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发展阶段与增长动力研究
2.2.1 发展阶段的两个分析视角
发展经济学理论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黄泰岩(2014)认为不同阶段经济增长拥有不同特点和条件约束,而能否认识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并构建适应发展阶段变化的经济环境,是经济能否长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献综述部分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视角,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两个新的角度分析发展阶段。
(1)需求阶段的角度。从供给角度,即产业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从需求角度,也即消费角度,也可以看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①生存型阶段的消费角色。生存型阶段城乡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落后的问题,这使得壮大经济总量以满足消费需求具有合理性。在生产不发达的阶段(如罗斯托的经济起飞及之前的阶段),由于资本短缺、技术短缺等,社会总产品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在我国,这个阶段就是生存型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城乡居民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供给无法满足需求,使得供给短缺成为突出矛盾。一旦供给增加,潜在消费就将得到释放,很容易带来消费快速膨胀,形成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②发展型阶段的消费角色。进入发展型阶段后,生产能力大幅增长,但消费增长的速度跟不上投资增长的速度,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说发展型阶段没有消费需求,而是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生产增长的速度。因此,消费需求能否较快增长并得到有效释放,成为影响发展型阶段经济增长的关键。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在经济成功起飞后,经济增长的动力无一例外都是消费。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消费率持续保持在70%,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83—2007年的25年间,私人消费平均拉动美国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私人消费仅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近期美国私人消费在结构性调整后呈现复苏迹象,表明美国增长动力在逐步增强。
(2)体制阶段的角度。与传统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有过计划经济的历程。尽管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领域依然存在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做法。投资毫无疑问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的作用与角色开始不断增强。
①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影响。当一个经济体处于封闭的状态,其生产资料必须依靠自身生产,此时,采用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是有效的。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通过减少消费、扩大资本累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当经济进入开放的状态,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在经济体内外流动时,生产资料的短缺将不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素。相反,如何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成为生产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此时生产资料短缺的约束将让位于消费规模的约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影响。计划经济是以资源供给为导向的经济,投资越多,生产量越高,用于计划配给的资源的总量就越高,经济计划的能力也就越强。然而,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要素配置的基本方式,因此一旦投资过高,而市场需求不足,将导致许多生产资料闲置,造成产能的过剩和浪费。市场需求约束取代资源供给约束,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是我国市场化改革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与资源供给约束相比,市场需求约束更能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成长与完善。市场需求约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买方市场,促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配置生产要素,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因此,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坚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强化消费需求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2.2.2 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
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同。这些理论还认为,增长动力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自动转变。配第、克拉克、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都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将出现升级,因此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不同的产业来提供。尽管划分的细类有所不同,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升级顺序是一致的;在工业中,轻工业—重化工业的升级顺序是一致的。
(1)配第—克拉克定理。这是关于就业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总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将不断降低,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比将持续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一般来说,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就越小,而二、三产业就业占比越大。
(2)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的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认为,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化将呈现出以下规律:①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②就业结构上,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工业劳动力有所增加,服务业劳动力明显增加;③资本结构上,农业资本比例下降,工业与服务业资本比例上升;④企业结构上,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经营向大规模专业化农业生产转变,工业与服务业企业由小规模业主制企业向大规模法人企业转变;⑤服务业结构上,商业比重上升,家庭服务业比重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政府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这些结构性变化引发了产业间、工种间、区域间的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3)罗斯托(1960)的发展阶段理论。在罗斯托的理论中,增长动力转变的思想更为清晰。在准备起飞阶段,关键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起飞阶段,关键是投资率要提高到10%以上;在走向成熟阶段,技术创新成为重要动力;而在大众消费阶段,消费成为增长的动力。根据罗斯托的理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有所不同,经济增长驱动力呈现出“人口、土地—技术进步—投资扩张—消费”的升级趋势。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4)霍利斯·钱纳里(1989)的理论。钱纳里从各国需求结构出发,将经济划分成内向型、中间型和外向型三种。内向型经济依赖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适合于国内市场需求大、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经济体;外向型经济以投资、出口拉动为特征,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或国内市场狭小的经济体通常采用这种增长模式。钱纳里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不发达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等。相对应地,产业结构则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不断升级过程。在这个升级过程中,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投资对于产业结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后消费将逐渐取代投资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迈克尔·波特(2002)将经济发展划分为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以及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资源驱动。由于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便宜,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在第二阶段,主要是投资驱动,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推进,这一阶段的增长既具有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特征,也具有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特征。在第三阶段,主要是创新驱动。创新取代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这一阶段的增长有比较明显的集约型特征。在第四阶段,主要是财富驱动。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2.2.3 增长动力转换与增长可持续性
洪银兴(2013)认为,当一个国家还处于低收入水平的时候,主要目标是追求GDP增长,而且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当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后,应尽快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需要突出消费在经济中的拉动作用。
余斌(2012)指出,高投资率是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的普遍规律。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看,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之前,工业增加值、投资率持续上升;但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之后,这些指标都将逐步下降。随着我国人均GDP趋近10000美元,投资率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将随之降低,而消费率、服务业占比会逐步提高,经济发展逐步向消费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经济转变。王少国(2012)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经济增长动力也由主要依赖供给推动转变为日益依赖需求拉动。当一国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该国经济增长主要受供给约束;当一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该国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使我国经济告别了短缺,需求因素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也由主要依赖供给推动向日益依赖需求拉动转变。
刘喜和(2008)认为,美国私人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在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62%左右;20世纪90年代上升为67%左右;进入21世纪后,达到了70%的水平。美国是典型的私人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胡卫和高桂芳(2009)分析了日本和韩国发展战略转变经验后指出,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投资率不断升高而消费率则相对下降;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投资率和消费率逐渐趋于稳定。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动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