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家、评点家文化素养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陈忱《水浒后传》的伦理英雄观

人们一般都认为陈忱的《水浒后传》是《水浒传》的续书。在这种传统思维定势下,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积淀着深厚的民间审美趣味;而《水浒后传》则是文人独创型作品,它是陈忱个性化审美观念的产物。而正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导致了这两部小说截然不同的英雄观。具体说来,《水浒后传》不再像《水浒传》那样,为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而一味地以夸饰、传奇笔法来渲染英雄们的力与勇;陈忱笔下的英雄们也不再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那样漠视、排斥家庭与儿女之情,而是变得更富于人情味,他们对女性和家庭婚姻采取了欣然接纳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水浒后传》中那些在海外建国的英雄们不再夸示武功,而是笃信儒家礼制,推崇文治。这一切都使陈忱《水浒后传》的英雄观带有显著的伦理色彩。说到底,《水浒后传》中英雄们身上之所以被打上明显的伦理烙印,还取决于作者陈忱的文化观念。汪曰桢《南浔镇志》谓陈忱“究心经史”;同治《湖州府志》卷五十九《文艺略》也赞其“驱策史册典故,若数家珍”,目前虽然关于陈忱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仅从以上两条方志资料便可获知陈忱深受儒家文化浸染,而这恰是造就其伦理英雄观的根本原因。

在《水浒传》中,英雄们的女性观与家庭观空前失落。小说非但不写梁山好汉的家庭生活,反而多次写到他们深受女色与家室之累,像林冲、宋江、卢俊义、杨雄、武松等人落难皆缘于女人,因此梁山好汉视女色为祸水而对儿女之情大加排斥。晁盖“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第十三回)。“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第二十一回),所以没有妻室的他对王英直言:“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字的好生惹人耻笑。”他认为王英“要贪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第三十二回)。燕青虽号称“浪子”,但他却能抵住绝色佳人李师师的诱惑,戴宗担心他在李师师面前意乱神迷,而燕青却毅然决然地说:“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燕青但有此事,死于万剑之下。”因此燕青被赞为“好汉胸襟”,“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第八十一回)。孔亮也是个“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第三十二回)。卢俊义虽有妻室但他“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第六十二回)。李逵也拒绝妻室,他救一女子,女子母亲感激地对李逵说:“情愿把小女配于将军。”李逵竟跳将起来辱骂道:“这样腌脏歪货!却才可是我要谋你的女儿,杀了这几个撮鸟?快夹了鸟嘴,不要放那鸟屁!”只一脚,把桌子踢翻,跑出门来(第九十三回)。《水浒传》作者之所以将梁山好汉隔离于家庭伦理生活之外,是因为他认为“但凡世上妇人,由你十分精细,被人小意儿过纵,十个九个着了道儿”(第二十四回);“原来这女色坑陷得人,有成时必须有败”(第二十六回)。这样一来,梁山好汉要么不娶妻室,要么抛妻舍家,他们不懂风月而仇视女性,在他们看来,无情才是真豪杰,好色不是大丈夫。

《水浒传》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几位梁山好汉屠杀淫妇的血腥场面。如第二十一回宋江杀阎婆惜时,他“左手早按住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娘嗓子上早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第二十六回武松杀潘金莲时,“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在灵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第四十六回杨雄杀潘巧云,先用刀割下舌头,接着“一刀从心窝里直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树上”。第六十七回卢俊义杀贾氏,“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尸抛首”。李逵在四柳庄为狄太公女儿除鬼,发现原来是狄太公的女儿与情人幽会,于是他一怒之下将两人杀死,然后“把两个人的头拴在一处,再提婆娘和汉子身尸相并……拿起双斧,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面对血腥的杀戮,作者却为梁山好汉辩护云:“从来美兴一时休,此日娇容堪恋否?”对于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些令人战栗的血腥杀戮,周作人曾评价道:“《水浒》中杀人的事情也不少,而写杀潘金莲,杀潘巧云、迎儿处都特别细致残忍,或有点欣赏的意思。”[263]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梁山好汉对家庭与女性的冷漠与仇视。当然,这些描写也是为了迎合市民阶层寻求感官刺激的审美趣味。因为,中国市民文学的传统之一便是对于“种种奸淫惨杀之事,尽可在大庭广众之中广谈阔论”[264]

