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布龙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神话传说

一、舞龙文化的思维起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权利、尊贵和吉祥,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人们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守护神。人们认为龙翻江倒海、腾云驾雾,具有主宰云雨、呼风唤雨的超强能力。因此,自古以来,每当田地龟裂、禾苗干旱时,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地去龙潭求雨。尤其是在古代,在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都极其艰难和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非常需要找到精神的寄托,正如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所说的:“这种哲学,看不见它所不能立刻圆满解答的问题。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可能的事,而我们祖祖辈辈在千秋万代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经验突然失去了作用,如果我们也处在真正的‘原始’人的地位面对着大自然,那么,我们也必然会去建立同样原始的‘自然哲学’。这个哲学也会是宇宙万物有灵论,而以逻辑的观点看来,它也会是完美无瑕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我们所拥有的那点儿微不足道的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王月曦.奉化布龙[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78.人们把龙看作是神异的动物,它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是九种动物的合体。龙也是人们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它英勇善战,专门锄强扶弱,帮助贫困和善良的人;它本领高强,变化多端,能够开河移山,拥有无边的法力;它聪明智慧,能够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总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出现。人们把能够想象得到的所有美好的品质,全部赋予了龙这种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其实展现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信仰。庞茹.奉化布龙:在灵动中圆满[J].文化交流,2014(4):72—74.

龙图腾并不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很多民族也都有关于龙的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尊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史记·天官书》中记载,“轩辕黄帝是黄龙体,离开人寰时化龙上天”。黄帝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是华夏文明的开创者,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传说黄帝是化龙而升天的,足以看出人们对黄帝与龙形象的尊重和崇拜。夏禹治水中也有神龙以尾巴画地道的故事,龙是无所不能的神物,夏禹治水是造福万民的好事,神龙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神龙能够听到人们的祈求,通过降雨保障人们五谷丰登。《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止,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所有关于神龙的传说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而是与真实的历史相互衔接的,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着积极生活和勇于开创的精神,神龙作为一种信仰支撑着他们,同时也赐予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舞龙文化”最初起源于人们对神龙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以现有的资料来看,舞龙运动是在龙传说之后的一个延伸现象。所有的文献记载都已证明,有了龙图腾之后才出现舞龙文化和舞龙运动,舞龙是人们在求雨时使用的最古老的祭祀方式之一。人们用舞龙来求雨,是相信地上的舞龙与天上的飞龙是相互感召的,或者说是人们相信地上的人们开始舞龙时,地上的龙就会飞到天上去,引发电闪雷鸣,并降大雨。在古代人民的意识中,舞龙运动是表达对神灵尊重和敬仰的一种方式,被人们赋予了重要意义和美好愿望,而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舞蹈运动或娱乐方式,因此,舞龙运动开始之前,人们一般会先摆放一张桌子,在桌上放着各种贡品,以供神灵享用。从舞龙运动的发展来看,最初,人们只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形态进行舞蹈。例如,在库鲁克山崖中发现的“双人舞图”,一个人单腿独立,另一条腿向后抬起,头上戴着羽状的饰物;或单腿独立,展开手臂作飞翔状,这是最古老的“假形舞”,为后期舞龙文化的产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人们开始模仿龙的动作。春秋以前,人们多半是匍匐爬行状的,在地上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而已,非常狂放和粗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神龙的威力,只能算是“龙舞”而已,但这种活动确是舞龙运动最初的原型;从战国时期开始,是龙的形态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模仿的龙逐渐褪去了爬行动物的特征,人们开始通过组成多个龙形的方式进行舞蹈,形态和结构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最初的牛角使用鹿角代替,龙须的特征也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并且出现了头发和节等关键的特征,从“匍匐爬行”到“跳跃飞腾”是这一时期最关键的变化。

