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食品市场需求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需求向数量与质量安全双重需求转变。在数量上,我国的食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在质量上,由于政府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市场良性发展机制尚未建立、食品企业管理能力尚低,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见表1-1),进而影响了食品企业声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制约着中国食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降低了我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
表1-1 2000-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
表1-1 2000-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http://http://www.nhfpc.gov.cn/yjb/index.shtml)。
在此背景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增强消费者信心,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亟待理论界关注、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王新平、张琪等(2012)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分析,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上面的调查,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政府监管不力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均是由于相关从业人员、食品生产者缺乏足够的质量意识、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导致的。[1]
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一语道破实质:“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可见,企业诚信的缺失——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环节,纵观食品链整个过程,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直至销售,链上涉及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其中,加工环节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占90%以上,其他占4%发生在原料供应环节,4%的问题出现在终端层,只有2%的问题发生在流通层(顾宇婷等,2005)。[2]因此,加工环节是重中之重(刘畅等,2011)。[3]
面对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消费者安全食品需求的日趋强烈,尤其是经营短视企业的前车之鉴,各类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开始从战略角度寻求企业效益和长远发展“双赢”的解决措施。因此,供应链环境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经济转轨时期人类发展的主题,这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涉及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保障食品安全是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的使命。这其中,供应链核心企业诚信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机理如何?核心企业如何整合供应链资源、协调、控制节点企业的行为,实现食品安全和食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的双重目标,是链中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亟须面对的课题。但遗憾的是,首先,学术界对企业诚信因素的研究,无法解释现实中知名企业失信的原因,文献都是站在监管角度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少有文献站在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者特别是其中核心企业长远发展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因此,本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是“企业诚信”,核心命题围绕“食品企业诚信行为影响因素”展开,遵循“观念—行为”“能力—行为”和“观念—能力—行为”的逻辑思路。企业伦理代表“观念”变量,供应链合作关系代表“能力”变量,企业诚信代表“结果”变量,探索、检验“观念”变量组织伦理和“能力”变量供应链合作关系对企业诚信的影响关系。另外,本书还将探索“观念”变量组织伦理是否影响“能力”变量供应链合作关系。具体来说,本书将试图验证以下问题:
(1)剖析企业诚信的前因变量及作用机理。核心企业的企业诚信是否受企业品质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双重因素的影响?如果是,是直接影响,还是存在中介效应,抑或存在调节效应?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而相关研究比较少见。
(2)企业伦理促进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验证。企业伦理水平是否促进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否能够改善组织冲突?相关研究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基于食品安全产生的根本原因——企业诚信及产生环节入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诚信影响因素,进而寻求设计合适的激励协调机制,从食品供应链系统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首先,变事后控制为事先控制。研究导致企业失信的本质原因,判断食品企业诚信水平,有利于从源头发现并解决企业失信,及时进行事先控制。另外,诚信评价结果将激励、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基于利益构建的供应链关系协调激励机制,对食品供应链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依据。
总之,本书将通过系统分析,帮助食品企业寻求提高企业诚信水平的现实路径,并为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提供决策参考,有利于促进企业外部管制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改善,实现食品安全和食品加工企业效益“双赢”,对理论和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二)理论意义
首先,对于企业诚信研究领域的拓展。向顾客、合作伙伴等展示诚信行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转换“行为—结果”的企业诚信评价视角,追寻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即调整为“原因—行为”视角,剖析企业诚信行为产生的前因变量,就能有效地预防企业失信行为,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控制方式的转变,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对于伦理型领导研究领域的拓展。传统伦理型领导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大多集中于组织内部,探讨各层次管理人员对组织内成员产生伦理影响的机制与效果,如员工满意度、离职倾向以及伦理行为等,忽视了伦理型领导对企业层面道德规范问题的解释,伦理型领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还不清楚。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会嵌入在某一集群生态或网络中,与其他组织发生竞争合作关联。[4]对此,传统的组织变量无法解释,无法全面地体现该组织的整体伦理型领导效能。[5]我们将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企业诚信作为伦理型领导的结果变量,对该领域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本书研究范围界定
一 食品供应链
1996年,Den Ouden 和 Zuurbier 等首次提出“食品供应链”(Food Supply Chain)这个概念。他们认为,食品供应链是农产品及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6]从全局视角将食品原料生产到食品生产加工再到消费的整个链条统一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后,A.Maze等(2001)认为,食品供应链是由从种子到餐桌整个过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品、服务、信息等所形成的结构[7];张卫斌和顾振宇(2007)认为,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主要围绕食品生产、食品供应、食品物流和食品需求四个领域来组织实施。[8]易正兰(2007)提出,食品供应链是由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农产品原料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食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组成的一个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9]基于以上观点,本书界定的食品供应链是指在食品从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开始,经过加工、流通等环节,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中,由农产品生产者、食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生产经营主体组成的一个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二 核心企业的概念
