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一、心理学对少年期心理特点的研究和论述
我国初中生的年龄大都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又称学龄中期,大体与少年期相当,因此初中生也可称少年学生。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少年与发达国家的少年一样,一般都会进入初中学习,于是初中生与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将越来越吻合。
少年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童年走向成熟人生的转折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少年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发展上,都面临着急剧的变化。
心理学对这一年龄期的身心变化做了大量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理论多于实践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家对少年期特征的论述,有生物发生论、社会发生论和心理发生论等不同流派。
生物发生论的典型代表、20世纪初的美国心理学家C.赫尔特根据个体发育按照“重演规律”重复种系的主要阶段的特点,认为从性成熟开始(12~13岁)到成年(22~25岁)是一个“激动和冲突”的时期,是充满内部和外部矛盾的时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格泽尔还详细地描述了青少年时期每个年龄段的生物学特征。例如,12岁少年对外界的问题开始变得积极,独立性有了增强,同龄人的影响开始变大,这个年龄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耐心和幽默,开始关心外在美,并对异性产生兴趣。而15岁少年的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是独立精神的出现,这使少年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他们开始渴望摆脱外部监督而获得自由,这种想法是与迅速增长的自制力及自觉地自我培养的倾向相结合的。所有这些变化,提高了少年对不良影响的敏感性。
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从社会发生论的观点出发,竭力根据社会结构社会化的方式、少年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等来阐明个性生活世界、交际范围的扩大是年龄转折的重要原因。青少年的行为首先是由其地位的过渡性确定的,从童年到成年,必然会经过少年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少年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处的生活世界的特点也对他的心理有所影响。这种心理的典型特点是:内心反抗,不明确的自负,越来越腼腆,同时又富有挑衅性,喜欢采取极端的立场和观点。这种紧张和冲突越强烈,童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差别就越大。
心理发生论的心理学家虽不否定上述两种理论,但却把心理过程的发展变化放在首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的制约,他把人的一生分为连续而又各不相同的8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每个阶段都能完成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符合社会文化的要求,这个阶段就能取得平衡而顺利通过,从而进入下一阶段;如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或完成得不好,不符合社会文化要求,就会遇到困难,不能顺利通过,这样心理发展就会出现危机,而且会对后面的发展造成阻碍。他把12~18岁的年龄段定义为第五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加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果个体所想的和所做的符合其实际身份和情况,就取得了同一性;否则就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即角色错乱,所想的和实际情况不符。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心理社会同一性的发展与前几个阶段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顺利,这个阶段就发展得容易;前几个阶段遗留下不信任、怀疑、内疚或自卑等心理,就容易出现角色错乱的情况。
这个流派的什普兰格尔认为,14~17岁这个年龄期的主要问题是危机,这种危机与渴望脱离儿童时期的依附性获得自由的迫切心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青少年是确定精神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新现象是积极揭示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的个性及特点。另外,生活计划的出现、个人生活的安排和生活圈子逐渐扩大也是这一时期的新现象。这一过程的发生是从里到外的,即从揭示自我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后来有心理学家把什普兰格尔的理论具体化,提出了青少年消极和积极两个心理发展阶段。消极阶段开始于青春期前期,女孩在11~13岁,男孩在14~16岁。其主要特点是不安、恐惧、易激动、身体与心理发展不协调、充满挑衅等,时常表现出辗转不安、左右矛盾、盲目反抗、多愁善感和学习能力下降等。积极阶段来得晚一些,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亲近自然,以新的方式理解艺术,乐意与人亲近,憧憬爱情,喜欢幻想等,在他们身上出现新的、有价值的领域。
认识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对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也持心理发生论观点,但偏重智力发展。他把青少年的智力发展阶段分成4个主要时期,认为处于转折年龄(12~15岁)的少年期特点是已经具备了主观地思考并得出抽象概念的能力。这种思维行为的复杂化对心理的所有其他方面(包括情绪)影响很大,使青少年更关注理论和公式等。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智力看成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他详细地揭示了道德认识的发展情况,区分了3种主要的道德认识水平:道德前水平,有条件的道德水平和自由的道德水平。在第一种水平上,道德价值意味着某种外部的东西;在第二种水平上,它被认为能起某些好的作用,强调维持社会安定应遵守的公共秩序;在第三种水平上,道德价值转向了个性内部,即一个人的行为应当与他自己接受的标准和原则一致。每种水平适应智力发展的既定阶段,但道德阶段多于逻辑阶段,一定的智力发展时期所取得的成绩是必要的,但作为向下一道德发展阶段转变的条件是不够的。不善于做出合乎逻辑行为的人不可能认识道德标准,但许多智力成熟的人仍缺乏独立的道德标准。
西方心理学关于少年期特征的上述几种主要理论观点,虽然有许多是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但这些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各派对年龄期的划分基本相同,其理论对于进一步研究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苏联心理学家则从认识和活动一致的原则基础上论述了少年学生的发展,把许多局部的过程和特点联系成一个整体,加深了对青少年心理的理解。
国外心理学关于少年学生整体发展特点的具体见解,大多包含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当然,也出版了许多关于少年心理和中学生心理的专著。我国心理学对于我国少年学生心理特征有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其中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深刻地揭示了少年学生的一般年龄特征。他指出:“少年期或过渡期的主要特征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我国的心理学界在各种著作中综述的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在生理发展上,少年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迅速成长,身高或体重增长很快,是在人的一生中除了乳儿期外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初中学生身高每年平均增长7~10厘米,体重每年增长3~3.5千克。女孩进入这一生长高峰阶段早于男孩两年左右,约从9岁开始,到11~12岁时达到增长的高峰,男孩约从11岁开始,到14~15岁后身高、体重才赶上并超过女孩。
少年期生理迅速发展最明显的事实是性成熟开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理发展和性成熟促进少年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感”的出现,对对异性的兴趣及新的情绪体验的产生也有重大影响。
此外,少年期神经系统开始发育,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机能有显著的变化。少年期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性较高,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转化也较快。他们因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较不稳定,降低了皮质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致使少年儿童有时难于自觉控制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这个年龄阶段,往往表现出容易激动、动辄感到受委屈、性情暴躁等特点,但成年人如能殷切地关心、体贴他们,这些现象就会很少出现。
少年期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很不平衡,骨骼的增长比肌肉增长快,心脏的发育跟不上血管的生长,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机能也往往落后于身体的增长,所以原来比较协调的运动到了少年期反而显得不协调了,他们常常感到自己的动作很不自然。但这个时期又是积极改进运动机能和发展多项运动潜能的良好时期,他们运动的速度、频率和弹跳力在这个时期迅速加强。
研究表明,在这个年龄心理发展的质变中,与周围人形成的社会相互关系起着主要作用。在这个时期,学生通过班集体、学校社团、共青团等组织,参加了各种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大大扩展了社会交往范围,提高了掌握社会价值、形成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的可能性,少年学生正是在集体里才得以形成像义务感、集体主义和友谊感这样重要的品质。正是那些集体中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需要——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和自我确认的需要。
少年生理的发展、社会情境的变化、学习的复杂化,促使他们认识活动的随意性和抽象性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观察行为更有目的性,更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增强了。少年在智力发展上,最重要的是思维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正如朱智贤所说,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少年思维的发展还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加上,但有时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又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此外,少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分化,学习上的个别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易情绪激动,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但情感内容日益丰富,道德感越来越强,理智感和美感也更为深化;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长。因此,林崇德曾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概括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四个特点。
