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心理导向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是人直接感知的心理。潜意识,是指潜藏在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潜意识包括三部分:①人脑尚未发掘的能量;②人类过去包括祖辈遗传积淀的经验、挫折与创伤;③生命的原动力,即欲望、冲动与追求。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得到过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要懂得开发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是显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当学生的显意识在学习课程时,其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显意识时时刻刻施加影响。
在会计教学中学生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被动在于学生的心理过程总是顺从教师的引导,受制订的内容和形式的限制。主动则在于学生要停止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心理活动,排除内外干扰,专心致志地去领悟知识、要领、技能要点,主动建构知识。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学生上好一节会计课,都是一个从形成到展开再到强化的动态心理过程。从注意的生理机制看,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发生的每一个兴奋中心都将引起对周围区域的抑制。因此,会计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如果能刺激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会计课注意的形成和无关心理活动的停止。这就是教学的理想状态。
通俗地说,课堂上教师不应放羊式地命令学生不要睡觉,不要玩手机,不要说话……而是要创设刺激学生大脑的环境,让学生在会计思维与技能这个中心点上形成兴奋中心,自然地抑制对其他区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不想睡觉,忘了玩耍,没空讲废话……
由此可见,教育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其有效性有赖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特有的心理背景的把握和运用。心理导向教学就是紧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潜能为导向,以课堂上的高效交互为特征,创设使学生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老师通过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和心理结构,进而改变其行动或思维方式,来促进学生用心灵、用智慧去探索知识、体验技能、增强能力,并树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会计心理导向教学,是心理教育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教师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长远发展,以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智模式为出发点,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潜能为着力点,结合中职会计选择性课程改革,创新契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互,将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职业习惯养成的各个环节,切实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专业教育与心理教育互为表里、相互促进,促使学生在心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心理场主要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它包括有可能影响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件,这三个方面的每个方面都能决定任何一个情景下的人的行为。勒温提出了人类行为的一个著名公式:B=f(P·E)(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自身个性特点,E代表所处环境)。即人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当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取得默契,且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会浸润学生心田。在心理导向教学的课堂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地被师生的互教互学所取代,在课堂形成一个强大的“心理场”,产生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成效。
心理导向教学除了一般教学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对于老师而言,心理导向教学应本着人学及人的潜能无限的思想,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促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心理需求的满足,并能自主地学习和创新,形成独特的生命价值。
(2)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导向课堂是学生共同发展和差异发展的平台。共同发展是指教学要创设平等育人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景和努力的方向,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能朝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前进。这里所说的平等育人不是指老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而是要求教师在对待不同学生的时候要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平等地体验成功的机会。差异发展指的是,“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学生在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允许和认同学生学习速度有快有慢,学习进步有大有小。
(3)对学生个体而言,心理导向课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感受到智力上的发展,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感受到同伴的支持与鼓励,感受到团队不会让自己掉队。
(4)在心理导向教学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多维度的有效交互,形成一种和谐有序、互动前进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