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彝族火把节
第一节 火把节概述
火把节,彝语称“都则都格”,也可简称“都则”,“都”即“火”之意,“则”即“归还或还债”,“都则”意为“祭火”;“格”即“玩耍”,“都格”意为“玩火或耍火”;整个词直译为“祭火玩火”,意译应该为“以火除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四省区的彝族和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场面壮观、参与人数众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凉山彝族有崇火恋火的习俗,彝族生不离火,死也离不开火。凉山彝族视火为神灵的化身、人财两旺的源泉,火给人衣、食、住、行之便,有驱虫镇鬼的作用;火是红色的,红色代表血液,是生命的象征、灵魂升华的象征,也是爱情的象征。红色是彝族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凉山彝族认为,人活着,血液就在流淌,人死后也就不再产生血液了。因此,彝族在送祖念经祭祀天地山川的仪式中,经常把血液泼洒在金树枝或岩石上,血液是最好的祭品,它代表着人的生命和灵魂,缔结盟约对天发誓时,盟誓双方要饮牲口血或以血涂抹在口旁,以表示生命的承诺。因为血液象征了生命,人们便自然地用血或血红色来抗拒鬼——死亡世界。凉山彝族认为万事万物只要经过熊熊烈火的洗礼后就可能再次得到升华和再现。
清《西昌县志·夷族志》载:“倮俗每岁冬年夏节各一,以阴历建子月为岁首,庆贺新年,谓之过年。夏节则在阴历二十四日。阴历季夏六月二十四日,为倮族火把节。倮夷于此节每村共醵金购老牛一,于先一日夜半椎时每家出火把一环围呼吼,至过节日烹其牛,合村聚宴,吹箫管,弹月琴,唱歌跳舞为乐,谓之跳锅庄。日夕每家出大火把一,植门外燃之,另执较小者,行绕所耕种之田地间,且行且舞,以祈丰年。到第三日,则扫集火把之炭渣,以酒肉远送之。”清《冕宁县志·夷族志》载:“倮猡,每岁六月二十四日宰牛羊祭之。夜燃炬聚饮。”火的民族,火塘边长大的儿女,男的锻造着太阳,女的编织着月亮。火塘的火光,永远温暖着彝族,陪伴着彝族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太阳。火,对于彝族人来讲,是崇拜的图腾,彝人生下来第一眼看见的光明是火塘,忌讳人畜从火塘上踩踏或跨行,忌讳把不洁净的东西在火塘里烧、煮;彝人穿戴最美的象征火的服饰是红裙子、红缨斗笠、红珠项链;彝人最欢乐的节日火把节,是火红的节日,是狂欢的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异彩纷呈,盛况迭起。节日期间,各地各族人民聚集到宽敞的坝子上,人如潮涌,白天群众性的歌舞、游艺活动此起彼伏;夜晚火把如游龙。在火光的照耀下,在堆堆篝火旁,人们尽情地唱歌、跳舞,村村寨寨欢歌笑语,一片欢腾,通宵达旦,历数日而不衰。节日期间除了举办传统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等竞技活动外,还有阿托皋、朵乐荷、左脚舞、大锣笙舞、达体舞,口弦、月琴、彝式竖笛等民俗歌舞娱乐活动。彝族火把节之夜那热烈、磅礴、疯狂的场面,令人陶醉;彝族称火把节是玩耍的日子,是眼睛的节日,外国友人称火把节是东方的狂欢节、东方的情人节。古时欢度火把节要十来天,现在一般规矩为三天,也有四五天的。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前人多认为源于火崇拜。然而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四省区彝族和彝语支民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流传区域最广、最有代表性、最受人民群众喜欢、人民群众最公认的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远古时期彝族英雄阿体拉巴战胜天将,带领彝族民众战胜自然灾害,喜获丰收这一历史事件而每年过火把节。
图1-1 普格火把节的夜晚
2006年5月,“彝族火把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彝族火把节”入选“中国十大民俗节”。
一 火把节起源的传说
彝族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立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认识,每样物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源流,彝族人称为“博帕”。彝族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代际传承着关于物种起源的“博帕”文化,在代际口头传承中,由于时代的更替和地区的差异,传承过程中会有同源异流的现象产生,也有不同传承年代中传承者自身社会地位的烙印。关于彝族火把节的传说也不例外,不同方言区对火把节的传说大同小异,从火把节传说中又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的时代印记,同时也有口头和文本传承的差异。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较多,但是,不同的传说其流传地域的广度和对民众的影响力不尽相同。
