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教育目的的叩问: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含义

以往的研究对幸福感的界定大都是从操作层面上进行的。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者们,将幸福感定义为人们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人们的幸福感状况,就是对总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和具体领域的满意。总体生活领域满意感是指人们对生活总体满意程度的评价;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感是指人们对具体生活领域如经济状况、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工作状况、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者们,则特别注重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状况。他们认为幸福感状况取决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权衡。心理发展意义上的研究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自身得到充分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愉悦心理体验。本文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理解将综合利用以上三种视角的合理成分,认为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不仅是一种积极情感,同时也是对自身职业的满意评价,而且应该是建立在取得一定的职业成就、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与自我实现以及客观现实和需要、期望水平相吻合的基础上积极情感和满意、满足的评价。

要全面理解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含义,需要基于幸福的内涵,并结合中学校长这一职务的角色定位以及这份职业的内在特性,才能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含义最终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一、中学校长的职业特性和角色定位

中学校长到底是谁?校长这一职业的特性是什么?校长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比如教师职业,有哪些显著的不同?对这几个问题的把握是下一步正确理解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内涵的逻辑前提。

(一) 中学校长的职能和工作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校长的职能也随之变化。在美国,最初,校长是以首席教师(headteacher)的角色出现的,在学校事务中行使协调的职能。之后校长的职能由行政管理型过渡到课程管理型并进一步扩大到教学管理型。当前,校长拥有三项持久的基本职能,即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的监督和领导,学校—社区关系的协调和维护。辛志勇,王莉萍,刘刚喜.中小学校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17-20.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没有设置专门的“校长”,那时官学中的主管人员一般是朝廷命官,私学的主办人员及教员均是创办者本人。20世纪以来,校长职能和角色定位不断变化,但主要分为两种,社会活动家型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张其志.中小学校长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基于校长的职业角色和工作行为特点[J].继续教育研究,2010(9):86-88.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职能有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行政官员,更是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者、教育科研的学术带头人、学校教学的领导者、内外关系的协调者。有位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把我国校长的工作内容分为七个方面,每个方面细分了具体的工作行为:(1)领导课程教学。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提供教育技术和教学材料、设备;指导课程设计与研发;指导与监督课程的实施;评价课程与教学。(2)促进学生发展。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正确督导和评价学生的发展;关心、激励学生;指导并促进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3)学校战略管理。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掌握学校发展现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学校成员共同实现规划目标;持续监督和评估目标实现情况。(4)学校文化建设。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发展学校特色;营造和谐民主的学校氛围。(5)人事管理。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设计并建立学校的组织结构;选拔和聘用教师;关心和激励教职工;评价、监督教职工工作;鼓励和规划教师在职进修。(6)财物资源管理。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校园建筑规划;学校财政的编制与预算;学校财产的安全使用与监督;学校资源分配。(7)公共关系管理。具体的工作行为包括:学习和落实政策法规;维持与上级机关的良好关系;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构建校际合作伙伴关系。张其志.中小学校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校长的职业角色和工作行为特点[J].继续教育研究,2010(9):86-88.由此可见,校长的工作内容相当多样、复杂且涉及的范围广泛。

(二) 中学校长的工作特性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一般人会认为他们的工作和企业组织或其他组织的领导管理工作没什么区别,按照管理的基本规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但是实际上,校长工作非常繁杂、琐碎,甚至很多是事务性的工作,不能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来理解。林建华等人调查研究发现,校长每周的工作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具体事务:(1)早操点名。(2)行政会议。(3)检查卫生。(4)参加主管部门会议。(5)担任一定的课务。(6)接待有关部门来员。(7)每周听课2—3节。(8)备课、批改作业。(9)到各办公室了解情况。(10)偶发事件处理。(11)与学生谈话。(12)向有关部门咨询情况。(13)接待家长。(14)阅读文件。(15)与教师谈话。(16)身不由己的应酬活动。(17)教工会议。(18)后勤工作安排。(19)政治学习。(20)学校创收等有关问题。林建华,陈恒志.中学校长管理角色探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30-31.

