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范仲淹在浙江
长忆西湖胜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
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这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忆念西湖而作的著名诗篇。这里讲的西湖在杭州,鉴湖在绍兴。此诗不仅仅是为杭州西湖而发,而是诗人表达了他对其从政过的浙江地区的眷念之情。范仲淹曾先后在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越州(今浙江绍兴)和杭州担任过知州,留下了他的政绩,并在这些地方写下了很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他对浙江是富有深厚感情的。其实,他的故乡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在北宋时属于两浙路,从广义而言,范仲淹也可说是浙江人。记述范仲淹在浙江的事迹,对全面研究范仲淹其人及其在历史上的功绩,是颇有意义的。迄今为止,还未见有过这方面的专文。本文即拟作点拾遗、补白的工作。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卒于仁宗皇祐四年(1052)。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考中进士,初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司理参军。天禧元年(1017),迁文林郎、权集庆军(即亳州,今安徽亳县)节度推官。此后十年间,范仲淹在今安徽、江苏一带历任地方官。在这期间,范仲淹所任官职虽低,但他胸怀大志,颇有兴利除弊、刷新朝政的宏大抱负。
仁宗天圣三年(1025)四月,范仲淹针对当时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腐败的官僚政治,给刘太后和仁宗皇帝写了《奏上时务书》,痛陈不能“因循其弊”,必须改革的重要性。他希望赵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能从谏如流,采纳忠言,有所作为。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又写了长达万言的《上执政书》,论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等六项改革时弊的主张。天圣六年(1028),经晏殊推荐,范仲淹入京作了秘阁校理。从这以后,范仲淹因敢言直谏,得罪权贵,曾被贬出京城,但他为官清正,在封建士大夫中颇负盛名,终不是权贵们所压抑得住的!
明道二年(1033),庄献太后(即刘太后)崩,仁宗(赵祯)皇帝亲政。不久,因宫内争吵,仁宗发怒,要废郭皇后。当朝宰相吕夷简利用这场宫内争吵,借机报复,以郭后“立九年无子”为名,支持废后之议。这时,范仲淹在朝任右司谏,他对“废后”事极陈其不可,认为应早息此议。但吕夷简为讨得仁宗的欢心,竟宣布不准大臣们再提意见。因此,范仲淹便和御史中丞孔道辅等人伏阙争谏。结果非但达不到“廷争”的目的,反而横遭贬逐,出知睦州。
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知睦州,这是他第一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范仲淹虽是被贬谪而来,但他却与一般封建文人不同,他不消沉怨叹,计较得失,而是忧国忧民,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在《睦州谢上表》中,仍以“死无所避”的敢谏精神,引述汉、唐的历史经验,把“废后”问题同赵宋王朝的政治得失联系起来分析,反复陈述自己的见解。同时,在《与晏尚书》信中,范仲淹又表示,既到睦州任长官,“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他说:“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然而,在谄谀成风、权佞当道的北宋中期社会里,范仲淹这样做必然要冒些风险。对此,范仲淹心里是明白的。他在赴睦州途中及到任后所写的好多诗文都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例如,《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其一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汩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其二
妻子休相咎,劳生险自多。
商人岂有罪,同我在风波。