在陈忱的《水浒后传》中,英雄们不再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不再排斥儿女之情与家庭生活而变得更有人情味。陈忱不止一次写到英雄们的救美故事,如燕青辗转数百里从金营中赎出卢小姐,呼延钰从强盗手中救出吕小姐,杨林冒险救出陷入白石岛首领屠崆之手的方秀姑等,而获救女子最终都与各自的恩人组成家庭,成为英雄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水浒传》对女子贞节看得很重,对淫妇的惩处决不手软,毫不顾及她们变成“淫妇”的客观原因。虽然《水浒后传》中的英雄们对淫妇仍无好感,如第五回杨林杀死与冯舍人私通而谋害亲夫的赵玉娥,第十六回穆春杀死与陆祥私通而陷害亲夫的张德之妻。然而,英雄们已能从失身女性的实际生活境遇出发,对她们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如第二十回呼延灼称赞失身于僧人的妇人为“好一个贞烈女子”,并放其回家。特别是第四十回写杨林甘愿娶曾被白石岛首领屠崆霸占的方秀姑为妻,而不愿意接受国主的赐婚,乐和也认为杨林的选择乃“情之所钟,也不妨碍”。

随着《水浒后传》中众英雄家庭观与女性观的改变,他们对待家庭婚姻的态度也与梁山好汉截然不同,他们已将自己的婚姻生活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联系在一起,将其视为实行文治的重要措施,这显然是儒家家庭伦理文化观念的体现。第三十九回重点叙述“金銮殿四美结良姻”这一情节,详写燕青、宋安平、呼延钰、徐晟四人的成亲盛况,事后小说写道:

一日,燕青又启禀道:“还有一事未完,可发令旨施行。”国主道:“还有何事?”燕青道:“男女之欲,何人无之,我兄弟们少年时都负气使酒,习学枪棒,把女色不放在心上,又为官司逼迫,上了梁山,后来征讨四方,无暇及此。今托国主洪庇,建立国都,同享富贵,除了柴进、关胜、李应、朱仝、费保、萧让、金大坚、宋清、孙立、孙新、蔡庆、呼延灼等各有宅眷,其余尽是孤身。不要说衾寒枕冷,无人侍奉,后来绝了嗣息,祖宗血食也就斩断了,岂不可怜?趁他们年纪正壮,还可生育,将来长成时又可扶助世子;不然,吾辈亡过,朝无勋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依旧属之他人了,岂不可惜?众位公卿未有室家的,见我等各完配偶,心中未必不起念头。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宜妙选名门,使各谐淑偶,以慰众心,以固邦本。”(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燕青主要从儒家伦理文化出发来肯定家庭婚姻生活的重要性,其主张得到李俊、蔡进、裴宣等人的一致认同。该回还写萧让一再声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呼延灼也认为“郎才女貌,正是一对”,他们皆将儿女之情视为人生要务。该回还写到李俊成亲的盛况,作者特意揭示其心理活动道:“可怜厮杀半生,历年辛苦,从不知温柔乡这种滋味”,这可视为众英雄共同心声的真实流露。在小说最后一回即第四十回小说接着写道:

却说燕青要国主推恩,与众功臣完婚,便道:“我们创业开基,国中旧日臣僚虽各供原职,精神到底未必十分融贯,莫若遍选名门望族与中土来的文武官员,或量品级尊卑,或论年纪大小,一边求婚,一边择婿,务使门当户对,两厢情愿,彼此一家,阴阳合德。自此再无隔碍,必然感恩尽力;子嗣蕃衍,可继宗祧,后来又好辅翼嗣君。真所谓一举而三善备也。就是军士中无妻小的,不妨与暹罗国民家互相婚配,将见兵民相安,主客相忘,人怀土著之思,军无逃伍之虑,所谓人伦始于夫妇,王化起于闺门。周家八百年太平之基,全在‘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八个字中做出。当今要务,莫急于此。”……其余文武功臣,各人自去配合八字。娶亲的男家选不将吉日,入赘的女家看纳婿良辰。一国之中,大半是新郎新妇,真觉气象融合,君臣同鱼水之欢,选遍天下,再没有这样快活世界了。(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这里燕青更为鲜明地以儒家人伦观念为说辞,充分肯定了家庭婚姻生活之于国家基业的意义;而作者所着意描写的带有浓郁伦理色彩的“快活世界”,也与梁山泊“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带有市民色彩的乌托邦理想有着本质不同。李俊批准了燕青的奏请,还特意安排顾大嫂负责此事,最后除公孙胜、朱武、戴宗、樊瑞四位出家为道外,其余文武功臣,尽皆完婚。小说最后两回不厌其烦地叙写英雄们的成亲盛况,显然别有用意,这是陈忱以文人特有的儒家伦理情怀赋予英雄们以浓浓的人情味,在其笔下英雄们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草莽之夫,而是转变为享受家庭伦理生活的“儒将”。

