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部门卫星账户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核算制度,它由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账户、资产负债表和表式组成。在此框架下,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套标准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原则,从而使经济数据可以按照经济分析、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要求,以一定的程式编制和表述,从不同层面上客观、全面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全貌。该核算体系是由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共同体委员会等联合编写的,随着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日益发展和国民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发展迄今已经历了1953年、1968年、1993年和2008年四个不同的阶段,即SNA1953、SNA1968、SNA1993和SNA2008。SNA1993反映了1968年版SNA之后世界各国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价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新阶段,SNA1993不仅继承了以往体系中业已证实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丰富了以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使之更加简化、易于操作,使之能够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协调一致。但是,与以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样,SNA1993仍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事物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之中,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SNA1993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满足各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专门组织相关专家对SNA1993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修订,历经几年的时间,于2008年向统计委员会递交了SNA1993修订稿的终稿,此处笔者称之为SNA2008。可见,SNA2008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对SNA1993所做的一次比较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代表了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新成果,其理论和方法体系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更加体现新形势下国民经济核算的特点。

SNA2008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里程碑式的成果,以标准的概念、方法和原则来指导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试图通过一整套结构完整、紧密联系的账户体系,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核算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经济流量与存量。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活动、收入形成与分配活动、收入使用活动、资本形成活动和金融交易活动,为了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流量进行核算,SNA2008分别设计了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形成账户和金融账户予以核算,并考虑到不同类型国民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设计出用于完整描述国民经济生产过程的综合经济账户体系。对于国民经济总体中的不同机构部门,即住户部门、政府部门、金融公司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该体系分别设计了相应部门的生产账户等循环账户及其综合账户体系。通过国民经济总体和机构部门的账户体系,可以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住户部门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的一部分,与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政府部门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过程中,住户部门扮演着双重身份,既作为生产者,从事一定规模的生产活动,同时也作为消费者,消费相当规模的货物和服务。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生产阶段、收入形成和使用阶段、资本投资阶段和金融活动阶段,住户部门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进行着不同类型的经济交易。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构建住户部门某一核算内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形成账户和金融账户来对住户部门在不同国民经济活动阶段的经济流量进行刻画。通过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账户体系,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住户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所有经济活动。

生产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起点,从价值形态上看,整个国民经济总体通过生产活动创造了增加值,而增加值是进行收入分配、形成各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基础和前提;从实物形态上看,生产活动生产出各种最终货物和服务,而这些货物和服务是各机构部门进行消费和投资以及出口的对象。可见,生产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收入分配和使用、资本投资等活动,生产核算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石,而对于生产活动的核算是基于对生产活动科学界定的基础之上,国民经济生产核算范围的界定是进行生产核算的前提。依据SNA2008的相关理论,经济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的投入生产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宗旨是为了真实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某一核算期内所有经济生产活动的成果,因此,但凡符合经济生产定义的经济活动都应被纳入到经济生产核算范围内并予以核算,继而通过生产账户的形式予以呈现。换言之,生产核算应采用全面的生产观,无论生产活动的成果是否为市场性生产,都应进行核算。而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生产核算范围并未包含所有生产活动,住户部门为自身最终消费而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如住户成员打扫房屋、做饭、照顾老人和小孩等),此类活动从理论上讲完全符合经济生产的定义,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既有投入,也有产出,虽然从形式上来看,此类生产活动是住户成员自产自用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生产的服务与市场上同类型的服务并无区别,故此部分生产活动理应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市场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住户该部分生产活动(住户非SNA生产[1])排除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并未包括住户非SNA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而增加值的创造是收入形成的基础,同时住户非SNA生产的服务产出是收入使用的对象。由于不同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活动的核算,不仅无法准确地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真实的生产活动成果,同时也无法准确地核算出住户部门核算期内获得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最终消费,可以说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住户部门的账户体系是不全面的。

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不同类型国家的住户部门的非SNA生产活动规模存在差异,为了能够保证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存在“共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各自“个性”的需要,SNA2008建议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框架下建立相应的附属核算体系,即根据需要,以中心框架为基础对某些概念加以修改建立专题性核算框架,这种附属核算框架就是所谓的卫星账户(satellite accounts),取其以中心框架为中心又与其保持距离之意。在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仅仅依靠中心框架肯定无法满足多种类型的用户需求,灵活运用中心框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无法解决问题的全部。通过引入卫星账户,既避免了对中心框架严谨统一性的破坏,同时又扩大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功能,这正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灵活性的体现。

