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一个华北荆编专业村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沿村荆编业

一 沿村概况

沿村位于北京和涿州交界处,隶属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是一个行政村。房山区是北京市西南的一个远郊辖区,区政府驻地良乡距北京市区22公里。区境北与门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东北与丰台区毗邻,南部和西部与河北省涿州市和涞水县相连,东隔永定河与大兴区相望。最东端在永定河;最北端达大安山、百花山;最西端在蒲洼鱼斗泉村;最南端在大石窝二合庄村。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46.2公里,面积2019平方公里。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房山区人口83万,有33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回族和蒙古族居多。

因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房山区西部、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东部和南部是一片缓缓倾斜的平原,由于断裂作用不明显,表现为山地—丘陵—平原的渐变过渡。境内主要山脉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3条,拒马河和大石河横贯东西,永定河和小清河纵穿南北。房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盛行温暖的偏南风,6、7月份高温多雨,易出现旱涝灾害;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漫长、寒冷、多风、少雪。

房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大石窝一带的汉白玉在战国燕时即有名,尔后历代均有开采。《石谱》载:“燕山石出水中,名夺玉,莹白而温润,土人琢为器,颇似真玉。”明、清修建北京故宫、圆明园等皇家宫苑所用汉白玉石料,莫不采于此,民谚云:“先有石窝,后有北京。”房山煤炭开采发轫于辽、金之前,至元、明以后逐渐兴旺,清末周口店至琉璃河、坨里至良乡铁路以及运煤高线修成,进一步促进了煤业发展,煤炭开采成为房山矿业之大宗,也是京西重要煤炭产地。

房山区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距今70万年前,北京人(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居住在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山洞里狩猎采集,开启了北京地区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房山因此被称为“龙的故乡”、“北京根祖”。新石器时代房山地属幽陵,为颛顼高阳氏属地。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封召公于燕,今琉璃河董家林村为周初燕国都城遗址。

战国时期房山地区始有县级行政设置,称中都县,之后历代建置变化频仍。秦属广阳郡,汉属涿郡,三国时分属燕郡、范阳郡和广阳郡,西晋分属范阳国和燕国,十六国时期分属范阳郡和燕郡,南北朝时期属燕郡,隋、唐至五代时期属幽州,宋属燕山府,金属中都路,元属大都路,明、清属顺天府,民国时期初属顺天府,1914年改属京兆地方,1928年改属河北省。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房山地区仍分设房山、良乡两县,1958年房山县与良乡县合并成立周口店区,1960年周口店区改称房山县。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1997年,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房山迁至良乡。房山区现辖9个街道、3个地区、11个镇、6个乡,462个行政村。

长沟镇位于房山南部,和涿州相连,面积3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下辖南正、北正、双磨、南良各庄、北良各庄、东良各庄、东长沟、西长沟、太和庄、沿村、坟庄、东甘池、南甘池、北甘池、西甘池、六间房、三座庵、黄元井18个行政村。长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东长沟村有为生于涿州的刘备、张飞及其结义兄弟关羽而建的三义庙,南正村建有清帝王拜谒西陵途中的第二座行宫,乾隆皇帝多次驻跸长沟留下吟咏。长沟山环水绕,草木葱茏,为皇室陵墓选址的佳地,清和硕敬谨亲王与顺承君王陵址分别位于东甘池与西甘池二村,其他高官显贵也多选坟地于此,不少村落的形成与此相关。

长沟历代以来多隶属涿州,春秋战国属北燕涿邑,秦属广阳郡涿邑,西汉属幽州涿郡西乡县(侯国),尔后历代行政更迭。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涿州仍领房山县,长沟隶之,自此到清末,长沟(怀玉乡)便成为顺天府(北京)的畿辅。民国三年属京兆特别区房山,民国十七年属河北省第二督察区房山县,民国三十三年属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第一行政区房山县,民国三十四年属华北第六督察区房山县,新中国成立初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划归北京市。

