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在语的含义与作用
在人类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中,有时或由于性别、性格、语言习惯的原因,或限于说话的场合、环境,以及说话双方的身份、地位,或出于得体、礼貌和策略的需要,人们说话经常要委婉些、含蓄些、隐晦些和含糊些,而不能太直截了当。这种“话里有话”的现象,在语用实践中可以说是比较多见的。
播音创作所依据的稿件,是作者实地采访、选择素材、提炼主题、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精益求精的结晶。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就稿论稿,就句论句,不去开掘,不求深意,稿件文字深层的含义就会失落。如果播音员、主持人是在话筒前临场即兴组织语句,完成胸有成竹的播音任务,语言表达中却信口开河,不讲究优化词语组合,不注意深入浅出、言简意丰,播出的语言就必然干瘪、浅薄。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乍看一篇稿件,似乎平常,但经过反复分析、感受,就感到味道很浓,含义不浅。这正是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认识的由表及里深化的结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在平庸中见神奇,于浅近中察深意,在语句的有尽之言中挖掘,赋予无尽之意,这正是播音创作的内涵所在。
语句的“话里有话”、“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是内在语。挖掘好内在语是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把思维成果变为有声语言,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方法,对播音表达有直接引发和深化含义的作用。
一、内在语的含义
播音的内在语,就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在朗诵艺术、戏剧表演中,演员要支配自己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也用这个方法,其术语叫“潜台词”或“潜语”。
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只有当人们借自己的经验从内部赋予所要表现的作品的潜台词以生命的时候,在这部作品里,同时也在演员自己心里,才显露出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创作的意义就在潜台词上。”要确立朗诵者对作品的态度,断定那些能帮助当代人理解作品内容的内在语,并使那些内在语指导你的朗诵,达到对听众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播音,作为以稿件为创作依据,以艺术化的有声语言为创作手段的新闻实践活动,当然与朗诵艺术和角色化的戏剧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作为有声语言的共性,都要显露出语言的精神实质和逻辑链条,使有声语言富有创作的意义和生命的活力。在播音创作中,内在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内在语是承续语言链条的结节点。播音语言总是比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要精练、简洁。从语句的逻辑链条来看,不要说段落、层次间常常没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词语,就是句子、小层次之间也往往省却了衔接转换的关联词,使得语言链条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播音员、主持人播音时如果不明确隐含性关联词,搞清语句关系,语气就有可能播得不准确、不清楚,缺乏应有的说服力。而内在语(隐含性关联词或关联词短语)则可以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搞清语句之间的关系,播起来语气就容易准确,有益于受众理解。
其次,内在语是语句目的的集中体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话题所包含的具体思想感情总比写出来的文字深广得多。任何时候,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语句包容的具体内容和思想感情表达殆尽。另外,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语言目的,即使是同一句话,也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而确定一句话的本质意义,就需要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准确地把握它的语句目的,也就是挖掘出更深一层的意思。准确把握了每一句话的内在语,就是准确把握语句的目的和态度倾向,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这一句话的精神实质。
第三,内在语是确定播音表达语气的依据。播音创作是以语句为基本表意单位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声语言的语气把句子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气包括内在的、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和外在的、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两方面,而这两方面都是由内在语决定的。比如,同是一句话,由于内在语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一样。有什么样的内在语,就有什么样的表达语气。播音员通过对更深刻的语句本质的挖掘和把握,建立鲜明的语句关系,找到语言表达恰当、贴切的语气,从而体现出“这一句”的独有色彩和分量。