本书正是考虑到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住户部门的生产活动并未全部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去,中心框架下住户部门的账户体系中也未能对住户非SNA生产活动及其流量进行准确刻画,从而无法准确核算住户部门生产总值及其福利水平。因此,拟在中心框架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中心框架下生产核算范围加以拓展以全面包括住户部门所有经济生产活动,基于生产活动与收入形成等其他国民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构建用于全面、完整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卫星账户,在不影响中心框架现行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核算住户部门的所有经济活动以满足不同层面的分析需要。通过构建住户部门的卫星账户,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住户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活动,是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对于指导各国进行住户生产核算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书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住户生产核算的研究动态和全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节 住户卫星账户构建的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1.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的不全面性与卫星账户的灵活性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指导全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行本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不同国家根据SNA2008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下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和使用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等账户来对该国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收入形成和使用等活动的过程和流量进行核算,用以反映一国经济总体或机构部门整个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为进行国别国民经济核算成果的比较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但SNA2008并没有依据“全面生产观”指导各国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即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只要该活动符合经济生产的定义,就应该纳入到国民经济生产核算范围内予以核算并体现在GDP中。然而现实中的核算是将住户部门为自身最终消费所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排除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GDP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核算期内所有生产活动全貌的科学性,同时也不利于不同国家GDP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住户部门非SNA生产的规模及其占整个GDP的比例差异较大,若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忽略对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活动进行核算,无疑将无法准确地衡量一国的真实生产水平,也不利于不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同一国家住户部门非SNA生产的规模相去甚远,在经济繁荣时期,住户成员更多的是从事有偿市场工作,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则退出劳动力市场较多地从事非SNA生产活动。可见,若将住户非SNA生产排除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外,将无法真实地反映一国在不同时期的产出水平及其发展速度。鉴于生产活动与其他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活动范围的界定决定增加值核算的范围,而增加值又是收入形成和分配的基础;从实物形态上看,生产活动范围的界定决定了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对象。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框架下,生产核算账户并没有反映住户非SNA生产的总产出、中间投入及其增加值,相应地,收入形成和使用账户、资本形成账户中也没体现出与住户非SNA生产相联系的交易项目。可见,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来看,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并没有完全真实地刻画出核算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况,尤其是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全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框架是不全面的。

而卫星账户正是SNA2008灵活性的体现,它建议在不破坏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的原则下,基于中心框架下所采用的标准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国民经济核算中某些局部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构建出能够满足不同层面需要、补充完善现有中心框架的卫星账户。本书正是利用卫星账户的这一特点,对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收入形成和使用等活动进行全面核算,不仅包括已经纳入到现有生产核算范围的生产活动进行核算,而且包括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活动,通过构建住户部门卫星账户,全面刻画住户部门经济活动的全貌。

2.住户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来看,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可以分为生产阶段、收入形成和使用阶段、资本形成阶段和金融活动阶段。住户部门作为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不同的活动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在生产阶段,住户成员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提供者,向住户部门的生产以及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当今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是生产过程中所不可缺失的。②在收入形成阶段,住户部门通过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和收入再次分配阶段分别形成了该部门的原始收入总额/净额和可支配收入总额/净额,收入初次分配阶段主要体现效率原则,根据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状况、对生产的贡献程度大小来确定其收入水平的高低,而收入再次分配阶段主要考虑的是社会公平及社会发展,通过各种经常转移适当缩小在初次分配阶段上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③在收入使用阶段,住户部门利用收入形成阶段所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来进行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消费,住户部门消费在整个最终消费中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比重,采取有效的措施刺激住户部门的消费需求和欲望,能够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④在资本形成阶段,住户部门的资本投资主要集中于住户部门生产所需厂房、机器设备等,这保证了住户部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⑤在金融活动阶段,住户部门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向其他机构部门借出或借入资金,不仅满足了其他机构部门生产、投资所需资金,同时也满足了扩大住户部门生产所需资金,提高了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住户部门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过程,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书以住户部门为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过程为主线,通过账户、核算表等核算工具来对住户部门在不同国民经济活动阶段的活动及其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的经济交易进行描述,以反映住户部门完整的、真实的经济活动全貌。

3.住户生产核算弥补了GDP作为衡量生产总量和进行国际比较重要指标的不足

依据SNA2008的定义,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及综合实力,也是用来进行国际比较的重要指标。GDP的核算是建立在SNA2008生产核算范围的基础上的。理论上讲,既然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核算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那么生产核算范围应该涵盖所有生产活动,既包括市场性生产,也包括非市场性生产。但是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住户部门生产中相当部分的非市场性生产(自产自用部分)并没有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和体现在GDP中,这部分生产主要是住户及其成员为自身最终消费而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生产,其生产过程是在住户成员控制和负责下完成的,并伴随着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的投入,这完全符合经济生产的定义,理应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去,以体现全面的生产观。

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住户部门无偿服务生产的规模相去甚远,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发达、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住户成员所花费在无偿服务生产上的时间越少,生产规模越小;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市场化程度越低,其住户所花费在无偿服务生产上的时间就越多,生产规模越大。若将住户部门无偿服务生产排除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外,其生产成果将不能体现在GDP中,这无疑将会极大地低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核算期内真实的生产成果,降低了GDP作为国际比较重要指标的权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与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相比之下,住户成员花费在无偿服务生产上的时间要明显多于发达国家住户成员在该部分生产上所花费的时间。忽略了住户部门该部分生产,不仅低估了住户部门的生产规模,同时也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核算期内的生产成果。