与对少年期特征的一般论述相比,我国心理学界对初中生心理特征横断的实验研究资料就少得多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很少有初中生心理的专题实验研究,直到80年代,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这类研究起先着重于初中生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然后扩展到研究初中生的情感、兴趣、动机等方面的特点,近几年开始了对初中生交往心理的研究。我国心理学家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研究着重于上面所提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智力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中生的个性正在形成中,而在初中生的个性心理中,以自我意识发展最不迅速,他们的情绪最不稳定,兴趣正在分化;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质变不似小学生那般与学习活动相联系,而是由他们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新的交往和关系系统起着主要作用。
与我国初中生心理发展研究的这种状况一致,我国师专心理学科研协作组于1986年组成了五个课题组,分别对初中生的交往和群体心理、思维、自我意识、情感和兴趣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横断的研究。
这一研究取得的材料,有助于揭示我国初中学生的整体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顺利进行的条件,这对正确组织初中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主要任务是综合介绍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二、初中生的社会交往和小群体心理的发展特点
交往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人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成为有个性品质的人,学生个性和品行结构中所积累的一切都是借助于群体生活的交往并为了这种交往而产生的。当代发展心理学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特别注重研究青少年交往的方式和实质。
交往是指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其内容是人的情感、兴趣、思想和观点的相互交流,目的是建立一定的相互关系。交往既是一种特殊的活动类型,又是实现任一活动的条件。
与别人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长期不与人交往,就会与社会脱节。交往的对象和性质是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变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自己的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系统,这种关系决定了他的心理发展的方向。在少年期,与学习活动相比,社会交往对心理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少年在与成年人及同伴的新交往关系系统中,占据着新的地位,履行着新的职能,产生着新的作用。
青少年的交往,有三种不同的方式:①个人的亲密交往方式,相互关系建立在个人好感的基础上(“我”和“你”); ②群体自发的交往方式,相互关系建立在偶尔的接触上(“我”和“他们”); ③社会定向的交往方式,相互关系建立在共同完成重任上(“我”和“社会”)。
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不仅从理论上论述,同时也用心理测试和调查研究等方法着重探究了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初中生交往对象整体选择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值追求独立的时期,生理机能的急剧成熟、应付环境能力的迅速增强、社会压力的骤然增强,促使他们向往独立的想法突然高涨起来。他们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地寻觅忠实的朋友。这些对初中生的交往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在“学生交往对象整体选择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中,我们对五个测试点的4000多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年龄组的学生做了比较,研究从五个不同的活动和心理范围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②遇到有趣的事,你首先想告诉谁?③心中有苦恼和烦闷时最想和谁谈?④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⑤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选择项目有父亲、母亲、教师、同伴、自己等。结果发现在这些不同心理生活和活动范围中,初中生选择交往时有明显不同的原则。被调查学生对这五个题目的回答如表1~表5所示。
表1 初中生对“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问题的回答(%)
表5 初中生对“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问题的回答(%)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下同。
从表1~表5,我们可以得到表6所示的初中生在各生活领域中人际交往对象整体选择的顺序。表6清楚地显示,初中学生面对项目1、2、4所列问题时,均将同伴放在第一位,面对项目3、5所列问题时,除女生在遇生活困难首先找母亲外都将自己放在第一位。这表明,我国初中生与外国初中生一样,在情感和生活领域,倾向同龄人,摆脱父母和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很迅速。同龄人对初中生来说,首先是同游乐和分享快乐的伙伴。其原因正如他们在回答中所说,同伴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理解和帮助,可探讨人生,分享生活感受。但是初中生的同伴在他们倾吐苦恼的对象选择中所占的比例就不在首位了。这说明初中生的内心秘密有了变化,他们的闭锁心理促使他们以藏在心里或写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倾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写日记能解闷,可使自己轻松又能进行自我总结;若把苦恼告诉别人,还可能因为不被理解而遭人取笑,况且有些烦恼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因此即使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也愿将它留在心中。初中生这种闭锁心理特点有其消极的一面,因为它会使他们内心的焦虑不断积累,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成年人应经常与他们谈心,及时化解他们的烦恼。
表6 初中生交往对象整体选择顺序
注:项目2、3的“自己”是调查统计中“写入日记”和“藏在心里”两项之和。
上述调查还表明父母虽然不是初中生同游乐、吐心曲的主要对象,但在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刻,初中生却有将近半数的人首先想到自己的双亲,且更多的是找妈妈。初中生既渴望独立又依赖父母的矛盾心理,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
至于教师和学生干部,初中生除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把教师当作第三位求助对象外,在各心理和生活领域,两者都未在初中学生心目中占重要地位。这表明目前我国初中的教师和学生干部缺乏与广大学生的心理沟通,也反映出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不够高大。据日本心理学家的调查,初中生楷模的整体选择中有父、母、朋友、兄弟、姐妹、老师、其他等七个项目,而老师在初中一年级男、女生的选择中分别占末位和倒第三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低下显然会削弱学校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加强教师在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应了解初中生喜欢与厌恶的教师品质。我国在这方面已收获了一些研究成果,教师若能根据初中生对自己的期望提高修养,必会提高与学生交往的亲密度,促进初中生的良好心理发展。
上述五项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中学生交往对象的人际整体选择中,在各领域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大体看来,在所调查的各领域中,女生比男生更依赖母亲,更多以日记方式倾吐心曲;男生遇困难时更多依靠自己。乡村学生更多选择教师。
这个调查还比较了初中生与其他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发现我国学生的交往选择心理的发展趋势大体为:各领域选择同伴的比例均随年龄递增;除有趣的事的分享对象外,选择自己的比例也都在递增;而对父母、老师的选择,各领域的选择比例均呈随年级升高而递减的趋势(表略)。
(二)初中生友伴交往的发展特点
少年期特别珍重友谊和同龄集体。友伴交往是少年学生个性成长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日本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拥有许多好朋友的孩子,基本不会有违法行为,而且即便犯了错误,也容易改正。相反,那些有违法行为的孩子,基本没有好朋友,本身也缺乏交朋友的魄力和勇气。苏联心理学研究也指出,92%的“问题少年”属于受孤立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班同学没有牢固的联系,他们的相互关系并不顺遂,以至于这些受孤立的“问题少年”不仅聚集在一起,而且在校内形成气味相投的小团体,造成对这些学生本身及学校教育工作的不良影响。
中学生友谊的特点,国内外心理学家都曾做过许多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在《中学生心理学》一书中,对此概括了下述特点:①中学生的友谊有一定共同的心理基础;②中学生的朋友,大多数是相同或相似年龄的同性别同学;③中学生十分重视友谊及友谊的鞭策力量;④中学生在友谊感上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在过去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师专心理学科研协作组对初中生友谊在心理学上的特点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这个调查从友谊的亲密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三个要素出发编制调查问卷,对4300多名初中生进行了测查,并与其他学段的3000多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1.初中生友伴交往的亲密性
亲密性是友谊深刻程度的表现。初中生友伴交往的亲密性用什么指标衡量是值得研究的。我们认为可选取对朋友的理解程度和坦率程度两项作为指标。对这两个指标的测定,我们运用的是比较法。我们拟定的调查题目是:“朋友是不是比父母更知心,更谈得拢?”“你对他人能说心里话吗?”
(1)朋友是不是比父母更知心,更谈得拢?
