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国内文献计量的数据分析
2.4.1 文献发表情况分析
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论文数量分布如图2.7所示。从图可知,国内OER领域的CSSCI收录论文最早出现于2003年,2003到2008年该领域的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9年到2011年该领域的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从2012年开始,该领域的论文数量出现激增,尤其是2014年该领域的论文数量达到峰值。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OER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密切,特别是2012年前后慕课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学术界对OER领域的广泛关注。
图2.7 2000—2015年国内OER研究论文数量分布
2.4.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出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8所示。图中的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外部的深色圆环表示该节点对整个网络有重要影响力,该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是重要关键词。
图2.8 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论文中出现的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如表2.10所示。由表可知,国内OER领域除了关注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开放课程、慕课之外,还关注课程建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在线教育、教学模式等议题。
表2.10 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论文中出现的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
2.4.3 研究热点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CiteSpace的“引用历史”(citation history)功能找到这些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所在的施引文献,选择其中被引频次较高的施引文献进行重点分析,发现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MIT OCW项目介绍以及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
国内学术界早期有关O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MIT OCW项目的介绍及启示。如丁兴富等介绍了MIT OCW的背景、原因、目标,以及OCW建设的一般模式和开发管理流程,以期为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启示(丁兴富、王龙,2004)。王龙等概述了MIT OCW项目执行报告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该项目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对基于网络的大规模资源建设和共享发布提供一些借鉴(王龙、王娟,2005)。汤益芳在对MIT OCW项目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观念、组织、教师和共享规则等几个角度分析了该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并在分析该运动对MIT自身、e-learning和世界开放课程影响的基础上,揭示其对我国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的启示(汤益芳,2005)。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将MIT OCW项目与我国精品课程进行比较,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王龙,2000;蔡春燕,2007;唐知涵,2009)。
(2)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200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之后,国内学术界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精品课程内涵与定位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精品课程评估研究,精品课程推广、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以及建设中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研究(柳礼泉、丁蕾,2010)。
黄宝玉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国家精品课程导航中2003年到2006年推出的688门精品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建设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存在不足,内容更新较慢;精品课程涵盖面广,但冷热失调,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匮乏;课程内容过分保护,开放共享性不强,很多课程资源无法访问和下载;课程资源形式多样,重复性大,实践性不强;精品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尚有待完善,课程平台交互使用率较低(黄宝玉、项国雄,2007)。
路秋丽等以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参与教师为调查对象,围绕精品课程的建设方式、重要环节、有效教学特征、资源建设标准、版权意识、应用情况、更新情况、自我评价、支持服务需求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精品课程建设者的资源建设标准化意识和版权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建设者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己的精品课程,但对所建精品课程为他人所使用的情况却不得而知;大部分建设者在精品课程建设结束后并没有定期更新所建精品课程(路秋丽、孙华、田雨,2010)。
秦炜炜对全国17个省区市的20余所高校中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有关工作的高校教师、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精品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团队与高校教育技术部门联合制作模式为主,精品课程的应用状况和教学影响令人担忧,精品课程建设亟待加强校际交流以及课程应用与共享,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秦炜炜,2013)。
王佑镁在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要强化精品课程教学可用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要增加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在教学可行性方面的引导;要强化精品课程建设中网络化教学应用的导向;要采取差异化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来强化教学有效性(王佑镁,2010)。
许艳丽等采用网站调研法和录像分析法,针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精品课程网站中的教学视频形式单一,以课堂实录为主,缺乏知识内容设计;教学视频的共享存在瓶颈,开放程度不够;教学视频资源不完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教学视频不符合标准要求(许艳丽、马德俊、刘刚,2012)。
(3)OER内涵探讨及国外典型OER项目介绍
从2006年开始,国内学术界相关杂志开始刊登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翁朱华,2007;李亚婉,2007)、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年会(保罗·川内,2008)等国际研讨会综述,以及对国际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领域一些知名学者的访谈(陈娬、魏志慧,2011;李静、王美、任友群,2011;徐世猛、任友群,2011;王龙、侯爽,2010;袁莉、余平、魏志慧,2010;李艳、张慕华,2015),以此来了解国际OER领域的研究热点,吸引国内更多学者关注该领域。
2007年之后,有关OER内涵的探讨、国外典型OER项目介绍与评析的论文开始陆续出现。赵国栋详细介绍了OER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认为OER包含“开放标准”、“开放内容”和“开源软件”三个部分,并以“开源软件”为代表,介绍了其在西方大学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赵国栋、黄永中、张捷,2007)。罗琳霞等详细介绍了英国的“开放学习”项目的背景和目标、项目实施现状,项目在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工具与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开放理念与举措等三方面的特点,并进行了评价(罗琳霞、丁新,2007)。祝智庭等在阐述OER的由来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五种典型的OER项目,并从中归纳OER资源服务与应用及当前OER项目的特点,最后对我国开展OER建设提出建议(祝智庭、余平,2009)。焦建利的研究团队在探讨OER内涵及对OER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焦建利、贾义敏,2011),选取了五个有代表性的OER项目(吉喆、焦丽珍,2011;黄德群、陈丽亚,2011;宫淑红、胡贝贝、盛欣,2011;贾义敏、候爽、江丽君,2011;贾义敏、Makriyannis,2011),就其缘起与目标、运营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预测了OER发展的趋势,为我国OER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焦建利、贾义敏,2011)。张轶斌详细分析了英国国家层面的UKOER项目的技术开发要求、资源开发模式及其相应的理论支撑,比较了基于院校的模式和基于共同体(社区)的模式之间的差异,为我国OER项目的开发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张轶斌,2011)。
