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浙江渔场修复的理论基础研究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东海鱼仓,中国渔都”历来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浙江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经济、陆域经济对浙江而言犹如鸟之双翼、龙之双眼,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事关浙江省未来发展大局。
一、研究意义
浙江是内陆小省,海洋大省,海洋面积是内陆面积的2倍多,更是渔业大省,浙江渔场的兴衰事关120万渔民的生计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
渔业资源作为公共品,具有消费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两大基本特征,这种公共属性,容易带来因负外部性造成的“公地悲剧”。但随着现代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渔业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变大,这些因素极大影响了渔业资源与环境。浙江省沿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赤潮频发,尤其是沿岸海域的一些物种的多样性急剧降低,经济价值大的物种越来越少。例如大黄鱼,1957年年产量高达17万吨,但2015年的产量仅0.28万吨,是半个多世纪前的1/60(吴振宇,2015)。沿岸海域水生生物数量变少,许多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已经形不成鱼汛,物种群落优势种营养级降低,食物链缩短或断裂,食物网碎片化,一些海域呈现出荒漠化特征。总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当前东海渔业资源匮乏、捕捞能力过剩、海洋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都冲击着原有的渔业秩序,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对于缓解海洋捕捞压力、修复渔场、杜绝“公地悲剧”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浙江省全省上下打出了转型升级“组合拳”,转型升级当然离不开渔业经济。2013年4月,一些媒体进行了关于“东海无鱼”的集中报道,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决定从2014年5月28日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以此推动浙江渔场修复。面对东海渔业资源迅速衰退的态势,浙江省委、省政府站在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提出了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这一重大命题,充分体现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
“一打三整治”是指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指用于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无船名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指船舶实际主尺度、主机功率等与相应证书记载内容不一致)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整治,这是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渔业转型发展、促进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
因此,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实现《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浙江海域落实的要求,以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实施,为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的战略决策,鉴于浙江省海洋渔业实行“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遵循海洋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以遵循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为原则,本著作以浙江省海洋生态与渔业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原理,对浙江渔场修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研究目标
浙江省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一打三整治”为主体的渔场修复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而浙江渔场的修复面临着公众意识、管理模式到法律保障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本著作基于浙江“一打三整治”工作,以“浙江渔场修复振兴”为核心内容,系统研究浙江渔场的修复问题,这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著作将积极探索实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长效机制建设、政策创新、工程项目等方面总体一揽子设计,破解现有经营体制、监管体系、公共政策等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探寻资源、环境、产业、民生统筹协调的浙江渔场修复新路子,努力实现浙江渔场资源可持续利用、渔业可持续发展、渔民可持续增收的目标,并为全国海洋渔业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著作也试图寻找制约渔场资源修复的深层次原因,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理顺管理机制、保障公众利益梳理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为我国渔场修复、渔业船舶管理、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这将有效压减严重过剩的海洋捕捞强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振兴浙江渔场,加快推动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