4.住户生产核算可以准确地测度住户部门的经济福利水平

住户部门经济福利水平是对住户及其成员经济状态的一种抽象描述,理论上就是指住户部门所消费的总的货物和服务,住户部门所消费货物和服务越多,住户部门的经济福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从产品实际来源来看,住户部门所消费的总的货物和服务不仅包括通过市场交易所购买的以及政府部门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的实物社会转移,而且还包括住户部门自产自用的货物和服务。可见,住户部门所消费的总的货物和服务中包含了住户部门为自身最终消费所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即住户部门无偿服务生产),若要有效地测度住户部门的经济福利水平,首先须准确地核算出住户部门所消费的总的货物和服务。

在现实生活中,住户部门经济福利水平的测度往往并没有完全包括住户部门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而是以SNA2008账户体系中所记录的住户部门的消费量为衡量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住户部门的经济福利水平。SNA2008账户体系所记录的经济交易及其流量是建立在其不全面的生产核算范围基础之上,除了住户部门自产自用的货物生产、自有住房者住房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雇佣付酬人员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住户部门非市场生产中相当部分并没有被纳入到SNA2008的生产范围中去,故SNA2008账户体系中所记录的住户部门的消费总量并未反映出住户部门真实的消费情况,而是极大地低估了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进而影响了其经济福利水平的准确测度。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住户成员(尤其是女性成员)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住户无偿服务的生产,虽然这部分生产只发生在住户部门内部,并没有参与到市场交易中去,但它所带来的效用是实实在在的,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购买的货物和服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为住户及其成员带来效用,满足其生产、生活上的需要,提高其经济福利水平。若忽略住户无偿服务生产,将严重低估住户部门的经济福利水平,不利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住户部门经济福利水平的横向比较。

本书正是立足于上述经济背景,以SNA2008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试图以住户部门为研究总体,参照SNA2008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出住户部门循环账户体系,来全面地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貌,以补充和完善现行SNA2008体系。

二 研究意义

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过程中,住户部门不仅仅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消费货物和服务,同时还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在核算期内从事一定规模的生产活动,住户部门的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外相关国家和机构的估算,住户部门的生产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心框架体系下,住户部门的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尤其是住户部门的非市场性生产并未完全被纳入到现行中心框架生产核算范围中去,除了住户及其成员为自身最终使用所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的生产部分,其他住户部门非市场性生产都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并体现在GDP中。在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生产活动范围的界定是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核算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的范围决定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对象。而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的生产核算范围并没有涵盖国民经济总体核算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其所构建的经济总体以及住户部门的生产账户等账户体系中并没有反映出住户部门非SNA生产的产出及其增加值,以及住户部门在从事非SNA生产过程中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所发生的经济交易及其流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行中心框架体系在准确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反映核算期内住户部门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所发生的经济交易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憾。

本书正是基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之处,结合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将旨在回答和解决以下问题:①住户部门生产核算是构建住户卫星账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住户部门生产核算之前,需要对其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进行界定,并就采用何种核算方法、核算原则进行选择。②住户非SNA生产作为住户部门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生产自产自用的特点及其与非市场性的特征,应该采用成本法来对其产出及其增加值进行核算,而作为住户非SNA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劳动时间价值、中间消耗价值和固定资本消耗价值应该如何进行核算?③住户核算期内在不同国民活动阶段的经济交易及其流量需要通过某一载体进行刻画和描述,而核算账户和核算矩阵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如何设计出卫星账户体系下用于反映住户部门生产活动、收入活动等经济活动的核算账户和核算矩阵?④作为住户非SNA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劳动时间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住户部门非SNA生产的规模,本书将从时间投入的视角,利用住户时间利用调查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类型住户非SNA生产劳动时间投入的差异进行研究,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住户成员非SNA生产劳动时间分配差异的影响机制。⑤住户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现行中心框架下住户账户体系并非完全独立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住户卫星账户中的经济交易项目正是在现行中心框架下住户账户体系中的相关交易项目演变而来,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出住户卫星账户的范式。

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形成能够全面、真实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卫星账户体系,也有助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全面了解住户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收入、消费等活动,并据此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各项政策;同时也是对现行SNA2008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丰富了住户部门生产核算理论。所以,本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住户部门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的一部分,其生产是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户部门的生产活动与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政府部门和为政府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的生产活动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生产活动,通过对所有机构部门生产活动的核算可以测算出核算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尤其是住户部门的非SNA生产,虽然其在现行的核算体系下并未被纳入到生产核算范围中去,但从经济生产定义来看,住户非SNA生产活动完全符合经济生产的内涵,理应被纳入到住户部门生产核算范围中去,特别是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或地区,其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占整个住户部门生产的比重较大,若不对其进行核算,将无法客观地反映核算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住户部门的生产总产出、消费水平及其福利水平。住户部门生产及其卫星账户的构建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 国外研究历程和现状

