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等。由此,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对于社会建设,我们应从怎样的高度去认识它,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便成了笔者撰写本书的直接原因。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时候,往往较为关注其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过分地关注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学说,而忽略了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体系,为我们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凸显,各种社会冲突涌动,各样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改革的风险和成本大为增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意义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和结构。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社会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素构成的,从而把社会结构相应地理解为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三位一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也更全面,更符合现实的国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目标思想重要性的凸现和对社会建设理论的关注,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潜藏的矛盾,如果不慎重处理好、疏导好这些矛盾,一旦激发起来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是包含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保障的作用等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研究正是从这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目标思想作一梳理,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从而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二 本研究的动态综述
(一)国内有关本研究的动态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社会建设的较多,如关于教育公平、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保障、基本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但研究社会建设目标方面的比较少。迄今为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上检索发现,就社会建设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截至2014年3月,以“社会建设”为题名的论文检索结果为113404篇,专门研究社会建设目标的成果只有811篇,而且成果大都属于报纸杂志、年鉴和期刊文章,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分析,专门著述比较少。对社会建设的探讨,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社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王继、王浩斌认为市民社会是社会建设的逻辑起点,自然环境、人与文化构成了社会建设的主客体关系,家庭、单位与社区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场所,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1]贺祥林、雷希颖认为,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社会和谐,其重中之重是民生问题,关键所在是制度建设。这需要上层性的组织与要素和基层性的组织与要素,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组织与部署下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为我国当前社会建设贡献力量。[2]董欢认为,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其中最具核心价值的就是巴黎公社遗留下来的社会建设思想,即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点是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完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重视改善民生。[3]潘西华认为,社会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着社会建设的思想,为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4]殷民娥运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所提供的方法论,实证分析了当前“三元”社会结构。[5]郑杭生认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这两种含义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结构性前提和理念性前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涉及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调整。发展民间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建构协调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6]刘建新指出,社会和谐是一定条件下社会文明的整体优化的表现。社会和谐的程度,与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文明体现的。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与这个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尤其与这个制度的文明水平密切相关。[7]刘发喜认为,社会建设有广义与狭义之别,从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建设的基本方略、社会建设的主体诉求四个方面阐述了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8]杨奎认为,关于市民社会的认识、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关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理念,以及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阐述都属于马克思社会建设的初步思想。[9]梅哲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思想,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保障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思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10]刘鑫淼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与马克思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理论内容、理论方法、理论立场上具有内在的承接性,标志着马克思未来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1]桑春红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就一定不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2]赵红全、马冬秀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为利益的表达和博弈制定规则,设立制度安排,从而保障利益博弈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以促进相对和谐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形成。[13]青连斌认为,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的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社会所有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14]李屏南认为,每一个特定的社会,都会有自己的建设目标。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社会建设目标,它经历了一个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的认识历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15]王国银、王伦光认为,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诉求建设,有利于保证社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利于促进社会建设的公平正义,有利于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有利于保障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建设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16]李君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及现代化奋斗目标三个方面论述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内在关系。[17]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的研究成果,其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研究社会建设问题的必要性、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的研究相对不足;第二,在如何推进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方面,主要涉及政府推进方面的研究,对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的研究相对不足;第三,在社会建设目标实现途径方面,主要涉及社会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推动,对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制度化、法治化等长效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
(二)国外有关本研究的动态综述
