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公平问题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 研究的背景
自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学生缴费上学的政策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日益突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也随之扩大,并逐渐成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阻力之一。为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并逐步建构了多维一体的贫困资助体系。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完成了国家助学金政策的顶层设计,标志着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正式确立。
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一种资助政策。2010年,国家助学金资助总额达到124.38亿元,约占2010年贫困生资助总金额的30.49%。[1]国家助学金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障贫困学生的在校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办法》虽明确规定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却未对贫困生划定明确的标准,导致国家助学金政策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的问题,使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2010年,党和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我国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指针和行动的指南,《纲要》的亮点之一即是凸显了对教育公平的诉求。《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和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以促进贫困资助政策的公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重申了这一要求,明确提出健全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在教育系统中的延伸和体现,一直都是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和孜孜追求的目标。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如何进行分配,也同样存在公平的问题。本书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历史沿革及价值变迁,同时联系某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对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丰富贫困生资助研究的内容,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较大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
1.优化贫困生资助体系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行收费制度并全面推广以来,高校中的贫困生现象就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体制改革中挥之不去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逐步形成了以“补、奖、勤、助”等为主体的多维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国家助学金作为这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障家庭贫困学生的在校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国家助学金政策公平的执行,有助于提升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针对性,优化贫困生资助体系,提升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适用性。
2.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追求教育公平,不仅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之意。追求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在打破了少数人垄断受教育的特权以及教育为少数人所独享的历史阶段之后,而成为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诉求。国家助学金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之一,保障了家庭贫困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开支,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的公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方式方法,确保家庭贫困的学生获得相应资助,进而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