国际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组织有关专家讨论住户生产、无偿服务的核算问题,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国也先后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对本国的无偿劳动价值进行了试算。在学术界,John Devereux、Luis Locay[2]于1992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专业化、住户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测度》一文,文章研究了住户的生产概念及其测度方法,分析了住户生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设计了住户消费模式和住户生产总值测度模型。

Oli Hawrylyshyn(1976)[3]研究了基于不同方法而测算的住户家庭服务的估计值,结果显示,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所估算的家庭服务的货币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采用机会成本法所估算的产值最大,其次是综合替代费用法,最低的是分行业替代费用法。他通过对住户成员时间使用情况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妻子的市场就业状态和最小孩子的年龄对住户家庭服务的生产及其产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指出,家庭服务的生产既包括妻子的生产,同时也包括丈夫和孩子的生产,后者所占整个家庭服务的比重约为1/3;孩子越多,妻子的负担越重,而丈夫所花费在家庭服务生产上的时间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并不受孩子的数目及妻子的工作状态影响。

Martin Murphy(1978)[4]分别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市场价格法来对花费在家庭生产的劳动时间进行价值测算,并由此估计出美国1960年和1970年的家庭生产的产值。结果显示,机会成本法测算得出的家庭生产产值比市场价格法测算的家庭生产产值高出1个百分点;尽管在1960年至1970年间,家庭生产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从长期来看,这一比重会相对平稳。W.Keith Bryant、Cathleen D.Zick(1985)[5]研究了住户部门无偿服务产品的价值对住户部门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文章认为住户部门的收入既包括有偿劳动的货币收入和其他非货币收入,也包括住户成员用于住户无偿服务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的价值,并通过计算住户部门的基尼系数,得出住户部门无偿服务产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住户部门货币收入分配不均的状态。

Gordon E.Bivens、Carol B.Volker(1986)[6]探讨了如何采用增加值法来对住户生产成果进行核算,并以做饭为例,利用USDA1977—1978年的住户食品消费调查的数据计算出住户这一无偿服务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并得出住户生产的增加值与家庭主妇的就业状态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Euston Quah(1986)[7]则研究了住户生产的定义,生产活动连接点的处理方法以及住户生产价值的测度方法。他定义:住户生产是在市场外住户内所生产的经济服务活动,包括户主通过市场雇佣的第三人所提供的活动,这种活动相对于住户成员而言没有改变其用途。Gordon E.Bivens 等(1986)[8]研究了住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美国1977—1978年的数据分析了住户大小、住户收入以及户主年龄对住户生产的影响。

Ann Chadeau(1992)[9]则研究了住户非市场产出的定义、测度方法。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第三方原则”来对住户的生产性活动进行界定,并介绍了三种对住户成员劳动时间估价的三种方法及其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应用成果,得出住户无酬工作的价值占GDP的比重不低,住户非市场产出是住户收入、消费和经济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Nancy Folbre、Barnet Wagman(1993)[10]认为相对于男性来讲,女性较多地花费时间进行家庭服务的生产,为总产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美国1800年至1860年期间女性非市场家务劳动力的规模及其部门分配进行了估算,并据此测算出女性家庭服务生产的总产值。Charles C.Fischer(1994)[11]利用国情调查的数据,研究了住户生产的机会成本、影响因素,构造了住户生产核算的技术。Sue Holloway 等(2002)[12]探讨了如何构建住户卫星账户,他们在文章中对住户无偿服务活动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类别活动的中间投入要素和产出及其货币价值的度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住户卫星账户的一般范式。FayeSoupourmas 和 Duncan Ironmonger(2002)[13]测算了1970—2000年间澳大利亚住户部门的生产总值。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住户部门2000年的生产总值为471万亿美元,而澳大利亚整个市场性生产总值为604万亿美元,住户部门的生产几乎占到了整个市场性生产的80%。同时他们发现,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住户的非市场生产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住户2000年花费在非市场生产上的时间高于花费在市场性生产上的时间的15%。

BasqueStatistics Office(Eustat)(2004)[14]根据SNA1993的相关理论对住户部门生产范围进行了界定,将住户部门生产分为SNA生产和非SNA生产,并采用成本费用法对该地区住户部门2003年的非SNA生产进行了测算,并据此构建出反映住户部门生产全貌的住户生产卫星账户。BasqueStatistics Office(Eustat)通过研究发现: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这一比重为32.8%,1993年和1998年分别为49.1%、38.5%;按照功能来分,住户非SNA生产中提供食物所占比重最大(46.6%),其次依次为提供住房(31.3%)、提供照顾(14.8)、提供衣物(8.4%)。尽管近年来,男性参与住户非SNA生产的比重略有上升,女性仍然是住户部门非SNA生产的主要参与者。