(一)火把节的传说之一
火把节由来的传说繁多。在凉山彝族地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流传区域最广、最具有代表性、最受人民群众喜欢、人民群众最公认的说法是:远古时期彝族英雄阿体拉巴(有的方言区叫赫体拉巴,还有的方言区叫俄体拉巴)战胜了天神恩体古兹的武将斯惹阿比,人们为庆祝胜利几天几夜打着火把庆祝,年年同一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如此庆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火把节。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和地之间有一天梯,天上的人可以沿着天梯到地上,地上的人也可以顺着天梯到天上。那时,彝族居住的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们男耕女织,和睦相处,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种和谐融洽、富足美满的生活,后来被天神恩体古兹知道了。眼看着人间的生活就要超过天上了,他一气之下,便派斯惹阿比到人间强令彝族人民把生产出来的果实当贡品缴纳。天神一来,便凶神恶煞般地向彝族人民索要这样那样的礼物,不给的话,天将便动手捣毁人们播种的庄稼。那时,彝族有个机智勇敢的英雄阿体拉巴,他对天将说:“你凭什么要破坏我们人间的幸福生活?”天将斯惹阿比依仗着浑身的力气,蛮横地说:“我是天上的天官,奉天王之命,来到地上要贡品的,谁敢来和我比摔跤?要是你们摔倒了我,我就转回天上去,再也不管人间的事!要是不敢出来比,我就要拔光所有从地上长出来的东西,让你们饿死。”斯惹阿比为显一显浑身的力气,他看到山坡上正放牧着牛群,便走过去,首先选了一头腰圆、肩高的黄牛双手一托,就把牛摔到山脚去了。随后,他又找到一头三丈长的大水牛,双手抓住牛角,用力一扭,就把水牛扭倒在地上。正因为有过这样一桩事,所以,以后过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可是人们谁也不愿充当那凶神恶煞般的斯惹阿比,就只好让牛与牛斗角,凉山彝族节日斗牛习俗就从这里来的。地上的勇士阿体拉巴看到斯惹阿比的挑战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与天将斯惹阿比摔跤,他俩摔了三天三夜,最终天将斯惹阿比被阿体拉巴摔死了。人们看到地上的勇士获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英雄身边,更加起劲地弹奏月琴,吹奏短笛,姑娘们随着乐曲,不停地拍手、跺脚,这就是今天姑娘们成群结队跳朵乐荷舞的由来。天神恩体古兹得知斯惹阿比被阿体拉巴摔死的消息后大怒,要阿体拉巴赔还与斯惹阿比一模一样的“原人”。如果赔不出“原人”的话,他就派“天虫”到人间吃光人们播种的庄稼,让人们饥荒而死。后来在云雀的调解下,双方答应把连接天地之间的梯子烧掉。规定每年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时,地上所有的动物都要帮助阿体拉巴向天神恩体古兹赔罪。最有钱的土司,要杀牛来敬祭天神;中等人家,要杀猪、杀羊、杀鸡敬祭天神;穷人家也要杀只鸡来敬祭天神;就算孤寡老人也要做个荞粑馍馍来敬祭天神;就连吃泥巴的石蚌,也得做个泥粑粑来敬祭……
人们为了粮食丰收,消灭害虫,每当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居住在大西南广袤土地上的广大彝族,家家户户忙着杀牛、杀猪、宰羊、杀鸡敬祭天神,又怕天不知道,所以一到黄昏,大家就点燃99捆干蒿枝和点上99支蒿枝火把。从此,天神把它订成天规:每当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人们要敬天神,家家户户必须打火把。要不然,害虫要来吃庄稼,天神就要降下冰雹来打庄稼,野兽要来糟蹋粮食。久而久之,这种风俗就形成了彝族火把节。
(二)火把节的传说之二
