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一 经济全球化理论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用来说明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有些研究者认为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还包括政治、文化、信仰、社会运动等方面的全球化,但目前表现得最明显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全球化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如下定义: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的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1]。
德国学者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哈拉德·克里门塔写道:“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商品、服务、资本的交易变得越来越全球化。跨国公司诸如麦当劳、丰田或者西门子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它们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相互竞争,国界的作用越来越小。我们正在进入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任何产品。在任何企业之间,每一种工业产品和每一种服务产品都处于面对面的竞争之中。”他们指出,世界市场的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全球跨国贸易增长迅速;资本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国际资本流动成倍增长。虽然商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明显,但真正全球化的却是资本市场,而且,金融市场事实上已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地球村”;尽管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但也趋于国际化;公司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重大改变,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整个生产过程被分解到不同国家。充分利用全世界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源”或“全球资源”,哪里最便宜,就在哪里生产。跨国公司将现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与低工资国家的成本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Raphael Kaplinsky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的过程。可以描述为是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人员)、价值和观念的国际流动堡垒的系统性消除。[2]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资深记者理查德·隆沃思把全球化定义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认为全球化“是一项革命,使企业家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筹集资金,借着这些资金,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技、通讯、管理和人力,在世界任何地方制造产品,卖给世界任何地方的顾客。真正的全球化经济体系,是把全世界变成单一经济体,其运作方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毫无二致。在这个全球经济体系里,货币、商品、服务、工作和人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通,就像任何资源在美国各州间往来自如一样”[3]。
有的研究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俄罗斯政治家久加诺夫的总结是:美国是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全球化因此被深深地打上了美国的烙印。有人把当代全球化称作“美国制造的90年代的古怪产品”,久加诺夫对此深表赞同,并把当代全球化称为“美国式全球化”。[4]
有的研究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金融全球化表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认为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的作用不可或缺。如Eric Helleiner写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过去30年来,对金融全球化的研究认为金融全球化是技术和市场力量扩张的产物。但是国家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支持全球化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第一,给金融市场主体更多的自由;第二,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第三,减少对资本流动的限制。50年代后,国家对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5]
国内学者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进行了解释。
有的从技术和经济制度全球扩展的角度解释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以获得经济利益为动力,借助资本、商品、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所实现的技术和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扩展”[6]。
有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的全球性发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全球性变化与调整。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以各国对外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球性发展,它既是当前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综合体现,又是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新阶段。从生产力方面看,各国经济全球化是其经济在国际化的基础上,不断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和实现全球性发展的过程;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各国经济全球化则是在其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7]
更多的研究者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自由有效配置、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加强等方面论述全球化。如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在国际分工空前深化的基础上,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扩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各国经济紧密依存,互相融合成全球经济的整体。[8]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来的资源的重新配置;二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状态。因此研究全球化问题的著名学者郭连成教授这样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描述: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及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过程。以此为出发点,经济全球化既是指资本、生产、技术、信息、货物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广泛而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也指由于这个过程的深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断加强,形成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甚至制约的关系。[9]
(二)经济全球化理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形形色色的经济全球化思潮对转轨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节从经济全球化的支持理论、改革理论及反全球化理论三个层次对全球化理论进行概括。
1.经济全球化的支持理论
经济全球化的支持理论可以以新自由主义学派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为代表。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重要经济思潮之一。新自由主义源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全球化,主张“要使经济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自由化”、“尽可能最快地私有化”,要求在财政和金融方面采取强硬措施保证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实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世界舞台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古典自由主义遭到挑战和压抑。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英国官方政策的重要基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大危机,凯恩斯主义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无能为力。此时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再度兴起,后被简称为“新自由主义”,而new liberalism则被称为“自由主义”以示区别。
