我们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从镇痛作用,扩大到治疗药物成瘾、抑郁症、孤独症等神经及精神疾病,进而发展到治疗与内分泌有关的不孕症等领域;⑥我们从理论上提出,分布于穴位下的神经纤维是刺激“穴位”发挥治疗作用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针刺或电针刺激主要是通过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神经调控”(neuromodulation)作用,这是针刺治疗疾病的核心机制。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过程,完全符合当今热议的“转化医学”概念;精心选择刺激的部位和电刺激的参数才能充分发挥疗效,也完全符合“精准医学”的要求。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科学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扩展了针刺和相关疗法的临床应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这项研究成果已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这可从以下事例得到反映。1982年,韩济生应邀在《国际药理学和毒理学年鉴》(Annual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上发表题为“针刺镇痛神经化学基础”的文章[1],阶段性地总结了针刺镇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199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持召开的针刺疗法听证会上,韩济生应邀第一个在全体大会上作有关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报告[2][3],大大促进了针灸疗法在全球医学界的推广和应用,并引起生物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的密切关注。2011年,韩济生获吴阶平医学奖。同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3届世界疼痛大会上,韩济生应邀作题为“针刺镇痛的共识和歧义”的大会报告[4]。2013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14届世界疼痛大会上,韩济生接受国际疼痛研究学会颁发的“荣誉会员”证书。2014年,美国针刺研究学会(Society for American Acupuncture Research, SAAR)在成立10周年之际,首次到北京举办年会,并为韩济生颁发该学会首个“终身成就奖”。2015年,韩济生担任召集人的中国代表小组取得国际标准组织(ISO)电针仪质量标准制定者地位。这一系列事件说明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在国际针刺原理研究方面所占的主导地位。

但医学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以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融,是永无止境的。涉及几百人参与的这项科研活动,无论从科学上、技术上以及哲学上,都值得加以总结。总结的目的至少有3个方面:①总结已经得到确认的主要研究成果,以便将其正确地应用于临床实际;②梳理并掌握主要的科研思路,以便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③发现可能的错误认识,及时加以纠正,使该技术不断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