火把节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庆祝人类找到了火种。在凉山腹地斯皮梗火(彝语地名)居住的彝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很早以前,人间没有火,有一个叫勒米的人,精通鸟语,他与老虎、蛙、阿普约曲鸟相约到天上去找火种。结果老虎和青蛙都没有能够打听到火种的出处,失败而归,只有阿普约曲鸟从天上偷听到火种的出处,回到了人间,找来了铁片、石块、火绒草等物,得到了火源。找到了火种,人们高举火炬,狂欢起舞,以示庆贺。据说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此后相续成俗。民间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用铁片敲击石块,引燃火绒草点火的至今还大有人在。每年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彝族民众都要打起火把举办盛会进行庆贺。火把节这几天,人们在村寨的中间竖起一堆高高的火把作为火神的象征,并在火把上挂上羊毛、食物等祭品,民众集聚在一起举行点火把仪式,点大火把的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而后大家围着大火把跳舞,之后才点燃各家的小火把,互相祝福。到田间地头去撒火把,祭祀天公地母,以示驱虫除害,祈祷丰收。最后男女欢聚,踏歌起舞。久而久之即成了火把节,这正是由古代沿袭下来的对火的原始崇拜的遗风。
(三)火把节的传说之三
建兴三年(225),蜀国的汉献帝即位以后,因南面诸郡不满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政策,在彝族首领勒格斯惹的统领下,他联络了南面的十八家大王对抗朝廷,闹得四川、云南、贵州边陲一带不安宁,汉献帝便派出心腹诸葛亮持皇帝令率军渡过金沙江进行安抚和征战。
由于蜀军远道而来,对金沙江两岸的地理环境不熟悉,也不善于山地作战,多次攻击都无法取胜,反而被勒格斯惹的人马打得大败而四处溃逃。弄得诸葛亮焦头烂额,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诸葛亮想:大军与勒格斯惹在金沙江两岸打了十几仗,都无法决出胜败。勒格斯惹凭借山高路险与蜀军对抗,自己率领的大军一时征服不了,拖延时间,不好向皇上交代。若采取猛攻猛打的话,双方都要死伤无数,各大王将对蜀军的仇恨也会越积越深。最好的办法是智取,捉住勒格斯惹,才能很好地完成安抚任务。
正当诸葛亮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之际,有个谋士向他提示:勒格斯惹生性耿直,又很好酒,我们为何不在酒上想办法。诸葛亮听说后,猛然得了一计,决定用酒攻勒格斯惹。他首先叫人赶做了十几个大酒坛子,隔成两层,上面一层装上酒,下面那层留出空间,藏进一些探子。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就放出风声,说北部曹操的军队已经打进了汉中,汉献帝叫诸葛亮立即收兵回成都。勒格斯惹听说后大喜,认为蜀军无心交战,这是切断诸葛亮退路的最好时机,于是打开寨门,带领队伍急急忙忙地冲向蜀军,杀得蜀军丢盔弃甲一败涂地。这样,勒格斯惹未损一人一马就夺得了许多粮草和酒,以为这是老天在保佑自己,以后吃酒不愁了,就下令手下的干将将粮草和酒坛子统统运回山寨。进寨以后,勒格斯惹邀请了汪散斯惹、俄木斯惹及其他各大王,杀猪宰牛予以盛情款待,一起助兴跳舞。庆功会搞得相当热闹,直到深夜才收宴。正当人们进入梦乡时,那些事先藏在酒坛子内的探子悄悄钻了出来,打开寨门,放蜀军进来,里应外合,除了勒格斯惹、汪散斯惹、俄木斯惹精明能干,趁机逃走没有被捉住以外,其他各大王都被捉住了。勒格斯惹、汪散斯惹、俄木斯惹他们逃出来以后,只好逃到森林里继续与蜀军对抗。勒格斯惹也采取计策对付诸葛亮,白天他下令把所有的牛羊关在圈里,人们按照吩咐,白天都到山峰上举行换装游戏,唱歌跳舞;晚上在牛角羊角上绑上松明火把,将牛羊赶上山。这样反反复复游玩给蜀军看。蜀军将领白天看到成群结队的人,在山顶上进进出出,不知有多少兵马,晚上满山遍野都是火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备战,因而不敢上山决战。
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诸葛亮感到非常棘手。最后不得已主动写信求和。信是这样写的:“勒格斯惹,夷越与汉本是一家兄弟,何必互相残杀!百姓打起仗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又何苦呢,而且,仗一打起来,没人耕种田地,地被荒芜了,到秋季后无粮可收,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你我都是明白人,既往不咎,携手并肩保卫边疆吧。”
勒格斯惹接到信后,见诸葛亮有诚意,也给他回了封信:“诸葛将军,既然你有诚意,我勒格斯惹并非草木,也非禽兽,请你向献帝奏明,从今年以后,只要不再欺凌边疆夷民,我勒格斯惹不再联络各大王反对朝廷,决意服从汉献帝统率。”
这样一来,双方终归和解,时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诸葛亮在营地设宴招待勒格斯惹及其同伴们,并把几千把汉区带来的农具铁器锄头、几百砣最精致的井盐、几十捆最上好的蜀绣赠给了勒格斯惹。勒格斯惹也照彝族的传统礼仪回赠了几十匹最善跑的建昌马和最膘肥的牛羊给诸葛亮。后来的彝家儿女为纪念历史上这两位英雄,每当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彝家各村寨的人们都要杀猪宰羊,晚上以玩火把、跳节日舞来庆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浓郁彝族传统特色的民俗节日——彝族火把节。
