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蓝皮书 2004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
万斌总编 葛立成执行主编
本书分综合篇、部门篇和专题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部分,共由十九篇文章组成。
综合篇
有:葛立成撰写的《2003年浙江经济发展总报告》一文。
《2003年浙江经济发展总报告》要点:
2003年是浙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尽管相继出现了SARS疫情、电力紧张、高温干旱等突发事件,但全省经济自2001年开始启动的新一轮增长周期,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据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达9200亿元,增幅约为14%,发展速度比上年又有新的提高。
一、基本走势和主要特点
从2003年的情况看,浙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已进入这轮增长周期的扩张时段。全省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幅2.7%;第二产业增加值4830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3648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9∶51.1∶40.0变动为7.8∶52.5∶39.7。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100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的增加值增长15.2%,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增加值增长9.8%,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增长19%,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增长19.5%。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已分别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的70% ~80%。国庆“黄金周”期间,全省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人次和国内游客人次,均已超过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6% 和24.6%。
全省经济强劲的增势主要源于:
(一)投资拉动有力。2003年浙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7亿元,增长38.1%。前三季度,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9亿元,增长43.6%,比上年同期提高约19.8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年增11% 的调控目标高出约3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1%;三次产业投资增速的排序依次为: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3.0%,完成投资1219.17亿元;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4.7%,完成投资9.15亿元;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2.2%,完成投资1383.84亿元。从行业和领域看,投资主要仍然向制造业倾斜,其次为公共设施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从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和项目资金看,非国有投资达1567亿元,增长54.2%,占限额以上投资的60%,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新开工项目在大幅增加的同时,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内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在500万以上项目达7220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18.5%。项目资金来源充足,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资金来源3284.93亿元,同比增长73.6%,增幅超出同期投资增幅28.5个百分点;其中本年到位资金2991.89亿元,增长44.7%,本年到位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增幅均超过40%。
(二)出口增长迅猛。2003年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14亿美元,其中出口416亿美元,进口198亿美元,分别增长46.4%、41.5% 和58%。前三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44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其中出口297.5亿美元,增长41%;进口146.7亿美元,增长72.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和31.6个百分点;顺差150.8亿美元,仍居全国之首。出口的强势得益于商品结构的改善;得益于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得益于美元贬值。
(三)消费温和扩张。2003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7亿元,增长10.9%。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亿元,增长10%。各月消费需求的增长,明显受季节性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上下落差达8.3个百分点。市场消费热点也相继更替。市场物价自2003年2月以来出现连续上涨,然而上升幅度不大,1—9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持续下降,1—9月同比下降0.8%。但10月中旬以来全省粮油及副食品价格大幅攀升,将会拉动全年总体市场物价水平一定程度的上行。1—9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1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8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创2000年以来同期增长的新高,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向明显,前三季度全省住宅销售额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8%,其中个人住宅占到98.5%;汽车零售额118.8亿元,增长49%;通信器材和家电及音像类,分别增长85.8% 和38.7%。支撑消费的城乡居民收入,仍保持稳定的增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8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759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2.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经营的第二、三产业,同期这部分收入增长了24.3%,占其全部现金收入增加额的45.5%。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2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400元。2003年浙江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469亿元,增长2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6.5亿元,增长24.6%。前三季度,各项税收均有较快增长,其中增值税增长20.4%,营业税增长23.4%,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口径分别增长28.0% 和34.9%。
二、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SARS问题。全省受SARS影响最集中的时间段是4—5月,受影响最大的部门为旅游、餐饮、商贸和交通等服务行业。承受SARS正面冲击的不是投资和出口,而是消费需求。总体而言,浙江GDP第一季度增长13.3%,第二季度仅增长12.2%,估计SARS对上半年GDP增幅的影响在0.6个百分点。在SARS影响最严重的第二季度,全省社会服务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急剧下跌:反映全行业景气状况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3,比上年同期下降43.9点;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83.4,比上年同期下降40.8点;有44.3% 的企业认为经营正处于“不佳”状态;全行业营业收入景气指数为55.0,比上年同期下降64.0点;盈利变化景气指数为52.1,比上年同期下降75.6点;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81.0,比上年同期下降32.2点;旅游客源指标的景气指数仅为4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5.8点。SARS对全省的消费需求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以5月份的城镇居民消费为例,全省人均支出705元,比上年同期仅增2.3%,与1—4月11.6% 的增速相比,回落9.3个百分点,降幅相对较大。当然,SARS时期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仍以5月份全省城镇居民消费为例,人均购买医疗器具的支出增长了1.9倍,人均购买滋补保健品的支出增长了62.1%,人均购买家庭交通工具的支出增长了42.5%(购买自行车和助动车的支出分别增长59.6% 和3.5倍);人均健身活动支出增长了2.5倍。在经济高速增长下,SARS提出或强化了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危机管理”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问题。各级政府原有的危机处理机制,无论在信息透明度、决策果断性还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都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各地医疗防疫控制系统的缺损,医疗设施的严重不足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重经济建设、轻社会进步”所隐含的危险。SARS表明,由非经济的突发事件所导致的社会公共危机,完全有可能将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因此,必须检讨我们整个发展战略中的失误,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增强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降低增长的成本和代价,实现由片面追求GDP增长到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转变。