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浙江渔场修复的必要性研究
以舟山群岛为代表的浙江渔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海产品种类和总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但后来由于过度捕捞和严重污染,浙江渔场的鱼类资源濒临枯竭。为扭转“东海无鱼”困局,2014年,浙江启动实施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计划,在沿海地区全面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但大多以行政处罚为主,效果不理想。所以,浙江渔场修复仍需要加大力度。具体来说,浙江渔场修复的必要性表现在:
一、渔场修复是实现海洋强省目标的重要抓手
渔场修复是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与途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已在2011年获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浙江向海洋经济世纪迈进的大门已经洞开。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建立起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是示范区建设的任务,其中包含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其具体目标是建成繁荣兴旺的“海上牧场”。
随着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中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海洋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间的矛盾也将越来越凸显,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海洋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也不利于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海洋渔业也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刻。实施渔场修复振兴行动,以生态统领理念倒逼海洋渔业结构调整,摒弃过度捕捞等落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海洋渔业,是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
鱼以海为家,海因鱼而活,生物多样性是增强海洋纳污自净能力的基础。治理“东海无鱼”就是要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让海洋环境明显改善,让碧浪银滩、鸢飞鱼跃的海洋成为美丽浙江一道坚实的蓝色生态屏障。从生态目标上看,渔场修复可构筑蓝色生态屏障,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海洋强省建设进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渔场修复是缓解几个现实难题和矛盾的有力手段
目前过度捕捞现象严重,当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灭绝。渔场修复是缓解捕捞产能与资源不足矛盾的重要手段。2014年开始的“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活动、减船转产专项行动、“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是渔场修复中的主要行动,从现实状况上看到,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减少了船只数量和马力,降低了渔场捕捞强度,增加了对渔场资源和生态修复的投入,从渔场的供需两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目前已成为缓解现实难题和矛盾的有力手段,并将在下一阶段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渔场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人类历史的视角看,生态文明就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并且扬弃的结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生态文明绝不仅仅是表面上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应该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渔场修复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通过末端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绿色发展提供基础,并且把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源头转变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
四、渔场修复是夯实浙江海上粮仓的切实需求
“东海无鱼”触及海洋的生态红线、社会的民生底线。2014年浙江省有75个渔业乡、766个渔业村、110万渔业人口,海洋捕捞一直是沿海渔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加快渔场修复振兴,是保障他们的生计、生活方式的现实基础,也是保障地区长治久安的基础。解决好传统渔民的稳定生计来源,是巩固“一打三整治”成果,确保渔区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浙江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修复振兴浙江渔场、重振东海‘蓝色粮仓’”的历史重任。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加注重营养健康,对于能提供优质蛋白的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浙江是个陆域小省、海洋大省,农田面积少,粮食自给率低,但有大片的海域,有丰富的海产品作为补充,世代相传形成了浙江人的食物结构。目前,渔场修复是夯实海上粮仓的切实需求,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之举,也是改善生活品质的务实之策。通过渔场修复,让渔业资源永续利用、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让家门口的“鱼”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让城乡居民经常能吃到品种多样的海鲜,让渔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