对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诠释,学术界存在不同见解。有的认为,供应链最早发起的企业就是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10]有的认为,充当供应链驱动力的企业是核心企业;[11][12]还有基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突出优势来阐释[13][14],以及较新的基于约束理论观点来揭示核心企业等。[15]本书采用学术界较早阐释也是我国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来界定供应链核心企业概念,即从供应链结构、全局运作的角度揭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企业群体的“原子核”,通过某种共同利益所产生的凝聚力把一些“卫星”企业吸引在自身周围,从而将供应链构建成一个网链状结构[16],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专家马士华教授认可这个观点并认为,很大程度上核心企业决定着供应链运作好坏以及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17]核心企业必须是供应链上拥有核心市场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此,才能够吸引相关节点企业加盟,参与市场竞争(鲁茂,2004)。[18]其在供应链地位概念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地位概念模型
据此,食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指拥有核心市场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能够组建食品供应链并吸引相关节点企业加盟、共同协作参与食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根据食品供应链的特征与产品结构的不同,核心企业可以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大型的销售企业。
三 本书核心企业的界定
在我国现实食品供应链中,往往食品加工企业是供应链的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起着“原子核”的作用,这是由食品行业的特点决定的。这是因为,食品原材料面广量大,食品安全责任重大,相对来说,食品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拥有更多的掌控权,相对容易形成相应品牌的食品市场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也因此成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可能性较大,如三元、蒙牛、伊利、双汇等,而供应商、销售商分布较广,一般难以控制食品安全状况和形成食品品牌。而且,即使具有核心企业能力,但由于经营特点的原因,销售企业不对产品承担责任,也就不履行完全的食品安全责任,因而也就不能成为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因此,考虑到我国大多数食品行业的核心企业都是食品加工企业,因此,本书所涉及的核心企业是指起主导作用的对供应链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具有自己品牌产品的食品加工企业(第三章将对此做详细分析)。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本书分为九章,各章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章确定本书的研究框架,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提出本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并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进行说明。
第二章全面系统地回顾关于企业诚信、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组织伦理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一般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基于现状,剖析了食品供应链的特点以及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类型和作用;最后根据本书研究对象,剖析了作为核心企业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行为驱动策略。
第四章根据本书研究目的,基于第二章理论和文献综述,以伦理型领导表征组织道德,以供应链合作关系表征供应链管理能力,基于道德影响行为、能力影响行为的观点构建理论模型,同时深化伦理型领导与供应链合作关系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
第五章首先介绍本书量表的设计、构成。其次详细阐述预调研的实施、数据收集与分析、初始量表检验等步骤,以及根据检验结果对初始量表进行修订,生成正式量表的过程。最后详细介绍正式调研的实施方案与收集样本数据概况,并对样本特征进行分析,对偏差预防措施和下一步流程、方法简单介绍,为下一步深入分析打下了基础。
第六章首先对数据进行基本统计检验,包括正态检验、信效度检验、回归检验;其次通过方差分析和均值分析,对不同企业特征变量下,中介变量(供应链合作关系)和结果变量(企业诚信)的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再次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检验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最后,运用逐层回归法对调节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为后面伦理型领导分析和供应链协调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第七章以食品加工企业为样本,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管理任期、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人口学、组织学变量在其伦理型领导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加深对企业伦理型领导的理解,也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推行伦理型领导。
第八章首先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基于利益的供应链关系协调的契约激励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针对上游供应商质量保证的诚信协调机制以及针对下游销售商不同风险偏好的协调机制,并进行数据仿真说明机制的可行性。
第九章总结概述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阐述本书的主要创新点、管理实践意义、研究局限与未来拓展方向。
二 研究方法
从研究范式来说,本书基于经济学思维框架与组织研究的思维框架。在方法论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文献系统阅读、梳理,把握当前相关理论研究整体进展和未来趋势,明晰研究的切入点。
(二)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梳理与专家咨询、企业访谈的基础上,小范围科学测试调查问卷,从而形成正式问卷,并通过大规模样本调研,获取组织伦理型领导、供应链合作关系、企业诚信与竞争程度等变量测度数据。
(三)数理统计分析法
应用SPSS、AMOS等软件对收集回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验证理论假设的合理性。
(四)数理模型分析法
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供应链合作中的协调激励机制,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三 技术路线
围绕研究内容,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1]王新平、张琪、孙林岩:《食品质量安全:技术、道德,还是法律?》,《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顾宇婷、施晓江:《食品供应链环节的监管博弈》,《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年第7期。
[3]刘畅、张浩、安玉发:《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5]张笑峰、席酉民:《伦理型领导:起源、维度、作用与启示》,《管理学报》2014年第11期。
[8]张卫斌、顾振宇:《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第1期。
[9]易正兰:《论安全食品供应链管理》,《新疆财经》2007年第4期。
[11]刘志学:《关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一些认识》,《物流技术》2002年第3期。
[15]卢松泉:《基于约束理论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界定》,《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