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职官词训释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步驟

本書屬於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利用語言學和歷史學知識,將兩大學科的研究方法融爲一體,從職官詞的義項看制度變化,從職官制度的演變看詞彙的更替及詞義的演變。通過對職官詞系統的研究,既有利於古籍文獻研究者對該類詞含義的正確理解,又有利於語言學者深入探究詞彙含義變化的歷史文化因素。

由于這一課題涉及面廣,材料繁雜且零散,本研究主要對所搜集的史料進行爬梳整理,采用了分類訓釋,同義、類義辨析闡釋的方式。

首先是對職官詞進行分類訓釋,這是研究的基礎。這部分成果將以工具書的形式呈現。本書只將少量條目以附録形式刊佈,意在抛磚引玉,祈請方家批評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

其次是對職官詞義的研究,這是本書的重點。這部分研究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同義組合,主要以單字組合研究爲主。通過一組組同義詞的考釋,揭示職官詞語形成的根源以及詞語更替的内在動因。二是類義組合,即以不同典制産生的術語歸於一類,便於了解制度全貌。例如班朝與官儀類中,朝參時所用術語則根據官員身份等級不同,有常參、兩參(朔望參)、四參、六參、九參等,參謁長官不同則有公參、衙參、台參、庭參、鬼參等。班行集合有傳點、押班、敘班、綴班,班行名則有横行班、蛾眉班、南班,退班則有卷班,與之相關的還有班齊牌、排班石等。朝謁之禮除常見的跪拜、舞蹈、嵩呼、趨步等外,更有特殊的禮儀術語,如廊餐“謝食禮”、銷假“横行禮”、“過正衙”辭謝禮,以及遇雨“籠門謝”等。通過這些術語基本可以了解朝參儀禮的程式和相關制度。三是詞義考辨。有些詞歷朝變化,含義多變,比如帖黄、入閤、常朝、隨牒、過堂等,這部分主要是個案的考辨。目的是揭示職官術語與普通詞之間的關係。由於職官術語很多都是節縮或者省略而來,所以形式上很多時候與普通詞没有區别,比如“入閤”原本是動賓結構,進入職官語域,變成了詞。其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由表示議政的術語“入閤”,到朝儀術語“入閤”。而朝儀入閤又有由“朔望入閤”到“常朝入閤”之變。只有考證其演變過程,方能正確理解其在史籍中使用的真實内涵。這部分内容兼及論述制度内涵,比如“免舉”中的恩蔭制度、“白麻”的制書規制、“入閤”的御朝議政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