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社会建设的不多,研究社会建设目标方面的更少。迄今为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上检索发现,就国外社会建设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截至2014年3月,以“社会建设”并含“国外”为题名的论文检索结果为1479篇,以“国外社会建设”为题名的论文检索结果为15篇,专门研究“社会建设目标”并含“国外”的成果只有47篇,而且成果大都属于其他综合研究中的一部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分析,专门著述比较少。国外的研究者很少使用“社会建设理论”的提法。但是,在国外许多有关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书籍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公民社会理论;社会风险理论;社会治理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诚然,西方的社会建设理论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罗列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我们可以从这些理论中寻找闪光点,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具有科学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传统。科学主义传统深受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试图根据自然界的规律理解社会,将社会现象与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加以类比,以期得出自然与社会一致性的结论,其由孔德开创,迪尔凯姆发扬光大;解释主义传统以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建设理论为代表,主张用社会生活理性化趋势,回答“现代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而批判主义传统则将社会建设寓于对不合理现实的激进的批判中,经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为代表人物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和发展。[18]
(三)关于本研究自己的见解
国内外的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析了社会建设理论,扩大了笔者的视野,使笔者受益匪浅。由于条件的制约,难免有许多优秀的文献没有拜读。然而,就笔者能找到的资料而言,对马克思有关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文献还不多,也不够全面。大多是从某一个角度去解析,偏重从单一学科角度进行社会建设目标思想问题的研究,忽视对社会建设目标思想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其研究学科角度除了经济学,还应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甚至哲学等方面。马克思的社会建设目标思想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加以系统分析、界定和总结,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把社会建设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我们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进行的。人是主体,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人的利益关系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体现“两型社会”的特征,完善社会管理。
在研究社会建设目标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内涵,区分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始终贯穿着这样两条主线:一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二是突出社会发展的主题价值,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是主题和核心。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是在实践基础上人类不断趋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
今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建设目标问题的研究:一是要继续深入对我国历史上社会建设问题的研究,这个丰富的思想宝库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挖掘;二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建设思想的文本研究;三是要高度重视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四是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方面的有益成果,节省社会建设的成本,推动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成熟。
三 研究方法
在撰写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解读法。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要把握它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解读各种历史文献,尤其是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社会建设思想的表述,以及十六大以来党的文献对社会建设的相关论述等。只有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我们才能少走弯路,不折腾。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经典作家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社会建设理论实践,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社会建设以及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实践,都是我们研究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材料。
归纳总结法。在占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各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认识。
比较研究法。将马克思的社会建设目标思想同中国共产党各届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探索、丰富、发展与升华进行系统研究,论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思想发展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具体性、现实性、务实性不断增强。
四 社会建设及社会建设的目标的概念与内涵
(一)社会建设概念与内涵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社会建设概念与内涵的界定与对“社会”的不同理解直接相关。
郑杭生认为,正如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一样,社会建设也有广义的社会建设与狭义的社会建设。广义的社会建设,指整个社会的建设,即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则着重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他认为,尽管社会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是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当然要靠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来支撑,其中已经包括狭义的社会建设的内容。同样,狭义的社会建设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的建设作为自己的大环境,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也很难孤军建设成为和谐的子系统。所以该学者认为,既可以广义地使用社会建设,也可以狭义地加以使用。[19]
青连斌对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概念分别作了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社会建设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和社会管理。[20]张永光则分析指出,社会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体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功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及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21]。
胡云超指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事业、社会建设基本制度、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秩序与规范和社会管理水平五个方面。[22]
陈芸认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动态调节机制,保持社会系统的内部均衡性(经济、政治、文化的平衡发展)和外部的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23]
潘叔明认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四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包括社会事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等五大体系。[24]梁树发将社会建设的内容归纳为社会价值整合、社会制度(体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并指出要科学把握社会建设的内涵,需要在理论上弄清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管理、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等几个关系。[25]李新市认为,社会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社会自治组织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26]
郝孚逸认为,社会建设包括整体的社会建设以及具体的社会建设两大层面。我们现在讲的社会建设,是在整体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理清并做好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工作,从而推动整体的社会建设事业。为此,可以按照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综合并且归纳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自觉把握社会与人的关系的认知定位;第二,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第三,按照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不断创造国家与社会相统一的条件。努力扩大和加强社会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不断创造条件,是社会建设这一任务应该达到也是能够达到的崇高目标。[27]
向春玲则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看社会建设,认为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将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个方面是广义的社会建设,它着眼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性,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为此,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即社会子系统的良性运行,为此,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公平与正义,完善我们的社会政策和措施,健全我们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更好地统筹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28]
