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黄氏父子经学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黄以周

黄以周(1828—1899),字元同,号儆季,晚号哉生。黄式三四子。《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有传。曰:


以周,本名元同,后改今名,以元同为字。同治九年优贡。旋举于乡,大挑以教职用,补分水县训导。以学臣奏加中书衔,以教授升用,旋选处州府教授,而年已七十,遂不就。以周笃守家学,以为三代下之经学,汉郑君、宋朱子为最。而汉学、宋学之流弊,乖离圣经,尚不合于郑、朱,何论孔、孟?有清讲学之风,倡自顾亭林。顾氏尝云:“经学即是理学。”乃体顾氏之训,上追孔、孟之遗言,于《易》《诗》《春秋》皆有著述,而“三礼”尤为宗主。所著《礼书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古先王礼制备焉。又以孟子学孔子,由博反约,而未尝亲炙孔圣。其间有子思子,综七十子之前闻,承孔圣以启孟子,乃著《子思子辑解》七卷。而举子思所述夫子之教,必始於《诗》《书》,而终於礼、乐。及所明仁义为利之说,谓其传授之大旨,是深信博文约礼之经学,为行义之正轨,而求孟子学孔圣之师承,以子思为枢轴。暮年多疾,因曰:“加我数年,《子思子辑解》成,斯无憾!”既,书成而疾瘥,更号哉生。江苏学政黄体芳建南菁讲舍于江阴,延之主讲。以周教以博文约礼、实事求是,道高而不立门户。宗源瀚建辨志精舍于宁波,请以周定其名义规制,而专课经学,著录弟子千余人。卒,年七十有二。


黄以周学术著述视野宏阔,经史子集兼赅,据张涅先生统计,黄以周有著述二十九部。(1)《礼说》六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2)《群经说》四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3)《史说略》四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4)《子叙》一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5)《儆季集外文》(文二十三篇,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6)《儆季文钞》六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卷二之《黄帝内经明堂叙》《旧钞太素经校本叙》《黄帝内经九卷集注叙》《黄帝内经素问重校正叙》又收录于民国十年四川存古书局本《新订六译馆丛书》第五种,民国十二年重印;《黄帝内经明堂附录》,疑《黄帝内经明堂叙》,又收录于光绪二十三年袁昶刊《浙西村舍汇刊》第十九种);(7)《军礼司马法考征》二卷(清光绪十八年黄氏试馆刻本);(8)《经训比义》三卷(清光绪二十二年南菁讲舍刻本,光绪二十四年重刊本);(9)《子思子辑解》七卷(清道光十六年江阴南菁书院刻本,清光绪二十二年南菁讲舍刻本);(10)《礼书通故》五十卷(清光绪十九年黄氏试馆本,重校后印本;实为一百卷);(11)《周易故训订》二卷(清咸丰五年无锡国学专修馆刻本,民国十一年太仓唐文治刻本,民国十三年施肇曾刊本);(12)《周易注疏剩本》一卷(民国十一年太仓唐文治刻本,民国十三年施肇曾刻本);(13)《礼说略》三卷(清光绪十四年南菁讲舍刻本,清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刻本);(14)《经说略》二卷(清光绪十四年南菁讲舍刻本,清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刻本);(15)《儆季杂说》(清光绪元年刻本);(16)《晏子春秋校勘记》二卷(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据平津馆本校刻本,清光绪二十三年文瑞楼据平津馆本铅印本,上海扫叶山房民国十二年石印本,中华书局民国间铅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据浙江书局版影印本);(17)《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六十卷(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据浙江书局刻本影印本,中华书局2004年顾吉辰点校本);(18)《定海厅志》三十卷(光绪十一年刊本);(19)《意林佚子书》(此书原稿四册,亦未刊遗稿);(20)《唐本说文真伪辨》一卷(据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21)《经训类编》(抄本,据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22)《唐诗约选》(未刊抄本,据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23)《十翼后录》八十卷(稿本);(24)《读书小记》(据《清史列传·黄式三》);(25)《先考明经公言行略》一卷(清光绪间刻本);(26)《儆季子粹语》二卷(清南通州王兆芳〔漱六〕辑钞本);(27)《尚书讲义》(清光绪二十一年南菁讲舍刻本);(28)《五礼异义》(稿本);(29)《易释》(稿本)。

章太炎《黄先生传》言黄以周学术,曰:


