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策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思考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提高学生技能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率让世人瞩目,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在2014年8月印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2014年,浙江省确定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对中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策略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思考。

一、中职会计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的中职会计教学存在原始材料失真、课程设置没有报税内容等问题,与实际财务操作严重脱节,学生对财务工作既不知如何开始又不懂如何结尾,进入企业从事不了会计工作。这个问题单纯靠职校一方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业务环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现代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拥有技能外,还要求他们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与能力。建立系统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契合经济形势发展和会计教学自身的需要,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工作岗位。

2.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提高会计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途径

会计理论知识日新月异,会计领域每年都会出现众多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概念,职业学校的学生只有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强化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传统职业教学滞后于实践的问题。

3.代理记账公司为实施现代会计学徒制提供了平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税务部门的规范管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财务中介机构大量涌现,这些机构解决了单个企业会计岗位少、业务量少等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为中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较为宽阔的企业平台。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一体两翼”组织策略

中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学生为主体,以财务公司和学校专业为“两翼”,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和学生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生从进校直到毕业全程实现校企共同培养。首先,优化招生流程。招生即招工,企业参与招生,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按照招聘流程录取学生,营造入学校即进企业的职业氛围。其次,优化实训场所。在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场所的基础上,引进优质财务公司入驻学校打造全真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由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做到课程内容来自企业,教学过程对应财务处理的流程,实训场地仿真财务环境。第三,优化教师团队。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由校内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和从企业聘用的师傅(会计业务精英)组成,实施双师全程共导。从企业聘用的会计师傅,在财务处理和会计技能方面更娴熟;学校教师则在教学组织、课堂管理的理论分析方面更专业。在会计实务操作教学中,双师共同做教学计划、共同备课、共同进课堂、共同评价,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四,优化教学组织。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明确校企的共同利益点,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如监管学生的工作由学校负责,企业则要承诺提供完整的工作岗位,在企期间,师徒比例保证在1∶10之内。在教学中,将工作现场嵌入学生的学习空间。就校内而言,实现技能教学工厂化,有仿真做账,更有真账实践;就校外而言,企业和学校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利益共同体,学生即学徒,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也就是企业价值的增值过程、企业选择员工的过程,学生则能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实操后,能实现技能的熟练化,进入一线岗位后能在短期内胜任常规工作。

第一阶段,在学校内部建立模拟代记账公司或会计创业工作室,将每个社团组织都视为一个独立核算的公司,组织学生为学校各社团提供记账服务,开展模拟业务实践。

第二阶段,引进代记账公司驻校。通过岗位化技能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真实业务搬到实训课堂,由会计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做真账,进行双师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培养职业情感和综合技能。

第三阶段,即校外实习或者毕业实习。选派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职业素养高、业务素质好的会计师担任顶岗实习学生的师傅。为更好地实现会计专业校内外教学实践的对接,中职学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与校外的财务公司进行联合办学,使会计专业成为企业的校内分支机构,既可以分流财务公司的业务,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实现双赢。

(二)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以现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根据企业会计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设置原则,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明确专业技能项目的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1.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2)专业核心课:走进会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3)专业技能课:点钞、传票翻打、电算化用友软件、会计实务(双师共导)、福斯特财务软件。

(4)职业素养课:税收基础(含公司设立、纳税申报)、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上岗证课程)。

(5)选修课:企业沙盘、投资理财、基础会计(上岗证课程)、珠算。

2.突出技能教学

第一学年,开展计算机文字录入证书、传票录入证书、点钞证书等校级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并以“走进会计”为专业入门课程,让学生认识、填制原始凭证。

第二学年,指导学生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以财务软件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以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为核心,组织学生进行分岗位、分项目记账凭证填写,请记账公司财务主管来校与本校教师共同教学会计实务,使学生规范掌握企业会计实务,具备基本账务的处理能力。

第三学年,在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岗位顶岗实习,进行实战操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三)实务课程共导策略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记账公司财务主管和教师一起进课堂,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融入做账现场,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企业的财务处理融为一体,突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实践性与职业性,改变学与做“两张皮”现象。根据中职会计培养目标,应立足会计实务课程量身定制、老会计手把手教做账、企业真账实账原则,由任课老师与企业师傅联手共同开展会计实操及报税流程的教学,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师傅有效的操作示范,合力达成培养目标。记账、报表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一样,本文主要对会计凭证、税务申报进行论述。