1)从表7看到,初中生内心感到朋友比父母更知心的人数从初一的31.60%上升到初三的38.85%;持相反看法的,由初一的26.15%下降到初三的21.56%。这就表明初中生对朋友的亲密度是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差异检验指明,各年级学生的朋友的知心程度呈极显著差异。
表7 初中生对“朋友是不是比父母更知心,更谈得拢”问题的回答(%)
2)若将初中生的选择与小学生(调查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四年级)、高中生(调查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大学生(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相比,朋友亲密度的发展总趋势如表8所示。
表8 各年级学生对“朋友是否比父母更知心,更谈得拢”问题的回答(%)
3)初中生朋友的知心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朋友知心度高于男生,这可从表9看出。
表9 初中男女生对“朋友是否比父母更知心,更谈得拢”问题的回答(%)
(2)初中生对朋友的坦率程度。
1)初中生的倾吐对象,往往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因此,用对他人的坦率程度来衡量友情是较客观的。此次调查所拟的测试题目为:“你对他人能谈心里话吗?”包括对父亲、对母亲、对老师、对同性同伴、对异性同伴五类对象,详见表10~表14。
表10 初中生对“你对父亲能说心里话吗”问题的回答(%)
表14 初中生对“你对异性同伴能说心里话吗”问题的回答(%)
表11 初中生对“你对母亲能说心里话吗”问题的回答(%)
表12 初中生对“你对老师能说心里话吗”问题的回答(%)
表13 初中生对“你对同性同伴能说心里话吗”问题的回答(%)
2)假设以上列表中的“总是如此”与“常常如此”两项的百分比之和作为初中生对他人坦率性的心理指标,而以“问了才说一点”与“从来不说”两项的百分比之和作为初中生对他人封闭性心理的指标,那么从表10~表14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同龄人中,初中生对同性同伴的坦率性最高,封闭性最低,而对异性同伴则反之;在对父母和老师中,则是对母亲的坦率性略高,封闭性略低。初中生对同性朋友的亲密度高于父母、老师,更高于异性同龄人,可见,初中生对同性同伴有很强的友谊感。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种情况,我们把初二学生的坦率性程度与封闭性程度的百分比例做成表15。
表15 初二学生对他人说心里话的坦率性和封闭性比较(%)
3)从年龄发展看,初中生对父亲、老师、母亲、同性同伴“总是说心里话”的人数比例都随年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前二者最后有所回升,对异性同伴则有所升高;“从来不说心里话”的人数比例,对母亲有增高趋势,对父亲和异性同伴则逐年降低,对老师是先增高后回落。
4)初中生只有对母亲的坦率程度无性别差异(p>0.5),对父亲、老师、同伴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且显得很有趣。对父亲、老师和异性同伴,女生的坦率性都低于男生;而对同性同伴,女生的封闭性低于男生。如对异性同伴的“总是说心里话”与“常常说心里话”两项,男生合计占9.01%,女生合计只占4.30%;而对同性同伴的“从来不说心里话”一项,男生占11.94%,女生只占8.83%(表略)。
2.初中生友伴交往的选择性
初中生喜欢与谁交朋友呢?在这次测试中我们设计了4个问题。
(1)在校内还是校外?
1)从表16可以看到,80%以上的初中生的多数朋友都在校内,但各年级均有少数学生的多数朋友在校外。不同年级的朋友选择范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5)。
表16 不同年级学生对“你的好朋友都在本班吗”问题的回答(%)
2)初中男女生的交友范围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朋友都在班内的女学生占33.35%,男学生只有23.47%。反之,朋友多数在校外的男学生占22.00%,女学生仅占15.17%,详见表17。
表17 初中男女生交友范围比较(%)
(2)初中生交友的年龄选择。
1)表18说明,各年级90%以上学生的好朋友都与自己同岁或相差1~2岁,各年级均很少有学生与比自己小3岁以上的人交朋友。
表18 各年级学生对“你的好朋友都与你同年龄吗”问题的回答(%)
2)从数据统计看出,男女生交友的年龄选择有显著差异,与同龄人交友的百分比,女生高出男生2个百分点;与大3岁以上的人交友的百分比,女生比男生低2个百分点;与小3岁以上的人交友者,男女生均极少(表略)。
(3)择友标准。
1)初中生交朋友所重视的标准是什么?从表19中可以看出,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一样,占第一位的友谊标准是“同忧同乐、互相关心”,也就是情感相融洽,只是这一点上,初中生与小学生更相似。占第二位的友谊标准,初中生则与小学生不同,而与高中生、大学生相同,是“兴趣、想法差不多,谈得来”,也就是心理上的相似性和亲近性,但是初中生此项的百分数比高中生和大学生低许多。初中生与高中生一样,择友的地理因素是第五位,大学生则是第四位,这说明初中是交友标准从表面的空间因素向内在的心理因素的转折期。初中生友谊的第三位标准与高中生、大学生一样为“性格和思想好”,也就是为对方的心灵美所吸引。初中生交友的第四位因素是“成绩优,有特长”。相对来说,初中生与各年级的学生一样,对朋友的外貌、威望并不那么重视。
表19 各年级学生对“最使你感到喜欢同学的原因”问题的回答(%)
2)表19还表明,在各级学生中,唯有初中生的友谊标准选择有极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5),这与高中生、大学生相比显得非常突出。但表中的8个因素,男女生百分比的排列次序完全一致,只是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略有差异而已:女生比男生更重视情投意合,更易为对方的内在美和好成绩所吸引。
(4)初中生厌恶什么样的同伴。
1)表20表明,虽然初中各年级学生对同学感到厌恶原因的选择呈显著差异(p<0.05),但最厌恶的前三位因素均为:①思想品德差;②脾气坏;③性格不好,三项均属个人心理品德方面的内在缺陷。
表2 初中生对“遇到有趣的事,你首先想告诉谁”问题的回答(%)
表20 初中生对“你最感到厌恶的同学是下列哪些因素”问题的回答(%)
表25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选择概念定义”发展水平比较
表26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概念分类”发展水平比较
表27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判断正误”发展水平比较
2)从统计数据看,对同学的厌恶感虽有极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但男女生对各因素的厌恶程度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思想品德差,脾气坏,性格不好(表略)。
3.初中生友谊的稳定性
(1)你与好朋友的友谊容易改变吗?
1)从表21看,初中生的朋友关系都容易改变的不到10%,都不容易改变的达1/3左右,半数以上的初中生的朋友关系都有部分变动,总的来看,他们的交友圈还在变动。
表21 初中生对“你与好朋友的友谊容易改变吗”问题的回答(%)
2)初中男女生的朋友关系“都容易改变”这一项的百分比没有性别差异,两者都有7%多一点;而“都不容易改变”的百分比,男生占39.65%,女生占32.89%,男生明显高于女性,说明男生的朋友关系稳定性相对较高(表略)。
(2)你现在的好朋友认识多长时间了?