那么,除了我们所能直观感受到的繁杂、琐碎,中学校长这一职业还有哪些特性呢?笔者参阅了前人的研究结论,比较赞同台湾学者林明地的观点,他认为校长工作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持续时间很短的工作。(2)工作时间长。(3)很多在内容、目的、复杂度、情感成分方面相当有变化的工作。(4)由于经常被打断,所以工作支离破碎。(5)面对面、口头的互动居多。(6)因为倾向于口头互动,很多决定都在“校长的脑袋中”,增加研究的困难度。(7)一天中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由别人的需要、要求与问题所引发的,校长行事安排很难事先订好。(8)一天当中有些时段具有无法预测性,相当快速的工作流程。(9)许多细小的、琐碎的决定。(10)大部分与成员(部署)互动。(11)与社区存在无法预测的关系,来自社区有形、无形的压力不小。(12)倾向于立即处理问题与“活生生的”行动。(13)工作与学校教育目标的联结不甚明确,必须经常地、刻意地加以思索。(14)有关组织目标与学校运作方面,很少获得来自教育行政长官的明确回馈。(15)控制系统给予校长相当的自主,但却几乎要求他(她)负全责。(16)工作具有周期性。(17)工作负担沉重。(18)想要以一天或一周为单位来评估校长表现是很难的。校长工作的特性可以用几个名词和形容词来形容,这些包括:持续短暂、功能多样性、工作项目经常更换、支离破碎、情景特殊的、口语的、不定型的、不联结的、琐碎的,以及许多自主性。林明地.校长学——工作分析与角色研究取向[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55-56.

(三) 中学校长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中重要的人力资源,承担着传递文明与文化的重任。教师这一职业因其在社会中的独特性而凸显其重要性。中学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这是新加坡为了突出中小学校长的关键作用在校长任职时写在委任状上的一段话。

校长的工作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你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而且形象地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你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教导员、班主任)发出的音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里感觉出每个教育者在学生心灵里面留下了什么。”这些名人名言道出了校长的作用是何其重大,影响是何其深远。

具体而言,校长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包括:(1)校长工作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热情和工作满意度。(2)校长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3)校长工作影响学校的整体绩效、士气和目标达成度。(4)校长工作影响学校的对外关系。总之,校长工作的影响十分广泛,对学校的内、外部成员,学校的内、外部关系都可以产生作用和影响。

(四) 中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校长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职务或学术头衔,在实际工作中,他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履行多种职责,是一个集行政、教育教学、社会责任于一体的复合型职务。

中学校长承担如前所述工作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扮演相应角色的过程。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也是教师的“教师”。陶行知说:“中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工作本质的一号人物。”

Speck把校长角色分为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自身四种。Marsh Speck.The Principal ship:build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1999.根据美国学者L Joseph Matthews和Gray M Crow在《今天怎样当校长》一书中的观点,校长扮演了七种角色:学习者的角色、领导者的角色、指导者的角色、督导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政治家的角色、倡导者的角色。L Joseph Matthews, Gray M Crow著.今天怎样当校长[M].徐益能,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3-16.(1)作为学习者的校长。学校首先是一个学习机构,校长首先也应当是学习者的首领,是一个能运用各种才能和方法坚持不懈的、严格的学习者。校长不仅自己要做到终身学习,而且必须作为典范并慢慢地灌输这种行为给别人。(2)作为领导者的校长。领导能力和学习密切联系,校长不仅是学习者,也是学习的领导者。校长在创造、维持和改变学校文化,构建共享的学校愿景,解决难题,制定决策并解释,以及发展团队合作等方面做出领导。(3)作为指导者的校长。在学校内部,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的学习环境,在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方面起中心角色的作用。(4)作为督导者的校长。校长需要通过观摩老师平时的上课来评估老师们的教学成绩,此外,校长需要在计划、发展、督导和评定教育才能以及课程纲要等方面做出领导,以影响教师改进教育,帮助教师明白学校进步的外部需求和鼓励教育进步的内部学校文化。(5)作为管理者的校长。校长在学校改革方面起着重要的管理角色的作用,特别是当他们安排财政、教学设备、计划及活动事务的时候。在这些事务范围内,校长帮助教职员工理解教学计划、活动、建筑物、财政等之间的联系,校长也使其他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管理。(6)作为政治家的校长。校长在帮助外部理解学校的使命以及帮助内部学校人员理解外部需求两个方面同等重要。校长所扮演的政治家的角色是一个推动者和调停者。(7)作为倡导者的校长。校长要基于社会公平、知识共享、法律条文及法定决策的驱动,适应多样性和差异性。

