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时期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战略定位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外交日益突出其实现国家崛起之战略目的,俄罗斯对外政策和国家战略日益清晰,并贯穿于对外战略的调整、完善与实施的过程之中。随着俄罗斯国家渐强,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特点更显突出,“经济外交”的努力与效果得以展现。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努力对于俄罗斯的发展与国家实力的增强,起到了一定的预期成效。本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分析俄罗斯经济外交不断加强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决策机制与行为主体;俄罗斯实施经济外交的手段及其主要支柱,俄罗斯经济外交与国家重新崛起的战略相关性;全面把握新时期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战略思想与行为模式。
第一节 俄罗斯面对全球秩序的大变革
一个国家的“经济外交”与其对内对外政策有着密切联系。任何一个国家内外政策的变化,都不是凭空想象或偶然因素的作用,而是与其特定的历史或现实紧密联系,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罗斯独立后,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的诸多挑战,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就是在俄国内危机重重、国际地位下降与国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是在对叶利钦时期内外政策修订与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新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外交”作用的提升亦是如此。
21世纪,随着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硬而又有谋略的治国方针,大大提升了“经济外交”作为对外政策组成部分的作用。对于21世纪俄罗斯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俄罗斯前外交部长、著名外交家伊·伊万诺夫在《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一书中,详尽阐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形成及其变化。[1]他分析了在20世纪90年代与世纪之交俄罗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1世纪初俄罗斯所处的国际地位、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新秩序等,并论述了俄罗斯所应采取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在论述俄罗斯“外交新视野”部分中,他明确指出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经济外交”作用的不断提高。他认为,这反映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经济因素对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具体地说,这指的是越来越广泛地积极利用对外政策和外交手段去促进解决这样一些任务,诸如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体系全面接轨,其中包括使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组织,帮助俄罗斯企业家走向国际市场,保证他们与国外伙伴进行平等和不受歧视的贸易往来,为吸引外资和调节外债问题创造有利条件。[2]
2003年是俄罗斯政府加大经济外交努力的重要时期。俄罗斯政府发布了《2003年俄罗斯经济外交》报告。其中指出,“2003年俄罗斯外交部加强了对外政策中经济方面的工作。有效的经济外交促进了俄罗斯市场改革的成功,增强了其国际威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扩大了对全球和地区经贸、外汇、金融和投资合作的参与”;报告还指出,根据俄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 2003年5月)中提出的任务,俄罗斯经济外交关注的重点是:使俄罗斯不断地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深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与金融恐怖主义作斗争。俄罗斯外交部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向俄罗斯企业提供全面的帮助,使俄罗斯在国外树立良好形象,吸引外国投资。俄罗斯经济外交的主要任务是:融入多边经济体系和八国集团,推动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继续加强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合作、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组织的合作(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扩大对外经济联系的地域范围(包括独联体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等。
俄罗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大变革时期,是俄罗斯不断提升其经济外交的重要国际因素。因此,新时期俄罗斯对“经济外交”认识的提升,是出自对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俄罗斯中东欧转型、新俄罗斯面临的困境等客观现实所做出的一项应对策略。
第一,冷战终结之后,面对各国在经济甚至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互为影响的不断加强,俄罗斯不能独善其身。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互为依存不断加深,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国际关系学中,通常将“冷战的终结”作为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重要标志,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宣告了冷战时期的美苏军事实力和军备竞赛的国际格局结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减弱。追求国家经济利益、解决经济摩擦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决定了各国日益重视经济外交,经济外交的地位明显上升,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外关系中的优先选择,并且成为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而被频繁地付诸实施。发展的问题成为国家的战略任务,经济外交从外交领域的边缘向外交领域的中心地带延伸。
苏联解体以来的20多年,世界格局处在一个大分化、大调整、大变革的过程中,这种变化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多级,对于各个国家都在不断产生着深远影响。特别是包括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国家力量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全球政治不再由美国等发达集团主宰。面对变化的世界,各国千方百计使自己的国家在变革中能够获得有利的位置,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俄罗斯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融入世界市场。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深,围绕经济问题的矛盾、争执和摩擦也日益扩大,国家之间调节经济矛盾、摩擦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激烈的经济利益竞争要求俄罗斯必须动用外交的手段来为本国企业开拓市场,为俄罗斯获得更多的国际经济利益服务。
第二,国家安全从传统政治与军事安全为主转向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并重,进入“地缘经济时代”(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利益的诉求日益明确。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方面,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等传统的国际关系因素对各国的影响仍在;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重要特征之二。
21世纪,各国都把国家战略重心转向发展经济,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所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加强,即指“经济权力已经取代军事权力成为国家权力的首要源泉”[3];经济因素对一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全球性和地区性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不仅如此,各国国家利益也往往体现为国家经济利益诉求。俄罗斯具有的独特地缘经济优势成为其发挥经济外交的优势,也成为21世纪初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
在苏联解体、两极体系瓦解后,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冷战时代,地缘政治是各国较量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与安全因素是国家战略的基本要素。现时代被一些学者称为“地缘经济时代”,它指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由地缘政治时代的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并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地缘经济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强。多极化的世界决定任何一个单一大国都不可能实行强权政治,普京在谈到“时代”的问题时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增强和相互合作的加深,为建立稳定的国际体制提供了可能性。2000年《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国际关系的转变、对抗的停止、‘冷战’后果的逐步消除以及俄罗斯改革的推进使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机会有了显著扩大。发生全球核冲突的危险已降到最低程度。……国际经济联系的深化和多样化,使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了一种全球性质,为建立更加稳定、能够抵御危机的国际体制创造了前提条件。”[5]
21世纪,经济实力对于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影响日益强大,这种趋势和特征的加强为经济外交的展开提供了可能。大量事实表明,国际经济关系已经成为主权国家实现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由于世界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重视,经济利益在国际政治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结构中的地位趋于增强。
第三,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作用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导致经济关系的政治化、政治关系的经济化互相交融,经济实力的作用突出与加深。当代国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全球经济政治化和全球政治经济化的互动融合趋势,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重要特征之三。当代国际关系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世界经济政治化和世界政治经济化的互动融合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外交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发展的外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外交日程的先后次序中日益占据优先的位置。[6]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更加关注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王逸舟教授最早提出,在国家关系中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世界经济政治化和世界政治经济化的互动融合趋势。[7]因为在全球化下,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各种区域性的经济集团、组织与经济同盟的出现,使政治经济因素的地缘色彩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新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与经济同盟的出现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外交就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和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国际经济政治化是指国际经济不断受到政治的影响,且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种倾向,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被赋予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力求以政治、外交手段谋求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与此相联系,国际政治经济化是指国际政治不断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具有浓厚经济色彩的倾向,它也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被赋予经济目的;另一方面,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力求以经济手段谋求本国的政治利益。”[8]