Wilson L.Farman(1953)[15]从社会核算的角度,研究了住户部门的生产,设计了住户部门的生产账户体系;Martin Murphy(1976)[16]研究了家庭生产中时间价值的计量问题,并对传统的时间计量模型L=UJ1J2Y)+V1J1W1+J2W2Y)+V2(24-J1J2)进行了更新和完善;Daphne John(1996)[17]探讨了住户劳动的分配、家务劳动时间的计量以及住户劳动时间数据的采集方法等;Robyn Eversole(2002)[18]则从微观的角度以一个地区的住户为样本,研究了住户的生产、收入和分配问题。

此外,Janet C.Hunt 等(1979)[19]研究了住户服务的核算技术,构造了一个家庭生产时间支配模型;Reuben Gronau(1980)[20]提出,福利是消费和闲暇的函数{U=UXL)},应把住户生产作为一个产业看待,由此出发,他推导出了住户生产率测度的两个公式;Nancy Folbre、Barnet Wagman(1993)[21]运用账户对美国住户的生产价值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详尽数据计算了家务劳动的单位产出;AtanuSaha、JaniceStroud(1994)[22]则构造了一个农庄住户收入、储蓄、劳动力结构模型。Ellen R.McGrattan、Richard Rogerson、Randall Wright(1997)[23]构造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设定的模型对住户的生产价值、闲暇时间利用、住户资本、住户投资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相比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住户生产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住户部门无偿服务的生产、住户生产核算的基本范畴与方法、非法生产和地下生产、住户成员时间使用现状。

鉴于SNA2008对住户生产的定义及其范围的界定,住户无偿服务是指住户成员为自身最终消费而进行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主要包括:对住户所住房屋的清洁、装饰和保养,包括通常由租户和房主进行的小修;家庭耐用品或其他货物,包括住户家用车辆的清洁、保养、修理;膳食的制备与提供;儿童的照顾、培养和管教;病人、体弱者或老人的照顾;运送住户成员或其货物。在多数国家中,相当多的劳动被用于生产这些家庭和个人服务,这些服务的消费对经济福利是有重要贡献的。曾五一(2005)[24]认为,无偿服务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劳动的相当部分被用于无偿服务的生产,将此纳入核算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全社会的生产劳动成果和经济福利;无偿服务可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生产总量更加具有可比性。据此,他系统研究了无偿服务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方法。谷彬(2007)[25]认为,无偿服务限定于住户成员为自身或为家庭内其他成员最终消费而提供的没有报酬的服务。它是由机构单位—住户提供的,也经历了生产要素投入和服务产出的过程。因此,无偿服务属于具有经济意义的生产。他主张,将住户的无偿服务纳入生产核算范围,以体现最全面的生产观。罗乐勤(2008)[26]探讨了住户无付酬服务核算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厦门市和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塔头一村住户无付酬服务时间使用调查案例,并提出开展我国住户无付酬服务核算的时间使用调查模式和方法的建议。刘丹丹(2007)[27]对住户无酬工作的含义、分类、估价方法以及住户生产卫星账户在无酬工作核算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她在SNA中心框架基础上编制了住户生产卫星账户,并探讨了如何将SNA指标调整为住户生产卫星账户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非法经济和地下经济等未观测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该部分的生产并没有被纳入到生产核算的范围中去,而该部分生产是客观存在的,且其产出是具有实际市场需求的货物和服务。若忽略未观测经济的生产,将无法真实地刻画出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全貌,导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间的不平衡。肖文、李黎(2001)[28]认为,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国内生产总值记录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各国较之官方经济相当客观,并且呈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他们分析了导致地下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地下经济对一国宏观经济诸多方面尤其是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地下经济规模估计方法,并对货币需求法和实际投入法重点进行了评析。朱琴华(2001)[29]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统计报表制度无法客观真实地核算出农村地区的经济全貌,有必要对农村GDP进行核算,并在对农村GDP核算现状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村GDP核算的一些设想。吴涧生、左颖(2001)[30]重点对非正规部门经济的概念、核算范围,其与地下经济、非法经济的区别,非正规部门经济核算的作用与意义,其在SNA中的地位,以及进行非正规部门经济核算的具体设想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他们认为,西方国家通过人口普查、经济调查方式收集的非正规经济数据的可靠度不高,主张采用住户直接调查的方式进行NOE数据的测算。他们设想,可通过多阶段方法抽取住户样本,对样本住户的非正规经济活动进行判断和调查,进而推断非正规经济活动的结构和总量。他们还根据我国统计实践,建议将非正规部门的经济活动调查纳入国家统计调查体系,全面开展非正规经济的核算。李松林、田新茹(2001)[31]研究了不可观测经济(Non-Observed Economy,NOE),他们认为,要想对宏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对不可观测经济活动(包括非法的、地下的、非正规的,以及其他被统计体系所遗漏的生产活动)的核算是不可缺少的。