沿村位于长沟镇东南部平原与涿州的交界处,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村东临近房易路,与河北省涿州市北务村相接;村西有拒马河的支流北泉水河穿村而过,往南流入涿州后汇入拒马河;村北与韩村河镇的二龙岗村相接;村南为镇行政中心驻地西长沟村。沿村距北京60公里,距房山18公里,距良乡35公里,距涿州10公里。

沿村聚落形状像一柄刀把,南北长,东西窄,面积3.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初约有200户、1000人。晚清以来华北村落规模在数十户到上千户之间不等,王庆成根据方志等地方文献以及西方人士在华旅行的记述,指出晚清华北地区北方村落规模多为中小型村落,百户以上大村不占多数。[1]依照这一标准,晚清民国时期的沿村属于规模较大的村落。新中国成立后沿村户数和人数均有增长,至2009年拆迁前有696户、2134人,在长沟镇下辖的18个行政村中属于大村。

与华北许多居住密集型村落不同,沿村居住相对分散,共有街里、东攒、西攒、王家坟、汪家坟五个居住自然片。街里位于村北,分为前街和后街,居住较为密集;村东南和村西南分别为东攒和西攒;村南为汪家坟、王家坟。村西南角另有李家坟、吴家坟两个小居住点,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几户人家。关于居住分散的历史,沿村还有一句民谚:“一去二三里,沿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2],据老人们解释沿村最开始只有四五户人家。

这种分散居住格局的形成,与聚族而居的传统不无关联,如街里主要为邵、白、张等家族聚居区,王家坟、汪家坟分别为王姓、汪姓看坟家族居住区。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队的划分基本依此格局,街里为1、2、3队,西攒为4队,东攒为5队,汪家坟为6队,王家坟为7队,生产队既是集体化时期的集体劳动单位,也是各居住片区的代称,即便是生产队已解散多年的现在,沿村人还习惯用生产队来指称各个居住自然片,如说到某人住在哪里,往往会说他住几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村村图[3]

沿村属于多姓村,有白、李、张、陈、刘、王、汪、卢、高、邵、凌、吴、尚、司、郑、何等20多个姓,其中白、王、张、邵、陈为大姓,为村中老户。

村中白姓原为一个家族,很早便分成两支,一支居于村东,属1队,分五大门,现有五六十户人家;另一支居于村西,属3队,分两大门。村东一支在清代出过武进士,有乾隆钦赐的匾额,在长沟一带显赫一时,至清末逐渐败落。因年代久远,现在两支之间基本没有宗亲来往。

邵氏家族亦为村中大户,相传从山西洪洞搬到沿村时有兄弟二人,名为邵之林和邵之祥,繁衍至今有40多户人家。邵氏家族在长沟置有10亩官坟地,由族中一户人家耕种,耕种官坟地不用交纳地租,但需负责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祭祖后的全族聚餐,据邵璞回忆,邵氏官坟地一直由他们家耕种,每年清明节和十月初一时全族人都在他们家聚餐,俗称“吃官坟”。

王姓在本村有两个家族,其中王家坟的王姓属于较大家族,是满族人。相传始祖叫王建国,从东北随龙入关,封地在李庄,后来家道败落,其中一支迁至祖坟地居住,也即沿村王家坟一片,繁衍至今有五六代人;另一支迁至羊驸马庄村,人丁发展兴旺,人数比王家坟这支多。

其他姓氏家族多由外迁入。如李氏家族由京北沙河李庄迁至七贤村,又由七贤村迁至于此,有七贤和沿村两处祖坟地。还有一些小姓家户,祖上逃荒至此,靠给人做活逐渐在此安家落户。关于各家族源流,亦有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相传沿村所有家户最初都是从山西洪洞县迁至于此。

新中国成立前各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坟地、家堂、族谱和神主匣,新中国成立后平整土地,一些老坟地变成耕地和宅基地,现在坟地主要集中在村北和村西的山坡上以及村东,坟庄公墓亦有一部分坟地。家堂、族谱和神主匣多在“破四旧”运动中被烧毁,现在已很少见。