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正占据着国家对外战略的核心地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国际政治经济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整体现象。从一国对外经济对本国外交活动的决定性影响或从一国外交活动必然为本国对外经济服务方面来看,经济外交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表现;从一国外交活动对本国对外经济的影响或从一国对外经济必然服务于本国外交活动方面来看,经济外交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二战后,随着战争和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逐渐减弱,一个国家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界定越来越难以明确区分,许多政治活动往往被打上经济烙印。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然而我们看到,二战之后的历次战争,即使是在局部战争、政治利益的冲突、民族宗教矛盾纠纷集中的中东等地区,也没有哪一次战争能够完全地实现政治目的。这一事实说明,经济利益正是战争真正想获得的重要成果。
经济实力是国家间权力竞争的核心因素,也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基本动力。以日本经济外交为例,经济外交最先在日本受到重视,是因为二战后日本被剥夺了在安全、防务和其他政治领域的权力,唯有经济领域可以让日本外交有所作为,唯有经济实力能够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由此,成就了日本对经济外交的先知先觉。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经济外交仍然只是处于边缘地带,外交问题的中心主要还是战略性问题,例如国家安全问题、领土主权问题、海空权益等问题。目前,“基于发展的外交”( Development-based Diplomacy)受到重视,围绕发展办外交,办好外交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在这种“外交共识”的导向下,经济外交向国家的整体外交中心地带移动,成为外交格局中的客观趋势。
可见,决定一国在世界政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数量和质量,还包括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和全球信息领域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性,而国家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与邻邦一体化的不断加强。[9]一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能否建立这样的经济体制,从而决定其在新时期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二节 俄罗斯期望重新崛起的强国梦
因苏联解体而出现的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因此新俄罗斯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实现重新崛起,重振大国雄风。普京的“强国意识”坚定不移,他多次提出俄罗斯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世界五大经济体行列的目标。在2011年6月普京指出,到2020年俄应“进入世界五大经济体行列,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超过目前的法国和意大利”[10];在2011年9月召开的统一俄罗斯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普京又指出,当今的世界有很多无法控制的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俄罗斯的发展速度必须超过目前的速度,在今后五年内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这绝对是非常现实的任务,而且这样的增长不应该是原料型,而应该是建立在投资、先进科技和高效率基础上的。[11]
俄罗斯实现重新崛起与国家复兴,是普京政府及其领导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12年5月,俄罗斯外交部推出的“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动俄长期发展计划”的指导性纲领公布,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俄罗斯要转向采用更加实用的外交政策,旨在与美欧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帮助俄落后的工业实现现代化,强调要与欧盟及美国结成“现代化联盟”[12]。梅德韦杰夫提出,外交政策应有助于使俄罗斯不发达的经济实现现代化,借以学习和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吸纳欧美投资、人才和管理经验。
俄罗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实现经济复兴,是俄不断提升其经济外交作用的重要内部因素。俄罗斯转型以来经济急剧衰退,每况愈下,甚至在经济实力与增幅上已经远远落在中国之后。普京在题为《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讲话中最为深切地指出,“首先,我国已不属于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水平的领先国家;其次,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在1998年危机之后,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降至3500美元,这还不到‘七大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摆在俄罗斯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今后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社会上日益严重的思想和政治分裂?在21世纪,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应占有怎样的地位?俄罗斯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俄罗斯今天到底拥有怎样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这是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13]
俄罗斯认为,经济衰退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被认为是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俄罗斯《总统国家安全咨文》指出,俄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来自内部的经济问题,即“经济改革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薄弱,用出口燃料和原料换取进口高技术机器、设备和生活用品;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来自外部的主要经济威胁是:“一方面,这是由于俄罗斯正经历着经济危机,国家保护经济利益的体制不太有效,投资气候不利等;另一方面,一系列外部因素也加大了这种危险”。这些外部因素是:外债巨大,俄罗斯在一系列国外市场上受到限制;外国伙伴鼓动高级专家外流;外汇和重要战略物资外流;商品流通结构扭曲,机器制造业基础遭到破坏;支持进出口和使进口结构合理化的现代金融、组织和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发达等。[14]尽管目前俄罗斯经济已经摆脱“转轨型衰退”的全面危机,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时代,俄罗斯经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全球经济中,与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增长结构上,俄罗斯都不具有优势,见图2-1、图2-2。
图2-1 1992—2010年俄罗斯经济总量及占世界经济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注:2009年因国际危机
出现经济滑坡。
图2-2 1992—2010年俄罗斯人均GDP的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第二,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俄罗斯经济处于全球经济产业链的低端。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推动,国际分工的形态已经从早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演进到如今的产品内分工。[15]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模式下,根据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工参与国只从事生产流程中特定阶段的专业化生产,在全球价值链的特定环节或位置中获取属于本国的那部分增加值。正是经由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一途径,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禀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法国政治学家卡雷尔·德·安科斯女士于1993年发表的《俄国:在寻找失去的过去》一文中阐述,大国地位不仅取决于领土大小、武器和军队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技术成果和经济实力。[16]俄罗斯在国际产业链中有比较优势的是自然资源,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不是现代生产科学技术。
第三,在对外贸易中,资源出口始终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因素,经济增长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和依存度很高。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俄罗斯资源开采总量占GDP的9%[17]。从图2-3中可知,2000年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俄罗斯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此后虽然呈现波浪式的下降趋势,但2009年该比例仍然达到19.25%。此外,俄罗斯经济增长率的走势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走势存在很强的趋同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幅度曾一度达到57.7%,而同年俄罗斯年GDP的增长率仅为-7.9%。2010年,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价格涨幅达到22.4%,俄罗斯的年度GDP增速同步上升至4.03%。俄罗斯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经济呈现出“资源驱动型”的特点。
图2-3 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产值占GDP的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整理。