林明地认为,校长在学校扮演的角色大约可以区分为在专业层面上的角色和个人层面上的角色。其中专业层面上的角色又可区分为在学校层级扮演的角色和校长在专业社群所扮演的角色。详细而言,校长在学校扮演五种主要角色:教育者(educator)、行政管理者(administrative manager)、文化领导者(cultural leader)、专业社群的一分子(a member of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ty)、个人自己(inner person)。林明地.校长学——工作分析与角色研究取向[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79.江汉油田东方红中学校长袁运钊认为,现代校长的角色定位要从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化,即要做最新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做学校教科研的领路人,做教学资源的经营者,以及做面向社会、善于交流的社会活动家。袁运钊.教育转型时期中小学校长的使命及角色定位[J].石油教育,2009, (2):95-97.

校长要扮演好这几种角色,就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同时,社会也对校长提出了多维要求。王铁军在其著作《校长学》中就提出,校长要做政治上的“忠”业者,工作上的乐业者,管理上的专业者,能力上的创业者和道德上的敬业者。王铁军,等.校长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262-266.

二、中学校长的需要和期望

(一) 中学校长的需要

需要指的是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一方面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依据。这一概念包含三种含义:第一,需要是一种摄取状态。这就是说需要还不是行为和行动,而是行为的源泉,需要具有行为的动力。第二,需要总是与不足或缺乏联系在一起。没有不足就没有需要。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不足是相对的不足,它具有社会制约性的特点。这种不足的多样性构成了需要的多样性。第三,需要是在主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动态性。主体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新的需要。主体的需要再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有数量上的增减,而且往往有质量上的变化。陈玉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2-13.

校长的需要是校长个体因为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摄取状态,它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社会要求的必要条件在校长头脑中的反映。这种摄取状态是校长办学的动力因素。中学校长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人际需要和精神需要,由于下一节在论述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类型的时候对这三类需要有详细的阐释,在此就先不做介绍。

以上三种需要是从普遍意义而言的,是校长这个群体可能产生的需要。然而,就个体而言,所处的需要层次或者优势需要不一定是一样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某一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该需要的激励作用就会消减,新的、优势需要又会出现,只有优势需要才能对人起到激励作用。研究表明,校长个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优势需要,需要的特点也不同。如:处于入职期的校长,需要在此期间熟悉学校机构、人事、社区等学校内外的客观环境,其优势需要表现在尽快适应所在学校的环境和校长工作岗位,熟悉学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和人际关系等;对于处在稳定期的校长,他们已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管理好学校、改进学校,此时的优势需要就体现为进一步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效能,带领学校走上新的台阶;对于处在成熟期的校长,个人和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此时校长可能就希望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创办一所体现校长个人思想的特色学校等;当然,有些校长经历了成熟期后,到了一定时期,如果没有新的突破,会感到倦怠,这也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阶段,处在该阶段的校长,热情降温,职业倦怠,理想消退,身心状况都欠佳,其优势需要可能是想着离开,或者重新换一个工作环境甚至是换一份全新的工作等。

(二) 中学校长的期望

期望区别于理想和需要,期望是指基于自身现状、原有的基础和所处的需要层次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和估计,是具体化的某种需要。期望是一种个体感受,即在同样的条件下,由于不同的中学校长所持的期望值不同,那么满足感、幸福感就会不同。人们往往会对一样事物提前勾画某种标准,设定某种心理预期,期望的达成就是对该种标准的达成,即实现某种心理预期和客观现实的大致匹配。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处于每一个社会位置上的人有一定的要求,对此我们称为社会期望。个体按照该期望去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我们称之为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王艳霞.师生期望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6):36-37.中学校长的期望包括社会期望和个人期望。