1)根据表22,初一学生的朋友关系多数是在小学确立的,而初二、初三学生的朋友关系,则多数是在进入初中后确立的。这说明了初中时代学生的朋友关系还不稳定,尚处在更新时期。
表22 初中生对“你现在的好朋友认识多长时间了”问题的回答(%)
2)朋友关系保持时间的持久性,初中男女学生有着显著性别差异(p<0.05),这主要表现在两个项目上:朋友关系保持一年左右的人数百分比,男生为24.08%,女生为27.94%,女生占的比例高;朋友关系保持多年的人数百分比,男生为36.84%,女生为33.24%,女生占的比例低,这表明初中女生的友谊稳定性比男生低(表略)。
对初中生个人间自发的亲密交往心理,班华曾参照莫雷诺社交测量法对60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按学生的社交水平把初中生的社交类型划分为四类。研究发现,初中生的智力、品行,都与社交水平有密切关系。学生中理解能力强的、行为表现好的学生骨干,大多属于交往水平高的类型。
(三)初中生的群体心理
学生是通过归属于群体而意识到他归属于社会的,是通过参加群体活动而参加整个社会生活的。学生群体不仅是调节(加强或削弱)社会对学生个人影响的“传导体”,而且也是个人表达才能和实现追求、欲望、理想的舞台。学生在群体交往中形成了个性,又在群体中对社会做出反馈,群体是实现学生个性社会化的中介环节。
我国心理学界近年开始了对初中生群体心理特点的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友伴群可分为亲集体、偏集体和反集体反社会三种类型,其中亲集体的约有15%, 2%~3%是反集体反社会的。这些友伴群中约有半数存在众人听从的首领人物。
学生群体都有各种规范,既有正式规范,也有非正式规范。当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时,初中生的态度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我们的研究发现,初中生对发现同伴考试作弊,在遵循学校规定检举和讲“朋友义气”不向老师报告的两难选择中,回答“大胆报告”的人数比例达50%左右,这个比例由初一年级的65%下降为初三的41%。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女初中生比男初中生,乡村中学生比城市中学生更易接受正式规范的影响:回答“大胆报告”的男女初中生的比例分别为44%和56%,城乡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3%和47%。
学生随年级增高,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这种心理发展现象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原因,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正式规范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它是社会和管理者意志的体现,与群体的价值观有时可能不一致,这时群体就缺乏执行它的心理动力。而非正式规范是在群体自发的心理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建立不受群体外部的强制力量影响,它与当时群体的价值观是一致的,遵从它没有心理上的负担。
(2)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的群体制裁体制是不同的。正式规范的群体制裁通过教师和组织的奖惩使学生回到履行和遵守规范的道路上,非正式规范的群众制裁则是通过群体心理进行的。对违反了非正式规范的成员,主要办法是从情绪上排斥他。如对向老师告密的学生,群体先嘲笑他是“教师的宠儿”或“忠实分子”,再攻击他是“告密者”或“特务”,继而孤立他,拒绝与他交往,撤销对他的保护,甚至从心理上把他开除出群体。这种心理上的制裁是强有力的。
(3)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归属需求,他们对失去伙伴的痛苦超过受组织正式制裁的痛苦,因此优先遵从非正式规范。
由于群体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极为复杂,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①深入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规范,并尽力使它与正式规范协调一致;对于一些缺乏积极作用但消极性不大的非正式规范,即使妨碍了教师要求的贯彻,暂时也不要求成员公开违背它,以免群体发生分裂,而是用合适的教育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②选择能避开消极的群体规范发生作用的措施。③让学生充分参与集体活动,使教育要求成为学生心理上自然接受的规范。④组织学生批判社会团伙不健康的“盟约”,以提高学生对规范的识别能力。
教师了解学生群体的这一心理特点和掌握处理学生因正式群体规范和非正式群体规范发生冲突而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便会有更大的教育智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一)近年我国心理学界对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研究成果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点和发展规律。儿童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问题是发展心理学的重点课题。但是,心理学对这个课题较多的是对儿童阶段的研究,对青少年阶段,尤其是对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研究较为少见。近年我国心理学界开始注意到这个方面,发表了许多研究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报告,其中含有许多初中生思维发展的材料。这些研究明确指出了初中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①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②与此同时,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③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起,青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意味着青少年的思维趋向成熟。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突出表现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我国心理学界近年对初中生逻辑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
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实验材料,不同内容、不同字词的概念,以及不同的测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思维年龄特点的表现。中小学生对概念下定义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一级水平,错误的定义;二级水平,概念的重复;三级水平,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四级水平,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五级水平,本质的定义。在这五种水平中,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从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转化。他们掌握抽象概念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如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还抓不住其本质的属性,分不清主次特征。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直观的、具体的内容。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大多处于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是由这类水平向本质定义水平转化,这说明初中二年级是一个转折点。初二以后,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为他们所理解的一些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逐步分出主次特征,但对高度抽象、概括而缺乏经验支持的概念,例如哲学的“物质”概念,则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他们总是将“物质”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或物理学里接触到的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状的“物质”混为一谈,而不能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
研究还发现,学生的概念分类能力可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明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说明分类根据;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初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处于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他们能够对各类概念分类,也能说明理由,但阐述中掺杂着感性经验。
我国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作组对我国中学生的推理能力的发展做了大范围的研究。研究发现,从初一年级起,学生就已具备各种推理能力和运用推理的能力,但不同年级,推理发展水平和运用水平显示出质的变化。这个研究,通过25道形式逻辑推理题目(满分为50分),对中学生做推理发展水平和推理运用水平测试。推理发展水平测试题,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又分直言、假言、选言、复合、连锁推理)两类;推理运用水平测试题,包括改正推理中的错误、排除推理中的干扰和解决问题三类。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初一学生就已具备各种推理能力;初二、三年级间的推理水平和运用水平已显示出质的变化。
(二)我们的研究结果
师专心理学研究协作组于1987年对我国福建、河南、内蒙古三个省(自治区)的不同类型学校(城市重点中学、城市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的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共1780人(其中男887人,女893人)进行了初中生概念、判断、推理三种思维形式发展特点的研究。研究采用问卷测试方式,试题包括5个大题,计37道题:①概念题(选择概念定义),包括生活概念、自然科学概念和社会科学概念,每类2题,计6题,分1、2、3、4、5五级评定;②概念分类题,包括复杂分类、直接分类和排除分类,每类2题,计6题,分1、2、3三级评定;③判断题,包括直言判断、关系判断、选言判断、负判断、可能判断、必然判断和假言判断,每类判断2题,计14题,按答题对错评定;④推理题,分归纳推理与演绎维理两种,归纳推理包括数字题、符号题和事理题各1题,演绎推理包括复合推理1题、选言推理2题、直言推理2题和关系推理1题,共计9题,按0、1、2分三级评定;⑤改正推理错误题,计2题,按1、2分二级评定。
编选试题原则:①通过在开封、洛阳、龙岩进行的预测后,筛选试题,使试题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②试题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③试题的格式力求既反映思维过程,又反映思维逻辑性;④试题答案所涉及的范围不超出初中生的知识经验;⑤试题答案的评定能做数量化的统计处理。
现将研究结果分述于下。
1.初中生概念、判断、推理三种逻辑思维形式的发展趋势
表23显示,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呈迅速上升趋势,概念定义和演绎推理到初三已发展到占优势的水平(通过率超过50%);判断正误和归纳推理,初一就占优势水平,初二已达初步成熟水平(通过率超过60%);归纳推理到初三发展到基本成熟水平(通过率超过70%)。从三种思维形式的总体发展看,初三都已发展到占优势水平。表23还说明初中生的三种逻辑思维形式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表23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概念、判断、推理发展水平比较
2.初中不同年级学生三种逻辑思维形式的发展速度
表24显示了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发展的速度。从中可以看到,除归纳推理初二至初三阶段递增率小于初一至初二阶段递增率3.72个百分点和演绎推理初二至初三阶段递增率小于初一至初二阶段递增率1.30个百分点外,概念、判断的发展速度初二至初三阶段比初一至初二阶段要快得多。初二至初三阶段概念的递增率大于初一至初二阶段9.63个百分点,初二至初三阶段判断的递增率大于初一至初二阶段3.23个百分点。可见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在各年级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表24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概念定义、判断正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发展速度比较(%)