更为重要的是,《水浒后传》不再大肆渲染英雄们的武功,而是突出他们对文治的高度重视,“帝王敷治,文教是先”[265]的治国方略在暹罗国得以推行。陈忱称自己的小说与《前传》即《水浒传》相比,“有高于《前传》处,读《前传》者,少年子弟易入任侠一流,读《后传》者,名教中人不敢道‘豪杰’二字”[266]。无疑,陈忱在塑造英雄形象时有意识地淡化了他们身上的“任侠”之气,而更多地以“名教中人”的观念来改造英雄。由此出发,《水浒后传》不再一味地以夸张与传奇手法来炫耀英雄们的勇武与杀戮,而是强调文治教化。因此,蔡元放《水浒后传读法》云:“本传虽是承接前传而作,然煞有胜似前传处。如前传所写杀人之事,固有死当其罪者,却亦有无辜枉死,令人可怜者……本传写所杀之人,或是害民,或是误国,为公议所不容,其小者,亦是与山泊诸人不是旧仇,即是新恨,素怀怨隙,明作对头,且俱各有应死之处,揆之天理人情,必须杀之而后快者。这方杀得并无遗憾,方是真豪杰举动,不是残毒,不是孟浪,比前传为更强也。”[267]陈忱以许多情节来表明英雄们对文治教化的重视,如第十三回乐和道:“中国人都是奸邪忌妒,是最难处的。海外人还有些坦直,所以教化易行。”第三十九回李俊与燕青等商议大事,其中包括:“建立宣圣文庙,开设学校,春秋二祭,命闻祭酒为正,宋安平为副,选臣民俊秀子弟入监读书。”“祭享朝会、聘问嫁娶、礼仪衣冠制度,悉照宋朝,尽改暹罗蛮俗。”这一切体现的都是儒家的文治策略。其实,小说最后两回写英雄们对男婚女嫁的高度重视,正是其文治措施的具体表现,并带有明显的儒家政治伦理色彩。如第三十九回燕青向李俊奏请“一件大事”云:

岂不闻经传云: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阴阳之道,不可偏废。万物各有配偶,昆虫尚有雌雄。今堂堂大国,岂可孤立于外,而宫壶无人?不唯失乾坤奠位之理,而且嗣育有斩绝之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国主可亟下令:凡文武官僚军民人等,有女德容俱备者,选为元妃,麟趾兆祥,以嗣世系,万不可缓。……况五伦不可偏废,夫妇为五伦之首,尤为切要。西洋有女国,是纯阴之气所钟,不生男子,望井而孕。我这暹罗不用女子,殆是纯阳之气所钟,可改号“鳏国”了。(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很明显,燕青已将男婚女嫁与国家的安定昌盛联系在一起,这是其文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当然是陈忱借小说人物之口来传达自己的文治观念,而这恰是文人作家长期接受儒家“经传”熏陶的必然结果,所以陈忱在《水浒后传论略》中论及该回“金銮殿四美结良姻”时说:“金銮殿四美成亲,可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之化,始于《关雎》。”[268]作者的儒家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在陈忱笔下,英雄们成为儒家礼制的信奉者与践行者,暹罗国成为文人儒士所向往的文明礼乐世界。正是因为金鳌岛的统治者沙龙“暴虐不仁”,李俊才攻下金鳌岛,并实行“仁政”:“被火焚者给赏银米,与他盖造房屋;七十以上者俱送绸缎一匹;抢来的妇女奴婢出晓谕叫人领回。百姓尽皆欢喜。”第三十四回写李俊安排众英雄各主其事,尊奉暹罗国母垂帘听政,燕青道:“家有主,国有王,必要一人统理,方得国治家和。一寨之中,尚且纪纲法度不可紊乱,况暹罗是个大国?出号施令,朝聘礼仪,送往迎来,兵机粮饷,讼狱刑名,文明礼乐,庶务繁多,非同小可,岂容政出多门,十羊九牧?且垂帘听政是不得已之事,国无长君,不足弹压臣僚,故权时出此。试看吕太后、武则天多遗讥后世。”他从儒家礼制出发,认为即使众弟兄能和睦相处,朝廷纲纪也不可缺废。李俊嗣位时,燕青又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贤明继世,多有杰起。尧舜之时,不传于子,而传于贤。”他以儒家“仁政而王”的理论观点赋予李俊嗣位以合法性,排除了其篡位之嫌。而其“虽是大将军嗣了位,万事要请国母慈旨方可施行”的主张,又进一步确保了李俊嗣位并不乖于儒家忠义观。李俊请公孙胜建一坛罗天大醮,祭奠神明,追荐宋公明等阵亡将士,殿前幡上写道:“一灵秉正,纵然铁额铜头,尽作忠臣孝子。万法融时,任他刀山剑树,化为玉垒琼葩。”彰显的仍是儒家礼制的教化作用;而众英雄斋戒沐浴,朝夕礼拜,更流露出他们对儒家忠孝观念的信奉与践行。