第四,内在语是播音创作性和播音员、主持人创作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播音,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它的创造性不单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有声语言,不单是把思维成果简单地诉诸有声语言,而更在于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理解、感受,挖掘并表现出词语表面所没有的东西,即想表露而又不便表露,或者无法表露,没有直接表露和全部表露的内涵,造成了信息欲的超值满足和愉悦的声音审美感受。内在语来自播音员、主持人创造性的劳动,来自播音员、主持人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具体感受,因而使得内在语又不能不带有播音员、主持人较为明显的个性色彩,使得不同播音员即使是对同一篇稿件、同一个话题的理解、感受甚至表达也相互区别。实践证明,能否准确、鲜明、深刻而又独特地确定和把握内在语,往往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水平高低、语言功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五,内在语是新闻播音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播音工作从其根本性质来说,是党和政府广播电视宣传舆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员日常所播出的许多稿件和节目属于新闻宣传的性质。新闻宣传的真实性,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做到内容不播错,而且要做到态度、感情和反映事物整体和本质方面准确无误。而准确把握内在语则能够确保新闻类内容播音的整体真实。比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又重提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内在语应为“很有必要”,这在表达的语气上就应是十分肯定、赞成的;如果内在语确定为“没啥必要”,表现的语气就必然是怀疑的,甚至是否定的,与播音目的和具体语句本质相背离,就造成了新闻播音的失实。由此可见,播读字音的准确无误,并不等于就做到了播音的真实准确,而只有准确挖掘出更深刻的含义和把握到的鲜明的语句关系,才算是做到了新闻播音的整体真实。
这样,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词、句,明晰、准确的内在语会激活我们的有声语言,使播音员、主持人切实地把语句变成自己的发自内心想要说的话,传达给受众。所以,运用好内在语,为播音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提供了充实的内心依据。当然,内在语只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意念和思维与感情运动的反应。它并不在播音有声语言中复现。它对有声语言的表达只起着引发、深化的作用。
二、内在语的作用
内在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揭示语句本质和揭示语言链条。
语句,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有声语言,都是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表情达意的使用单位。语句的语义结构,也就是句子所需要表达和能够表达的全部思想内容,是由客观事理、语言目的、具体态度和感情评价这四个要素构成的。
客观事理,指句子所要表达的现实中的事实或道理;语言目的,指说话的人说这句话的意图、目的;具体态度,指说话者对所说话中事理的认可倾向,即是真实的,或是虚拟的,还是希望发生的;感情评价,指的是说话者对句子所述事理的褒贬倾向。
然而,句子的语义结构,即上述各意义要素的总和,就等于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吗?不一定。只能说,语句的语义结构是句子所要表达思想的基础。而说话者最终通过句子的语义所要表达的思想却要取决于语言环境,即言语的整个片断,主要是指“这一句”的上下文。例如:
“下雨了。”
单看这个句子,其语义是表示说话者对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自然现象的肯定。但说话者的意图是否就是想说明“下雨了”这样一个事实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说话的人可以通过这句话表达其他的意思。如①谈话时对方想走,说话的人有心挽留,便说:“下雨了。”意思是“别走了!”②谈话的一方问对方:“昨晚上怎么没来呀?”回答说:“下雨了。”意思是说明没有来的原因,而不是想告诉对方“下雨了”这个事实。
因此,对语句的语义要做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脱离开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确定语句的基本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句子的表层意义;一是结合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句子本来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即实际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句子深层的内在含义。语句本质,就是指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层的内在含义、态度感情。揭示了语句本质,可以引发出贴切的语气,使得有声语言深刻、丰富、耐人寻味。
如小故事《中计》一稿中,当写了新战士洪松彪中计承认了是他到菜地帮房东张大爷干活的,并要掏钱赔偿“损失”后,下面有这样一段话:
张大爷看到这个情景,倒哈哈大笑起来,大娘也跟着笑了起来。她疼爱地拉着小洪的手说:“孩子,你受委屈啦。”
从“孩子,你受委屈啦”这句话的表面来看,其语义结构是认定洪松彪受委屈这一客观事实。如果理解、感受只是浮于表面,表达的语气就会是同情大于喜爱的,甚至带有难受的色彩,气息和口腔状态则会是“气沉声缓”,语流迟滞感强。但是,这样的表达是不准确的。因为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仔细分析,大娘是既为自己所设计谋成功,终于找出帮他们干活的战士而感到高兴,同时看到小战士纯朴、认真、着急的样子,既喜爱,又感动。所以,“孩子,你受委屈啦”这句话,说出来虽有安慰、道歉的意思,但更主要的还是喜爱和高兴的色彩,而绝不能有难受的色彩。其内在语是“孩子,看你还当真啦”,这样以爱为主的色彩,其声音形式必然是“气缓声柔”的,造成一种温和感。这样的表达才准确,同时,也深化了稿件军民鱼水情的主题。
可见,揭示语句本质,把握明晰、准确、态度鲜明的内在语,对语气的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内在语在指导和引发有声语言方面有着特殊作用。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我们把握的内在语能够真正揭示语句深层的内在含义,即语句本质,而在稿件的深入理解和具体感受上下功夫,这是准确揭示语句本质的保证。