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中,能源不仅是俄罗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它们在俄罗斯的外贸出口、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维持社会公共开支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公司共同编制的全球105个国家燃料动力综合体效率指数排行榜于2013年发布,俄罗斯排在第27位。2011年2月9日举行的俄罗斯燃料能源行业总结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石油产量首次超过5.05亿吨,俄罗斯政府预算收入中来自燃料能源企业的收入超过4.1万亿卢布(约合1370亿美元),占全部预算收入的50%以上。[18]有的学者测算,单桶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19]俄罗斯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严重依赖引起了国际经济组织的高度重视。俄罗斯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之后,俄罗斯的贸易依存度一度略低于中国,但俄罗斯的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却明显高于中国,2000年甚至达到了20%。这说明,俄罗斯经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
第四,在国际竞争中,俄罗斯面临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任务。在全球市场中,俄罗斯经济缺乏国际竞争力,经济仍然没能摆脱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增长,是指主要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资金,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通过粗放经营外延扩大再生产,获得经济增长。[20]表2-1反映了俄罗斯与其他经济体(包括世界总体水平)每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俄罗斯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数值要低于中国,也低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按照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购买力平价,2008年俄罗斯每千克石油(换算值)所产生的GDP为3.05美元,中国为3.58美元,美国为5.76美元,欧元区为8.22美元,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41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5.46美元。可见,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普京坦言,效率低下是俄罗斯经济和社会未来10年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从俄罗斯的国际竞争力全球排名来看,俄罗斯在2010年位于全球第51位。[21]普京在2012年《竞选纲领》草案中提出,俄罗斯在劳动生产力和能源效率方面落后于主流国家,仅为这些国家的1/2或1/3,因此应把俄罗斯劳动生产率翻倍,并将其作为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之一。俄罗斯如果提高其国际经济竞争力,则必须在实现经济现代化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转型以来,俄罗斯的传统体制模式已经得到了改造,经济逐步恢复并出现一定增长,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并未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发展路径。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相比,俄罗斯经济发展仍然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2008—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充分显现,俄罗斯实现现代化的主张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22]对此,时任俄联邦总统的梅德韦杰夫曾向联邦议会发表其国情咨文,整篇咨文以“俄罗斯全面现代化”为宗旨,客观地指出目前俄在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按照梅德韦杰夫的看法,过去的几年,俄罗斯并未采取足够的措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未能摆脱粗放型经济结构和对原材料的依赖,对出口的依赖阻碍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企业至今偏爱进口产品,而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又低得可怜。[23]
表2-1 主要国家每单位就业人口创造的GDP比较(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购买力平价) (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
第五,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俄罗斯寻求重新崛起的契机。首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国际制度变革的转折点。当今,国际制度的变革更多地体现出新兴经济体的利益,更多地向“全球共治”的方向转变。国际制度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G20逐渐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协调与合作协商的平台。[24]G20作用的“复活”,既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力量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反应( G20的建立就是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反应)。美欧发达国家不得不正视和接受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大国崛起的现实,也力图将其纳入自己仍占主导地位的新国际机制中。[25]二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更多体现新兴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已经从危机前的44.06%提高到47.19%;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由危机前的40.5%上升为42.1%。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暴露出“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巨大缺陷,新兴经济体国家已致力于通过G20的协商平台或者类似“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区域合作平台,不断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其次,金砖国家崛起的机遇。近年来,金砖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成为影响并导致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则相对缓慢。新兴大国的崛起对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有学者指出,国际力量的重组导致了得势、守势、失势和弱势群体的形成。[26]当今世界力量对比的基础是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等综合实力的较量,但是较量的核心是经济实力。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促使国际秩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的“独超地位”受到影响,其推行的单极世界战略受挫,世界多极化进程或者“无极化”[27]趋势将加速推进;二是西方社会模式的影响弱化,世界各国将出现多样化模式,这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一个可能的现实;三是推动世界金融秩序由单边支配向多边作用过渡[28]。此外,在由新兴经济体崛起导致的国际秩序变革中,中国的快速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最引人注目。在很多问题上,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所谓“中美共治”已经成为上述革命性变革的一种象征,它们的权重和作用凸显出来,双方之间实力差距会持续缩小。[29]对于国际秩序变革来说,中美是否能够合作共赢,将成为未来国际秩序和世界局势稳定的关键。
最后,俄罗斯致力于成为世界一级的可能性。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俄罗斯的势力迅速从欧洲中部地区后退,失去了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和外高加索三国,特别是失去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俄罗斯的疆域正在退向亚洲。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俄罗斯走弱之机,加强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因此,俄罗斯必须明确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必须对自己国家进行重新定位。转型后初期,俄罗斯曾推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但是“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没有得到西方应有的尊重,而建立俄罗斯主导的国际秩序在此时的条件下又不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新外交理念,推动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并保证俄罗斯国家的地区利益,成为俄罗斯的国家诉求。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确立了确保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他在首次担任总统后所颁发的第一份《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中就提出,俄罗斯要致力于建立能够真实反映当今世界及其利益多样性的国际关系体系。随后他又强调,“新的世界秩序——这是稳定的和平发展,没有危机和动荡。为此,必须建立多极的,也可以说是‘非垄断的’国际关系体系,容纳世界所有成员和保障世界多样性和平衡的体系[30]”。从而俄罗斯不再追求世界霸主地位,而是转向努力成为“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普京指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31]俄罗斯要确保大国地位,关键是要稳定并振兴俄罗斯经济;在振兴俄罗斯经济方面,首先是实现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贸易关系是跨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32],世界多极化、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也促使俄罗斯力图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俄罗斯国家需要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为俄罗斯的稳定发展、经济的振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向俄罗斯外交部提出,“在外交部和我国其他涉外机构的工作中,经济外交的比重应该增加。总的来说,经济方面的工作还留有许多未能加以利用的资源,外交部的中枢机关有时未能完全掌握贸易经济领域的各种问题和情况”[33]。
第三节 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战略思想
实践表明,经济外交的概念是对经济与外交相互关系的现象和行为的总结与解释,而经济外交思想则是人们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运用经济手段、体现经济性功能与作用、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的概括。这样,经济外交就是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的。俄罗斯经济外交除具有一般外交所具有的共性(外交的基础、外交的目的、外交的主体)之外,其经济外交的战略特点突出体现在:现阶段它以追求国家经济利益为强烈诉求,以实现国家崛起为战略目的。这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外交的概念内涵,它概括地反映了经济外交的本质属性即经济性,具有这一本质属性的外交活动,就是经济外交。
经济与外交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互动与促进关系,使经济外交的“经济性”目的凸显。经济外交所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国家与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它既包括经济行为体之间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摩擦,也涵盖国家间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纷争。离开了经济性的问题领域,所谓经济外交就不再是经济外交。这一点在当前的国际社会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世界各国领导人出访时所签署的经济合作文件的数量,已经成为评价出访成果的主要参数之一。就经济外交的本质特征而言,经济外交除具有一般外交(总体外交)所具有的共性——共同的行为主体、共同的行为目的(服务于国家利益)等以外,其个性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性。具有经济因素的外交活动和行为,都可视为经济外交活动。具体来说,经济外交一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外交,二是以经济力量或者经济杠杆为手段或为依托的外交活动。