“以文学饰政事”、“以文学饰吏治”[269]也是儒家文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在《水浒后传》中得到体现。陈忱《水浒后传论略》云:“漫言《后传》李俊,出词尔雅,不类渔户出身,不知福志心灵,古来豪杰,有目不识丁,而天纵聪明,吐纳极有文采。”[270]作者正是按照这种逻辑思维赋予英雄们以浓郁的文人色彩。小说最后一回写上元佳节众英雄饮酒聚会,国主李俊道:“今日胜会,不可无诗以记其盛。若只是大块肉大碗酒,依旧梁山泊上光景了。”紧接着小说写柴进、闻焕章、萧让、蒋敬、宋安平、花逢春、公孙胜等皆即席吟诗作词,同时他们还饶有兴味地欣赏梨园子弟演出的《定海记》。显然,李俊作为一国之主对文治非常重视,这也是作者借李俊之口表明自己与《水浒传》截然不同的英雄观。

总之,《水浒后传》的英雄观带有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它虽是《水浒传》的续书,但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英雄观。作为英雄传奇,《水浒传》对梁山好汉的阳刚之美极尽夸饰之能事,展示其不乏血腥气息的武功成为塑造英雄群像的主要手段;而《水浒后传》不再一味地以传奇笔法渲染英雄们的力与勇,而是侧重于写其对文治的推崇与践行,在陈忱笔下,他们不再夸示武功而成为儒家礼制的信奉者与践行者。


[1] 罗汝敬:《剪灯余话·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页。

[2] 孙承泽:《山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70页。

[3]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三十二“翰林院”,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8页。

[4] 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140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页。

[5] 叶盛:《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2—275页。

[6] 黄佐:《翰林记》卷十一“评论诗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8页。

[7] 李昌祺:《郡庠古柏行》,《运甓漫稿》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12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7页。

[8] 张廷玉:《明史·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6页。

[9] 《明宣宗实录》卷六十四,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0] 杨士奇:《与李昌祺书》,《东里续集》卷四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12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7页。

[11] 杨荣:《送翰林编修杨廷瑞归松江序》,《文敏集》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124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8页。

[12] 李昌祺诗集《运甓漫稿》中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台阁气息,为李昌祺《至正妓人行》作跋的翰林检讨钱习礼,谓李昌祺《运甓漫稿》“皆典雅,非苟作,隐然声闻于馆阁间”(钱习礼:《河南布政李公祯墓碑》,《国朝献徵录》卷九十二,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13] 张光启:《剪灯余话·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14] 同上。

[15] 罗汝敬:《剪灯余话·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16] 杨士奇:《常州府庙学重修记》,《东里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页。

[17] 张廷玉:《明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6页。

[18] 赵子伯:《效颦集·后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57页。

[19] 阙名:《雪航肤见·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94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32页。