其三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范仲淹赴任睦州时,“由颍、淮而下越”,船上遇风,他即景生情,颇有感触。自己遇到危难时泰然自若,“尽室任风波”,又想到将来更应注意到处于危险中的人们,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范仲淹在睦州任期内,还写了《谪守睦州作》、《出守桐庐道中十绝》、《萧洒桐庐郡十绝》、《新定感兴五首》、《游乌龙山寺》、《桐庐郡斋书事》等诗篇,或写景状物,自然而有情致,或叙事抒怀,委婉而兴寄讽谏,表现了他忠于北宋王朝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范仲淹在睦州时,曾到过桐庐富春山,寻访过严光(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的著名隐士)的钓台和隐居处。他还在富春山麓为严光始建祠堂,免除其子孙四家徭役以奉祠。范仲淹又亲自为之写《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颂扬严子陵高尚的道德情操,“出乎日月之上”,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深寄其倾慕之情。据说范仲淹所写的这篇《严先生祠堂记》曾给他的友人李泰伯(觏)看过,李读后极为叹服,唯提出改一个字(即把原稿上的“德”字改成“风”字)。这就是《祠堂记》最后的十六个字赞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另有一条记载:“范文正公谪睦州,过严陵祠下,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吴俗至今歌之。”
范仲淹知睦州,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他能体察民情,兴利除弊,政绩颇佳,因而老百姓怀念这位正直的州官。例如,睦州(北宋末年改为严州)定武门外就建有“思范祠”,改州宅“千峰榭”为“思范亭”。
范仲淹在景祐元年正月出知睦州,六月调任知苏州,八月又奉命徙明州(今浙江宁波)。时苏州适逢水灾,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从事救灾工作。两浙转运使上奏言“仲淹治水有绪,愿留以毕其役”。所以,九月又复知苏州。
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调回京师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这时,他处在皇帝左右“顾问”之位,“论事益急”。当朝宰相吕夷简感到很头疼,想以利相诱,曾暗地里派人给范仲淹说待制是侍臣,不要太多议论了。范仲淹根本不予理睬,他回答说:“论思政侍臣事,余敢不勉!”吕夷简知不可诱,遂调他权知开封府,“欲挠以繁剧,使不暇他议,亦幸有失,亟罢去”。但范仲淹精明能干,“决事如神”,“弥月,京师肃然称治”。当时有一首民谣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的名气反而更大了。而吕夷简擅权如故,“进用多出其门”,范仲淹对此极为不满。他上《百官图》,在仁宗御前,当着吕夷简的面揭露其擅权营私,奏请仁宗“进退大臣,不宜全委宰相。”范仲淹针对吕夷简的论点,写了《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和《推委臣下论》等四论献呈仁宗,大抵讥刺时政,切中要害。他尖锐指出:用人之权“不可尽委于下”。影射吕夷简滥用大权,“数年之间,左右前后,皆权臣之党也”; “中外远近无敢忤权臣者,故下之情不达,而上之势孤矣!”吕夷简大怒,即以“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等罪名把范仲淹贬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当时的名士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起而为范仲淹辩护,亦先后被贬逐,社会上誉之为“四贤”。景祐四年(1037),范仲淹徙知润州(今江苏镇江)。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又徙知越州。
知越州,是范仲淹第二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他在越州任内,写了不少优美的诗文,表达他的思想情绪。例如:
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
可怜白酒青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
——《诸暨道中作》
翠峰高与白云闲,吾祖曾居水石间。
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
——《题翠峰院(范蠡旧宅)》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赵上闻子规》
范仲淹尊崇越大夫范蠡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天下为己任,并以杜鹃鸟的啼声为衬托,在归字上做文章,但却无退隐之意,而是寄寓着积极有为的奋斗精神。越州有佳山水府,环境清幽,“此地比丹阳又似闲暇”。然而,范仲淹并不以清闲为满足,无所事事,而是很想做一番事业。他在知苏州、知润州时都兴办了州学,到越州亦以兴学为意,亲自写信请人讲学。他可说是一位“亲民之官”,比较了解和同情民间的疾苦,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治理越州时间并不长,但很有实效。例如,范仲淹后来在给皇帝的奏书里谈到,他在知越州时,该州岁入达三十多万缗,即使北宋政府的收入增加,以应付军政开支,同时对人民亦有好处。范仲淹在越州是为人民办了些好事的。