(四)火把节的传说之四
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郭为霸占阿南便害死了曼阿奴,阿南不从并焚身殉夫。人们为她的贞烈所感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火把以祭奠之。
(五)火把节的传说之五
距今一百多年前,现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奴隶主残酷买卖和虐待奴隶,有个奴隶叫苏呷吉地,他领导成立了一个名为“赤黑日尔”(汉语寓意为“食狗之众”)的组织,奴隶们在他的领导下揭竿而起,纷纷起来反抗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当地的奴隶主们被打败;后来,被打败的奴隶主联合其他地区奴隶主进行反攻倒算,苏呷吉地带领他的队伍,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将火把捆在牛角上打败了奴隶主的进攻。这次反抗虽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奴隶主们不敢再像以前一样残暴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就打起火把,以过节的方式纪念这次反抗,从此就兴起了火把节。这则故事当然不能作为火把节之源理解,顶多也只能说是火把节之流,因为当时所称的一百多年前,即在清代末期的1840年前后,在此事件发生的几千年前,彝族已早有过火把节的历史了。此外,除布拖县境以外,凉山各县市甚至在云、贵、川等广大彝区均有每年过火把节的传统,根本不可能是近百年才从布拖发展而来的。而一个县的奴隶起义,影响的范围有限,绝不可能成全体彝族都遵行的节日来源。
有关火把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种,也许这些只是人们的种种想象,或者是在火把节期间发生的事情而被传播与传承。这些记载和传说都不一定是火把节的起源。火把节真正的起源可能就是“人们战胜了自然灾害,获得了丰收”;“人类找到了火种,为了纪念、庆祝”。
火把节的每一种传说以及故事都非常生动、感人。从这些火把节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彝族先民对于火的认识,他们把火看作人类战胜神力的力量,能够用火祈福消灾,彝族视火为神灵的化身、人财兴旺的源泉、人间幸福的象征。火把节习俗体现了彝民族对火的崇拜,即把火象征为能使庄稼丰收、六畜兴旺、人类免于贫穷和疾病的具有神奇力量的实体。
二 火把节的分布区域
彝族火把节主要分布于北纬22°~29°、东经98°~106°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峡谷区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以及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以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
其中保留最完整、民族风情最浓、最具原始活态性的当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普格县、昭觉县、金阳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西昌市、宁南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楚雄市、牟定县、禄丰县、武定县、双柏县、大姚县,云南省昆明市的石林县、禄劝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巍山县、祥云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县、石屏县、弥勒县、富宁县;贵州省的威宁县、水城县、大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县、那坡县、睦边县等地区。这些县市都是火把节的重点分布区。
此外,在邻近的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布朗族、普米族等众多彝语支民族杂居区也一直有过火把节的传统。火把节在凉山彝族的古彝语中称为“朵者”或“朵楚”,后来演变为“都则”。“朵”和“都”都是“火”的意思,“则”的本义是“赔偿”,千百年来的彝族火把节使“则”发生了引申义,即“节日”之意,“都则”特指居住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区彝族和彝语支民间最浓郁、最古朴的传统盛大节日——火把节。