罗磊(2005)[32]指出,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综合,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地发展。他采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1980—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诸多方面的影响,如对GDP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治理地下经济的措施建议。蒋萍(2006)[33]指出:按中国的统计方案,非法生产不包括在GDP中,这既不符合国际统计标准,又影响了GDP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将非法生产纳入统计范围内。她建议由统计部门牵头,在规范的概念框架下用统计方法对非法生产进行全面核算,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核算的范围问题。杨灿(2006)[34]则研究了总产出的概念、范围等,提出了计算住户部门产出的“成本费用法”。林玉伦(2009)[35]通过对国内外住户生产核算的理论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前中国住户部门的生产情况,提出在中国进行住户生产核算是非常必要的。他首先根据中国住户部门的实际情况对住户部门生产的核算主体及核算范围进行了界定,并通过构建住户部门的核算账户对住户生产进行核算分析。

李金华(2008)[36]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依据联合国SNA1993,界定了住户生产核算中住户的概念、核算主体和核算范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住户生产核算中综合账户、综合矩阵的设计思想和结构,勾勒了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的基本框架。李金华(2009)[37]根据中国未观测经济的统计实际,以未观测经济的定义为切入点,界定了中国未观测经济的核算范围,提出了未观测经济生产者总量、结构及其变动的测定方法,设计了全新的未观测经济生产规模的测定方法,并据此研究了未观测经济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及其综合矩阵的编制原理,形成了中国未观测经济核算理论范式的雏形。核算范畴和核算方法是进行住户生产核算的重要内容,住户生产核算的主体和范围的界定是进行住户生产核算的前提,而核算方法,尤其是账户体系是进行住户生产核算的重要工具。韩中(2010)[38]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统计实践,分析中国住户部门在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与政府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以及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间的经济交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住户部门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等循环账户,并最终构建出中国住户部门综合经济账户的通式。

卫星账户作为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的附属账户,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灵活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现行中心框架体系未能完全体现和反映的经济现象构建相应的卫星账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中心框架体系,本书试图构建的住户部门卫星账户正是考虑到现行中心框架体系并没有完全包含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以卫星账户的形式来对现行中心框架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刘丹丹(2007)[39]对住户无酬工作的含义、分类、估价方法、住户生产卫星账户在无酬工作核算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在SNA中心框架基础上编制了住户生产卫星账户的框架,并探讨了如何将SNA指标调整为住户生产卫星账户指标。韩中(2011)[40]认为住户生产核算是SNA2008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依据SNA2008经济生产的定义,本书界定了住户部门生产核算的范围,既包括住户部门SNA生产,也包括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在SNA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经济交易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得到拓展后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经济交易项目,并由此构建出住户部门的卫星账户。同时,本书还分析了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对经济总体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及其对SNA2008体系下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相关经济交易项目的影响。蒋萍等(2013)[41]认为中心框架、卫星账户及其相关扩展问题的研究都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内容,由于三者的研究重点与角度不同,所以,这三部分内容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能互相替代。只有把握住国际上的最新前沿,将中心框架、卫星账户及其相关扩展问题的研究全面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范畴,才能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与实践推向深入。

此外,国内也有相关机构和学者开始对住户成员时间使用状况进行研究。王琪延(1997)[42]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市统计局社会处组成的生活时间分配调查研究课题组于1996年10月3日至10日以北京市18个区县15岁以上的居民为对象进行抽样的数据,整理分析后发现:与1986年相比,北京市居民周平均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女性与男性生活时间分配的不平等度在缩小;北京市职工的工作时间也有所减少,但上下班路途时间增加;北京市居民年龄越大家务劳动时间越长;北京市女性居民睡眠时间多于男性;看电视仍然是北京市居民休息日的主要闲暇活动。王琪延(2000)[43]认为生活时间的分配和使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综合反映,有必要建构生活时间分配统计学的科学体系。她认为作为生活时间分配统计学的科学体系应该包括生活时间分配的调查历史、生活时间分配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方法、生活时间分配统计分类法等。