随着全球化时代经济关系与外交关系的渗透与交融,全球政治经济化和全球经济政治化的新特点在经济外交活动的这一概念内涵中日益清晰。从经济外交内涵来看,我们所理解的经济外交包括两条主线:一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经济力量或者经济杠杆为手段或为依托的外交活动;二是以经济为杠杆的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对外政策。从经济角度给出“经济外交”的定义,以“经济”为“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的轴心,延伸新时期经济外交的新的特点和基本内涵,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俄罗斯经济外交的现实性与时代性。因此,“经济外交”是一个国家争取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从而保证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而展开的外交活动的重要手段。经济外交与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已有的实践表明,越是一个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与崛起的时期,其经济外交中的“经济轴心”作用越加明显。日本学者是较早认识到经济外交的经济轴心这一作用机制的,战后日本成功运用经济外交的实践则是证明。在经济外交的研究中,日本学者关于经济外交的研究以及日本运用经济外交的实践,被研究经济外交的后来者广为关注。
在俄罗斯,一些权威学者认为,“经济外交是经济与政治的融合”,经济外交的目标是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利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4]。经济是外交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外交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在推动外交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最具决定性影响。根据经济外交的实际作用,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理解经济外交的含义,可以认为:凡是包含经济利益动机,将经济因素作为对外活动的手段和工具的外交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或者被理解为“经济外交”。如果说,在过去年代诸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外交不是经济,而是外交,它属于外交的一个内部分支,这种外交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性”[35]。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外交则体现出经济目的的重要性,体现出以经济利益和目的为重,外交是实现国家经济战略和利益的手段。
俄罗斯不仅是一个传统上(苏联时期)重视经济外交的国家,更是能够充分运用经济外交手段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国家。普京执政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俄罗斯对外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与发展,他的调整与发展主要就是,提出外交为经济服务,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发挥大国作用要考虑俄罗斯的国力,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处理对外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妥协,避免对抗。普京的这一外交思想与乔治·凯南和亨利·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不谋而合。这两位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家都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目的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过多的要求不仅实行不了,反而有损自身利益。俄罗斯前任外交部长伊·伊万诺夫特别强调,我们越来越确信,对外政策唯一可靠的方针是始终捍卫国家利益。[36]俄罗斯经济外交在国家战略层面体现出经济外交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利益。俄罗斯经济外交体现出的战略性,又根基于其实现国家利益与发展战略。“国家利益主导”不仅是俄罗斯国家战略的出发点,而且它在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与实践中得以实施。俄罗斯的战略性在理论与政策层面,大致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 “国家利益主导”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面
在俄罗斯外交活动中,以经济为杠杆的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战略,这一主旨在近年来俄罗斯的对外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后,对于其国家利益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俄罗斯在明确其在当代世界中的国际定位和自身国家利益追求的基础上,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于1994年撰写了《俄罗斯经济安全构想》。1996年4月,俄罗斯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1996年6月公布《总统国家安全咨文》; 1997年5月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37]。在俄罗斯1996年颁布的《总统国家安全咨文》中强调,俄罗斯“应把国家安全理解为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国内外的威胁,保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稳步发展”。这是新俄罗斯第一次阐明其对国家利益的理解。[38]之后,“国家利益”一词在俄罗斯的各种文件中得以出现并不断被加以诠释,普京执政后从多个角度反复强调“俄罗斯国家利益”。他指出:“将权力移交给新国家元首时,我想说的是,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过去是我的职责,现在仍然是我的职责。”[39]普京如此重视国家利益,为俄罗斯维护其国家利益留下运筹的空间。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也是外交学和经济外交实践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中关于“国家利益”概念有着充分的论述。[40]我国学者阎学通在其《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中对国家利益进行了详尽独到的分析。他认为,国家利益是指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国家需要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国家利益的基础是该国公民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全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从国际政治学角度来解释,所谓国家利益,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的根本因素。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理解的“国家利益”指的是,国家利益就是满足国家效用、需求或目标的能力;而财富和权力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的最终追求,它们构成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41]广为认同的观点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有多个层面,其中首先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同样重要的是对财富和经济增长与权力的追求,“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经济、军事或文化上的目标和抱负”[42]。因此,国家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行为;作为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合成、实现及其条件等,又对国家利益本身产生着巨大影响。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开始进行对外战略的调整。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2000年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和《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中,它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将“国家利益”置于外交战略的首要地位,“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至上”。在当今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应首先“服务”于国内发展的切身利益。即为稳定经济增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完整,稳固国家宪法秩序基础,促进国民社会的团结,保卫国民和国外侨民的权利。“俄罗斯外交方针至高无上的优先方向是保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43]时任外交部部长的伊·伊万诺夫对此指出:“俄罗斯在对外政策领域所遇到的问题的性质,促使我们要现实地评价国际形势,并对我们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务实的态度。在充满矛盾的国际形势条件下,我们越来越相信,对外政策唯一可靠的方针是始终捍卫国家利益。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当代的威胁和挑战做出相应的反应,就一系列国际问题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立场,目标明确地确定同其他国家的关系。”[44]
俄罗斯坚持推行灵活务实和避免对抗的对外政策,将俄罗斯国家利益具体化,突出国家利益至上,利用外部世界的矛盾以确保自身利益,进一步减少意识形态因素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影响。普京认为,“俄罗斯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在俄罗斯周边营造稳定的安全形势,以便能为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和资源解决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创造条件”[45]。对此,也有学者将俄罗斯的外交称为“利益外交”,其指的是:俄罗斯重新制定的对外政策构想更强调外交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原则,在于将俄罗斯外交方针与获得经济利益挂钩,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大小权衡外交成就或者决定具体外交立场的取舍。俄罗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分析普京所实施的外交原则时这样解释:“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俄罗斯将本国的经济利益作为重点。”[46]按照阿尔巴托夫的看法,俄罗斯外交在确定“利益原则”的同时,具体政策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会相应增多。在一般情况下,俄罗斯不会参与有损经济利益的外交行动,并为了获取某种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而变换外交政策、手段和措施。他同时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制定的外交构想也关心外交的经济利益,但没有作为外交活动的主要参考指标。[47]
二 强国战略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基本目标