历史上,“都则”这一民俗曾广泛流存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区彝族和彝语支民族中,有关“都则”的传说也很多,但大致都有一个“人们以火把战胜天神降下的害虫”这一说法,进而有了夏季驱邪灭虫的祈祷意义,以及以此寓意人类战胜自然的民族精神。由于农耕文明的逐渐削弱、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工业文明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彝族火把节呈现出官方化、简略化、遗漏化和非传统化的趋势,唯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普格县保留了浓郁古朴、原汁原味的彝族传统火把节,故享有“火把之乡”的美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这里有陡峭的山势,突兀的群峰,奔流的江河,磅礴的大山,美丽的高原,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堪称“中国彝族原生态文化博物馆”。
布拖县和普格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历史上是一个县,曾经历几分几合,1963年正式分为两个县。两县以乌科梁子作为分水岭隔山相连,地处东经102°26′~103°03′,北纬27°13′~27°55′。北起州府西昌,南接云南巧家,东起西溪河,西至螺髻山,总面积为3603平方千米(其中布拖县1685平方千米、普格县1918平方千米),全境皆山区,密林深箐,岭谷连绵,海拔最高点在螺髻山主峰4359米,海拔最低点在布拖县西溪河入金沙江河口处535米。两县总人口2010年统计为31万多人,其中彝族人口占85.5%;主要植被自下而上分为:海拔2000米以下是云南松林;2000~2800米是黄背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2800~3100米是云南铁杉、桦木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3100米以上是川滇冷杉和高山灌丛草甸。林木中有国家保护的连香树、长苞冷杉树和72种绚丽多彩的杜鹃花,其中,四川省首次发现并以“普格杜鹃”命名的乳黄色杜鹃花最为珍奇,当地彝人很喜欢杜鹃花并称其为“索玛花”,故火把节选出的彝家美女也称为“金索玛”、“银索玛”。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主改革(1956)以前,布拖、普格居民相互往来主要靠羊肠小道,山道日行50里还需要两头搭黑,交通通信起步晚,发展慢,使布拖、普格的彝民族和外地交往极其有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文化圈。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世代相传的盛大节日,历时三天三夜,是典型的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综合性的节日庆典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杀牲,以酒肉祭祖,祈求丰年,拜访亲友,互祝平安;二是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等民间娱乐竞技活动;三是夜间打火把,避邪驱灾,并在火把的照耀下,在篝火旁通宵达旦地尽情唱歌、跳舞,呈现出村村寨寨欢歌笑语,一片沸腾、壮观的民俗节日景象。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典型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活动,它以彝民族崇尚火的精神理念构建了独特的火把文化空间,具有鲜明的文化表现形态,主要有打火把念诵祝词,举火把狂欢,杀牲祭祀习俗;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射箭和爬杆等民间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彝族赛歌、跳朵乐荷舞、选美等原生态文化手法,以彝族特有的传统民俗、民间音乐、舞蹈、竞技、狂欢等展示表现彝族火把文化的人文景观;在彝族传统思想中,崇火恋火,视火为神灵和人财两旺的源泉以及生死与共的文化情结生生不息,火把节是彝族崇尚火的集中体现。火把以圣洁、正义、光明、力量作为彝民族的精神范式,也是整体族群共同实现文化认同的典型表征,其所高扬向往光明与热爱生活的思想,长久、深刻地影响着彝人的理想信念,规范着彝人的社会行为,并对彝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三 火把节的传承与变迁