注:递增率=递增量/某阶段起始正确率×100%。
3.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的发展顺序
从表24可以看出,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展时间上看,最先是判断,初一正确率最高,其次是归纳推理,再次是概念,最后是演绎推理。其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尚不能突破经验的限制,如测试卷中有的概念题抽象概括程度偏高些,五级通过率就低。从递增率上看,初二至初三阶段的概念、判断都大于初一至初二阶段,说明初二至初三阶段的逻辑思维发展是加速的,尤其是概念的发展。判断也在发展,但属同一层次内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成熟阶段。而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初二至初三阶段则小于初一至初二阶段,说明初二至初三阶段的发展是缓慢的、减速的,但仍然在发展。这就表明,从发展速度看,初二至初三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的发展顺序为概念、判断、推理,这与人总是在掌握了概念和判断之后才能推理的结论是吻合的。
4.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的特点
(1)初中生概念形成与概念分类的经验型特点。
测试卷第一、二大题的测试,结果如表25、表26所示。
1)表25清楚地表明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对“选择概念定义”的五级通过率,“笔”和“鸟”都没有达到占优势的水平,而“母亲”已达到占优势水平,“学校”则达到成熟水平。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熟悉的,却为何产生这样大的差别呢?根据对学生答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凡是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相近的(如“母亲”),学生就容易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因而容易形成准确的概念,并正确地进行概念分类,通过率就高;反之,通过率就低。此外,如果该样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隐蔽,就会被学生忽视,学生就常常将非本质属性误认为本质属性,造成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准确,因此测试时,通过率就低。初中生在形成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分类时产生这种日常概念取代科学概念的现象正好反映了他们的抽象思维具有经验型的特点。
2)从表26可以看到,初中各年级学生对“概念分类”的五级通过率,除“复杂分类”(二级分类)的第二题没有达到占优势的水平外,其余的分类都在初二接近或达到占优势的水平。就通过率来说,“复杂分类”的第一题与第二题在同一年级中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第一题在题目中出现了种概念(车辆、船只)和属概念(交通工具)。种概念、属概念的出现,分类就可想象与这概念有关的具体特征,从而概括出分类标准,因为有了分类标准作为依据,所以第一题的通过率各年级都达到占优势的水平。相反,第二题在题目中没有这种概念出现,分类时没有分类标准作依据,通过率就很低。这表明初中生对某一类客观事物属性的想象是他们对这类概念分类的依据,所以事物特点的可想象性是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的一个表现。
(2)初中生判断正误中的经验型特点。
测试卷有关判断的第三大题的测试结果如表27所示。
从表27看到,除选言判断、必然判断的年级差异检验不呈显著差异外,其他判断的年级间差异检验,特别是初二、初三年级的差异都呈显著或非常显著。从正确率看,除选言判断和必然判断外,其他种类的判断从初一到初三的发展是迅速上升的。具体说,假言判断是跨层次的发展,是从不占优势到初步成熟;关系判断的跨层次发展,是从初一的占优势到初二、初三的初步成熟;直言判断的跨层次发展,是从占优势到初步成熟到基本成熟;负判断是在同一成熟层内的发展;选言判断和必然判断有下降、退回的现象,选言判断由初一的初步成熟退回到初二、初三的初占优势;必然判断从初一、初二的基本成熟退回到初三的初步成熟水平;可能判断的发展是从初一、初二不占优势到初三刚占优势。为什么可能判断的发展那么不尽如人意呢?可能判断是模态判断的一种,而模态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性质加以断定的判断。使用可能判断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事物本身确实存在的某种可能性;二是对事物是否确实存在某种情况,一时不十分清楚。我们试卷中的可能判断有两个题目:一是“这次北京、杭州两市中学生智力竞赛,我想也许杭州市中学生代表队会赢”;二是“新到的老师可能是个大学毕业生”。这两个可能判断表现出对一时还很不了解的事物情况所做的一种推测。对于推测事物性质没有以事实(事实是否确实存在)作为根据时就觉得判断的把握不大,再加上经验的片面性,故正确率很低。因此,以具体形象的事实为根据的判断把握性是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的又一个表现。
(3)初中生推理过程的经验型特点。
测试卷有关推理的第四大题的测试,结果如表28、表29所示。
表28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归纳推理”发展水平比较
表29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演绎推理”发展水平比较
从表28可明显看到:归纳推理各题,初二、初三年级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从通过率来看,发展情况是不一致的。具体说,数字题的发展从初一的初占优势到初二的略有后退到初三的基本成熟;符号题的发展从初一的不占优势到初二的初占优势到初三的基本成熟;而事理题的发展则从初一的初步成熟到初二的基本成熟,到初三又退回到初步成熟的水平。归纳推理是由特殊推出一般的推理。测试中,事理题和数字题的推理前提比较具体,是初中生熟悉的,因此通过率高;符号题的推理前提是抽象的,初中生较不熟悉,故通过率较低。这说明,初中生逻辑思维经验型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在归纳推理时,凭借较熟悉且属性较具体的事物为前提。
从表29看,关系推理和选言推理的发展都是在不占优势范围内发展的;复合推理的发展是从初一不占优势到初二初步成熟到初三退回到初占优势的波浪式发展;而直言推理的发展是跨层次的,即从初一、初二占优势到初三的初步成熟的发展。为什么关系推理、选言推理的通过率低?逻辑学告诉我们,关系推理要求前提与结论都是关系判断,选言推理要根据选言之间的制约关系。这些关系是一种事物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是很抽象的东西。在抽象逻辑思维的理论型还未占优势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正确推理是有困难的,因此通过率较低。可见,对事物间关系(联系)的认识是随年级提高而逐步加速发展的,这是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特点的又一表现。
(4)初中生改正推理错误能力的发展。
测试卷第五大题“改正推理错误”的测试结果如表30所示。
表3 初中生对“心中有苦恼和烦闷时最想和谁谈”问题的回答(%)
表30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改正推理错误”发展水平比较
从表30中看到,初中生改正推理错误能力的发展是迅速的。他们改正直言推理错误能力的发展是从初一、初二的不占优势到初三初步成熟;而改正归纳推理错误能力的发展是从初一的不占优势到初二的初步成熟到初三的基本成熟。初二、初三年级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从表30、表31看到,直言推理除初三外,初一、初二的三级通过率要比改正直言推理错误的二级通过率高;归纳推理除初三外,初一、初二的三级通过率比改正归纳推理错误的二级通过率高。这表明初中生掌握了推理的逻辑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在改正推理错误的实践过程中能转化为相应的推理能力。这样的转化也是逻辑思维经验型特点的表现。
表31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推理发展水平比较
以上材料证明,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处在由经验型到理论型的转折期,其具体内涵较丰富,要深入揭示它还需深入研究。
我国心理学界在研究中学生或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中,除以上所述之外,还在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运算能力和数学自学能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性别思维发展、差异和跨文化心理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包含了对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意义的探索。
四、初中生社会性情感和兴趣的发展特点
(一)初中生社会性情感的发展特点
传统心理学把情绪列为心理过程的三大方面之一,但由于本身的复杂性,业界对它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尤其是关于初中生情绪、情感特点的实验研究更少。但是,对青少年感情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国内外心理学界却有较多的资料可查。其中,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认为,少年情感的动荡性较大,两极性明显,易于激动,易失去控制,常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冲动,做出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为了一点不同的看法而争论不休,甚至怄气、打架。有些学者还认为,少年情感的表现正从外显型情感向内隐型情感过渡,遇到令人激动的事,其情感表现比成人更为外露,又较儿童更为内隐一些;初中生由于什么事都想自己解决,又找不到十分合理的解决办法,因此容易产生烦恼,并且容易使烦恼加深。各国心理学家还分析了初中生对父母、教师、朋友、异性的情感发展特点。
我国心理学对儿童与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实验研究,以全国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作组的材料最为丰富。其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和初一、二年级,儿童和青少年情绪发展的速度较快。他们对于脸部各种情绪表情认识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他们辨认脸部和姿势表情较容易,辨认声音和语言表情相对较困难。中学生对调节紧张情绪的能力有显著提高,一般能较好地控制紧张情绪。其美感体验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和内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受制于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对美的不同需要。
由于初中生情感生活迅速发展的现状、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心理学对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研究的空白状况,我们师专心理学科研组组织了对初中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发展的实验研究。
这个实验分为三部分,是由5个组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对初中生道德感发展特点的实验。其中第一组是就爱国主义情感、热爱集体情感、友谊、男女同学的好感几方面的研究,并提出15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3种答案:正确情感(A)、错误情感(B)、中性情感(C),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实事求是地填写答案。而后,从5个方面进行统计:①分别进行各年级男生、女生对每个问题的态度之间的百分数的差异检验(查明正确情感与错误情感、正确情感与中性情感的差异量,以下各题均如此); ②进行各年级男女学生之间对每个问题的态度的百分数的差异检验;③进行相邻年级之间(男女生之和)百分数的差异检验;④进行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相对应年级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百分数之间的差异检验;⑤进行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相对应年级(男女生之和)百分数的差异检验。以后每道题都是从这些方面进行差异检验的。(因年代久远,原稿已逸,第二部分略)第二组是让学生看完一个故事后,对其中人物进行评分,从中考查学生道德感方面的差异。第三部分是关于初中生美感发展特点的实验。只有第五组一个组,是从单纯追求外在美、单纯追求内在美、追求内外统一美方面提出问题的。