例如,在绍兴卧龙山南麓,会稽府署附近“掘废井而得泉”,给老百姓解决饮水问题;又修复凉堂,署其名为“清白堂”,构亭于其侧,名曰“清白亭”。宝元二年(1039),范仲淹还亲自撰写《清白堂记》,记叙废井的复清和“清白堂”的修整情况。他写道:“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凉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范仲淹在这里,以井、泉为题,阐发了一个重要思想:“… …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井以辨义,盖言所施不私矣。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之规。”就是说,做官要以清白廉洁为准绳,如井水供人享用,有德义于百姓。这是范仲淹对官吏的基本要求。但在封建社会里清正之官毕竟是少数,而贪官污吏却很多,这在北宋中期已成为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当时,由于推恩等原因制造了大量冗官冗吏,这批官吏一上任,只知搜刮百姓,民怨沸腾。范仲淹穷苦出身,成名后又多次被贬到地方做州县官,比较了解这些情况,亦深有感慨。《清白堂记》这篇仅有二百四十四个字的短文,晓畅而自然地寄寓着这种观点,发人深思。他力争改革北宋的弊政,后来他执政时实行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整顿吏治,考核各级官吏,惩办贪官污吏。而这一点,在《清白堂记》里已见其意。
范仲淹对官吏既要求严格,对僚属也能关怀备至。《范文正公集·言行拾遗事录》卷一百段记载:“公守越,户曹孙居中卒,子幼家贫,公助之俸钱百缗,治巨舟,差老衙校送归。作一绝句戒其吏曰:‘关津但以吾诗示之。’诗云:‘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如上所述,范仲淹知越州“有惠政”,当地父老志之不忘。据记载,在范仲淹修复的“清白堂”上面有个“希范亭”(即范仲淹所构筑的“清白亭”,后人改为“希范亭”纪念他);在越州州署前面有块牌坊曰“百代师表”;会稽郡“名宦祠”中奉祀着范仲淹。这些,都是当时和后世人们怀念范仲淹的见证。南宋文学家王十朋有《清白堂诗》云:
钱清池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
范仲淹知越州期间,西夏元昊称帝,宋、夏发生战事。范仲淹出于满腔爱国热忱,“自请行边”。此后,他就调往西北前线,先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知耀州(今陕西耀县)、庆州(今甘肃庆阳),与韩琦等分管陕甘一带军事,并做得很有成绩。当时,西夏人相戒说,现在不能再攻延州了!“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指懦弱无能的前延州知州范雍)可欺也。”范仲淹在边境上实行睦邻、安抚政策,羌人等少数民族尊称他为“龙图老子”(时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范仲淹卫戍西北,屡建功勋,这是他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
庆历三年(1043)春夏,西夏与宋朝讲和,范仲淹回朝当上了枢密副使,不久又晋升为参知政事。仁宗多次指定范仲淹提出治理国家的方案。范仲淹虽明知“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能”,但仍毅然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条“端本澄源”、治国安邦的重大措施。这十条措施,后来多半以仁宗诏令的形式公布推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虽在一年时间里就失败了,但它在当时的成效和对后世的影响,即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庆历四年(1044)六月,范仲淹以参知政事离京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次年(1045)正月,范仲淹仍以参知政事知邠州(今陕西彬县一带)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范仲淹离京外任,反对派攻击益甚,仁宗动摇,政局变化,要改革已不可能,所以范仲淹先后两次上奏乞罢知政事。这时,章得象向仁宗献了诡计,说范仲淹名气大,奏乞辞职,若照准奏,“恐天下谓轻黜贤臣”,不若假装赐诏不允,待仲淹有谢表时,即以其“挟诈要君”罢去。果然,范仲淹上了当,写了《邠州谢上表》,被罢掉参知政事。随后又被免去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出知邓州(今河南邓县)。
庆历六年(1046)九月,范仲淹在被贬知邓州期间,他的友人滕子京被降官在岳州(今湖南岳阳)。范仲淹最著名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就是在这时应滕子京的请求而写的。范仲淹在这篇仅有三百六十个字的散文中,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皇祐元年(1049)三月,范仲淹知杭州。这是他第三次到浙江做地方官。这时,范仲淹已六十一岁。他在《杭州谢上表》中说,委任他知杭州,这是皇帝优待旧臣,“恩全”其晚岁。杭州处于“江海上游,东南巨屏,所寄至重,为荣极深”。他虽年已高,但仍“抱公忠之节”,始终不敢忘怀忧国忧民的事,还想积极有所作为。范仲淹在知杭州前后写了很多诗文,写景抒情,咏物言志。例如:
