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阶段(2006—2010)
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融入世界潮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能力建设,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界限,并从经济和科技两方面制定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2006年2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指出,至2020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①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②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③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一、主要背景
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与微薄利润的巨大反差让国人反思,全球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催人奋进,中外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协同创新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推进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速度、效益、质量的多重考验。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靠丰富劳动力获得的“世界工厂”称号并不值得骄傲,掌握核心科技才能让企业与国家健康、长久地发展,于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应运而生。2008年经济危机后,国外市场萎缩,需求不旺,国内大量代工企业破产,这些更突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因此,增强自主创新,势在必行。从产学研合作实践看,合作层次较低,动力不足,利益分配机制缺失,金融支持体系缺乏完善等问题十分严重。全社会普遍认识到,我们必须建立起相互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切实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强强联合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基地、共同基金等,使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等“五链”融合,进而不断提高协作层次与能级,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这一阶段政策的鲜明的特点是提出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标志,中国的协同创新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但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遇到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即“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土地成本大幅上升,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效率低下等因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渐成为唯一出路。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经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21世纪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经济、国防安全和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因素。但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技创新态势明显适应不了国际竞争需要。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在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92%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仅排名第24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科技进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中国发明专利总量只占世界发明专利总量的1.8%,中国在美国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仅占非美国人授权发明专利的0.2%;在制造技术领域,中国的专利发明数量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30,韩国的1/40。而中国十几年前的“市场换技术”的实践也证明核心技术难以引进,同时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引进也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二、重大政策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世纪科技发展与世界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结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6字指导方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国家创新系统。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高技术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产业,而要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随后国务院在2006年2月26日迅速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统筹协调等10个方面提出了60条相关政策。2006年1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在科技部召开会议,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决定按照配套政策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开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分工合作,研究制定了99条《配套政策》实施细则,改变了过去创新政策不配套、不衔接的问题,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目标,经过15年努力即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07年6月10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目的在于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09年,科技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实现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
受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政策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这一战略目标,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运用多项政策、从多个方面来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一阶段的政策呈现出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发展,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的发展趋势。国家有意识地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作用和创新主体即企业的自主性,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了一批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建立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我国又相继建立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成都、西安、杭州、珠三角、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福厦泉、合芜蚌、重庆等1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至2016年7月),通过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带动经济和产业的长足发展。
三、阶段特征
这一阶段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与实践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高端引领,特别通过“典型示范性平台”建设拉动行业性、区域性创新绩效提升。从科教兴国阶段开始,全国各地吸引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公司、大学科技园、地方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产业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第二,进一步凸显企业主导地位,如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提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要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凡是产业目标明确的,要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要向企业开放,等等。第三,产学研战略联盟逐步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新世界格局下,传统的产学研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战略、组织和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已非常紧迫。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就是从新的战略高度、组织视角,推动产、学、研之间积极、主动地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共生的组织模式,从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