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研究主要内容

本书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认同”这个主题,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研究。

(一)国家认同和大学生国家认同理论研究

以认同和国家认同理论为主线,研读哲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界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国家认同的理论发展脉络、内在诉求,与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区别,界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涵要素,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研究大学生在各阶段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和特征,从而揭示出大学生国家认同螺旋式发展、主客体相适应、同一性三大规律。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测量研究

综合运用结构访谈法、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法等制定大学生国家认同测量指标,运用SPSS17.0和AMOS16.0对测量指标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分析,最终形成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表,对全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外)各选取2—4所高校进行调查,着重对不同性别、民族、年级、地域、政治面貌、大学性质、家庭、专业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还调查了研究生、高职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并与本科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科学分析当今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三)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部分阐述了大学生国家认同要经历正确认识、自觉内化、行为固化三个阶段,是国家和大学生个人互为主客体的相互建构和影响过程,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来自外界的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周围环境、政治经济政策、国家发展状况、国内外事件等各种信息的不断建构,是大学生自身不断成长变化的生理心理过程与不断发展的国家历史传统和现实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国家认同同时受到国际国内、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四)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国际经验鉴戒

本部分将对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大国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三个亚洲发达国家对国家认同教育呈现的加强顶层设计,凸显政府权威;注重价值引领,强化爱国教育;丰富实践形式,增强责任意识等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巩固政府在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中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交流交融、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把国家认同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等方面进行借鉴。

(五)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策略研究

从国家层面,重点从构建建设战略、加强物质基础、培育政治文化、练好执政内功等方面来提升;从高校层面,重点从塑造核心价值、坚持理论武装、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来提升;从大学生层面,重点从强化国家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加强网络自律、推动认同实践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


[1] 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1996:7.

[2]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宫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4]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5]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页。

[6]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7]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7年10月28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8]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9] Andreas Pollmann,“National Attachment among Berlin and London Head Teachers:The Explanatory Impact of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Pride and Supranational Attachment”,Educational Studies,2012(11):45-53.

[10] Rossalina Latcheva,“Cognitive Interviewing and Factor-analytic Techniques:A Mixed Method Approach to Validity of Survey Items Measuring National Identity”,Springer,2011(12):1176-1179.

[11] Leonie Huddy &Nadia Khatib,“American Patriotism,National Identity,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5(01):65.

[12]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2页。

[13] 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4]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博士学位论文,中央党校,2005年。

[15] 苏晓龙:《当代国际意识的变迁和国家认同的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16] 曾竞:《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的内核》,《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7]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年。

[18] 吴玉军:《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19] 殷冬水:《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20] 姚文帅:《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学术界》2016年第9期。

[21] 李龙:《港台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2期。

[22] 周光辉、李虎:《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23] Rossalina Latcheva,“Cognitive Interviewing and Factor-analytic Techniques:A Mixed Method Approach to Validity of Survey Items Measuring National Identity”,Springer,2011(12):1176-1179.

[24] Berg,L.and Hjerm,M.,“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Trust”,Perspectives on European Politics and Society,2010,11(4):390-407.

[25] Huddy,Khatib,“American Patriotism,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1).

[26] Kosterman Rick,Feshbach Seymour,“Toward a Measure of Patriotic and Nationalistic Attitudes”,Political Psychology,1989(2).

[27] 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rnity”,Rutledge,1991:95-100.

[28] Roccas,S.,Klar,Y.,Liviatan,I.,“The Paradox of Group-based Guilt:Models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Conflict Vehemence,and Reactions to the In-group's Moral Viol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ersonality,2006(4).

[29] Stepick Alex,Stepick Carol Dutton,Labissiere Yves.,“South Florida's Immigrant Youth and Civic Engagement:Major Engagement:Minor Differences”,Applied Development Cience,2008(2).

[30]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31] 苏晓龙:《当代国际意识的变迁和国家认同的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32]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3] 高廉怡、郑富兴:《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S1期。

[34]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年。

[35] 姚文帅:《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学术界》2016年第9期。

[36] 王衡:《国家认同、民主观念与政治信任——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3期。

[37] 王嘉毅、常宝宁、丁克贤:《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8]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

[39] 谢玲、秀梅:《新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析》,《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40] 刘涵慧:《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

[41] 黄沙:《纳西族国家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3年。

[42] 张阳阳、徐平:《西藏自治区国家认同状况调查研究》,《中国藏学》2013年第4期。

[43] 杨鹍飞:《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

[44] 郑航、颜小芳:《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教育:困境与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45] 许亚锋:《西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5期。

[46] [德]埃里克森:《童年与社会》,罗一静、徐炜铭、钱积权编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47] Patrick W.C.Lau&Michael H.S.Lam,“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Beijing Olympics:School Children's Responses in Mainland China,Taiwan and Hong Kong”,Science Direct,2010(04):6729-6738.

[48] 卢守亭:《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结构与族群差异》,《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49] 许亚锋:《西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5期。

[50] Aaron K.Martin,“National Identity Infrastructures:Lesson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386):44-55.

[51] 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52] 苏晓龙:《当代国际意识的变迁和国家认同的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53]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54] 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55]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求索》2010年第8期。

[56] 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57]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

[58] 周光辉、李虎:《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59] 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60] 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61]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

[62] 殷丽萍:《美国国家凝聚力形成原因的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3期。

[63] Martin Barbero,J.,“Communication from Culture:The Crisis of the National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opular”,MediaCulture and Society,1998:456-461.

[64] 刘燕:《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大众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65] 刘国强:《传统文化建构国家认同的多重面相分析》,《学术界》2009年第1期。

[66] 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0期。

[67]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8] 苏守波、李涛:《国家认同与当代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8期。

[69] 田圆:《互联网时代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宁夏党校学报》2016年第18期。

[70] 郑永年:《中国需要的是制度崛起》,《联合早报》2008年3月4日。

[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