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文化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色彩文化学概论

第一节 色彩的人化与影响

自然色彩分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其中,“第一自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第二自然”是指人化的自然,即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的自然。前者有了人的发现、存在和融入才逐渐显得具有人文意义。前者是自然的本色呈现,无论山川大景,还是无名小花,都体现出一种本真的美,没有人类的任何雕琢痕迹。后者是以人化的程度为导向,以自然美为营养。“第二自然”只有在“第一自然”的支撑下,才会拥有不竭的生命之脉。如果人类过于自我,想当然地肆意改变自然的发展规律,必然会使自然受到破坏,而人类则反过来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如我国近年来某些地区在改造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因为不懂得审美而肆意改变自然环境,结果是泛滥的人工雕琢毁掉了本来的自然韵味,造成景点不伦不类。

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人的干预。所有经过人类实践或者改造过的色彩都被称为人文色彩。人文色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发展的过程息息相关。人类一切的造物行为、民族习俗、社会制度、伦理规范、文化变迁带来的变化和差异都能导致人文色彩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如果我们对其中任何的色彩现象进行分析,便可发现这些色彩现象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特质。因为人们创造或者改造具有色彩的形象时总是围绕着一定的创造目的进行的,而这种有目的性的实践是与改造者所处的地域、时代和文化背景及其实际目的紧密相连的,渗透出人类实践中丰富的文化精神,体现出色彩发展过程中一种规律的积累和异化,这里面有色彩发展自律性的内在作用,也有他律性,即外部力量的助推作用。

色彩的原始存在状态与大自然其他元素的存在形式一样,没有情感,也无所谓美丑。只有在人类出现并逐渐有了审美意识之后,色彩才逐步被赋予各类美或不美的内涵。换句话说,色彩是因人类的关注和欣赏才具有了审美的特质。所谓的色彩崇拜或禁忌是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为朴素的图腾崇拜,或为了某种目的,所赋予色彩的符号含义。这种符号性刚开始仅在某个区域内部以及族裔之间流行,随着识别和运用的泛化而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显性的色彩符号或者色彩文化。

一、作为巫术符号的色彩

作为巫术符号运用的色彩现象非常普遍。在古代遗留下来的色彩作品中,拉斯科壁画、阿尔塔米拉等洞穴壁画的产生与色彩巫术有很大关系。古代各类图腾的符号的用色,祭祀、婚丧、吉庆等活动中的色彩现象,大多带有巫术的形式。在科学知识匮乏的远古时期,人类把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归于神秘力量,随之产生的就是巫术行为。在巫术活动中,崇尚万物有灵论,一些自然的元素如石头、颜色、植物等被赋予辟邪、驱凶的神力,在部落的居住中环境被广泛运用。最典型的是巫师的装扮,在其头饰、脸谱、涂身的每一种颜色等都有明确的功能作用,表达其特定的活动意旨。参祭人员的服饰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有任何差错,不然就会被认为影响巫术的效果。所以,不符合着色要求的人会被逐出祭祀场。这种色彩巫术行为是人类原始社会巫术现象的一部分,对维持秩序、族群利益以及发展均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二、作为文化的色彩

(一)作为秩序的标识

当人类进入社会化生存,特别是当集权制度形成以后,色彩或色彩符号逐步被统治者列为国家统治制度的一部分。如中国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对黄色的崇尚习俗,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步建立中国的五色体系,有了正色和间色之分,并把五正色与五行结合起来,建立明确的色彩规范。到春秋时期,孔子更是把颜色与礼制结合在一起,大力弘扬色彩的秩序作用,坚持正色和间色绝对不能混淆,正色与雅乐一起成为国家统治秩序的象征,并因此对齐国国王自身喜欢紫色而造成齐国紫色大面积流行的现象非常警惕,惊呼“恶紫之夺朱也”。秦朝把黑色定为国色,红色也具有很高位置。这些色彩规定在各类国事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如国王接见外国使臣、商讨国事、祭祀等,都有明确的色彩规定,色彩因此与治国、纲常、法纪紧密结合起来。汉朝以后,除了五正色继续参与统治秩序外,黄色的位置逐步提高,到唐朝时已经被列为帝王专色。紫色也摆脱了被打压的地位,成为上三品官服的颜色。在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色彩的指代作用非常明显。在基督教文化中,有严格的用色规定,位置最高的是胭脂红或普紫色,其次是群青,再次是各类纯度较高的黄色、绿色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与人类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各类吉祥色、吉祥色彩组合以及色彩禁忌被融入寻常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作为美丽的符号

色彩作为一种美丽的符号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早期的色彩首先是以鲜艳、醒目的角色进入人类的视野。当人类有了审美意识以后,色彩的审美功能逐渐体现。不过,色彩真正作为审美符号运用经历了很长时间。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前期,因为色彩被赋予了等级制度,因此,最漂亮的颜色都被特权阶层所占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最醒目的颜色都是官僚或者男人的着色,女人反而是穿次一等的颜色。如在中国,在唐代以前,正色基本是官服或者贵族男性的服色。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鲜艳的红色才成为女性的服色,如石榴红。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人类自由和民主意识的普及,男女平等的社会结构逐步完善,色彩作为美丽符号的空间方真正得到释放,成为社会大众任意使用的时尚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