随着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美英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进行经济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过多管制,实行减税政策,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降低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减少贸易壁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新自由主义成为英美政府的施政理念,并在国内外得到大力推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大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转化。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主义开始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的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由美国政府炮制的包括十项政策工具的“华盛顿共识”。其基本原则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消除通货膨胀和私有化。主张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新自由主义不仅成为欧美国家的施政理念,还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新自由主义宣传全球化、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除外汇管制,消除贸易壁垒,使国有企业私有化,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实现经济自由发展,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只有最大限度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东亚国家是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践者,这些国家为此而出现多次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轨,也是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进行的,引发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2.改革论
改革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完全市场化、自由化、国家对经济放任不管的主张。20世纪90年代的东亚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俄罗斯、东欧转轨初期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都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失灵的表现。
改革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虽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也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化的边缘,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全球化带来全球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平,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社会不平等,政治不民主。
改革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和激进主义的反全球化之间的折中方案。改革主义者主张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主张在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框架内,寻求稳健的变化,而不是彻底的社会变革。早期改革主义者致力于通过国家采取措施,提升社会福利、加强环境保护和追求社会公正,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从而使各国资本主义能够更好地发展。许多当代改革主义者强调要制定全球公共政策。例如,可以通过制定全球性的管理规范来管理全球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制定强制性全球环境法规来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并认为超国家机构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发挥主要作用,全球机构应该采取措施增加社会底层阶级及弱势国家集团参与全球经济的机会。
3.反全球化理论
反全球化理论又可称为激进主义,激进主义不仅反对新自由主义关于全球化的主张,也反对改革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全球化政策的改革。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是有害的,因此必须阻止这一趋势。认为最好的改革方案也不能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等问题,所以激进主义者主张改革整个社会秩序。主张通过积极推动全球工人运动、妇女运动以及其他受压迫民众运动的发展,实现无剥削社会,实现社会公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格局的终结以及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俄罗斯、东欧国家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很快体现出来,使得对全球化质疑或批评的声音不断高涨。在俄罗斯、东欧国家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反全球化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的反全球化思想。作为俄罗斯制度转轨的亲身经历者,久加诺夫目睹了全球化在俄罗斯迅猛推进的现实,看到了全球化给俄罗斯民族带来的威胁与灾难。
久加诺夫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破坏世界历史,否定民族,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灾难,它是注定持续不下去的。与之相反,社会主义国际化恰恰是以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充实为前提的,它应该并且必将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式。久加诺夫认为20世纪末发生的社会变迁不是社会主义的崩溃,而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具体历史形式的瓦解,新的、更加有效的社会主义形式终究会复兴,会取代当前的资本主义。
久加诺夫还指出了社会主义国际化的实现途径,即世界性的反全球化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要加强与反全球化运动的联合,建立反全球化国际,才能取代全球主义“世界新秩序”。[10]
二 贸易自由化理论
贸易自由化理论源于英国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论,绝对优势论反对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做法,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家之间应按绝对成本优势原则进行分工生产,进行自由贸易,如此可以增加贸易参加国的财富。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基础的是比较优势,国家之间应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与贸易,交易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学者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要素禀赋论,又称为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源于各国要素禀赋优势不同。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一)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逐步为经济学者普遍接受,并成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的地理结构和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越来越大,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不能全面解释新的贸易现象。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生的新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贸易理论以张伯伦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出发点,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要补充。
1.规模收益递增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是马歇尔、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其基本观点为,规模收益递增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某一产品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递减,而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因而该产品生产取得成本优势,导致该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得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规模报酬通常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通常指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引起产业规模扩大,并相对集中,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及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在运输、信息收集和产品交易成本等方面降低费用。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能够更好地组织内部的劳动分工,更好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提高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内部规模经济通常会破坏自由竞争,导致垄断、独占和倾销。
