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心理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对其个性发展和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在课余时间、心理倾吐和困难求助三个不同生活领域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选择同伴和自我的比例均呈递增趋势,选择父母和老师的比例均呈递减趋势。研究还表明,在这三个领域中,交往选择在性别和地域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社会交往是学生个性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交往心理需求随年龄和年级的升高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就是他们行为变化的内在因素。国外学者十分重视研究学生交往心理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研究学生交往对象选择心理的发展规律。为了在这个领域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便将我国学生的交往选择心理与国外学生进行比较,进而揭示我国学生交往心理的特点,并找到相应的教育方法,我们确定了本项研究。
考虑到在不同心理生活和活动范围内,学生交往的选择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因此本研究分别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心理倾吐和困难求助三方面的交往对象选择做了测查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自由反应法。针对空闲时间交往对象选择的问题为:“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针对倾吐对象选择的问题为:“遇到有趣的事,你首先想到告诉谁”和“心中有苦恼和烦闷,你最想和谁谈”;针对求助对象选择的问题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助”和“遇到生活上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助”。自由反应的问题为:请被试者说说为什么如此选择。
测试点有浙江临海市、杭州市,四川内江市,广西玉林市,山东潍坊市五个城市,每点选一、两所中学,除杭州外,其他四个城市还选了小学、大学各一所。测查对象为小学二、四年级,初中一、三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一、三年级的学生,共8000人。统计时,因各题目淘汰的卷数不等,年级的处理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报告各表所列统计结果的人数不尽一致。
测验是在学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由班主任或研究人员担任主试者,有统一的指导语和规定时间。统计按统一规定,并通过计算机做χ2差异检验。(p>0.05为差异不显著,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本报告的统计表格列出了各项选择的人数百分比,为简化表式,略去了各项目选择的具体人数。
一、课余时间的交往选择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针对“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父亲、母亲、老师、同伴、独自一人五项中选择一项,回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的回答(%)
2.性别差异
测查表明(表略),除高二年级学生外的各级学生和学生总体,在课余喜欢在一起的对象选择上均呈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选择“母亲”一项的学生中,女生占总体的10.1%,比男生的5.8%高得多;选择“独自一人”一项的学生中,男生占16.3%,较女生的13.8%略高;双方占首位的选择对象,大、中、小学的男女生均为“同伴”,分别占65.4%和63.4%。
3.城乡学生的比较
城乡学生对本项的选择呈极显著差异(表略)。选择父母的学生中,城市学生占19.6%,乡村学生为13.7%;选择“老师”一项的学生中,城市学生占2.7%,乡村学生占9.2%;选择“独自一人”一项的学生中,城市学生占17.0%,乡村学生占15.6%。城乡学生占首位的选择均为“同伴”,都占60.0%多一点。
二、倾吐对象的选择
(一)遇到有趣的事,你首先想到告诉谁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针对“遇到有趣的事,你首先想到告诉谁”这个问题,对所列七个选项的选择比例的排列次序为同伴、母亲、写入日记、留在心中、父亲、教师、班干部(表略)。从年级(年龄)发展看,选择“同伴”的比例是递增的;选择“母亲”“父亲”“教师”的比例是递减的,且比例都不高;选择“班干部”的比例,各年级都低到可忽略不计;若将“写入日记”和“留在心中”两项合称为自我倾吐,则各级学生的回答均超过20%。这表明,我国当代各年龄段的学生,有1/5以上的人,内心虽欢快,却只能自我倾吐,他们缺乏倾吐对象。
2.性别差异