[20] 张廷玉:《明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6页。

[21] 陈仪:《雪航肤见·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94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34页。

[22]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63年版。

[23] 潘文奎:《效颦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04页。

[24] 赵子伯:《效颦集·后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57页。

[25] 王静:《效颦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04页。

[26] 赵弼:《效颦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27] 朱棣:《为善阴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1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698页。

[28]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一子部《为善阴骘》,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19页。

[29] 瞿佑:《剪灯新话·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30] 瞿佑:《剪灯新话·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31] 高儒:《百川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32] 朱棣:《为善阴骘·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1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97页。

[33] 栾星:《歧路灯研究资料》,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1页。

[34] 同上书,第102页。

[35] 同上书,第93页。

[3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18页。

[37] 栾星:《歧路灯研究资料》,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95页。

[38] 同上书,第121页。

[39] 同上书,第59页。

[40] 同上书,第103页。

[41] 《康熙起居注》二十二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89页。

[42] 《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4页。

[43] 《康熙起居注》二十六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40页。

[44] 《康熙起居注》十二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45] 《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4页。

[46] 《朱批谕旨》雍正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47] 《清代文字狱档》第六辑《尹嘉铨为父请谥并从祀文庙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61—370页。

[48] 栾星:《歧路灯研究资料》,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41页。

[49] 参见张国风《〈儒林外史〉试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5—69页。

[50] 李绿园:《歧路灯自序》,栾星:《歧路灯研究资料》,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94页。

[51]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9、213、206、211页。

[52] 顾宪成:《东林书院志》,续修四库全书第7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53] 指“王门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54]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清康熙刻本。

[55]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清光绪三年刻本。

[56]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6页。

[57] 夏敬渠:《医学发蒙自序》,转自王琼玲《夏敬渠著作考论》,《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1期。

[58] 徐珂:《清稗类编·著述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63页。

[5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6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61] 五色石主人著,陈翔华点校:《八洞天》,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62] 观鉴我斋:《儿女英雄传序》,《儿女英雄传》,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67页。

[63] 观鉴我斋:《儿女英雄传序》,《儿女英雄传》,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66—567页。

[64]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6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66] 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五《怡轩老人传》,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

[67]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68] 赵尔巽:《清史稿·纪昀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771页。

[69]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乾嘉文人法式善《容雅堂诗集序》云:“有学人之诗,有才人之诗。学人之诗,通训诂、精考据,而性情或不传;才人之诗,神悟天解,清微超旷,不可羁绁。”(法式善《存素堂文续集》卷二,扬州绩溪程邦瑞刻,1812)其所谓“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与纪昀“著书者之笔”、“才子之笔”这两个具有对比意味的概念,都反映了乾嘉学术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0]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姑妄听之》,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67页。

[71]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72] 李慈铭:《桃花圣解庵日记》,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页。

[73] 李慈铭:《桃花圣解庵日记》,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页。

[7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75] 同上书,第375页。

[76] 《康熙起居注》二十六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40页。

[77] 《雍正朝起居注》元年五月二十一,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页。

[78]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八,《清实录》第10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6页。

[79]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1页。

[80] 李慈铭:《荀学斋日记》,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页。

[81] 赵尔巽:《清史稿·纪昀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771页。

[82] 施山:《姜露庵杂记》,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41页。

[83]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9页。

[84]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二史部《补汉兵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0页。

[85]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一史部《济美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4页。

[86]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经部《先天易贯》,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页。

[87]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一子部《儒家类一案》,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76页。

[88]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九史部《三事忠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7页。

[89]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二集部《文正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11页。

[90]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首凡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页。

[91] 纪昀:《休宁鲍因叔葬其高祖母……》,《纪文达公遗集》(诗集卷)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24页。

[92]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93] 转自周积明《纪昀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9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95]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77页。

[96] 李慈铭:《桃花圣解庵日记》,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页。

[97]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说家类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2页。

[98]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99] 《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第366页。

[100] 《窕言》,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5页。

[101] 邱炜萲:《五百洞天挥麈》,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客云庐小说话”卷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2页。

[102]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子部《飞燕外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16页。

[103]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104] 俞鸿渐:《印雪轩随笔》卷二,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汇编》,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1237页。