1.会计凭证实况呈现

高教版教材是按筹资模块、材料模块、固定资产模块、无形资产模块等主题排列编排课程内容的,每个模块都包含单一的技能,而且原始凭证都是按经济业务有序排列的。这种让人一目了然的材料呈现,与企业财务实际相去甚远,缺乏实务场景,即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企业看到几张原始凭证混在一起也会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而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师共导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目标计划、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分工合作,校内教师负责基本理论和课堂组织,记账公司财务师傅负责提供真实的原始凭证,以每月的财务工作为单元手把手教学生(徒弟)做账。首先师傅将散乱的原始凭证发给学生,教他们寻找关联,并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归到一起,按时间顺序整理好原始凭证。这正是实际工作中会计每个月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学生知道了从何做起,也就过了第一关,就没有了心理障碍。接下来学生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一个月的记账凭证。最难的是月末处理,那是“无中生有”的工作,没有原始凭证却要填制记账凭证。师傅凭经验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根据相关凭证进行月末处理,如月末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提取税金及附加、结转损益等内容。每当突破会计实践中的一个难关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都会大增,同时也会在反复的实战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2.纳税申报现场演示

高教版教材中的实务处理程序包括填制凭证、记账和编制报表等内容,但没有报税教学内容。众所周知,税务申报是企业的重要内容,报税工作也是企业会计人员的重要工作,没有报税的经验,哪怕是学习成绩很好、做会计分录很熟练的学生也难以胜任会计工作。学生只有对记账、算账、报账(含报税)整个过程了然于胸,才是具备了企业财务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从学生应聘情况看,不会报税是中职毕业生难以被企业聘用的一大原因。网上申报技能的教学环境是很难仿真的,而恰恰在现代学徒制中能得到有效解决。

税务申报课堂教学设置在每月企业报税时段,企业师傅将网上申报现场移到课堂上。师傅携带税控IC卡、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打印的增值税销项发票统计表和增值税销项发票明细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进行网上申报全程直播演示。生动的现场报税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全真报税过程,消除了对报税工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经过多轮反复的循环教学,学生将逐步掌握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业的报税流程。

(四)教学资源提升策略

教学资源提升主要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着手。软件指的是企业财务资料,硬件指的是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

1.细化提升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是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抓手,无论以何种模式开展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学资料的应用。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作为学校的会计教师,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取得一个企业完整月度的原始凭证,资料缺乏系统性和真实性。教学资料提供的内容不具体,如材料是甲材料、乙材料,产品是A产品、B产品,无具体名称,一碰到棉布、丝绸、男西装、女衬衫学生就弄不明白了;原始凭证以复印件形式呈现,黑白色的印章,缺乏识别性。

企业经济业务往来的真实数据资料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经济业务完成情况的证明是原始凭证,它是会计记账的附属文件,这些真实的文件数据资料能够为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提供物质资料支持。因此在开展会计实践教学中,如果采用企业真实的数据资料作为教学的实例,就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以外聘教师提供的企业真实业务作为教学资料,提高了教学的系统性和直观感。学生从凌乱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整理开始,到经济业务的认定,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到月末处理、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接触的都是真实的企业资料,并按现实的要求生成账务。学徒制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传统会计实务教学的缺陷。当然,在使用企业的真实会计数据资料时,涉及商业机密的应做技术处理,确保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账务数据的真实性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提供了真实案例,师傅借这些真实的案例数据,向徒弟传授会计技能,不但为学生营造了宝贵的数据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一旦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会迅速提升,产生放大效应。

会计教学资料不只是原始凭证,还可以丰富多样,例如视频资料、口述录音、图片、师傅们日常工作的文字记录、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程等。要建立会计教学资料库,应做好对这些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储备,为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2.升级校内实训基地

在完善会计实训室等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同时,要增加学做合一、校企一体的实训基地。一是校企共建共创的代理记账公司,承接业务。二是让会计师事务所入驻学校,招学生当学徒,让学生接触各类账务,进行实战演练。三是学校设立“会计小管家工作室”,聘用学生担任小管家,为其他专业工作室提供会计核算服务。

(五)多元评价策略

建立多元评价考核模式。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择性课程改革,强化学生主动提高职业技能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采用职业化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行业评价相结合,把企业评价嵌入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构建以学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的学分评价体系,从学校、企业、社会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学校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使学生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1.实行弹性学分制度

为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操作技能,而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兴趣特长列入评价项目。学生获得的各种职业技术等级考试证书、各级各类比赛奖励等,均可折算为学分。允许学生根据所得学分情况提前或延迟毕业,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条件,满足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求。

2.实行过程评价

采用企业真实的评价指标,由专任教师和师傅对学生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进行全过程计分评价。考核内容从以理论或技能为主转变为理论、技能相结合,从以结果考核为主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纳入过程考核中。课程学分成绩由多次成绩按比例折算而来,具体如下:

学分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3.实行技能导向评价

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对通过的学生奖励一定的学分,对不能通过的学生不予毕业。同时,搭建“技能节”“会计达人秀”等各类成果展示平台,展示学生技能学习成果,创设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