孙显元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既是指总体社会的建设,又是指主体社会的建设。总体社会建设的任务,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这个“四位一体”的总体社会建设中所包括的“社会建设”,是指主体社会的建设。主体社会是主体间关系的总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政治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保证,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先导,人的建设则是社会建设的中心。直接社会生活,就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它直接实现于主体社会中。社会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都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建设服务,因而最终都要以社会建设、人的建设为目的。[29]
苏斐然从“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的角度将当前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以往的社会事业建设理论进行对比,指出过去我们强调的社会事业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且主要侧重于物质基础方面的‘硬实力’建设。而社会建设理论的目标则更多地指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主要侧重于制度或意识层面的‘软实力’建设,如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管理等等”,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30]
从上述对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可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成熟,人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日益成熟和稳定。
综合以上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与内涵,笔者认为,尽管社会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是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子系统的内容来支撑。同样地,狭义的社会建设如果离开整个社会的建设,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也很难孤军建设成为和谐的子系统。所以,既可以广义地使用社会建设,也可以狭义地加以使用。从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来讲,笔者侧重于制度或意识层面的“软实力”建设,如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和谐等。
(二)社会建设目标概念与内涵
从优化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转型、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内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上下畅通”。就社会结构体系而言,宏观层面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与基层之间,中观层面在不同层次的党政机构和管理部门之间,微观层面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种上下关系。“上下畅通”,是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上下畅通”就是要使上下级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既保证中央的权威,又保护和激发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确保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相协调;就是要健全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加强沟通与了解,保证政令畅通,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其次要实现“左右兼顾”。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劳资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或协调);其中竞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合作(或协调)是实现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左右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促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区域经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发展;就是要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使其既保持良性竞争,又自觉进行互利合作。
再次要实现“先后共富”。在财富占有上,人有贫富之分;在政治觉悟上,人有高低之别;在创造能力上,人有强弱之差;等等。这是社会和而不同内在规律的突出表现。其中的关键是先富与共富的问题。我们既要承认依靠合法经营与诚实劳动而部分先富的合理性和手段性,更要重视由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兼顾公平与效率,使先富者更富、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最后要促进“内外相融”。在当今世界格局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或社会不可能完全封闭起来而孤立地存在、运行和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结合起来,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对内求和谐共生发展之策,对外走和平合作发展之路,促进内外相融,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环境保障与内在要求。[31]
(三)社会建设的内涵与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内涵
社会建设的内涵是侧重从实践的角度分析的,它研究的是一定时期内党领导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而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建设思想的内涵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社会建设思想的内涵则是侧重于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的是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包括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领导管理、依靠力量、地位作用等方面。社会建设目标思想属于社会建设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的也是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内涵发展,就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思想中有哪些理论认识是继承了之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有哪些理论思想是结合新情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思想的。
[1] 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0期。
[2] 贺祥林、雷希颖:《论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与关键所在》,《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3] 董欢:《巴黎公社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蕴》,《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3期。
[4] 潘西华:《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东岳论丛》2008年第2期。
[5] 殷民娥:《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6年,第33—36页。
[6]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 刘建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制度文明》,《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8] 刘发喜:《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年,第22—39页。
[9] 杨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10] 梅哲:《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1] 刘鑫淼:《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 桑春红:《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兰州学刊》2007年第9期。
[13] 赵红全、马冬秀:《利益博弈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14] 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几个着力点》,《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5] 李屏南:《论社会建设目标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16] 王国银、王伦光:《社会建设的价值诉求》,《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
[17] 李君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18] 刘少杰、王建民:《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19]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0] 青连斌:《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要义》,《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第6版。
[21] 张永光:《关于社会建设概念体系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22] 胡云超:《新起点·新航程·新路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解放日报》2007年10月24日第14版。
[23] 陈芸:《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福建日报》,2005年7月2日第2版。
[24] 潘叔明:《社会建设应包括五大体系》,《福建日报》,2005年10月11日第10版。
[25] 梁树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26] 李新市:《又见宏图添重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7] 郝孚逸:《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理论月刊》2006年第1期。
[28] 向春玲:《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光明日报》2005年4月13日第8版。
[29]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0] 苏斐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楚雄日报》(汉),2007年10月24日第3版。
[31] 参见唐忠义《我国转型期社会建设的目标内涵与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