火把节是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四省区彝族和彝语支民族最浓郁最古朴的传统盛大节日,是历史最悠久、形态最古朴、最具民族特色和最为浓郁鲜明的,以火为核心,以火把为主题举办的民俗节庆盛典。彝族火把节从有史料记载以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到来时,彝家村寨都要自行举办,各家各户都要杀牛、杀猪、杀羊、杀鸡敬祭天神,从未间断过。改革开放以来,彝族人民又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新时代精神结合,给古老的彝族民间传统节日火把节注入新的内容。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各县乡镇都要举办火把节,参与人数众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引起四海嘉宾的浓厚兴趣。1994年以来,凉山州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六届规模宏大的“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参加火把节的中外来宾最多时达12万人,2007年第五届国际火把节主会场西昌,参加狂欢夜的人数多达32万人(官方统计数字)。现在政府除积极弘扬传统民族节庆外,还组织火把节商贸洽谈会、火把节论坛、火把节民族服饰展销会及各种名优特新产品交流招商引资等活动,使这一传统节日富有新的时代特征,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彝族人民群众在传统节日里继续享受着这一丰富多彩、高尚、健康、振奋精神的文化生活。火把节举办的商贸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趣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的众多消费群体的各种消费需求,火把节作为节日,其所具有的服务性和参与性形成了强烈的引力场,吸引众多消费者去参与投入,体现了充分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为传承火把节的节日文化,为经贸商务活动提供了广告宣传和促销的场所,使得火把节文化紧密联系社会物质商品大市场,使火把节文化得以与经济“联姻”、“握手”、“优势互补”,使火把节文化市场的经济功能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火把节又在节日当中得以大规模全方位的聚集与发散,并实时反映彝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新面貌。
千百年来,凉山彝族聚居地区都有火把节,主要分布在所地方言区中“阿都”片区的布拖、普格、金阳、昭觉、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等县市的彝族村寨。其中,布拖县的拖觉片区、衣某片区、西溪河片区和普格县的小兴场片区、西洛片区、洛乌沟片区、螺髻山镇等的彝族村寨的彝族火把节传承最为完整。
布拖县彝语称“基那布特”。相传很久以前,阿基部落翻山越岭来到松林成海的坝子居住,后人便称阿基部落居住的那片松林叫“基那布特”。清宣统元年(1909)采用“布特”二字,音译为“布拖”,沿用至今。布拖县彝族人口占92.78%,境内有乌科梁子山脉和阿布采鲁山脉呈南北走向。
普格县彝语称“日诗普基”,是远古时代彝族先民日诗部落迁徙居住的驿站,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印的《四川通志·关隘》有“在阿都土司辖境设普格寨”的记载,“普格”由此沿用至今,普格县彝族人口占80%。
布拖县、普格县境内的彝族土语属彝族北部方言区的“所地”次方言中俗称“阿都”土语的片区。布拖、普格自古相邻相连,北宋初到南宋末(960—1279),布拖、普格为大理国建昌府“阿都”部住牧地域,后人称布拖、普格方言区的彝人为“阿都人”。“所地”次方言区的彝族大都沿用古彝语,“所地”次方言区中的“阿都”土语片区是彝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区域。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来看,布拖和普格作为“所地”次方言区的腹地,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和文化符号。作为地理概念,布拖和普格指一个行政区划;作为历史概念,它又意味着在一个漫长的、间断与连续交替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名词;作为文化符号,它特指彝族北部方言区的“所地”次方言文化圈。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艰难的迁徙跋涉中,布拖和普格的彝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在莽莽的乌科梁子上,还是在源远流长的西洛河畔,勤劳的彝人用高亢的“阿都高腔”写就了自己的历史,用集民俗、服饰、歌舞表演为一体的传统火把节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他们独特完整的民俗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彝族的一个活态文化空间。火把节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和对自然的战胜,至今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骁勇尚武的民族精神。