[105] 俞樾:《右台仙馆述怀次外弟嵇幼纯韵》,《春在堂诗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40页。

[106]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页。

[107]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108] 俞樾:《镇海李氏养正义庄记》,《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09] 俞樾:《蒋节母诗》,《春在堂诗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

[110] 俞樾:《冯节妇传》,《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11] 钱泳:《履园丛话》卷六,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1页。

[11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113] 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页。

[114] 戴震:《古经解钩沉序》,《东原文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50页。

[115] 段玉裁:《广雅疏证序》,王念孙:《广雅疏证》,丛书集成初编本。

[116] 李汝珍:《李氏音鉴》,续修四库全书第2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117] 李汝珍:《与许乔林书》,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7页。

[118] 余集:《李氏音鉴序》,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605页。

[119] 胡适:《镜花缘引论》,《胡适全集》(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11页。

[120] 王韬:《镜花缘图像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5页。

[121] 文康著,董恂评:《儿女英雄传》,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968页。

[122] 文康著,董恂评:《儿女英雄传》,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973页。

[123]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0页。

[124] 参见宋克夫《心学与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125] 王阳明:《与王纯甫书》,《王阳明全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126]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127] 王阳明:《与杨仕德薛尚谦书》,《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页。

[128] 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129] 谢肇淛:《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130] 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73页。

[131] 冯梦龙:《三教偶拈》,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32] 参见王凌《冯梦龙麻城之行》,《福建论坛》1988年第4期;《冯梦龙与李贽》,《福建论坛》1987年第4期。傅承洲:《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133] 焦循:《雕菰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3页。

[134] 余英时:《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4—245页。

[135]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2页。

[136] 李颙著,陈俊民点校:《李二曲全集》卷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9页。

[137] 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138]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14页。

[139] 李春芳:《崇儒祠记》,《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四,民国东台袁氏据原刻重编铅印本。

[140]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0页。

[141] 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3页。

[142] 冯梦龙:《情史序》,《冯梦龙全集》第七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43]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144] 同上书,第88页。

[145] 冯梦龙:《情史》卷一,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页。

[146] 冯梦龙:《警世通言·叙》,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47]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148] 同上书,第84页。

[149] 同上书,第116页。

[150]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年谱三》(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9页。

[15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152] 冯梦龙:《警世通言·叙》,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53] 同上。

[154] 冯梦龙:《喻世明言·叙》,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55] 冯梦龙:《醒世恒言·序》,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56] 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157] 同上书,第236页。

[158]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18页。

[159] 同上书,第723页。

[160]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0页。

[161] 冯梦龙:《太平广记钞小引》,《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162] 冯梦龙:《警世通言·叙》,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63] 凌濛初:《拍案惊奇·自序》,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64] 冯梦龙:《醒世恒言·序》,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65] 参见冯保善《凌濛初交游新探》,《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1期。

[166] 凌濛初:《谭曲杂札》,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四辑《南音三籁》(一),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本。

[167] 凌濛初:《拍案惊奇·凡例》,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页。

[168] 凌濛初:《拍案惊奇·序》,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169] 侯忠义等:《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170]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0页。

[171] 参见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6—569页。

[172]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16页。

[173] 《李贽文集》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174] 李贽:《杂说》,《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97页。

[175] 李贽:《司马谈、司马迁》,《藏书》,《李贽文集》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92页。

[176] 《忠义水浒传叙》,施耐庵:《容与堂本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8页。

[177] 目前所知最早的小说评点本是刊于万历十九年的万卷楼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识语”:“敦请名士,按鉴参考,再三雠校,俾句有圈点,难字有音注,地理有释义,缺略有增补,节目有全像。”

[178]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226页。

[179] 李贽:《与焦弱侯》,《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314页。

[180] 施耐庵:《容与堂本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5页。

[181] 施耐庵:《容与堂本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8页。

[182]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55—156页。

[183] 厦门大学历史系:《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4页。

[184]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1页。

[185] 罗汝芳:《广理学备考之函八十种》第16册《罗近溪集·近溪语录》,范高鼎编辑,洪桐张重修,清道光六年刻本。

[186]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97页。

[187]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188] 同上书,第104页。

[189] 李贽:《答耿中丞》,《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7页。

[190]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191]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192] 陆陇其:《学术辨》(上),《三鱼堂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页。