从俄罗斯的官方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就是“强国思想和战略”,即俄罗斯将用2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具有世界“一级”地位的强国之列。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普京审视了20世纪末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形成了其独特的外交战略思想,明确了俄罗斯确保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基本目标。普京指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48];而要确保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振兴俄罗斯经济是关键。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指出,俄罗斯已经不属于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水平的领先国家,而面临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俄罗斯的“强国思想和战略”主要体现在:经济是关键,内政是基础,外交和军事是保障,这也构成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普京总统反复强调“俄罗斯新思想”的理念,其内涵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其深刻性在于,普京在对俄罗斯新思想加以论述后,紧接着就提出俄罗斯要建立“强大的国家”和“有效的经济”。“强大的国家”是指在俄罗斯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建立民主、法制、有行为能力的联邦国家;“有效的经济”则是指国家要加大对经济和社会进程的影响力,在经济社会领域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调控体系。[49]与叶利钦时期相比,普京的外交战略更加务实、灵活、进取,它更加突出了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思想。
在强国战略的实施方面,首先,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是普京推行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普京将政治稳定和保障经济快速增长看作是“国家最主要的头等任务”[50]。他多次强调,俄罗斯一切都要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其他方面都应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其次,政治稳定是普京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普京认为,只有实行俄式“主权民主”才能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再次,对外战略是普京振兴经济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俄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最后,军事战略调整成为普京确保国内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最终实现“强国战略”目标的又一重要保障。一方面,俄罗斯强调外交政策的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为此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比重应该增强”,“外交的优先任务是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稳定的、安全的环境,建立能够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和资源解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条件”[51];另一方面,俄罗斯收缩对外关系的战线,确立力所能及的对外政策目标[52]。
三 国家现实利益是新时期俄罗斯外交的基本诉求
俄罗斯独立后,外交活动对象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俄放弃在苏联时期对外政策中的“超级大国”心态,也放弃过去在外交上“为参与而参与”的做法。伊万诺夫对此说,“90年代就对外政策进行的争论,不止一次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具体的行为方式”。他的解释是,之所以会产生国家利益不清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苏联对外政策留下的遗产是‘超级大国’心理,极力参与各种各样的国际进程,有时甚至付出国内资源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俄罗斯认同其超级大国国际地位的消失,转向采取现实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
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地缘性大国的国家利益,从来都是有头等的和次要的、长期的和当前的利益之分。如果现实地看,俄罗斯首要的现实的国家利益是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后是文化利益。[53]俄罗斯在2000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简称《构想》)中提出,俄罗斯的经济利益是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只有在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解决与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有关的问题。[54]按照《构想》,随着冷战终结和两极对抗时代的结束,尽管军事实力仍然在国际关系中起作用,但是经济、政治、科技、生态和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国家削弱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地位,已经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发展与各国的互利关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符合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利益,有利于加强全球和地区安全,为俄罗斯参与世界贸易、科技和金融信贷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在《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中也对俄罗斯新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阐述,其中突出论证了俄在国防、内政、外交及经济等领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及应对手段,并界定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所在,提出俄国家安全体系的目标和发展任务,“俄联邦国家利益”是国家对保障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及持续发展的内部和外部需要的总和”[55]。
第四节 俄罗斯经济外交指向的特点
普京执政之后,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明确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基本特点体现为,经济外交的经济性作用增强,对外活动为国内经济服务,以促进国内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外交被置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的优先方面,普京在2000年2月25日致选民公开信中指出:“我们的优先方向是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切实的国家利益,其中包括经济利益,理应成为俄罗斯外交家的法则”。[56]2001年,普京在俄外交部讲话时又指出,在外交部和俄罗斯其他涉外机构的工作中,经济外交的比重应该增加。总的来说,经济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没有加以利用的资源,外交部的中枢机关未能完全掌握贸易经济领域的各种问题。[57]在全球化条件下,推进俄罗斯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保障俄罗斯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帮助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和调解外债等,都需要将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与外交活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把握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寻找俄罗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途径与机制,发展与完善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经济外交手段,将经济外交提到更高的位置,使俄罗斯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世界经济的舞台发挥俄罗斯的作用。
那么,经济因素的考量是否已成为各个大国对外政策的依据呢?“经济外交”是否已成为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决定性或主导性因素呢?对此,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至少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其理由是:目前经济因素还没有成为国际政治的主导因素。我们认为,就经济外交实践而言,影响一国对外政策和总体外交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最为根本的还是国内因素,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通过外交方式和手段,维护和保障本国经济利益,实现国家崛起并恢复其强国地位之目的,就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
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是确保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俄罗斯能否恢复其大国地位,关键在于其能否尽快振兴经济。为此,普京反复强调“21世纪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经济上的落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提出,俄罗斯“10年内至少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58]的任务。这正如普里马科夫后来所述,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捍卫国家利益,它主要体现在外交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这是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基本理念。基于这样的理解,俄罗斯的一些著名学者,例如俄罗斯前国家杜马议员、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主任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指出,毫无疑问,普京的外交学说已经形成,它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一,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俄罗斯将本国的经济利益作为重点;其二,在涉及安全问题方面,俄罗斯将新的、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作为重点。[59]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突出了如下特点:
一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的目的性:以国家经济利益为目的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的实践表明,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指向是明确的,“其核心的目标是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取得具体的商业成果”[60]。关于俄罗斯经济外交的目的性,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总结俄的外交工作时这样说,俄罗斯外交全部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总统提出的任务:将整个对外政策活动与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和向创新经济过渡最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的外交努力将集中在实现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上,即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61]。正如我国的学者所阐述的:“经济外交的目的是执行特定的外交政策。执行外交政策和实现国家利益是一切外交的灵魂,经济外交也不例外。至于所执行的外交政策究竟是政治政策、安全政策,还是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政策,都无碍于经济外交。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经济外交可以是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和外交目的服务,也可以是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服务,这都取决于最高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当然,对外经济政策本身不是经济外交,这与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不等于外交( Diplomacy)是同样的道理。”[62]