(4)OER使用状况和应用效果研究
除了对OER的内涵探讨和国外典型OER项目的介绍外,国内学术界对OER使用状况和应用效果的研究也有不少。孙文斌在对南京部分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状况和需求状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被调查者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知晓程度很高,主要通过老师和同学、朋友的推荐知晓;对网络公开课使用较多,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选择课程的依据主要是个人兴趣,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公开课对于自身成长及发展有较大帮助;专门的开放教育资源网站较少,网速过慢等是学生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能够获得视频以外的更多类型教育资源,课程内容更贴近自己的生活,网络视频公开课能够纳入本校的课程体系等(孙文斌,2012)。
李亚婉等在对OER在我国高校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高校已经具备了发表和使用OER的基本硬件设施条件;影响高校和个人使用OER的障碍主要来自缺少对OER本身的了解,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担心,以及相关激励机制的缺乏;OER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个人开发和使用OER的主要动力,而OER对高校自身知名度的影响和资源开发成本的节约则是高校开发和使用OER的主要动力(李亚婉、李莹,2012)。
此外,王思思、韦学恩在对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开展调查的基础上,为国内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建议(王思思,2013;韦学恩,2012)。陈向东归纳了视频公开课资源在基础教育中的几种利用模式,包括作为已有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源、直接改造为校本课程、作为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等(陈向东,2013)。马莉、孟庆喜等探索了OER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OER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建议(马莉,2012;孟庆喜,2013)。
(5)OER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OER运动的不断发展,OER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OER领域值得关注的话题。王龙在对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宣布因经费短缺而停止实施的事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要理性认识开放教育资源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OER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将OER项目与机构的发展战略深度整合,寻求多元资金支持,探索更加经济的开放共享模式(王龙,2012)。杨满福指出,OER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四大障碍:资金来源;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政策支持与机构策略;质量保障问题(杨满福,2013)。汪琼等在对Stephen Downes和Paul M.Dholakai总结的13种投资与营利模式分析和扩充的基础上,将这些模式归纳为捐赠与资助、购买服务,以及合作与交换三种基本类型,并指出以办学机构(如高校)为主体纳入日常工作的OER建设项目,才是全球OER项目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汪琼、王爱华,2012)。李莹等在对杨百翰大学自主学习项目可持续性研究报告解读的基础上,发现杨百翰大学自主学习项目转向开放共享模式后在财政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表明OER提供机构可以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远程教育机构开展OER项目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李莹、丁唯佳、赵莹,2014)。
(6)慕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12年以来,慕课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性影响及相应的教学改革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桑新民等将慕课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推动网络课堂向网络学堂的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教师个体向课程团队的转变,传统行政化教学管理向信息化学习与课程服务体系的转变,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方式的转变(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2014)。任友群在对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和慕课为人才培养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探索和践行在线教育与现行教学的整合,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深入研究信息化教学方式,特别是基于慕课的碎片式学习方式;重新思考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课程学分的认可方式,以此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任友群,2014)。袁莉等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指出高等院校可以从维持性创新的角度探索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将国际顶尖高校的慕课积极而灵活地引入到校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相应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实践,一方面促进本校课程与国际接轨,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促进本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2014)。焦炜指出慕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发国内慕课课程,强化与国际慕课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大学传统教学和慕课教学的优势,推动大学教学模式变革;创新学习评价理论与方法,推进慕课课程认证体系建设(焦炜,2014)。
2.4.4 研究趋势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在CiteSpace中绘制了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并进行了突现词分析。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迁移图谱如图2.9所示。
图2.9 2000—2015年国内OER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迁移图谱
由图2.9可知,国内OER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精品课程展开的相关研究,包括精品课程的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以及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围绕OER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OER内涵的探讨及对OER所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围绕慕课展开的相关研究,包括在线教育、在线学习、高校图书馆、视频公开课、SPOC、翻转课堂等相关议题。综上可见,当前国内OER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探索由慕课引发的在线教育、在线学习相关研究,慕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相关研究,以视频公开课为代表的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相关研究,基于视频公开课、慕课、SPOC等不同类型的开放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研究,其中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是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