必须转换政府职能,着力解决市场本身所难以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强化公共财政,管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二)电水问题。2003年以来,浙江电力和水资源的供求矛盾都十分突出,持续高温干旱更使得电水的供给捉襟见肘,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城乡居民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全省大型水库的可供水量仅为常年的20%,海岛、沿海地区和部分山区的生活用水发生不同程度的困难,部分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受损,部分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而据估计,电力不足将拖累全年GDP少增约100亿元。水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电力是支持区域发展的主要能源。应按“先生活、后生产,先活水、后死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对水库水、河网水、地下水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应加快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确定合理的供水价格。解决电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扭转电力紧缺的局面,需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落实“非禁即入”原则,拆除市场准入障碍,降低市场准入成本,激活民间资本;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国有或非公有资本参与热电、小水电等建设,尽快形成供给能力,弥补大电网之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
(三)就业问题。尽管改制企业下岗的高峰已基本过去,再就业的压力明显缓解,但今年以来全省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2001年浙江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2002年为4.2%,2003年6月末为4.3%,比上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估计则可能翻番。全省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也有所下降。就业压力一是源于新增劳动力的供给。2003年浙江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万以上,比上年增加约3.5万人;应届高中、职高等毕业生约102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二是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从农业向非农业、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呈进一步增长的态势。迄今全省尚有剩余劳动力约400万~450万人。三是源于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四是源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资本替代劳动而使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趋于下降。五是由于SARS对部分行业尤其是对部分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就业问题,关系重大。缓解这一矛盾,理应成为浙江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另一方面,浙江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城乡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
(四)退税问题。出口退税制度是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经交纳间接税的一种税收安排。其目的是使出口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的重复征税,促进对外贸易。2003年10月,国务院已正式决定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从2004年起,按现行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将税率下调约3个百分点,其中服装、棉纺以及一般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下调4个百分点;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款等。这对浙江的出口贸易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这种影响体现在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上。由于浙江目前的外贸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0%,且近年的递增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此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浙江退税总量的减少,会相当可观,影响相对也较大。其次,这种影响体现在贸易结构方面。由于一般贸易占浙江出口额的80% 以上,其中服装、棉纺、一般机电产品等退税率下调4个百分点的产品出口额又占到60% 左右,因此浙江出口产品所受影响比较大。再者,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款的新政策,2004年不仅跨省区的退税会更加复杂,而且全省财政需负担的出口退税额估计将达30亿元。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无论对企业还是政府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短期内,它将直接导致浙江出口产品成本的上升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削减。但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也蕴含一些非常积极的因素,它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助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出口效益。
(五)消费问题。近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一直徘徊在11%左右,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的增幅却基本保持在22% 以上,相差约1倍;2003年前三季度,它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了33.6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和31个百分点(消费—出口)。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一与投资率偏高有关;二与城乡居民及其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关;三与消费结构升级和统计分类问题有关。
三、2004年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2004年浙江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从国际看,随着美国经济的趋强,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力会继续增强。浙江是全国发展活力最强的省区之一。如果宏观环境不发生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突变,2004年全省经济将继续运行于13% 以上的高增长区间内。投资仍将是延续本轮增长扩张期的主要支撑。现阶段关注的重点应是,在全省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上,着重化解深层次的矛盾和结构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尽快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与对外的统筹发展。
(一)增长与发展。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应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这样一种理念,在增长势头强劲的浙江,尤其需要形成共识,并牢固树立起来。
(二)GDP与就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两项重要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增长”通常优先于“充分就业”, GDP往往被当作评判的核心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这是不利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浙江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不仅具有短期的影响,而且很可能成为长期的制约因素。解决不好,则可能形成“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还将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应当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充分就业”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障充分就业与社会公平,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装备部门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无疑有助于增强全省的综合实力。但这一进程,应与服务业的发展相协调,切不可以牺牲服务业的发展为代价。服务业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要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不将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制造业的发展,而在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方面,无所作为;有些地方对竞争力已经衰减的传统工业,仍极力给予政策扶持,而较少引导它们从工业领域退出,向第三产业转移;有些地方在税收、用地等方面,都向制造业倾斜,对第三产业则“另眼相看”,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特别是就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事实上,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明显较高的就业弹性,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它对整个就业的带动效应也不断增强。