普京特别强调俄罗斯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性,他将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置于国家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俄罗斯在强调国家安全利益和地缘政治战略利益重要性的同时,逐步将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置于优先的位次,提升非传统安全利益,为了寻求其经济利益,不惜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其地缘战略利益。经济利益是任何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而承认“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则是经济外交运行的一个条件。俄罗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前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谈到俄罗斯对外政策之所以发生变化时指出,如果俄罗斯国内达不到一定的经济标准,在更大程度上只是社会政治标准(这些标准关系到民主制度的稳定性、民主自由、各种分支权力的正常作用、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就不可能成为文明欧洲世界的一部分。没有这些,俄罗斯所有的战略,哪怕是出于最好愿望的战略都注定是策略,而且基础是脆弱的。[63]
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行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需要的直接反映,它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与社会的不断繁荣等方面,因而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追求的基本目标和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国家利益的核心是有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而经济利益既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发展的基本保障。由于经济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差异也就成了国家间政治对抗和冲突的基本根源,在各种政治军事冲突和对抗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经济利益上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二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的战略性:以经济和外交手段服务对外战略
经济外交是经济与政治有机结合与相互协作的过程,是以经济为手段达到实现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政治目的的一系列活动。俄罗斯前外交部部长伊万诺夫在《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一书中,详尽阐述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新构想和外交新视野。转型以后,俄罗斯外交的新视野包含什么内容呢?他认为,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经济外交”的作用在不断提高,经济因素对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指的是:越来越广泛和积极地利用对外政策和外交手段去促进解决这样一些任务,如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俄罗斯与世界经济联系体制全面接轨,其中包括使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组织,帮助俄企业家走向国际市场,保证他们与国外伙伴进行平等和不受歧视的贸易往来,为吸引外资和调节外债问题创造有利条件。[64]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俄罗斯深刻感受到整个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秩序调整的重要性。
回顾新俄罗斯的对外战略构想,其目标清晰可循,其意图期许可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试图通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自贸区、俄白哈关税同盟和欧亚联盟,建立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环俄罗斯的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体。俄罗斯认为,在当今条件下,对外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该被看成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对外战略与其对外经济政策之间紧密地相互协调。为此,俄罗斯经济外交努力实现的任务目标是:第一,探索理顺全球化进程的途径,“不能对那些决定世界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决议袖手旁观”。这样,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参与讨论制定与全球化相关的各项决议。第二,俄罗斯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相互协作,包括加入WTO的谈判、磋商、会晤的全部努力,以改变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被歧视的状况。俄罗斯外交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加入WTO。1999年7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国”峰会上,西方主要工业国均表示支持俄加入WTO,俄外交部领导人以及驻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组织的代表,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5]2011年12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最终,俄罗斯经过长达18年的努力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俄罗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在双边和多边的基础上开展经济与贸易合作。俄罗斯在深化独联体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上首先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7月,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的“关税同盟”正式开始运作,首先排除不利于同盟国之间的商贸、资本和人力资源流通的障碍。普京认为,将于2012年启动的俄白哈“统一经济空间”,“不仅对这三国,而且对苏联地区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66]之后的2011年10月,普京呼吁前苏联国家统合为“欧亚联盟”,俄罗斯提出创立更高一体化程度的“欧亚联盟”的目标。按照普京的说法,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将成为欧亚联盟的基础,“欧亚联盟”将是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实体,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成员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因此它是一个经济性质的组织。俄罗斯的意图是期望通过欧亚联盟,逐步成为“当代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分庭抗礼。[67]俄罗斯认为,成立欧亚联盟将使其成员在21世纪的世界中占据应有地位,欧亚联盟有助于俄罗斯以更加强大的姿态更快融入欧洲。
三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的层次性:以经济为杠杆的多元外交活动
现当代外交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外交活动的功能、区域和领域不断扩展,具有角逐化特点,或者说“复合型”特征[68]。一般的分析认为,经济外交具有“双边性”,我们认为,俄罗斯经济外交不仅是外交层面的“双边性”,而且包括多个层面和内容。在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中,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外交涉及的领域包括能源外交、军售外交、贸易外交;另一方面,在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活动范围上,它具有重点领域和边缘领域。在俄罗斯的经济外交活动主体上,既有政府外交,也有非政府组织外交和国际组织外交等,其行为主体具有多边性。
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外交的政治属性不可分割,但总体上倾向于把经济外交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的手段,因此一般不大愿意在外交前面加上界定词。例如,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从国际关系学方面分析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概念,提出了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假定:一是否认现实主义以国家为国际关系唯一行为体的命题,认为国家不是单一的理性行为主体,其他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也在国际关系中产生着重大影响;二是军事安全并非总是国家的首要问题,其他问题也会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三是军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最有效的手段。杰夫·贝里奇等人在《外交辞典》中认为,经济外交包括两个方面:( 1)处理经济政策问题的外交,包括派遣代表团出席由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机构组织的外交。经济外交不同于外交使团的商务外交,但是也包含了类似的工作,例如监督和报告接受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状况,就如何施加影响提出建议; ( 2)使用经济资源进行的外交工作,包括经济援助或经济制裁等方式,其目的在于实现某项外交政策目标,有时也被称为“经济治国术” ( Economic Statecraft)。[69]这一界定显然更强调经济外交作为一种执行手段,至于执行的是外交政策还是经济政策,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逐渐从一个“失败的国家”转变为“新兴经济体”。海外利益的拓展增强了俄罗斯开展经济外交的需求,经济实力的上升增加了俄罗斯开展经济外交的信心。普京明确提出:“在外交部和我国其他涉外机构的工作中,‘经济外交’的比重应该增加。必须建立一种在国外推进和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的体系,使之能为俄罗斯经济作出最大的贡献,把我们和世界经济实现一体化的各种途径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我认为极其重要的是,要让对外政策部门更加注意对最大型的对外经济项目的护驾,注意让它们和国家的利益衔接起来。必须争取在国外为俄罗斯的企业活动创造条件,至少要不比俄罗斯给外国商界提供的条件差。”[70]
四 俄罗斯经济外交活动的行为主体
1.俄罗斯经济外交的行为主体
经济外交作为俄罗斯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作为经济外交的行为决策者,俄罗斯的政府机构、对外部门是俄罗斯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作为国家经济外交主体的官方经济外交,其职能是做出经济外交的各种决定及其相关决策,并推动它们的实施;作为国家经济外交重要补充的民间经济外交,其作用是促进俄罗斯民间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经济外交的行为主体分为官方经济外交与非官方经济外交。官方经济外交是主要的行为体和决策者,这决定了官方外交在对外政策中的决策作用及其机制。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决策机制请参见图2-4。其经济外交的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被一些学者归结为,“总统高度集权和对外政策过程的执行权力机构的直接领导”、“对外政策各部门之间的水平联系相对较弱”、“立法机构只拥有有限的制衡权”;总统掌握着根本性的决策权力,处于整个决策结构的顶端。因此,俄罗斯“对外政策方针的制定、对外政策活动的进行以至外交代表的任免都要经过总统的同意和首肯”。在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决策主体和行为者中,既有国家领导层面的国家首脑及其相关机构,也有大型经济组织,诸如众所周知的在俄罗斯能源外交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企业。但是,就经济外交的性质而言,在国家层面中,经济外交的决策主体是政府机构。
