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宁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供需失衡、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养老机构医疗设施供给不足、医疗功能较薄弱,基层医疗供给与老年人医养需求尚难匹配,医养结合的相关配套制度尚待健全。

(一)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分头管理且协同不够

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分别隶属于民政与卫生等不同部门,管理部门的差异导致了政策协同难,形成了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各自发展的局面,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而医疗机构则是“医护不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发展。从调研结果来看,不少这样的机构往往处于两难境地,如按养老机构纳入民政部门管理,则老年人住院的床位费与护理费等不能享有医保报销,全部由老年人自行负担;如按医疗机构管理,虽床位费与护理费享受医保,但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远远超过了医保规定额度,超过部分要由医疗机构承担,而这又需要有政府兜底保障的补助政策,而现实是补助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支亏损较为严重。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偏少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远高于一般的养老机构,其不仅需要购置诊、治疗设备,还需配备专业医务人员,照料的多为患病、失能老人。这类机构如果完全市场化运营,其收费是大多数老年人所难以承受的。从现状来看,宁波具有医疗设备、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仅21家,且“一床难求”现象较为普遍。

(三)医养结合所需专业人才短缺

从现状来看,当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仍偏低。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中的卫技人员只有242名,其中11.6%为退休人员,62.8%为初级职称人员。此外,约有1/3的养老护理员无上岗资格证书。

(四)基层医疗供给与老年人医养需求存在一定错位

一方面,部分老年病人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配到所需药品,因为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仅可使用基本药物;另一方面,老年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存在疑虑。基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设备引进和更新缓慢,优秀人才缺少,导致老人更愿去上级医院就诊。从床位使用率来看,宁波基层医疗护理床位空置较为明显,使用率从2010年的51.09%下降到2013年的44.82%。

(五)配套制度政策缺失

由于尚未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造成了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康复服务仍以自费为主。尚未建立全市规范统一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标准、工作流程与双向转诊衔接机制,因此难以对老年病人进行分类分级,并以此为标准提供差异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不健全,使医疗与养老资源不能共享,无法有效引导老年病人合理使用护理床位,难以深度推进医养融合。此外,现行老年医保覆盖面与报销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一些外来老年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