我们的实验得到了四点结果。
1.初中生道德感的发展情况
(1)爱国主义情感。以其中第一题为例,题目内容为“当你在电视中看见有的中国人对待外国人总是点头哈腰、毕恭毕敬、满脸赔笑时,你会____ ”,选项有:A.感到气愤;B.觉得有礼貌;C.觉得无所谓。
统计情况见表32、表33。
表32 城市初中生各年级、男女生道德感成绩之比
注:①∗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②n表示样本量,z表示观测值,p表示显著程度。(余表同)
表33 乡村初中生各年级、男女生道德感成绩之比
调查表明,不论城市、农村,不论男生、女生,不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初中生都已形成了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关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其他几道题,统计结果大同小异。
(2)集体主义情感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表略),初中生的集体主义情感认识也已形成。
(3)友谊感几个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表略),初中学生对友谊感的认知,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城乡中学生之间在某些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如问他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主要是学习、吃喝还是闲玩”时,城市初中生选择闲玩者占多数。这可能和城市生活条件与乡村不同有关。
(4)男女同学之间友好情感方面的问题。当问他们“愿不愿意男女生坐一张课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当问他们“全班男女同学在一起,你愿不愿意当众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时,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这里反映出,他们表面上不愿意接近,而内心又愿意讨好异性的心理状态。
(5)通过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反映初中生的道德感一题,孝敬老人的情感高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情感。在这项实验中,还明显地反映出乡村初中生孝敬老人的情感高于城市初中生,这和乡村老人常常对子女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有关。城乡中学生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情感表现淡薄,和较少进行法制教育有关。
2.初中生理智感的发展情况
(1)在疑问感方面,城市初中生与乡村初中生相比,城市学生表现较差,其Z值在-3.73~-2.97之间。
(2)求知欲方面的实验结果反映出绝大多数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
3.初中生美感的发展情况
(1)在追求外在美方面,实验结果表明,初中三年级的女生已比较注意外形美。如果把问题提得含蓄一些,问他们“喜欢自己相貌好看或一般”时,绝大多数喜欢自己长得好看一些。
(2)在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方面,注意内在美者占多数。但城乡之间相比,又有明显差异(见表34)。
表34 城乡初中生各年级重视内在美与内外统一美之比
实验表明,乡村初中生较重视内在美,而城市初中生却更多地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3)在欣赏文艺节目时,初中生大多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初中生对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者在认识发展上的差异
以道德感(爱国主义情感)、理智感(求知欲)、美感(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的代表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级的初中生对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在认识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见表35):各项数据中,道德感高于理智感和美感,理智感又高于美感。道德感的认知的发展较早,较正确,其次是理智感,再次是美感。
表35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三种高级情感发展的比较
这次实验给了我们六点启示。
(1)初中生道德感的发展与教育有密切关系。我国从幼儿教育开始,就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所以到初中时,这方面思想情感的认知水平是较高的。又如,我国家庭教育多重视孝敬父母的教育,乡村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更为重视,所以初中生特别是乡村初中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是深厚的,而遵守社会治安的法制感就显得薄弱,这和法制教育抓得不紧有关。
(2)初中学生在男女之间的情感方面,已随生理的发育而发展起来,但因认识水平不高,所以形成表面不愿接近而心里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这需要引起教师与家长的重视,加强正面引导。
(3)城市初中生交朋友时,多以闲玩为主要活动内容,这反映出学生课后活动缺乏积极的组织。如能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等,将会更加有益于学生成长。
(4)理智感的发展方面,初中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这也是我国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5)美感的发展。初中生在艺术美方面绝大多数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在对人物的评价方面,乡村初中生较多重视内在美,城市初中生则更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美。这和城乡的经济条件不同有关,当然也与教育的倾向性有关。
(6)从初中生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方面的发展先后及正确程度的差异来看,教育的影响十分大。我国的思想教育对美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人们不敢提倡美育,这是影响初中生美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取得学习成就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中外教育心理学家历来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对中学生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我国心理学界对我国当代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虽然还不深入,但近10年来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1)我国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于198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有95%左右的中学生能够明确指出他们“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他们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占总人数的32.5%),最不喜欢的学科是外语(占总人数的29.5%);男生对理科的兴趣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又稍大于男生。初中生最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讲得好(占总人数的31.3%)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总人数的24.2%),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占总人数的59.8%)。
(2)我们师专心理学研究组于1987年的研究发现,省市重点中学、城市普通中学和乡村普通中学的初中生,学科兴趣发展平均水平接近,但仍有差异。对各科的兴趣,重点学校的初中生比较明显地趋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学科,城乡普通学校的初中生比较喜欢语文、数学和体育。在影响学科兴趣的各种原因中,首先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科的地位(占总人数的30%以上);其次是家庭影响(占20%)。男生对理科和体育的兴趣较高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较高于男生。
初中生的兴趣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水平:①缺乏兴趣;②消极的物质兴趣;③积极的直接兴趣;④直接和间接兴趣相结合的兴趣。研究发现,不论城市中学生还是乡村中学生,重点学校学生还是普通中学学生,男生还是女生,都呈现较高的平均发展水平,都属积极的直接兴趣向直接和间接兴趣相结合的水平过渡。这表明,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平均发展水平较高。
(3)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采用多级估量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平分为五个等级[①最不喜欢;②较不喜欢;③无所谓(平常); ④较喜欢;⑤很喜欢],评估了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兴趣水平,发现了当今我国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有如下特点。
1)随年级升高,初中生对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水平的总趋势逐渐下降,初一与初三之间语文的兴趣水平差异达显著水平;初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水平分化明显;对外语的兴趣水平,初二的个体差异最大,初一最小。研究表明,初二是兴趣变化的过渡阶段。
2)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水平,初一学生最喜欢数学,其次为外语,初二和初三学生对三科兴趣水平的差异都不显著。就中学生总体看,对三门学科的兴趣水平虽有差异,但各科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这说明中学生学科兴趣分化不明显。这与前述提及的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
3)从性别看,男生最喜欢数学,其次是语文,然后是外语,但各学科间的兴趣水平差异不显著;女生最喜欢外语,其次是数学,然后是语文,她们对语文与外语的兴趣水平差异显著;男女生对语文和数学的兴趣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兴趣水平较高;男女生对外语的兴趣有差异,女生略高,但差异不显著。
4)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学习兴趣水平越高,成绩越好,而且学习兴趣对成绩的影响以外语最大,其次是数学,再次是语文。
对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动力,是发展智力的契机,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平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这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极为不利。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改进教学计划,使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活动和状态的意识,是人的个性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认为,它由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态度体验和自己的行为调节功能几个方面构成。
我国心理学界过去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研究较为薄弱,只是在儿童或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研究之中有所涉及。对此做横断研究是近年的事,至今已发表了数篇研究报告,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魏明霞在《少年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少年学生在自我评价能力上,不但开始自觉地评价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而且开始用概括化的个性品质评价自己,但是概括能力还带着较大的具体形象性。青少年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属性,并产生了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内部要求。他(她)们对外界评价的态度及对自己的态度有不同心理倾向。如女生往往内向化,男生往往外向化,男生自信心强度较女学生高。性意识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性生理有了自我体验,对于异性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并产生浓厚的探索心理。