图2-4 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静态结构图
资料来源:转引自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1年,第101页。
根据俄罗斯宪法及其他重要立法,俄罗斯拥有外交权限的主体包括联邦总统、总统机构、联邦政府和议会等。有的学者将俄罗斯经济外交的行为主体分为“政府行为者”和“非政府行为者”,其中“非政府行为者”包括大公司、行业协会和作为咨询协商机构的非政府团体。[71]这是因为,从经济外交的性质上考察,经济外交本身包含两个实质性内容:其一,它是由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它是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72]因此,不仅政府和政府部门例如外交部、商务部等是实现经济外交活动的行为主体,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及其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不断融合,其企业和非政府机构也已经并将逐渐在俄罗斯的经济外交活动中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普京更加注意确保俄罗斯及其公司的具体经济利益,在他的会谈和演讲中,这些问题所占的位置之重大大高于他的前任。这说明了普京时期的外交政策与苏联时期传统的外交政策之间的差异。
2.俄罗斯经济外交的行为内容
( 1)官方经济外交的主要方式
从官方经济外交的角度看,经济外交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的协议等方式,建立各个层面的经济外交关系。俄罗斯转型以来,为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为获取海外市场、海外资源和海外技术,俄罗斯与一系列国家签订了双边经贸合作协定,建立了双边经济互惠关系,利用多边条约组织推动经济外交。
第二,加入各类组织和集团等,发展俄罗斯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关系。经济转型以来,俄罗斯先后融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八国集团等,并把加入WTO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外交议程。除了加入WTO之外,俄罗斯通过谈判与欧盟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进程,并建立起与各类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经济合作关系。
第三,推动组建俄罗斯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俄白哈“关税同盟”是俄罗斯主导建立的最主要的多边经济合作平台。在这方面,俄罗斯下一步的目标是建立欧亚经济联盟。
第四,俄罗斯利用在一些领域的垄断优势地位开展经济外交。例如,俄罗斯在独联体内部进行的“卢布国际化”活动,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外交博弈中利用天然气价格实现其他方面的国家利益等。再如,俄罗斯利用自己先进的空间技术,在国际空间合作中力图占据主导或主动地位,为俄罗斯谋取国家利益。俄罗斯的能源和资源外交是俄罗斯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第五,在个别情况下,俄罗斯也利用经济制裁、经济封锁和经济打击等手段,开展威慑性经济外交。
( 2)非官方经济外交的主要方式
从非官方经济外交的手段和形式来看,随着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俄罗斯社会的开放性、多层次性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主体的成长,使俄罗斯在经济外交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方面,俄罗斯学者对经济外交主体的认识更接近西方的观点,甚至更为强调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决策和经济外交活动,强调各级政府机构和各类非政府团体及企业在经济外交活动中的协商与合作,强调对外经济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俄罗斯原外交部副外长伊万诺夫就指出,经济外交以国家经济利益为基础,包括旨在实现和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外交行动的形成机制和协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机制的主体既包括国家政权机关,即联邦中央政府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也包括地方政府机关、实业界行会和商会、代表特定社会阶层的非政府组织、政党和大众传媒。[73]
在非官方经济外交中,非官方的公司、个人和其他非政府经济主体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方面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外交手段是公司或个人推动的俄罗斯对外投资、国际借贷和国际贸易活动。
第五节 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实施原则
俄罗斯经济外交是在其总体外交的框架下运作的,其实施具有与其总体外交保持一致的基本特点。俄罗斯外交的务实性是其施展“经济外交”的基础。21世纪之初普京执政后,“务实外交”就成为普京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新特点,也即外交政策中突出“外交的务实性”。所谓“务实”,按照普京总统的解释,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和“国家利益至上”。因此,总的来看,俄罗斯“务实外交”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崛起和复兴服务。普京认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就是,“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我们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至上”。[74]用普京的话说,“我们的优先方向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在切实的国家利益当中包括经济利益”。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务实性,是俄罗斯务实外交的“新特点”。一些学者将这种务实性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适当收缩外交战线,以实现目标与手段的平衡,其实质是在目前国力所能允许的范围内确保俄罗斯最基本的国家利益; ( 2)突出经济外交,普京的经济外交与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国内首要任务相配合,着重扩大俄罗斯产品出口市场,扩大武器输出等; ( 3)在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方面强调外交的“进攻性”,这表现为不再屈服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压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俄罗斯外交利益(包括对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75]
一 “国内目标高于外部目标”
俄罗斯转型后,需要找到一条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坚持“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切实的国家利益当中包括经济利益,理应成为俄罗斯外交家的法则”。俄罗斯的国内目标是实现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扭转俄罗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实现强国富民的国策和战略。这说明,俄罗斯已经将国内经济发展的任务置于国家战略的首位,为俄罗斯国家崛起奠定物质基础。普京曾明确表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取决于俄罗斯能否成功地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
二 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
俄罗斯经济外交指向明确,其核心的目标是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取得具体的商业成果,强调“俄在经济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在不断思考国际环境的变化。俄认识到,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正在越来越多地从军事与意识形态领域转向经济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恢复更主要的是依靠经济实力的提升。目前俄罗斯社会已形成共识,认为俄罗斯外交方针至高无上的优先方向是保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只有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巩固、公民社会的团结以及尽快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确保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据应有的位置。就目前阶段而言,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和发展经济,用普京的话说,“稳定的经济——这是民主社会的主要保障,是世界上受尊重强国的基础之基础”[76]。
三 俄罗斯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对于俄罗斯融入国际社会与经济外交的努力,俄罗斯认为,在国际社会经济外交作用具有加强的趋势。第一,在世界经济自由化不断增强和集体谈判的国家日益增多的条件下,政府的单边行动在捍卫国家利益时往往失去效率,与此相关的是限制使用传统手段调节对外经济关系,例如海关限制、进口限额、贸易补贴等,需要确立统一协调的规则,以加强国际合作。第二,经济外交的趋势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力国际化不断深入相互关联。[77]俄罗斯关注世界经济体系的实质特点,要求参与制定决定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决议,争取对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制定的参与权。第三,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努力可以归纳为:不再以融入西方,加入所谓“文明世界”作为政策的最终目标;强调经济合作,但不再以争取外部世界对俄罗斯的援助作为政策重点;明确宣布俄罗斯将建立多极世界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取向。第四,把俄罗斯利益具体化,突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78]
四 中俄经济关系是俄罗斯务实经济外交的典范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文件的核心思想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长期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指导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79]普京认为,“这是构建整个现代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世界大国之间的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法关系准则,必将以极其重要的方式对整个世界事务产生影响”。[80]中俄两国不仅在政治互信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且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趋密切。近年来,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前行的基础,中俄双方的双边贸易额预计在2015年前提升至1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提升至2000亿美元。这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务实外交和现实主义的色彩。
[1][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同上书,第127页。
[3][美]威廉·内斯特:《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姚远、王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4][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5]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于2000年6月28日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6]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7]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8]张蕴岭:《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9]张文茹:《俄罗斯的“世界新秩序”论与外交选择》,载《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4期。