过去房山一带几乎村村有庙,以娘娘庙、老爷庙、五道庙居多,山区村落还建有土地庙。房山南部的长沟自辽金以来宗教活动兴盛,不少村落建有佛教寺庙,北正村的北郑院、南郑村的千佛寺、东甘池村的章庆禅院和西甘池村的玄心寺,在辽金时期已是古刹名寺;毗邻长沟的佛教圣地云居寺和上方山,亦对各村佛教信仰产生影响。

沿村共有四座村庙,一座观音庵,三座五道庙。观音庵位于沿村前街西头,坐南朝北,有前后殿各三间,东西厢房数间。前殿朝北供奉观音,影壁后面供奉韦陀,东西两侧各有四座神像,西侧有送子娘娘,手领一小孩,身背口袋,口袋中装满小孩。东侧也有一娘娘,具体是什么娘娘,村民们各有说法。与其他泥塑神像不同,这位娘娘是藤胎,四肢能动,据说娘娘出境巡游时,只要旁边有人搀扶便可以自己走。后殿朝北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两侧为普贤和文殊,壁上绘有七十二司像。

观音庵修建年代已不可考证,相传沿村观音庵与周边周各庄、岳各庄、龙门口、二龙岗、沿村、东西南北四甘池、青岗、尚庄、练庄等村村庙,皆属于上方山72座庵,《上方山志》载上方山一百零三座寺庵中亦有观音庵[4],新中国成立前观音庵的和尚与上方山各寺庵和尚均有来往。20世纪40年代,沿村人王兰亭主持重修观音庵,王兰亭时任房、良、涿三县日本宪兵特务队队长,因此三县均有捐款。“文化大革命”中庙里神像被拆除,庙址也挪作他用。

观音庵庙门平时关着,每到初一、十五和有重要佛事活动才开放。来此烧香的主要是沿村及周边村落的人,多以求子为目的。送子娘娘的供台上放有许多泥塑小娃娃,求子的妇女烧香许愿后,将相中的泥娃娃偷偷带回家,等到怀孕生子后再来还娃娃。也有为求财、求长寿、求平安或求功名而烧香的,一般都是有事才烧香。

后殿西禅房供有龙王爷的泥像,每至大旱求雨,村民便将龙王爷泥像抬出,一路敲锣打鼓,还不停地往泥像上泼水,抬至泉水河大黑桥下的大汀处,开始烧香上供,随行的村庙和尚念经祈祷:祈求龙王爷早日显灵,普降甘露。上完供后将供品往大汀里一扔,河里的大乌龟、大鲇鱼听到响动,闻到香味,便浮上水面,抢吃食物。据说过去求雨很灵验,有时走到半道就下起雨来。

沿村人称观音庵为大庙,称庙里的菩萨为佛爷。村里高跷会踩街时,先要去观音庵给佛爷们烧香,求佛爷们保佑走会平平安安,不出差错,然后在庙门前撂场表演,给庙里的佛爷们表演完了,再串街给村民表演。新中国成立初期,观音庵共有六位和尚,住持法号心智,是附近坟庄村人。和尚与村民多有来往,有亲戚关系的还相互拜年,遇到婚丧嫁娶,和尚也“出份子”送人情。大户人家家中有人去世,会去庙里雇经,让和尚念经为亡魂超度。

沿村因为居住分散,有三座五道庙,前街、后街和东窜各有一座。五道庙为一砖石垒砌的小屋,约7尺多高、三米见方,里面供奉五道老爷的泥胎神像,神牌上写有“五道神之位”,过年时庙门贴上黄纸写的神联,上写“五道能追千里鬼,土地善保一方人”。家中有人去世,须到五道庙报庙,报庙的人为死者家属,去五道庙路上由一男孩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报庙的人跟在后面,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中搁有纸钱,到庙里后将纸钱挂在墙壁上,若纸钱挂住就算报上庙了,一天至少要报三次。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五道庙被拆除,报庙习俗也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