国家统计局为了完善社会统计工作,从时间利用的角度反映我国国民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探索无酬劳动的测量方法,专门于2008年5月在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10省市开展了我国第一次居民时间利用调查,调查对象为抽中调查户中15—74岁的人口,调查户为10省市现有城乡住户收支调查网点的全部城镇国家样本和抽取的部分农村国家样本。这次调查通过详细记录调查对象一天的活动来反映各类人群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的不同责任和作用,尤其是使妇女无酬劳动获得测量与展现,这次调查第一次记录了我国城乡居民一天完整的生活模式,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反映单个活动的数据与信息,如工作、学习、上网、娱乐、健身、做饭、交通活动等,揭示出人们日常生活的共性规律。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国际可比性,这次调查参照联合国和欧盟统计局的相关标准,将人的全部活动分为9大类、61个种类和113个小类,并将最终的调查结果经整理分析后汇编成《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资料汇编》[44],为学者研究和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数据。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不难看出,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住户部门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比较零散,对于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核算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书正是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特点,对住户部门卫星账户中构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最终构建出用于全面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住户卫星账户范式。通过构建住户部门的卫星账户,不仅可以真实准确地核算出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生产活动(包含住户非SNA生产)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同时根据住户非SNA生产活动与现行中心框架下住户部门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在卫星账户对现行中心框架下相关交易项目进行调整,可以对除生产活动外住户部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准确刻画。可以说,住户卫星账户的构建是对现行中心框架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无论是在核算理论上还是在核算实践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 研究框架

本书在吸收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SNA2008为理论依据,以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为主线,将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对我国住户生产核算的基本范畴、核算方法及其与SNA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出用于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住户部门卫星账户,试图形成相对完整的住户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丰富和完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图1-1 本书的总体研究框架

图1-1给出了本书的研究框架,从图1-1中可以看出:本书基于SNA2008和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经济活动的自身特点,讨论了住户生产核算的基本范畴原则和住户生产核算方法的设计,并实证研究了住户非SNA生产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最后构建出用于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卫星账户范式。

二 研究内容

本书属于方法论研究,以SNA2008为理论指导,结合统计学、宏观经济和管理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等所有经济活动及其核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住户部门账户体系中的交易项目与本书住户卫星账户体系下交易项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最终构建出用于全面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住户卫星账户体系。全书共分为六章,其他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二章界定住户卫星账户构建的基本范畴。根据国民经济总体的机构部门划分方法,定义了住户卫星账户构建的核算主体(即住户部门),并依据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中对于住户部门子部门的划分原则,按照住户收入来源最多的收入类型将住户部门细分为不同的子部门;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生产的内涵,基于全面的生产观,界定出卫星账户体系下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的经济生产活动范围,并依据其是否被纳入到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的生产核算范围,将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生产活动分为住户SNA生产和住户非SNA生产。此外,本章还对住户部门核算期内在不同国民经济活动阶段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所发生的经济交易进行界定,并对住户生产核算的基本原则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

第三章依据住户SNA生产和住户非SNA生产的生产过程和产出的特点,分别设计出总产出和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对于住户SNA生产,主要采用产出法来核算,而对于住户非SNA生产,则推荐采用成本法来进行核算;对于住户非SNA生产总产出中的劳动时间价值、中间消耗和固定资本消耗,分别研究了其核算思路和方法;根据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核算账户和核算矩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计出住户部门核算的生产核算矩阵通式、投入产出矩阵和收入形成矩阵。

考虑到住户非SNA生产核算对于住户卫星账户构建的重要性,第四章从时间投入的视角,利用我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和美国2012年住户时间利用调查的相关数据,定量研究了不同类型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住户非SNA生产时间分配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鉴于住户部门在整个核算期内除了生产活动之外,还从事其他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为了比较全面地对住户部门在整个核算期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真实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经济活动的全貌,需要构建出包含住户生产账户在内的循环账户体系。第五章首先基于全面的生产观,对整个住户部门的生产进行核算,并构建出既包含住户SNA生产,也包含住户非SNA生产的住户部门生产账户,其次根据住户非SNA生产及其流量对住户部门现有经济交易项目的影响,界定出中国住户部门在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与政府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以及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间进行的经济交易,在此基础上形成住户部门的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等循环账户,并最终构建出中国住户部门综合经济账户的通式。

第六章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阐述了住户卫星账户构建的理论基础,基于住户卫星账户中相关经济交易项目与现行中心框架体系下住户账户中相关经济交易项目的内在联系,界定出卫星账户体系下住户部门核算期内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交易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住户部门的相关核算指标;其次,依据核算账户的构建原则,在界定了住户卫星账户中经济交易项目的基础上,设计出用于反映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全貌的住户卫星账户的范式,利用某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构建出住户卫星账户的范例,从操作层面上验证了本书所构建卫星账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根据国民经济总体中产品的总供给来源和总使用去向,分别构建出产品总供给矩阵和产品总使用矩阵,依据住户部门生产过程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经济联系,构建出住户部门生产投入产出矩阵。


[1] 住户部门核算期内所有生产活动并未完全被纳入到现行中心框架体系的生产核算范围中,对于已经纳入现行生产核算范围的住户生产活动,本书称为住户SNA生产;反之,则称为住户非SNA生产。

[2] John Devereux,Luis Locay(1992),Specialization,Household Production,and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2),pp.399-403.

[3] Oli Hawrylyshyn(1976),The Value of HouseholdServices:ASurvey of Empirical Estimate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Vol.22(2),pp.101-31.