内在语的作用是为了把握语句的本质。为什么这句话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这也是挖掘内在语所要考虑的。如《补旧》中,彭总在一次补旧衣服时对秘书讲了他苦难的童年,然后很有感触地说:“那时候,什么活没干过?什么苦没吃过?今天住在这个圆明园,皇帝老子住过的地方啊!”彭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除了自勉以外,也是为了教育秘书。这两句话的内在语应为:我们现在吃的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该知足了。通过自勉的方式对秘书的感染、教育更深。由此可以看出,非主要语意,即语句的表层意义,往往是认识语句主要意义,即本质意义的途径。参照表层非主要语意的线索,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语句目的和语句本质。
内在语第二个方面的作用是揭示语言链条。语言链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就是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揭示语言链条,就是搞清句与句、段与段、层次与层次是怎样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们获得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或转折或分合或假设等情况的逻辑感受,从而明了文章上下衔接、前后照应的承续关系,接着把我们理解感受到的逻辑关系以内在语的形式显示和引发出来。特别是在稿件那些文气不太贯通的地方;在那些段落、层次需要做明显转换而又不好衔接的地方;在那些需要赋予语言以动作感、形象感,以使状物、抒情更具色彩和感染力的地方;在那些需要与受众交流并唤起他们注意、引发他们思考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运用内在语来衔接、过渡、铺垫和转换,以找到恰当、自然和贴切的语气,从而把稿件播得文气贯通,衔接、转换自然,造成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以小故事《中计》的第三段为例,看看如何设计段落、小层次乃至语句的承续关系的内在语:
刚刚18岁的洪松彪,哪见过这个场面啊,小伙子沉不住气了,马上开口说:“大爷、大娘别发火,昨天是我跑到菜地里去的。我看你们二老年纪大,大爷成天忙着队上的事儿。顾不了家,就抽空帮你们干了点活。谁知道我不会干,给你们添了麻烦,真对不起你们。有多大损失我一定赔。”说着就伸手掏钱包。
以上这一段话,语气的变化非常丰富:从沉不住气急于表白,到愧疚地安慰劝说;从急切地说明、解释,诚恳地道歉,到实心实意地表示赔偿。句子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既有因果关系,又有转折关系,又有递进关系。基于这样的感受和认识,可以这样来设计这一段语言链条承续的内在语:
(要知道)刚刚18岁的洪松彪,哪见过这个场面啊,小伙子沉不住气了,马上开口说:“大爷、大娘(请你们)别发火,昨天是我跑到菜地里去的。(因为)我看你们二老年纪大,大爷成天忙着队上的事儿,顾不了家,(所以)就抽空帮你们干了点活。(可是)谁知道我不会干,(反而)给你们添了麻烦,真对不起你们。(您别着急)有多大损失我一定赔。”说着就伸手掏钱包。
用不同的内在语把这一段话在播音员内心里串起来,使语言衔接、转换都找到准确的心理依据,提示播音员找到恰当、贴切地表达语气,这样再播起来语言就活多了,逻辑脉络清晰、语气衔接转换自然,人物的言情神态就能较好地表现出来。
运用内在语揭示语言链条,既可以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结果”、“那么”之类的关联词,也可以用简洁的短语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过渡好上下句、前后段,以便清晰准确、连贯完整地播好每一篇稿件。特别是在评论性、论说性稿件的播音中,内在语揭示语言链条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可忽视。这是因为稿件以理服人,论说性强,影响和征服受众靠的是观点鲜明和逻辑严密。而内在语就是展示语句逻辑关系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稿件中那些关系复杂而又省略了关联词的多重复句,则更见功效。播音员可以通过补设隐含性的关联词或短语,使复杂的逻辑链条了然于胸,使逻辑感受更加具体、准确,同时获得色彩鲜明、分寸适当的表达语气。
在直播新闻性节目时,揭示语言链条的内在语就更加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直播,要求播音员状态积极,全神贯注,思维敏捷缜密。思维与稿件内容的瞬间游离都可能导致口播差错或语不达意;同时,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和担心出错的巨大心理压力,往往对播音员大脑相应部位的优势兴奋中心产生抑制。这种抑制的结果,常常冲淡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内容的印象,影响其注意力的集中和情绪的稳定,降低其自信心,最终削弱传播的效果,而内在语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备稿时,播音员、主持人可用文字将相应的关联词语标在构件句段起承转合的关键之处。直播时,则可利用视觉的提前量从这“逻辑的路标”得到前置提示,以找到准确衔接转换的自然语气。这样,播音员、主持人思维逻辑的走向与稿件逻辑的走向始终保持一致,其思想感情也会依照稿件内容而发展运动。内在语帮助播音员、主持人进入创作的佳境,越播越顺畅,越播越有信心。
内在语作为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的重要手段,在电视播音中同样可以显示出其重要作用。电视传播,由于视觉形象因素的介入,增强了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直接性;又由于播音员、主持人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副语言手段的参与,使内在语获得了更大范围的施展。播音员、主持人既可以通过抬头来表示稿件逻辑的起承转合;又可以用眼神来传达稿件语句深层的寓意;还可以运用面部表情表达稿件文字所暗含的褒贬态度和情感信息。副语言手段的介入和参与,会使言语表情更加自然、和谐,易于接受。因此,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应充分利用表情手段丰富多样的条件,运用好内在语的内部技巧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