杨心德用问卷法对初中学生在一般自我意识、学业自我意识、智力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意识及身体自我意识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初中生这六个因素的发展是平衡的,智力和身体自我意识发展得较好,而社会和情绪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差。研究结果也显示,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外显行为自我意识向内心品质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意识全面评价略优于女生。初二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左其沛在其论文中,把自我意识分为自我意向和自我认识两个部分,并概括了少年自我意识的三个特点:①自我意向方面,出现了强烈的社会性、独立性;②自我认识方面已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但有着较大的主观片面性;③自我意向和自我认识呈现不平衡状态,少年自我认识虽有新发展,但与强烈的独立性意向还不相适应。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他们敢想敢做,但由于自我估计偏高,加以能力和经验不足,有时急于行动,不讲方法,不计后果,容易做出鲁莽冒失的事,出现盲目性。
我国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自我意识表现形式的研究较多,而对自我意识表现内容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我们师专心理学协作组试图在过去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通过实际调查,探索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我们采用问卷法,并辅以学生档案分析法和教师评定法,于1987年对全国6个协作区(浙江金华、温州,山东潍坊,广西玉林,海南海口,河南洛阳)的1997名学生(男999人,女998人;城市998人,农村999人)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从六个方面设计问卷,以考察了解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成人感、独立性、性意识、自尊心各设计5道题,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控制、自我规划、自我矫正3个项目)共设计了15道题,这些题目每题各有3个答案,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计分分别为1分、2分、3分。自我评价能力(包括个性品质评价、学业的评价、智力的评价三个项目)共设计了20道题,学业的自我评价和智力的自我评价题目的答案数目、排列同前,个性品质的评价试运用自由反应法回答。
整个问卷共55道题,题目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拟定,先在山东潍坊进行两次预测,经修改筛选,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复测的相关系数为:r初一=0.786;r初二=0.727; r初三=0.741。此结果证明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研究结果在运用计算机做数量化的统计处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做质的分析。
问卷的成人感、独立性、性意识、自尊心、自我教育能力等5个部分,分别根据被试者的得分求其发展水平,对年级间差异进行F考验和t检验,对性别差异、城乡差异进行Z检验。问卷的自我评价能力部分,对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根据被试者的表述,考察其评价的深刻性和概括性,年级间差异作χ2检验,对学业与智力的评价能力,将被试者所答与教师评定做相关分析。
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
(一)初中生的成人感
(1)我们以学生对自己是否已是大人的意识程度,自己与大人的关系、地位以及对价值观念的认识与态度等方面对初中生的成人感进行考察,结果见表36。
表36 各年级学生成人感发展状况
由表36可见,进入初中后,儿童的成人感迅速发展起来。整个初中阶段成人感随年级升高有序向前发展。经变异数分析及t检验,年级间的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或显著水平(p<0.01或p<0.05),各年级发展速度不均衡,初二至初三之间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级。
(2)初中各年级男女生成人感发展状况见表37。
表37 初中各年级男女生成人感发展状况比较
由表37可见,初中各年级男女生成人感发展水平均非常接近,经Z检验各年级男女生均无显著差异。
(3)初中阶段在成人感发展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城乡差异,初中一、二年级城市学生成人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初三年级城乡学生间差异不显著(见表38)。
表38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成人感发展状况比较
(二)初中生的独立性
(1)独立性我们以学生在待人处事上按自己意愿处理程度进行考查,调查结果见表39。
表39 各年级学生独立性发展状况
由表39可见,进入初中后,儿童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性发展迅速,其水平显著高于小学六年级。初中阶段的发展趋势与成人感相似,经变异数分析和t检验,年级间的差异均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初二至初三年级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级。
(2)初中阶段男女生在独立性发展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呈极显著水平。其中,初中一、三年级男女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十分接近,初二年级的独立性发展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女生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见表40)。
表4 初中生对“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问题的回答(%)
表40 初中各年级男女生独立性发展状况比较
(3)城乡学生在独立性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年级城市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0.01),但初二、三年级城乡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十分接近(见表41)。
表41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独立性发展状况比较
(三)初中生的性意识
(1)我们以学生对自己容貌、打扮的关心程度,对异性和对电影、电视中有关爱情描写的态度对初中生的性意识进行考察,调查结果见表42。
表42 各年级学生性意识发展状况
表42表明,初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有别于成人感和独立性,经F检验,年级间差异达p<0.01,呈极显著水平,初一与小学六年级的性意识发展处于同一水平(经t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初二的得分反而低于初一(t检验,p<0.01,差异极显著),这是否意味着初一学生的性意识发展水平高于初二?对此在本文后面将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初二开始,性意识迅速发展,初二至初三年级成为快速发展期(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初二是性意识发展的转折期。
(2)在性意识发展上,初中阶段存在着性别差异。其中初一、三年级男女生性意识发展处在相同水平(p>0.05),初二年级男女生性意识发展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43)。
表43 初中各年级男女学生性意识发展状况比较
(3)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性意识发展状况见表44,表明初中阶段性意识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
表44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性意识发展状况比较
初一、三年级农村学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初二年级城乡学生性意识发展没有显著差异。
(四)初中学生的自尊心
(1)我们主要以学生对待别人的批评、指责(特别是公开、严厉的批评)和背后的议论所表现出的态度对初中生的自尊心进行调查,结果见表45。初中学生自尊心随年级升高有序地向前发展,经变异数分析及t检验,初二与初一的差异p<0.05,呈显著水平,初三与初二的差异p<0.01,呈极显著水平,而初一与小学六年级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在初一前的发展并不明显,初一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整个初中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初二与初三年级间发展速度最快。
表45 各年级学生自尊心发展状况
(2)初中各年级学生自尊心的发展存在着男女性别差异,女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男生,经Z检验,其差异显著性均达p<0.01水平(见表46)。
表46 初中各年级男女学生自尊心发展状况比较
(3)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发展存在城乡差异,初一、二年级城市学生自尊心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经Z检验达p<0.01,呈极显著水平,初三年级城乡学生自尊心发展水平完全相同(见表47)。
表47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自尊心发展状况比较
(五)初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自我教育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我们从自我控制、自我规划和自我矫正三方面进行考察,调查结果见表48。
表48 中各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状况
1)表48表明,初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经F考验,p<0.01;又经t检验,初一与小学六年级,初二与初一差异极显著(p<0.01),初三与初二差异不显著。可见,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使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比小学阶段有了较大发展。
2)初中各年级学生自我规划能力大致仍然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得分降低的趋势,经F考验,p<0.01;又经t检验,小学六年级与初中各年级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初中各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初中学生自我规划能力比小学阶段有显著发展,但初中各年级发展缓慢。
3)初中学生自我矫正能力发展状况与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状况相同。
4)初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得分逐步下降的趋势,经F考验,p<0.01;又经t检验,初一与小六,初二与初一间的差异p<0.01,呈显著水平,初二与初三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
(2)男女生在自我教育能力发展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初一年级男女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处于相同水平(p>0.05)。初二、初三年级男女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经Z检验,差异p<0.01和p<0.05,呈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见表49)。