结合后面章节要论述到的本书的支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目标理论、期望值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笔者认为,需要和期望两者之间有重叠的内容,期望包含需要的满足,期望还包括成就的取得,期望的达成程度取决于个体的期望水平和期望值的大小。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学校长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又统称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和职业成就的取得。

(三) 中学校长需要和期望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中学校长,有不同的需要层次和期望,即便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校长也有不同的期望值。那么,影响中学校长需要和期望的因素有哪些呢?

(1)中学校长个人因素,包括校长的性别、年龄、担任正校长的年数或入职的年限和阶段,对工作的熟悉程度,以及校长个人的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成就动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学校长会产生不同的优势需要和期望。

(2)学校的客观条件,指校长所在学校的客观情况,包括学校规模、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经费情况、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教师的期待等。

(3)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校长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期望,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即便是很多条件相当的校长,其需要和期望也不一定相同。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或自我独立—依赖概念(socially independent-interdependent)。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如欧洲和美国,人们比较关注个体自身,倾向于区分自己和他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心理感受,注重自尊。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理想要与集体理想保持一致,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与集体需要的满足有冲突,个人要和他人保持和谐一致。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影响人们选择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资源,对幸福感产生作用。

(4)教育主管部门的意志或者行政领导的个人意志。校长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领导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校长的期望。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认为,校长既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又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其需要和期望是复杂多样的。每一个校长的需要和期望都是独特的,由于个性和环境的不同,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校长的具体需要是完全相同的。比如,每个校长可能都希望能在学校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自己的办学理念能够转化为办学行为,自己能成为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所期待的人物,能够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即校长都希望在学校里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然而,因为每个校长的抱负水平、目标的大小、成就动机和目标感的强烈程度,以及学校的层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不一样,使得每一个校长的需要和期望水平就有所不同。有的校长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格校长,有的希望成为名校长,有的希望成为教育家校长。或者,因为个体特质的不同,有的是经济导向的,有的是政治导向的,有的是业务水平导向的,从而成为或是企业家型校长,或是政治家型校长,或是专业权威型校长。校长们总是基于自身的条件和水平,有意无意地为自己设计着一种可能达到的生存状态。

三、基于优势需要和期望的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

有了第一章对幸福内涵的解读,以及前面对校长职业特性的理解和对中学校长需要和期望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这个词汇组成来看,顾名思义,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来自于校长职业本身,中学校长对“校长”这种职业的满意感是前提。首先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应该从教育事业和校长职业的内在特性中寻找。其次,职业幸福感应当基于校长职位本身,是中学校长个性化地成功履行岗位职责,是在校长这个岗位上所取得的职业和专业成就而带来的一种体验。再次,这种岗位上的成就又与其个人专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岗位上的成功其实也是个人能力在岗位上的体现。最后,它是中学校长工作各个方面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心理预期与客观现实大致匹配而产生的满足感,特别是潜能的发挥、自我实现、体现自我价值时精神上的愉悦状态。只有获得了精神上的、内心的满足感,才能达到高度幸福的境界。

从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定义——在学校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位上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我们可以知道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中学校长对职业本身的满意、取得一定的职业成就和个人内心的满足感三个方面。

同时,影响因素、校长职位和校长个人的需要、期望是决定其幸福感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影响因素和校长的需要、期望因学校的不同和校长个体的不同而不同,而校长所处的职位及职位对校长的要求是统一的,不论校长受到学校哪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论谁当校长,校长的职责和任务都是既定的。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就建立在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平衡之上。

就理论分析而言,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于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人际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可分为物质幸福、人际幸福和精神幸福。

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才带来满意感和满足感,这取决于中学校长的期望水平。因此,满意感和满足感是基于期望的,而幸福作为个体的内心体验,除了因基于期望而获得的之外,还有一部分不在期望之中,而是人性得到了某种肯定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