二、奉化布龙的历史传说

浙江省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区南面,东濒象山港,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嵊州和余姚三县,北与宁波鄞州区毗邻。奉化山川秀美,环境清幽,有很多山涧渊潭。古时人们把这些深潭看作神龙的隐身之处,又称之为“龙潭”,把“龙潭”中长期生长着的蛇、蛙、鱼等一些动物看作是龙的化身。雨水稀少时,农民就去“龙潭”求雨,将“龙潭”中的动物带回家,如神供奉;雨水充沛时,就将动物送回“龙潭”中,在送“龙”回“龙潭”时,一般要举行“送龙大会”,以表达感恩之情。宋代奉化籍著名诗人戴表元,在《观村中求雨》诗中写道:“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西村雨绵绵,东村犹日出。”这既是对当时活动的一种记录,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真实的生活现象。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求雨”活动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而且,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一些常规性的舞龙活动。总的来说,古代劳动人民对“蛇”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认为,“地上的蛇”就是“天上的龙”的化身,而这一点在很多诗词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左传》中记载:“襄二十八年蛇乘龙。标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南宋罗浚纂在《宝庆四明志·雪窦山隐潭》中写道:“隐潭,县西北五十里,潭居两岩之下,两岩相抗,壁立数百仞,仰似窥天,仅如数尺,瀑泉如练,循崖而落,水寒石洁,悚人毛骨。每遇亢早,祷其潭,有小蛇出没,旋应如响。”宋代诗人楼钥在《隐潭》诗中提及:“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由上述诗词不难发现,大家都将出没在水潭中的蛇看作了卧龙,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在任何人都没有见过龙的真实面貌之前,人们总是会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见过的事物进行想象,进而结合出新的物种,而将蛇的形象与龙的形态进行结合,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在奉化,关于龙的历史传说众多。奉化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仅给予了当地人民以衣食果腹,更是孕育了古老的奉化文明,它的神奇和魅力赋予了人民无限的遐想。传说之一,化木降雨。奉化溪口镇三石塔有次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干旱,为了能让农作物丰收以填饱肚子,村民在龙潭求雨,求了整整三天三夜,还是一无所获。在人们快要绝望的时候,龙潭里飘来一根木头,人们以为木头就是神龙派来降水的神物,便把木头请回村子里供奉,随后真的下了一场大雨。为了表达对神龙的敬仰,村民就将木头雕刻成了神像的样子,摆放在龙王庙。后来,村民有任何困难或问题,都会去求龙神保佑,龙王庙至今都香火不断。传说之二,布袋和尚和龙王。布袋和尚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期的一位高僧,因其常年背着一个布袋云游四方而得名,相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在布袋和尚很小的时候,长汀村大旱,村里的族长带着村民到奉化江下游方桥请龙王下雨。方桥龙王的雨水用完了,就进入布袋和尚的梦里说:“你陪我去跟长汀河龙王那里借点水吧。”长汀河龙王心高气傲,本来对族长舍近求远去求方桥老龙王就很不满,又看到弥勒佛和他一起同行,就更加生气。长汀河龙王自恃是东海龙王的外甥,就是不给弥勒佛面子,搞得奉化上游大雨倾盆,下游泛滥成灾。后来,玉皇大帝要惩罚长汀河龙王,无奈其他神仙纷纷求情,就命令长汀河龙王在奉化江上建了一座桥,为奉化百姓造福。传说之三,三隐潭龙王与北宋皇帝。北宋仁宗皇帝在某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被人追杀,逃到一个山洞,在前无出路后有敌人的情况下,一位白胡子老人救了他,老人请求皇帝给茗山龙王赏赐一道御赦。皇帝醒来后,将梦中的地方用图纸画了出来,并令人寻找茗山,谁想领旨前去寻找的人将皇帝赏赐给三隐潭龙王的褒奖误给了茗山龙王,自此两个龙王就结下了怨。王淼.美丽浙江风——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断想[J].今日浙江,2013(13):56—57.直到宋朝皇帝认为两龙矛盾对百姓不利,又写下了“应梦名山”送到雪窦寺之后,事情才告一段落。

历史传说是否真实其实并不重要,只是以此突出“神龙”这一形象对于奉化人民的重要性而已。早在5000多年前,奉化人民就已将龙的形象烧刻在了祭祀用的陶瓷上,其主题是“云龙杯子”,寓意子子孙孙都能够在祥龙的庇佑下平安健康地生活。正是这份来自内心深处对神龙的依赖和崇拜,才能够使舞龙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神龙的历史传说对于奉化人民犹如大树的根基一样,可以保证一种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永久地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