2.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产品的交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战后的经济学主要从产品异质性、需求多样化、规模报酬递增和偏好相似等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同一产业部门内的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外观、商标、设计等方面的不同,形成无数种有差别的系列产品。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生产所有产品,而只能选择某种差别化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需求多样化造成消费多样化,正是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的偏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从而产生了产业内贸易的市场。
产业内贸易产生利用了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另外它也假设企业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必然选择一种或几种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以降低成本,获得比较优势。杨小凯、张永生认为即使两国的要素禀赋没有差异,产业内国际贸易还是会发生,因为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内生的绝对优势。[11]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要素禀赋相近的国家,人们对异质产品的需求偏好也比较相似,因而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也会更大。
产业内贸易理论弥补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模式缺乏解释力的不足,很好地解释了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这一现象,大大提高了贸易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但该理论也没有改变要素跨国不流动的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某些产品而另一国家专业化生产其他产品,不能解释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构差异,不能解释中间投入品贸易现象,这都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内生形成的原因。杨小凯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分工—市场—分工的互动关系理论,得出了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的结论,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
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认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折中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发达国家因为交易效率高,均衡分工水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家因为交易效率低,均衡分工水平也低,通过国内贸易就能适应低分工水平,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12]
2.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斯蒂格勒对“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斯密定理作了深入的阐述,对分工与企业规模问题作了研究。认为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这种使报酬递增的生产工序可能会增加,当规模足够大时,就会有专门的厂商从事这类工序的生产。由此可见,只有当产业的规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产业内进一步的分工才会出现。不断拓宽的世界市场规模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这也正是亚当·斯密的观点),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除了那些天然连续性的工序无法空间分割外,任何存在报酬递增的工序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重新分布,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国际化现象,即产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实际上是在许多国家分工完成的。因此从分工理论可以解释为何会出现生产国际化、分散化、贸易垂直化的趋势。
生产国际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型FDI的一体化形式;另一种是国际外包形式。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南北工资差异、所有权优势、谈判能力和母公司总部的技术密度决定了跨国公司对两种形式的选择。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驱使跨国公司的每一个生产工序都要设立在成本最低的地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成为跨国公司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跨国公司在内部子公司之间展开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形式,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就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市场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了分工和贸易模式。
3.中间投入品贸易现象及其解释
现有理论对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作了解释,而对于产业内贸易中中间投入品贸易现象的研究正方兴未艾。Andersson和Fredriksson发现,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中间投入品的贸易比重增加迅速,他们对公司内贸易的中间产品贸易和成品贸易作了区分,并对瑞典的跨国公司贸易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瑞典的母公司在公司内贸易结构中倾向于中间产品的贸易,中间产品贸易在公司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1970年的30%上升到1990年的70%。Hummels等用垂直专业化概念解释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多个序列环节;二是至少包含两个国家在产品的生产序列中提供价值增值;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必须用进口的投入品从事生产,并且这些产出品(中间产品或成品)的一部分必须出口。当一个国家用进口的中间产品生产用于出口的产品时垂直专业化就出现了。
Krugman用产品价值增值链的分割概念对国与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现象进行了描述。垂直专业化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在生产国际化、产品价值链全球重新分布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分工关系。各个国家从事产品的某一或某些环节的生产,就是所谓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现象。这种产业分布有两个效应,一是必然涉及中间产品的贸易,而不再是如传统或新贸易理论所解释的那样国家之间仅仅是最终产品的贸易,并且中间品的贸易量随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而增加;二是打破了我们对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框架,即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垂直专业化的概念使我们认识到现实世界中产品所涉及的相关产业由众多生产环节和程序组成,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增值链条,这一链条的地理分布的广度由国际贸易的外生交易费用决定。
Hanson、Mataloni和Slaughter运用美国跨国公司企业层面数据检验母公司和海外分公司之间中间投入品贸易状况,他们的结论是当海外分公司的贸易成本、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公司所得税比较低的时候,母公司对于中间投入品的进口需求较大。与中间产品的贸易相应的是这些跨国公司内的国际垂直生产网络,由于垂直专业化使产业和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与环节在全球进行重新区位分布,各个生产环节纳入跨国公司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战略中,与该战略相对应的是庞大的世界市场,正是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高度的分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交易效率的提高是解决分工水平提高和交易成本上升两难矛盾的有效办法,企业之间网络的构建和运输成本、通信成本、关税的下降充分提高了交易的效率。正是市场规模与分工相互推动的关系使得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生产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和通信运输技术的进步为市场规模与分工形成互动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