(四)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加快发展浙江的服务业,必须进一步激活和利用民间投资。激活和利用民间投资,还必须转变全省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此同时,应逐步将政府投资限制在社会公益性或自然垄断领域中,并纳入预算范畴,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监督,提高透明度。
部门篇
有:全广明撰写的《2003年浙江农业:进程与对策》一文;周必健撰写的《2003年浙江工业:新增长阶段上稳定快速运行》一文;骆云伟、卢成南撰写的《2003年浙江商业的发展及其趋势》一文;徐剑锋、凌利琴撰写的《2003年浙江对外经济贸易评析》一文;黄建华、王京军撰写的《200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趋势展望》一文;吴磊撰写的《2003年浙江城乡居民消费状况与变动趋势》一文;沙虎居撰写的《2003年浙江金融保险业发展状况》一文;李文峰撰写的《2003年浙江旅游业:恢复与重振》一文。
专题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郑言实撰写的《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应焕红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个私经济》一文;李东华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文;刘冰、黄华章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优化浙江产业组织》一文;闻海燕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浙江农业竞争力》一文;吕品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增加浙江农民收入》一文;聂献忠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与前景》一文;朱国凡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欠发达地区专业市场“二次创业”》一文;莫燕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科技投入》一文;彭学兵撰写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城乡居民知识化》一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浙江个私经济》要点。
一、个私经济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个私经济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目前,个私经济在整个浙江经济中已经超过“半壁江山”,有的地方甚至超过80%。2002年,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174家)等五项指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个体私营经济大省”。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支持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个私经济成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动力、扩大出口、促进投资、增加税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推进浙江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不可替代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农村居民为例,2002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496元增加到2437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1.7% 上升到39.6%,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65.8%,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个私经济发展得到的。
二、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的现状。2003年上半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备部署,浙江个私经济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呈现出大提高中大发展的态势:其一,发展速度迅猛。2003年1—6月个私经济增长迅速,全省新开业个体工商户18.55万户,平均每天有1000多家个体工商户开业;新发展私营企业4.25万家,平均每天有234家私营企业诞生。全省有9个市私营企业增幅超过20%。1—6月份全省新开业个体工商户18.55万户,从业人员32.69万人,注册资金335.02亿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每天有1.83亿元注册资金进入个体经济领域。广大个私业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看好,继续加大投入,增强企业后劲,据统计,全省有1万多家私营企业上半年追加了固定资产投入,金额近100亿元,共投入技改资金202亿元、新产品开发资金222亿元。其二,总量指标趋前。截至2003年6月底,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156.29万户,从业人员278.84万人,注册资金652.5亿元;私营企业28.21万户,投资者66.48万人,雇工382.63万人,注册资本2583.28亿元。实现个私总产值3796.5亿元,出口交货值434.74亿元。其三,资本实力雄厚。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75家;全省户均注册资本达91.57万元。现有私营企业集团346家,有384家私营企业的总资产超过1亿元。全省私营企业获得340个省著名商标、18个驰名商标、257个浙江名牌,240家企业通过欧洲CE认证,264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四,外向经济活跃。一是民间资本与外资相融合,提高了个私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上半年全省个私企业与外商合资239家,合同利用外资12.53亿美元,实际到位5.98亿美元;到6月底累计与外商合资1928家,合同利用外资70.36亿美元,实际到位51.42亿美元,到位率达73%。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个私企业设立境外机构179个。上半年新获自行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已逾千家,累计达4780家。全省个私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34.74亿人民币。二是民间资本与国有集体资产相融合,加快了个私经济向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进入的步伐。全省累计有1222家个私企业投资参与了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通过拍卖兼并国有集体企业的个私企业达466家。三是部分个私企业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动作力度加大,获利能力提高。一方面,部分企业充分利用省外市场、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省外投资。另一方面,一些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利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投资基金、债券等途径来实施资本运作。目前全省有私营上市公司11家,其中5家为2003年上半年新上市。其五,产业结构优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已成为浙江社会各界的共识。在上半年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有近1/4从事制造业,这些企业集聚了新开业个私企业中47%的从业人员和37.09% 的注册资金;特别是私营企业,新开业户中有一半从事制造业。另外,随着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截至6月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0.67∶17.92∶81.41和1.2∶59.3∶39.5。与年初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另外,个私经济块状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强化,全省1269个工业园区中,八成左右的企业为个私企业。其六,社会贡献增大。一是个私企业成为安置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主通道。上半年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为社会新设就业岗位84.33万个,净增48.34万个,有5.26万名下岗职工在个私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个私经济吸纳安置的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多达9万人。目前,全省个私经济的从业人员已达727.94万人。二是个私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2003年上半年,台州、舟山的个私企业上缴税收占当地税收总收入的60% 左右,金华超过40%,温州、嘉兴、湖州占30% 左右,嘉兴、湖州、衢州、台州、舟山等五市的个私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411.27亿元,占五市全社会GDP的49.46%。此外,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广大农民走出贫困,实现从温饱走向小康,并向富裕化迈进创造了条件。
(二)浙江个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先发优势减弱;二是政策有待公平;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四是产业层次较低;五是技术水平低下;六是企业制度缺陷。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浙江个私经济大发展带来新机遇
个私经济在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主要应把握以下机遇: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二是世界科技新高潮的机遇;三是“走出去”开辟发展新天地的机遇。
四、促进个私经济发展,加快浙江小康建设
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认识、优化环境;二使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三是集约经营、提高素质;四是加强教育、健康发展。
(杭州出版社200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