表49 初中各年级男女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状况比较
(3)初中各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在城乡呈显著差异,乡村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经Z检验,差异p<0.01,呈极显著水平(见表50)。
表50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状况比较
(六)初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征,调查时我们从对个性品质的评价、对学业的评价、对智力的评价三方面进行考察。
(1)初中学生对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评价的深刻性(是评价外部行为还是评价内心世界)与评价的概括性(是具体的评价,还是抽象概括的评价)的发展特点,调查结果见表51。
表51 初中各年级学生个性品质评价能力发展状况
1)表51表明,初中各年级学生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不论是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对他人的评价;也不论是评价的深刻性,还是概括性,均随年级升高而有序地向前发展。年级间差异经χ2考验,均达p<0.05,呈显著水平。这一差异显示了初中学生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发展十分迅速,但存在发展速度不均衡的问题,初二至初三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时期的发展速度。
2)表51还表明,初中学生对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发展不平衡。整个初中阶段对自己的评价中,外部评价和具体评价均占重要地位(初三还占59%与52%);而对他人的评价到初三年级则以内心品质和抽象概括评价占主导地位(各占58%与69%)。这一结果表明,对自己的评价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评价的深刻性落后于评价的概括性。
3)从表52可以看到,初中各年级男女生对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不论是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对他人的评价,其评价的深刻性和概括性发展水平均十分相近,经χ2考验,p>0.05,差异不显著。
表52 初中各年级男女学生个性品质评价能力发展状况
4)从表53可见,在初中各年级对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发展水平上,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初一年级在评价的深刻性上不存在城乡差异,其余均存在城乡差异,经χ2考验,差异p<0.05或p<0.01,呈显著水平,城市学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初一年级的评价的概括性存在城乡差异(p<0.05),城市学生的水平高于乡村学生,其余均不存在城乡差异(p>0.05)。
表53 初中各年级城乡学生个性品质评价能力发展状况
(2)初中学生对学业的自我评价能力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向前发展的趋势,但发展缓慢,初二以后似乎停止发展(见表54)。调查结果也表明,各年级对学业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差异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p<0.01)。
表54 各年级学生对学业自我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学生评价的相关性
(3)对智力的自我评价能力,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二年级,似乎处在同一发展水平,初二开始迅速发展(见表55)。
表55 各年级学生对智力自我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智力评价的相关性
(4)将表54与表55相比较,可以发现,各年级学生对学业的评价能力发展水平均高于对智力的评价能力与发展水平。其中初二年级差异最显著。
概括地说,本研究发现:
(1)初中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均呈现随年级升高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但这个趋势呈曲线形,初二至初三是上升期,小六至初二是平稳期。
(2)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各个方面的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且是不平衡的,成人感、独立性、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的迅速发展是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
(3)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初一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自我教育能力、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有很大发展,其水平显著高于小学六年级;初二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出现了性意识、内在主动的自我教育力等新内涵;初三学生是初中时期自我意识各个方面(除自我教育能力、对学业的评价能力外)发展的最高水平。
(4)初二年级是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5)初中学生在自尊心、自我教育能力、独立性、性意识发展上存在着男女性别差异,其中女学生在自尊心、自我教育能力、独立性的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男学生。
(6)初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各个方面发展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城市学生在成人感、独立性、性意识、自尊心、个性品质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水平上明显高于乡村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3](苏)M.B.加梅佐,等.年龄和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李丹主.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日)诧摩武,俊安香宏.初中学生心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日)麦岛父夫,等.中学生与朋友关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8](苏)沙尔达科夫.中小学生心理学概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9](苏)列维托夫.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0]李树珍.中学生心理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1](日)大西诚一郎.初中生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12]邬庆祥.少年期社会性需要的形成和发展[J].应用心理学,1985(2):5-6.
[13]张喻新.中学学生的群体心理[J].教育研究,1986(10):54-59.
[14]陈枚.学生群体与学生品行的形成[J].上海教育科研,1987(4):46-47.
[15]陈仙梅.学生间自发的人际关系与教育[J].教育研究,1983(5):42-47.
[16]陈仙梅,李辉贤,李尚孝,等.初中生友谊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88(8):41-45.
[17]陈仙梅.友谊交往是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N].光明日报,1984-4-6.
[18]朱智贤.儿童思维的发生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1):1-9.
[19]武珍,傅安球.中学生辩证思维发展的研究[J].青年研究,1985(11):36-42.
[20]全国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作组.国内二十三省市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5,17(3):62-71.
[21]古茂盛,李山川,郑和钧.中学生掌握逻辑基本规律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25-29.
[22]叶忠根,林钟敏,武珍,肖燕娜.中学生辩证思维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2):1-6.
[23]林钟敏,黄宪妹,李林.中学男女学生逻辑思维差异特点浅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1):30-35.
[24]朱智贤.青少年心理的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5]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A].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6]陈安福.中学生掌握假言判断、模态判断的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1981.
[27]彭漪涟.培养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J].哲学研究,1978(10):63-64.
[28]赵淑文,刘范.8-15岁儿童容积概念的发展——儿童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研究之二[J].心理科学,1983(4):23-29.
[29]卢仲衡,宋同荦,吴瑞华.初中学生自学数学的思维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0,12(3):280-286.
[30]谢千秋.青少年道德评价能力的一些研究[J].心理学报,1964(3):258-265.
[31]杨心德.关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J].心理科学,1985(2):55-57.
[32]左其沛.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17(3):33-39.
[33]魏明霞.少年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94-99.
[34]杨丽珠.试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18-22.
[35]夏泳久,苗慧兰.引导青少年个性独立性正确发展[J].青年研究,1984(9):42-49.
[36]聂世茂.榜样对比对少年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J].心理学报,1966(2):146-153.
[37]黄煜峰,傅安球,林祟德,等.儿童与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2(1):1-14.
[38]吴凤岗.青少年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3):30-36.
[39]陈仙梅.初中生学习成绩优、差生的心理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3(2):20-25.
[40]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2,14(2):75-86.
(原载《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
注:本课题由李辉贤、周志宏、程功、陈仙梅总负责,课题下分五个专题:①初中生的交往和群体心理发展特点研究,由陈仙梅、李辉贤、李尚孝、李恒荣、杨善堂负责;②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研究,由赖衍贤、周志宏负责,李静生、孔国忠、赵丽萍、刘惠贤、李永鹏、崔景明、马蕴华、牛峻岑、刘亚丽、马国友、时芳美、陈治华、陈仁芳、王福铨、陈先如等参加;③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由杨善堂、程功、符丕盛负责,李尚孝、杨劲生、张华倩等参加;④初中生高级情感发展的实验研究,由陈国华、朱国玉、范洪兰、廖丽珠负责;⑤初中生兴趣、动机、理想发展特点研究,由张铁城负责,康镝横、张久萍、李全柱、范洪兰、谢洁浓、杨淑芬等参加研究。本文在上述五个专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通过课题四位总负责人的讨论,由陈仙梅执笔撰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