[10]参见普京在2011年6月14日日内瓦联合国有关社会发展和就业大会上的讲话。
[11]彭晓宇译《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俄]《真理报》2011年9月27日至28日。转引自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信息》2011年第7期,第2—3页。2011年9 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召开了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与总理普京在大会上讲话,将这一讲话称作为“统一俄罗斯”党竞选2012年国家杜马选举的纲领。
[12]ПРОГРАММА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на системной основе 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факторов в целях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www.runewsweek.ru/ country/34184/.2010年7月20日。中文内容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12/c_ 1293150.htm。
[13][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普京:《普京文集》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4][俄]《独立报》1996年6月14日。
[15]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16]引自孙午生《经济外交——俄罗斯强国的关键》,载《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2002年第S2期。
[17]《世界能源效率指数排名公布,俄罗斯位于前列》,载《俄中评论》2012年12月28日。http://ezhong.ru/articles/2012/12/28/19973.html。
[18]翰墨:《俄罗斯中亚东欧经贸动态》,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4期。
[19]臧文茜:《油价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缩水20亿美元》,载《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0月29日。
[20]景维民、郎梦圆:《苏联、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3期。
[21]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对全球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22]李中海:《梅德韦杰夫经济现代化方案评析》,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4期。
[23]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参处:《梅德韦杰夫2009年国情咨文》( 2009年11月12日),商务部网站:http://ru.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1004/20100406860934.html。
[24]2009年9月25日,G20匹兹堡峰会发表的《领导人声明》宣布,G20将取代G8成为永久性的全球经济主要协调和合作机制。
[25]李永辉:《“G时代”的国际新秩序:变局与变数》,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
[26]杨洁勉:《论“四势群体”和国际力量重组的时代特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得势群体”主要指新兴大国以及富有进取心的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守势群体”既包括美国那样的国家行为体,也有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的非国家行为体。“失势群体”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以及独联体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处境困难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的地区性组织。
[27]所谓“无极化”,这里指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下降,而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世界领先的大国。
[28]尹承德:《新兴大国的崛起与国际秩序的重构》,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9]俞正樑:《论当前国际体系变革的基本特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6期。
[30][俄]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31]普京于2000年7月8日向俄罗斯联邦会议提交的2000年国情咨文。[俄]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32]普京于2001年5月31日在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3]普京于2001年1月26日在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的讲话。
[34]在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文献中,外交学院著名学者谢季宁所著的《经济外交》被认为是俄最为系统和全面、最具理论深度的著作。他在论述经济外交的经济与政治融合时提出,这种融合达到了涉及制定和实施管理决策的水平,借助于这些决策使当代世界的合作与竞争得以实现,使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形式与方法得以确立。参见李中海《俄罗斯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35]徐向梅:《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8年,第4页。
[36][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7]郑羽:《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与1998年金融危机》,载《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6期。
[38]同上。
[39]普京2008年5月7日在参加梅德韦杰夫新总统就职典礼时的讲话。
[40]张宇燕等:《国际关系的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
[41]同上书,第70—89页。
[42]引自“维基百科”,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
[43][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4]同上书,第8页。
[45][俄]普京:《普京总统谈俄罗斯外交任务》,载《国际生活》2001年第2期。
[46]《莫斯科新闻时报》专家委员会研究报告:《普京外交学说的本质》,载《莫斯科新闻时报》2002年7月25日。
[47]丁佩华:《俄罗斯外交曲线与外交变数》,载《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48][俄]普京:《国情咨文》2000年7月8日。
[49][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载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50][俄]普京:《稳定经济是国家最主要的头等任务》,载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51][俄]普京:《外交政策的优先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外部安全环境》,载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52]蒋莉、刘桂玲、李东:《试析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53]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章;庞大鹏:《国家利益与外交决策——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
[54]《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发表于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1999年12月3日。
[55]梅德韦杰夫于2009年5月12日批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2009年5 月13日公布于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会议网站,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
[56][俄]《独立报》2000年3月24日。
[57]普京于2001年1月26日在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的讲话。
[58]参见普京在2003年5月16日发表的国情咨文,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kuaixun/331104.htm。
[59]新华社莫斯科2001年7月25日俄文电:《普京外交学说的本质》,原文载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 baseid = 1&docno =157517。
[60]徐向梅:《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8年,第193页。
[61]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总结俄2009年外交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见俄罗斯外交部网站2010年1月22日。参见新华社《参考资料》2010年1月28日。
[62]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63]转引自[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64][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65]同上书,第128页。
[66]《晨报》2011年10月5日报道,转自新华网2011年10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 world/2011-10/07/c_ 122123216.htm。
[67]《独立报》2011年10月5日报道,转自新华网2011年10月7日,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7/c_ 122123216.htm。
[68]李中海:《俄罗斯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69][英]杰夫·贝里奇:《外交理论与实践》,庞中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转引自徐向梅《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8年,第18页。
[71]李中海:《俄罗斯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111页。
[72]周永生:《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初探》,载《北方论丛》1996年第1期。
[73]Ивнов И.Д.,Хазяйствен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России и е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дипломатия,Росспэн,Москва,с.104.2001.
[74][俄]普京:《俄罗斯国家:强国之路》,俄罗斯新闻社2000年7月8日。
[75]潘德礼主编:《俄罗斯十年:政治·经济·外交》下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47—748页。
[76][俄]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77]Лихачев,А.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дипломатия России.Новые вызовы и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в условиях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М.:Экономика,c.57.2006.
[78]王建新、李渤编写:《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大纲》,参见李渤《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章。
[79][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244页。
[80][俄]普京:《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促进作用》,载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