(黄以周)为学不拘牵汉宋门户,《诗》《书》《春秋》,皆条贯大义,说《易》综举辞变象占,不偏主郑、王。尤邃“三礼”。自孙炎《类礼》以来,学者区别科条旧矣。清世得大体者,有惠士奇《礼说》、金榜《礼笺》、金鹗《求古录》、陈立《白虎通义疏证》,然弗能条件分别,《礼说》尤散杂无部曲。凌廷堪《礼经释例》比考周密,又局于《士礼》一端。先生为《礼书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囊括大典,揉此众甫,本支敕备,无龙不班,盖与杜氏《通典》比隆,其校核异义过之,诸先儒不决之义,尽明之矣。尝又辑《军礼司马法》二卷,而论田制,取北朝均田为准。校定周尺,谓当今八寸一分,不如是,车不足容三人。均田制盖先生所欲施行。要其根极,以治礼为主。尝曰:“挽汉宋之末流者,其惟礼学耶?文章非礼则淫哇,政事非礼则杂霸,义理非礼则虚无;礼学废,故国乱而民荡。”初宋世四明之学,杂采朱、陆。及近世万斯同、全祖望学始端实,至先生益醇,躬法吕、朱,亦不委蛇也。尤不喜陆、王,以执一端为贼道。平生不为流俗文辞,诸华士皆谓先生不文,先生亦自退然。其说经陈事,象物闳肃,超出钱大昕、阮元诸儒上远甚。


今人言黄以周学术思想,主要有顾吉辰《黄以周和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林存阳《黄式三、以周父子“礼学即理学”思想析论》,胡本祥等《黄以周治<内经>》,黄海啸《礼理之辩与黄式三、以周父子对清代礼学的总结》,詹亚园《黄以周<礼书通故>小议》,项世勋《试论黄以周如何以“礼”贯串内外之学——以<经训比义>引述<礼记>部分为讨论中心》,项世勋《清儒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易学研究》,李秀珠《黄以周及其<礼书通故>中之昏礼、丧礼学研究》,顾迁《黄以周及其<礼书通故>研究》,韩伟表《黄式三、黄以周<易>学著作序跋谫述》,程继红《黄式三、黄以周与浙东学派的关系及其传衍》,彭怡文《黄以周<礼书通故>女子丧服礼考》,顾迁《黄以周学术思想初探》,赖贵三《黄以周<十翼后录>手稿析论》,黄小蓁《论黄以周<礼书通故>之“宗统、君统”及其宗法意义》,黄小蓁《黄以周<礼书通故>“宗法观”及“丧服论”研究》,孟宪夫《黄以周及其思想研究》,韩岚《黄以周<意林校注>查考》,程继红《黄以周<礼书通故>对朱熹礼学的遵从与批评》,任慧峰《关于黄以周在清代学术定位中的几个问题——以章太炎<黄先生传>为中心的讨论》顾吉辰:《黄以周和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林存阳:《黄式三、以周父子“礼学即理学”思想析论》,《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胡本祥等:《黄以周治<内经>》,《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32卷第1期。黄海啸:《礼理之辩与黄式三、以周父子对清代礼学的总结》,《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詹亚园:《黄以周<礼书通故>小议》,《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项世勋:《试论黄以周如何以“礼”贯串内外之学——以<经训比义>引述<礼记>部分为讨论中心》,《国文学报》2007年第6期。项世勋:《清儒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易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6月。李秀珠:《黄以周及其<礼书通故>中之昏礼、丧礼学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回流中文硕士班硕士论文,2008年。顾迁:《黄以周及其<礼书通故>研究》,南京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8年6月。韩伟表:《黄式三、黄以周<易>学著作序跋谫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年第4期。程继红:《黄式三、黄以周与浙东学派的关系及其传衍》,《浙江社会科学》2010第11期。彭怡文:《黄以周<礼书通故>女子丧服礼考》,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10年。顾迁:《黄以周学术思想初探》,《船山学刊》2011年第1期。赖贵三:《黄以周<十翼后录>手稿析论》,《先秦两汉古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7—283页。黄小蓁:《论黄以周<礼书通故>之“宗统、君统”及其宗法意义》,《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2期,第153—194页。黄小蓁:《黄以周<礼书通故>“宗法观”及“丧服论”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孟宪夫:《黄以周及其思想研究》,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韩岚:《黄以周<意林校注>查考》,《学术界》2012年第2期。程继红:《黄以周<礼书通故>对朱熹礼学的遵从与批评》,《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第6期。任慧峰:《关于黄以周在清代学术定位中的几个问题——以章太炎<黄先生传>为中心的讨论》,《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2期,总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