[193]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194]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3页。

[195] 袁中道:《柞林纪谭》,《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3页。

[196] 同上书,第1478页。

[197]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3页。

[198] 紫柏:《紫柏尊者全集》卷二十六《咏怀》,《大藏新纂续藏经》,白马精舍印经会印。

[199]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3页。

[200] 袁宗道:《杂说》,《白苏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页。

[201] 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三首》,《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202] 厦门大学历史系:《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页。

[203]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5页。

[204]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05]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3页。

[206] 吴檠:《为敏轩三十初度作》,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1页。

[207] 严长明:《吴丈敏轩招集文木山房分咏〈南史·隐逸传〉得雷次宗陶宏景各赋一首》,朱一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208] 吴敬梓:《尚书私学序》,转自周兴陆《〈文木山房诗说〉三题》,《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

[209] 朱一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210]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周兴陆:《吴敬梓〈诗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211]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周兴陆:《吴敬梓〈诗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12]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周兴陆:《吴敬梓〈诗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213]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周兴陆:《吴敬梓〈诗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相关论述借鉴了周兴陆《从〈文木山房诗说〉考察〈儒林外史〉主旨》,《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文木山房诗说〉三题》,《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

[214] 程晋芳:《文木先生传》,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215] 金天翮:《程廷祚传》,朱一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216] 颜元:《习斋记余》卷一《泣血集序》,《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99页。

[217] 颜元:《年谱》卷下,《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63页。

[218] 颜元:《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43页。

[219] 颜元:《存学编》,《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页。

[220] 李塨:《李塨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221] 颜元:《存治编》,《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7页。

[222] 颜元:《习斋言行录》卷下,《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9页。

[223] 颜元:《习斋言行录》卷上,《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5页。《论语》载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中的“习”并非指“温习”,而是“习行”之意,孔子主张学礼乐更主张将之付诸实践。

[224] 朱一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225] 同上书,第63页。

[226] 朱一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227] 程廷祚:《清溪文集》卷十二,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228] 程廷祚:《纪方舆纪要始末》,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229] 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230] 颜元:《习斋言行录》卷下,《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91页。

[231] 同上书,第678页。

[232] 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5页。

[23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234] 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235] 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2页。

[236] 同上书,第319页。

[237] 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238] 张积中:《白石山房文钞》,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2辑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100页。

[239] 谢逢源:《龙川夫子年谱》,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8页。

[240] 刘鹗:《致黄葆年》,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241] 李光炘:《观海山房追随录》,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37页。

[242] 张积中:《白石山房文钞》,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2辑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461页。

[243] 李光炘:《观海山房追随录》,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38页。

[244] 张积中:《张氏遗书》卷三,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2辑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207页。

[245] 蒋文田:《与姊书》,《龙溪先生文钞》卷二,转引自万宝川《蒋文田及其著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46] 刘蕙孙:《铁云先生年谱长编》,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2页。

[247] 黄葆年:《归群草堂语录》(之四),泰州图书馆藏钞本。

[248] 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5页。

[249] 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一分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

[250] 周太谷:《周氏遗书》,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87页。

[251] 李光炘:《观海山房追随录》,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38页。

[252] 李详:《李龙川先生》,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2页。

[253] 张积中:《随所得录三种》,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2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50页。

[254] 陈辽:《周太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255] 李详:《李龙川先生》,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2页。

[256] 周太谷:《周氏遗书》,万宝川:《太谷学派遗书》第1辑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60页。

[257] 同上书,第78页。

[258] 参见刘鹗之孙刘蕙孙《太谷学派的遗书》,《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259] 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260] 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8页。

[261] 黄葆年号归群,曾在苏州创办归群草堂,聚众讲学。

[262] 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5页。

[263] 周作人:《小说的回忆》,《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264] 刘复:《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太平洋杂志》1918年第1期。

[265] 赵尔巽:《清史稿·选举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14页。

[266] 陈忱:《水浒后传论略》,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9页。

[267] 蔡元放:《水浒后传读法》,《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9页。

[268] 陈忱:《水浒后传论略》,《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9页。

[269] 参见张德建《明代政治理念与文学精神之关系的嬗变》,《励耘学刊》2011年第1期。

[270] 陈忱:《水浒后传论略》,《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