各年龄段的男女生和大、中、小学总体的男女生对本题的回答均呈极显著差异(表略)。选择“母亲”和“写入日记”的学生中,女生分别占20.0%和15.2%,显著高于男生的14.1%和10.6%;选择“同伴”“父亲”的学生中,男生分别占47.1%和11.6%,显著高于女生的42.5%和8.4%。
3.城乡学生的比较
城乡学生对本题的回答呈极显著差异。有趣的事首先想到告诉“父亲”和“同伴”的,城市学生占31.0%和49.5%,显著高于乡村学生的22.0%和43.9%;对“写入日记”和告诉“老师”的选择,乡村学生分别占17.3%和4.0%,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6.1%和1.5%。
(二)心中有烦闷和苦恼,你最想和谁谈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就大、中、小学生总体看(表略),学生心中的苦闷最愿和同伴倾诉,除小学低年级外,各年级学生的此项选择均占首位,且呈递增趋势;愿和父母、老师倾吐心中烦恼的比例,小学生相当高(尤其是向母亲倾诉),小学二年级的回答比例居七项之首,小学四年级的回答比例占第二位,但随年级升高,选择此项的比例递减;对有苦闷留在心中的回答,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第四位,到初一开始稳定地上升到第二位,并以初三和高二学生的选择率为最高;选“写入日记”的比例从小学生的第六位上升到初三以后的第三位。若将“写入日记”和“留在心中”合为自我倾吐,则自我倾吐的选择率除大学一年级学生外,均超过对同伴的选择而成为首位;向班干部倾吐不快的学生比例,各年龄段均极小,自初中开始,其选择均不到1.0%。
2.性别差异
男女生对心中苦闷倾吐对象的选择呈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略)。选择“父亲”和“留在心中”的学生,男生分别占9.0%和25.8%,高于女生的6.8%和19.5%;向“母亲”倾吐与“写入日记”的,女生分别占15.6%和17.7%,高于男生的11.7%和11.9%。向父母倾吐的性别差异从小学生开始就出现了,而回答选择“写入日记”和“留在心中”的性别差异,则进入初中后才显著起来。
3.城乡学生的比较
城乡学生对本题的回答呈显著差异(表略),与乡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较多选择“同伴”和“留在心中”,而乡村学生则较多选择“写入日记”和告诉“老师”。
三、求助对象选择心理
(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
1.年级心理发展特点
学习上的困难,除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找老师帮助为其首选外,其他各年级学生均以靠自己为首选(表略)。而且,找老师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递减,靠自己的比例则反之。
2.性别差异
统计表明(表略),除大学男女生的选择不呈显著差异外,男女生总体和其他学龄段的性别差异均极显著。选择“靠自己”和“不想解决”两个选项的学生中,男生较高;选择“同伴”和父母亲的学生中,女生较高。
3.城乡学生的比较
城乡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有极显著差异(表略)。选择依靠父母解决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城市学生分别占39.4%和12.9%,显著高于乡村学生的25.1%和3.9%;依靠同伴和老师的学生中,乡村学生分别占41.8%和24.8%,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25.7%和15.4%。这显然与我国城乡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有关。
(二)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你首先想找谁帮忙
1.年级心理发展特点
生活困难时的求助对象(表略),除小学低年级以选择“母亲”居首位外,其余各级均以选择“靠自己”为首位。“母亲”在中学生心目中为第二位,到大学退居第三位。“父亲”的被选比例在小学和初中为第三位,以后退居到第四位。“同伴”则从小学和初中的第四位上升为高中的第三位、大学的第二位。对“老师”的选择均为第五位,且选择比例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极小。
2.性别差异
男女生在困难求助对象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略)。困难时求助“母亲”的比例,女生为32.3%,显著高于男生的22.1%;求助于“父亲”和“同伴”的比例,男生分别占20.9%和22.2%,显著高于女生的14.1%和13.8%;向“老师”求助的比例,男女生均极低,都不到5.0%。
3.城乡学生的比较
城乡学生对本题的回答呈极显著差异(表略)。城市学生选择“母亲”的占34.7%,选择“靠自己”的占35.3%,高于乡村学生的25.0%和30.0%;相比城市学生,乡村学生较多选择“同伴”“父亲”和“老师”,其比例分别为20.5%、19.8%和3.7%,而城市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5%、16.3%和1.5%。