[4] Martin Murphy(1978),The Value of Non-market Household Production:Opportunity Cost Versus Market Cost Estimate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Vol.24(3),pp.243-255.

[5] W.Keith Bryant and Cathleen D.Zick(1985),Income Distribution Implications of Rural Household Produ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Dec.85,pp.1100-1104.

[6] Gordon E.Bivens,Carol B.Volker(1986),a Value-Added Approach to Household Production:TheSpecial Case of Meal Prepar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13,pp.272-279.

[7] Euston Quah(1986),Persistent Problems in Measuring Household Production:Definition,Quantifying Joint Activities and Valuation Issues AreSolvable,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Sociology,Vol.45(2),pp.235-245.

[8] Gordon E.Bivens,Carol B.Volker(1986),a Value-Added Approach to Household Production:TheSpecial Case of Meal Prepar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13,pp.272-279.

[9] Ann Chadeau(1992),What is Households’ Non-Market Production Worth?OECD EconomicsStudies,No.18,Spring.

[10] Nancy Folbre and Barnet Wagman(1993),Counting Housework:New Estimates of Real Product in the UnitedStates,1800-1860,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53(2),pp.275-278.

[11] Charles C.Fischer(1994),the Valuation of Household Production:Divorce,Wrongful Injury and Death Litig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Sociology,Vol.53(2),pp.187-201.

[12] Sue Holloway,Sarah Tamplin(2002),HouseholdSatellite Account(Experimental)Methodology.

[13] FayeSoupourmas,Duncan Ironmonger(2002),Calculating Australia’s Gross Household Product: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Household Economy 1970-2000,Department of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833,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4] BasqueStatistics Office(2004),Household ProductionSatellite Account for the Autonomous Commun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BasqueStatistics Office Report.

[15] Wilson L.Farman(1953),Social Accounting inSubsistence and Family-Production Type Economies,The Accounting Review,Vol.28(3),pp.392-400.

[16] Martin Murphy(1976),The Value of TimeSpent in Home Produ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Sociology,Vol.35(2),pp.191-197.

[17] Daphne John(1996),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22,pp.299-322.

[18] Robyn Eversole(2002),Balancing Act:Business and Household in aSmallBolivianCity,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12(5),pp.589-601.

[19] Janet C.Hunt,B.F.Kiker(1979),Valuation of HouseholdServices:Methodology and Estimation,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Vol.46(4),pp.697-706.

[20] Reuben Gronau(1980),Home Production—AForgotten Industr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Vol.62(3),pp.408-416.

[21] Nancy Folbre,Barnet Wagman(1993),Counting Housework:New Estimates of Real Product in the UnitedStates,1800-1860,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53(2),pp.275-278.

[22] AtanuSaha,JaniceStroud(1994),AHousehold Model of On-FarmStorage under Price Risk,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76(3),pp.522-534.

[23] Ellen R.Mcgrattan,Richard Rogerson,Randall Wright(1997),An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Business Cycle with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Fiscal Polic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38(2),pp.267-290.

[24] 曾五一:《无偿服务核算研究》,《统计研究》2005年第6期。

[25] 谷彬:《多视角下无偿服务核算必要性研究》,《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

[26] 罗乐勤:《住户无付酬服务核算若干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6期。

[27] 刘丹丹:《住户无酬工作核算:概念、估价方法及卫星账户构建》,《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1期。

[28] 肖文、李黎:《地下经济:原因、影响及规模估计方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29] 朱琴华:《农村GDP核算问题探讨》,《统计研究》2001年第1期。

[30] 吴涧生、左颖:《关于中国开展非正规部门核算的几个问题》,《统计研究》2001年第5期。

[31] 李松林、田新茹:《不可观测经济对GDP核算的影响》,《内蒙古统计》2001年第6期。

[32] 罗磊:《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基本估计和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

[33] 蒋萍:《非法生产与GDP》,《经济科学》2006年第6期。

[34] 杨灿:《关于总产出核算方法及其理论规范的探讨》,《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5] 林玉伦:《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6期。

[36] 李金华:《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的范式设计与理论阐述》,《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

[37] 李金华:《未观测经济测定与核算理论的一个新范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38] 韩中:《中国住户部门综合经济账户的构建与理论阐述》,《财贸研究》2010年第3期。

[39] 刘丹丹:《住户无酬工作核算:概念、估价方法及卫星账户构建》,《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1期。

[40] 韩中:《住户部门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理论阐述》,《统计研究》2011年第11期。

[41] 蒋萍等:《SNA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心框架、卫星账户和扩展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3期。

[42] 王琪延:《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研究》,《管理世界》1997年第4期。

[43] 王琪延:《建立生活时间分配统计学之构想》,《统计与决策》2000年第2期。

[44] 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人的生活时间分配: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数据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