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劳动力乡—城流动与人才流动的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开始启动,其中又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最为突出,形成乡—城劳动力迁移流。张照新、宋洪远(2002)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1979年至1989年——农村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2)1990年以后——农村劳动力以跨区流动为主,流动劳动力已成为非农进程中的支配力量。这一阶段,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是劳动力区际流动的主体。
从流动劳动力的基本特征看,中国流动劳动力在年龄、就业领域以及流动方式都有其特殊性。“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2002)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流动劳动力平均年龄低于迁入地劳动力的平均年龄,移民年龄集中在20~25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未婚比例远高于非流动人口,约有24%~39%的移民尚未结婚,女性移民比男性移民结婚的可能性更小。中国劳动力流动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的理性流动,70%~75%的流动劳动力在迁移至城市的一个月内就开始工作。亲缘网络对迁移有重要影响,80%以上的移民在迁入城市有亲友关系。流动劳动力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领域有一定的重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流动劳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表现在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农村流动劳动力返迁的概率较低,与迁出地未保持密切联系。调查显示,50%的农村流动人口表示想长期居住在目前工作的城市,仅有不到10%的人表示愿意回到户口所在地(农村)。同时大部分流动劳动力既不希望返回家乡,也不回家探亲,不向家里寄款(在北京与珠海,该指标占比达50%以上)。
流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其显著特征。赵耀辉(Zhao,1999)根据四川省1995年的调查数据发现,迁移劳动力以较年轻的单身男性为主,其受教育水平达到迁出地中等以上,然而却低于部分未迁移的农村非农劳动力。也就是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村劳动力,优先选择的转移领域是农村的非农产业,而不是异地转移。跨区域的流动劳动力通常是人力资本处于中间层次的劳动力。蔡昉(2001)对此作了精辟的解释,认为劳动力迁移包含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劳动力从迁出地转移出去,第二个过程是这些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下来,国际上大多数迁移都意味着同时完成这两个过程。但是在中国,实现了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都不打算在迁入地长期定居,也就是说,中国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为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过程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所遇到的重重障碍,导致迁移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个体性的,携配偶和子女的家庭迁移比重很小。正是在两个迁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导致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征,即大多数迁移者既不是农村中人力资本最高的人群,也不是最贫困的人群。胡士华(2005)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外出的概率是有差异的,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最大,小学文化次之,高中文化最低。教育对已婚劳动力的外出具有促进作用。张永丽、黄祖辉(2008)通过对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发现,新一代流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比其父辈显著提高,跨区域流动的倾向明显,流动的稳定性增强,跨区域、远距离、长时间在外打工的特征突出。
近年来中国另一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人才流动发展迅速。曹光章(2004)的研究表明,中国人才流动表现为三个主要特征:(1)人才流动规模迅速扩大。从1996年到2001年,全国有1400多万人通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流动,与此前的5年相比,规模增长2倍。据北京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002年以来对国内30多个行业,近600家企业的调查,国内人才流动比率正迅速上升,平均速度超过10%,而且还有加速流动的趋势。(2)流动人才在受教育程度、职业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北京市经贸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国有企业中,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他们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到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动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3)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单向的,即由内地流向沿海、农村流向城市、传统产业流向高新产业,人才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从人事部定期发布的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来看,2001年1-7月,全国用人单位在被统计的人才市场发布用人需求238.1万人,登记的求职人员共811.6万人,职位供需比为1∶3.41。而北京、上海、深圳的职位供需比分别为1∶5.52、1∶5.75、1∶4.55。同时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的职位供需比为1∶3.33。地区之间人才分布不均匀。李文勇(2004)对山东省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00年山东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28.6%选择到上海工作,26.3%选择广州,21.3%选择北京,18.8%选择深圳,人才对地域的选择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