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代意义上的失地农民问题首先出现在西方国家,其中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实现农民“强制性转移”最为典型。二战后,拉美国家失地农民问题曾成为社会的焦点。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集体土地的征收转用产生了众多的失地农民。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转型期,即新型城镇化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将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将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新生劳动力就业的高峰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凸显期,就业岗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以非市场方式征收农民的土地,而让他们以市场方式参与就业竞争,这是中国转型期特有的处理方式。随着劳动力市场制度的逐步完善,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弱,他们对失地后的工作、生活的担忧持续加大。因此,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发展问题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征地矛盾的焦点,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长远发展。
在理论上,多数学者在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思路主要聚焦于补偿和保障上。事实上,简单的补偿和保障并不能保护失地农民多方面受损的权益,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转变思路,从保障生存转向促进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弱势群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摆脱弱势地位进而走上发展之路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以创业促进就业将成为解决中国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新思路。而在实践中,虽然部分地区提出了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培训计划,但其本质上属于保障性培训的范畴,效果并不显著。现有研究成果为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较为有限,难以对失地农民创业提供有效指导。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失地农民创业的理论体系及政策支持系统,建立失地农民内在的保障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本书通过质性分析描述了失地农民边缘化及社会排斥的表现形式,梳理了反社会排斥的国际公共政策实践和经验,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支持弱势群体的发展政策提出促进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的视角,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内有关失地农民管理政策的演进路径,论述了国内失地农民保障性补偿模式和发展性补偿模式的优缺点。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了失地农民创业意识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以及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探究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的构成维度、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以及征地情境因素对意向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运用Multinomial Logit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从行业划分、创业性质和创业动机三个方面得出研究结论。
创业培训对创业活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培训能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创业意识,帮助创业者提高自信和创业技能,有助于新企业的创办。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类特殊群体,这类群体的培训应不同于一般的创业培训,创业培训体系建设也有其特殊性。在理论分析及田野调查基础上,本书构建了失地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资金、培训内容、培训机构以及培训监督等,并提出了学徒辅导式、伙伴式、个人领悟式等非正式培训方式嵌入失地农民创业培训的模式,以改善和健全失地农民创业培训体系,提升失地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
然而,失地农民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层次较低,各界普遍关注的是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保障问题,忽视了他们的发展机会与创业途径。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岗位不足的背景下,借鉴国际经验,在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应积极创建服务平台,建立失地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大力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创业型失地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并促进失地农民的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民生领域中公共政策的新动向。建议采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生产性政府行为、以税收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调节性政府行为、以融资政策扶持为核心的保护性政府行为,形成全方位失地农民创业政策支持系统,提高失地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推动转型期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本书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失地农民创业培训机制及政策支持系统研究(CKA120160)”成果(结项成绩:良好)的基础上提炼而成,是课题组成员合作研究的成果。课题组成员袁定欢、韩璐、周望月、赵佳茜、岑盈盈、贾金水等参与了课题调研、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由于时间仓促,且作者经验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本书的顺利出版,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葛娟编辑的辛勤劳动和提供的帮助。
鲍海君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