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2.3.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并开创性地论述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新理论。随着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不少学者也开始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研究。索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人对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做了进一步解释和补充。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技术创新理论。在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由于熊彼特、弗里曼、伊诺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的观点的影响,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大致形成了7个方面的观点,它们分别是从市场导向、利润最大化、企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社会经济效益、边际改进、历史和社会经济等范畴进行的阐述[13]。
我国学者也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商业、金融、组织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企业家在市场中为了抓住潜在营利机会,重新对生产要素和条件进行协调组织,推出新工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或建立新的企业组织,以建立起效率更高、效能更强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银路[21]指出,技术创新通常是指新产品、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成功应用,包括重新组合现有技术要素所形成的新生产能力的活动。我国政府在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创新性地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3.2 技术创新的分类
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照类型和内容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客户需要或解决客户问题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由于近年来一些服务行业比如保险、金融等已经开始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称为产品,而在涉及创新的时候产品和服务具有共同特性,这里的产品创新就同时也包括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设计与性能的独特性,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而工艺创新是指生产和传输某种新产品或服务的新方式,比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路线以及设备所进行的创新。工艺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与改善工作环境等。
(2)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渐进性创新、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在原有的技术轨迹下,对产品或工艺流程进行程度较小的改进和提升。渐进性创新对现有产品的改动较小,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规模等要求较低。虽然渐进性创新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影响较小,但却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日积月累同样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重大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技术轨迹和商业模式下,推出的重大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的重大改进。重大创新虽然不能为企业带来突破性的成功,但是可以让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
突破性创新是指某种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战略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利润。这种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得以实现,对企业的实力有一定的考验。但是这种创新一旦实现,对企业来说将是巨大的财富。
(3)按照市场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排斥性创新和开放式创新。
排斥性创新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来创造新市场或提出一种新的主张来重塑现有市场。这种创新避免了企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劣势竞争,使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实现良好发展。
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把外部和内部的创意以及市场化渠道上升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开放式创新下,企业边界是可渗透的。创新思想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源于外部。内部的创新思想有可能会扩散到企业外部,一些不适合企业当前业务的研究项目有可能会在新的市场上发挥巨大价值,也可能通过外部途径使其商业化。企业不再封锁其知识财产,而是通过合作或许可协议等使其他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以便自己从中获利。
另外,还有很多人认为,从技术创新主导权出发,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从企业战略角度划分的创新类型,也可以说是技术创新战略的一种类型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