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
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
涯业尽图籍,子孙皆俊髦。
西湖天下绝,今日盛游遨。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和运使舍人观潮》二首,其一
此外,范仲淹还曾写过《寄西湖林处士》、《寄赠林逋外士》、《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寄林处士》、《过余杭白塔寺》、《和运使舍人观潮》(二首,其二)等诗篇和其他散文。这些诗文,不论是在他知杭州之前或之后写的,都表现出他与杭州深厚感情。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而且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是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他是主张“文以载道”,即诗文创作要载“圣人之道”,具有教化和讽谏作用的。他的诗文作品,既反映现实,又同情民生疾苦,多半是存风雅、寓讽谏的名篇。他所写杭州之诗文,表面上较多描写湖光山色、自然风景,实则是描景象,以物拟人,寄寓深意的。这与他在杭州时在政治上采取的似乎是“无为而治”,实际上则是有积极措施的政策相一致的。他的诗文,是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范仲淹在杭州的政绩是卓著的。北宋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卷十一(第204条)有段记载,很能说明问题。沈括写道:
皇祐二年(1050),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范仲淹知杭州时遇到浙西大旱、饥荒,他因势利导,采取灵活政策,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度过灾荒,这是确有大功的。而他自己,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行动的准则,自我要求甚严。知杭州时,其子弟眼见他年老了,曾打算在洛阳为他建一住宅,作为致仕养老之所。范仲淹知道后,极力反对,他对子弟们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他又说:“吾之所患,在位高而难退,不患退而无居也。”表现了他的高尚的晚节。就在这时,范仲淹用他多年所积蓄的俸禄,在苏州近郊买了千亩良田,取名“义田”,建立义庄(范义庄,在今苏州城内范庄前的苏州二十二中)。以“义田”的收入救济族中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宋人钱公辅所撰《义田记》专记此事。
范仲淹在浙江,“里巷之人,皆知其名字”。《咸淳临安志》载有一首《送范希文》诗,兹录存如下:
中林萧寂款吾庐,叠叠犹欢接绪余。
去棹看当辨江树,离樽聊为摘园蔬。
马卿才大尝能赋,梅福官卑数上书。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人们对清官、好官是敬仰的,古来如此。在范仲淹生前和死后,浙江有许多地方建祠奉祀。据《浙江通志》记载,在杭州原仁和县梅东高桥东面有座“范府君庙”,相传是祀奉范仲淹的。又,《杭州府志》记述,在外西湖孤山之麓有“范公祠”(后来改作“四贤堂”)亦祀范仲淹。不仅如此,就是范仲淹当年没有到过的地方,如浙江衢州白龙洞庵“四贤祠”,人们也立像敬奉范仲淹。又如,浙江鄞县等地,自宋以来历代的一些“名宦祠”里多半也供奉范仲淹。宋人钱公辅说,范仲淹是一位“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的第一流人物,实非过誉。
范仲淹知杭州年余,又调往青州(今山东益都县)做过一段时间的州官。皇祐四年(1052)正月,徙知颍州(今安徽阜阳县),五月范仲淹由青州赴颍州途中,病卒于徐州。
范仲淹从考中进士(1015),走上仕途后,到他病逝于徐州(1052),在北宋中期政治舞台上活动了近四十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史》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范文正公气节忠劲,知无不言。仁庙朝,屡献章疏,数见斥逐。故梅圣俞作《啄木鸟》诗以见意,曰:‘啄尽林中蠹,未肯出林飞。不识黄金弹,双翎坠落晖。'”范仲淹文武双全,清白刚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确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在浙江等地的事迹,他立志改革,推行“庆历新政”,尤其是镇守边关,开发祖国大西北的功勋,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范仲淹的英名将与伟大祖国的历史共长存。
——原载《宋史研究案例》第1集第250—26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