四、讨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生活范围,学生的人际交往选择有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受到他们的年龄、性别和城乡环境的制约。在此,我们在比较这些差异的基础上,简略地予以讨论。为了简化,本文只对“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有苦闷最想和谁谈”“生活中的困难首先想找谁帮助”三项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从年级或年龄发展看,我们以图1~图3来比较,图例显示了小学二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上述三个问题中,选择“同伴”“母亲”和自己解决的选择比例。(在苦恼倾吐对象中,“写入日记”和“留在心中”合为自己解决)
图1 不同生活情境中,各级学生选择“同伴”的情况
图3 不同生活情境中,各级学生选择自己的情况
图1显示,所有各级学生都最喜欢与同伴一起度过课余时间,但并非所有这些学生都把同伴视为最佳的倾诉对象和生活有困难时的求助对象。这说明,大、中、小学生都把同伴视为共乐对象,而没有把同伴视为分担痛楚和共渡难关的第一人选。图1还表明,在图示的三个不同生活情境中,学生随年级升高,选择同伴的比例都呈递增趋势,且各年级的学生在三种生活情境中,对友伴的看重程度的排列次序均相同。这说明,随年龄发展,虽然学生的交友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在不同生活情境中,同伴在他们心目中所占的地位仍相对不变。
学生为什么更喜欢与同伴一起度过课余时间呢?据他们自己的回答,是由于同伴间有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理解和帮助,可探讨人生、分担快乐。但同伴对很多学生来说,为什么只是同乐的伙伴,而不是倾诉苦恼和困难求助的对象呢?从图3可以看出,这是因为以写日记和留在心中的方式进行自我倾诉和相信困难能自己解决的学生人数很多,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他们认为,写日记可长期留存信息、解闷、自我放松,又能总结经验教训。而告诉别人如不被理解,还会被人取笑。何况有些苦恼也不大好意思说出口,于是要么写日记,要么留在心中。从心理分析观点看,这种心态会影响我国众多的青少年学生的友谊亲密度,他们内心的焦虑会不断沉积,心理健康也会因而受损。当然,青少年学生遇困难首先求助自身,无疑是值得引导的独立自主的心理表现。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在情感领域倾向于同龄人和摆脱父母的自主心理的发展十分迅速。从初三开始,学生就很少与家长分享快乐,向父母倾诉心事。不过,学生虽然不能与父母一起娱乐,分享感受,但从图2看,他们在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刻,还是要找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母亲是重要的倾诉对象,而对中小学生来说,母亲更是第一位的生活困难求助对象。
图2 不同生活情境中,各级学生选择“母亲”的情况
至于教师,除小学生外,在生活各情境都不在学生心目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就不做详细分析了。
家长和教师未在学生情感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除学生独立性的增长是重要原因外,目前我国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成长要求过高过急,父母、教师不主动与学生沟通,父母、教师本人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不够高大,都是值得注意的导致两代情感隔离的原因。我国学生一方面在生活困难时还较依赖父母,而另一方面在内心情感上却有过早离开父母的倾向,这样的交往现象,随年龄发展的特点和矛盾的心理,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学生交往选择的性别差异,在各情境的共同特点是,女生较多选取母亲;男生较多选取父亲,且独立性更强。城乡学生差异的共同特点则是,乡村学生更喜欢教师,可由此推知教师对乡村学生的影响力较大。这些特点显然是与性别身心发展特点、城乡文化背景的不同有联系的。
五、结语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我国学生交往中的人际选择有如下特征。
(1)就总体看,学生课余时间苦恼倾诉对象和趣事分享,均将同伴放在选择的首位;而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则首先选择自我。在生活各情境中,他们均最不愿选择班干部。
(2)从年龄特点看,生活各领域选择同伴为交往对象的比例均随年龄增大而呈递增趋势;除对趣事分享外,对自我的选择比例也呈递增趋势;对父母、老师的选择均呈递减趋势。
(3)从总体看,生活各情境的人际交往选择均有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更多地选择母亲,男生则更多选择父亲。
(4)城乡学生交往中的人际选择,在各情境均有显著差异。大体来说,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多地选择老师,城市学生则更多地选择父母。
(5)给人总的印象是,我国青少年学生与父母、教师、班干部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比较缺乏,这显然会削弱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应设法改善这一状况;与此同时,要注意克服学生彼此间交往的消极影响,并充分发挥同伴和自我的积极教育作用。
(原载《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