火把节随着彝族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一直在彝族人民的手中燃烧成一条火的历史长河。火把节歌一直在彝族人民口中传唱,唱了一代又一代,悠悠歌声伴随着杜鹃叫声回荡在山间、田野、村庄,迎接那洋芋、荞子、燕麦、稻谷、玉米的成熟和丰收,歌唱着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歌唱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使火把节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的火把节逐步发展成为荟萃彝族民间体育、文艺和民风民俗的盛大节日。火把节知名度越来越高,已闻名四川,享誉国内外。火把节像万朵百花引蜜蜂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成了招商引资的桥梁,为凉山州的改革开放铺垫了道路,为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火把节已经成了彝族同胞之间增进睦邻友好的欢乐盛会,一届比一届更丰富多彩,盛况空前。从而使彝族火把节的传承与保护以“民间”和“官方”两种版本的形式共同演绎,并逐步体现出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的态势,从而赋予了火把节新的生命活力和民俗功能。
四 火把节传承人的存续状况
火把节作为民俗节日没有特定的单一传承人,参与节庆活动的彝族民众既是火把节的传承人,又是火把节的实践者。在长期的节日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传承人群体往往具备特殊的技能与才艺,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有主持宗教仪式和民俗仪礼的祭司与苏尼,有掌握民间习惯法和传统知识的德古(社区事务的协调人)和苏衣(家支头人),有擅长朵乐荷歌舞、阿托皋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有盛装打扮参与选美的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有摔跤手、骑手、打陀螺手等竞技能手,有驯养斗牛、斗羊和斗鸡的主人,有弹奏嗬嗬(口弦)、帕比(月琴),吹奏克喜觉尔(彝式竖笛)、葫芦笙等的民间器乐手,还有制作银饰、面具的传统工匠和手工艺人。他们对该遗产的实践与传承肩负相应的各自不同角色的责任。
彝民族自古崇火,起居、待客、议事、祭祀、婚嫁都在火塘边。有关火的崇拜及其文化经验、口头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大都依靠史诗、传说的口耳相传和宗教仪式生活中的身体感知得以传承。也正因为人生时不离火,死时须行火葬,火把节在彝区生活世界中至今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传承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也成为民众的精神文化范式。正是在日常生活的个人经历和集体经验的相互砥砺中不断激活,又在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中反复实践,使得该项遗产的传统知识和专门技能得以存续和操演,并代代传承。
每逢佳节来临,人们都要提前为节庆活动做好精心的准备:家家户户酿制美酒、准备祭品、采蒿枝、扎火把、缝制盛装、练习歌舞、精心挑选和饲养骏马、斗牛、斗羊、斗鸡……火把节期间,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往火把场参加整个娱乐活动的全过程。这在凉山和楚雄的遗产集中区域更为明显,可谓妇孺老幼,人人参与。例如,四川布拖县每年举行的火把节朵乐荷传统歌舞比赛,年年都有各村寨数以万计的民众前往参加。但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崛起,彝族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加之熟知彝族火把节祭祀活动的程序、祭经等老人的去世,给火把节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