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前人對中古以來開合口的研究述評
開口與合口,是漢語音韻學上指稱語音性質的重要區別特徵,是劃分漢語韻類的一組對立系統。中古已有一套成熟的對漢語韻部發音面貌進行科學類分的詳備體系,即《韻鏡》、《七音略》一系韻圖所展現的開合對立和韻分四等。其中,開合對立是一種動態的對立,對立的雙方會隨着語音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衍化,這種衍化蘊含了豐富的漢語語音傳承更革的信息,因而,分析開合口的歷史衍化進程,有助於揭示漢語語音發展演變的規律。
目前,學界對中古以來漢語韻母開合口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某一時代層面上語音開合進行區分的共時研究;二是對《切韻》音與現代漢語普通話開合不同进行比較的歷時研究。研究文獻的呈現方式,主要是單篇論文,或是散見於各類綜合性的論著,未見研究開合口的專著問世。
1.1.1 共時研究
隋唐語音。主要是對《韻鏡》開合問題的研究。描寫《切韻》音系的《韻鏡》,按開合口分列韻圖,直觀地反映了隋唐語音的開合口性質。但韻圖中有十個圖的開合存在疑問,特別是其中有四個圖標爲“開合”,违反了韻圖“開合不同則分圖”的基本原則。各家對同標開合的四圖有不同的解釋:趙蔭棠《等韻源流》(1957)認爲這是傳寫之誤;邵榮芬《漢語語音史講話》(1979)認爲它們是介乎開、合之間的;李新魁《漢語等韻學》(1983)認爲開合的注文顯然不是偶誤,也决非原來就標爲開合,當是後人所改所加;何九盈《古漢語音韻學述要》(1988)認爲可能這些韻圖內包括開口與合口兩類字。對此進行專門研究的有陳廣忠的《韻鏡通釋》(2003)和楊軍的《〈韻鏡〉所標“開合”及相關問題再研究》(2005)等論著。陳廣忠參考《七音略》、井上文雄《磨光韻鏡》、大島正健《改訂韻鏡》、大矢透《隋唐音圖》和《高本漢韻表》等音韻資料對《韻鏡》的開合進行了研究,并校正了開合存在疑問的十圖。楊軍從《韻鏡》旁注字出發,說明在日本流傳的好幾種寫本、刊本裏都保留了很多日本校讀者的批注,《韻鏡》在傳寫和刊刻過程中,這些批注有的羼入了原文,有的還被用來替换了原文,以至於造成了一些難以理解的錯誤,《韻鏡》四圖兼注開合就是由此產生的,并據此校正了這四圖。還有,羅常培《釋重輕》(1932)、王靜如《論開合口》(1941)、曹正義《〈通志•七音略〉“重”“輕”探疑》(1994)、馮蒸《論〈切韻〉的“開合口”與等韻的“獨韻/開合韻”》(2004)、曹利華《開合研究》(2007,以共時研究爲主,兼及歷時研究)等都從各自的角度研究了隋唐語音開合口的問題。另外,各家對《切韻》音系的構擬,也體現了他們對隋唐語音開合口的認識。
兩宋語音。涉及兩宋語音開合口的研究主要有:汪壽明《讀〈切韻指掌圖〉札記》(1982)、唐作藩《〈四聲等子〉研究》(1989)、陳晨《論〈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的韻母系統及其構擬》(1991)、許紹早《〈切韻指掌圖〉試析》(1994)。
金元語音。主要是對《中原音韻》音系開合口的研究。如陸志韋《釋〈中原音韻〉》(1946)、楊耐思《周德清的〈中原音韻〉》(1957)和《中原音韻音系》(1981)、李新魁《〈中原音韻〉音系研究》(1983)、唐作藩《中原音韻的開合口》(1991)。還有忌浮《〈切韻指南〉的列字和空圈》(1995)等。
明清語音。對明清時期開合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等呼觀念的演變上。趙蔭棠《等韻源流》(1957)、李新魁《漢語等韻學》(1983)、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1992)等論著,概要地論述了隨着語音的發展,四等兩呼在明清時期首先是變爲兩等兩呼,然後是兩等兩呼結合起來化爲四呼,最後等的觀念完全爲呼所代替的發展過程。并詳細探討了等韻音系的分類和各類的大概面貌,對包括橫直圖在內的大量韻圖的體例、音系特徵等進行了描繪。邵榮芬《〈韻法橫圖〉與明末南京方音》(1998)、《釋〈韻法直圖〉》(2002)在詳細分析兩圖反映的音系面貌的同時,也對有關開合口的內容進行了概要的分析。還有,麥耘《〈韻法直圖〉中二等開口字的介音》(1987)、孫強《論撮口呼的形成》(2004)等也涉及了開合口的問題。另外,各家對明清韻圖音系的構擬,也體現了他們對此時語音開合口的看法。
現代漢語普通話。主要集中體現於對漢語拼音方案中韻母的討論中。如胡裕樹《現代漢語》(198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1997),唐作藩《普通話語音史話》(2000)等。還有單篇論文如王貴生《bo、po、mo、fo是開口呼還是合口呼》(2001)、郭沈青《關於漢語拼音方案設計的幾點看法》(2002)、劉明華《漢語拼音方案的u韻母與uo韻母之辨》(2008)、張天堡《略論漢語拼音方案》(2009)、曹大爲《現代漢語音節結構分析原則及相關問題》(2010)等。
1.1.2 歷時研究
對《切韻》音與現代漢語普通話韻母開合不同进行比較的歷時研究,主要散見於李榮《音韻存稿》(1982),王力《漢語語音史》(1998)、《漢語史稿》(2002),董同龢《漢語音韻學》(2001),唐作藩《音韻學教程》(2002)、《普通話語音史話》(2000)等。這些論著都概要地論述了《切韻》音系的開合口與現代漢語普通話韻母開、齊、合、撮的不同及對應關係,并涉及開合口變化的原因。特別是王力,比較詳細地分析了各韻母開合變化的條件和聲母、韻母在演變過程中相互影響的關係。但是,這些分析都還比較粗泛,從《切韻》音系到現代漢語普通話音系,經歷了隋唐、兩宋、金元、明清和現代五個歷史發展階段,隨着各個階段語音的不斷流變,韻母開合口格局也在不斷變化,要描繪其具體面貌,還須作更深入細緻的分析。還有,林琳《試論中古以來牙喉音的開合口》(2007),按五音分類,選取其中一類,逐韻研究,把牙喉音所屬小韻從中古經近代至現代的開合口變遷作了詳細分析,不足的是未能從整體上把握整個語音系統開合口變化的總貌并據此探究具有共性的、規律性的演變索。
綜上所述,學界對中古以來漢語韻母開合口的研究基本上是對某一時代層面上語音開合進行區分以及對《切韻》音與現代漢語普通話開合不同的比較,尚未對中古以來的開合口性質進行分階段、成系統的研究,對開合口衍化的具體過程還沒有比較明晰的描繪,對引起開合變化的原因還缺乏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