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认知中国发生惊人变化
美国人感受到中国变化
5月26日,在由上海到纽约的航机上,美国帮纳商务咨询公司常驻中国代表伊克茨伦(母亲是中国杭州人,因此他会讲一口流利汉语,熟悉中国基本国情),接触到祖籍浙江并已七十八岁的加拿大华侨方仁智夫妇,而他们刚从阔别六年的老家游玩归来。因双方都有浙江情缘,交谈起来十分亲切投机。飞机到达纽约后,伊邀方老夫妇到第六大道华人酒楼共餐。席间相互敬酒后,面露自信笑容的方老,将自己在家乡畅游半个月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都讲了出来。伊克茨伦听完后,也滔滔不绝地谈起中国变化在美国产生的反响。他说,其已驻华工作十年,出于公司事业发展的需要,既当翻译又做项目评估人,经常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宁波一带奔波,亲眼目睹这些城市的快速变化。去年中国人均年收入1300美元,但长江三角洲的十六个主要城市中,第一方阵的上海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美元,第二方阵的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已超过4000美元,第三方阵的南京、绍兴、湖州、常州、台州等已超过3000美元。这些城市的人花钱的最大变化,就是不少年轻人突破了长期受儒教节俭不借钱花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像美国人那样推行刷卡消费,而且还依靠向银行按揭分期付款来购置新房和小轿车,以维持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说明他们对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经济学家们还在报刊上发表鼓励式的评论,说习惯于信贷消费是一大进步,有助于刺激消费,进而助推经济的新发展,政府还可增加潜在的税收。在杭州的报刊上,还专门开展家长是否应用小轿车接送孩子上小学和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学堂的讨论。直白地说,讨论本身既是中国沿海城市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的显示,又是对培育学生健康情操的看重。《纽约时报》曾报道,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宁波、温州等城市有大群收入较多的中产阶层。其实前者北京因为是首都,聚集着庞大的政府官员和高级文化人队伍且收入较丰而形成的中产阶层;而后面的沿海城市里的中产阶层,相当部分是依靠搞实业富起来的。缺少分析的笼统报道,还论不出他们跃入中产队伍的各自差异。
中国产品在美国“树形象”
伊克茨伦说,以往美国官员常以美国拥有一流的科技和国防而傲视中国,美国普通民众也因大多数未到过中国,自然难以看到中国发生的实际变化。有些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甚至还朦胧地停留在早些年电影里描述的“中国人都是穿蓝色中山装和布鞋的”,要他们认知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近些年经过美国媒体谈中国崛起的大量宣传报道,以及中国产品年复一年地大量打入美国市场,普通美国人就可以从媒体报道和到超市购物,感受到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仅就家用电器而言,中国海尔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开始压倒日本、韩国、瑞典,后三国沦为第二档销售商。纽约和巴黎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以“美国人一天中的中国制造”为题,详细描绘“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千家万户,“中国制造无所不在”。报道说,“美国人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清晨闹钟把你唤醒,十有八九是中国货;走入卫生间洗刷,发现用的毛巾、口杯、吹风机或卷发机,都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进到厨房,看到酒柜、煮咖啡壶、茶具及杯盘碗大多数印有‘中国制造’字样;准备上班作打扮,见自己穿的衬衫、西装、领带和皮鞋,大多是中国货;开车外出途中与别人通话,使用的手机很可能是中国产品;进办公室环顾四周,发现节能台灯、有画像的日历、工作日程显示器、电话、传真、复印机、订书机等,大都来自中国;下班回到家中查看电话录音机,或准备看电视、听音乐,使用的遥控器、彩电、录像带等,超过半数来自中国;更不要说家中摆着的系列木制家具也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正在逐步替代日本和德国,成为贸易斗士们的新对手。
商品出口跃到新的起点
伊克茨伦又举例说,2004年夏天,中国在费城举办“中国出口商品美国展”,270多家企业的大兵团参展和大批高新技术产品的显山露水,给美国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帮纳”员工去参观后深有感触地对他说,二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是放眼看世界,现在的中国是把“中国制造”摆到世界许多市场的柜台上。在这次展览会上见到的众多中国商品中,不仅有在美国常见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照相机、VCD等,而且还有人造卫星、喷气式战斗机、战略导弹、十多万吨级巨轮、数控机床、成套发电设备、医疗设备、大型制氧机、多媒体芯片、系列电脑等等,看来中国出口商品又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人们不得不投以敬畏的目光,在美国树立起从未有过的“中国品牌形象”。早些年美国人曾讥讽中国产品“毫无创意”,可是今年4月在上海参观汽车工业展,在一家叫奇瑞公司的展位前吸引伊克茨伦的不是他们生产的小型汽车,而是六部崭新的发动机。年轻的推销员非常自豪地介绍说:“这完全是我们公司独立自主开发的新型汽车发动机。”伊克茨伦当时想这里可能有借鉴西方新技术的成分,但一了解这是安徽一家民营汽车厂自主开发的比较先进的汽车“心脏”部件,显示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生产汽车的决心。这绝非“纸上谈兵”,奇瑞公司已是中国制造汽车的领军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实用时尚型轿车,不仅在国内年销售已达三十多万辆,而且还在伊朗建有分厂,将轿车销往中东。最近还与美国汽车销售公司签约,共同合作把时尚型轿车推销到美国,计划到2007年在美国的销售超过25万辆。还有上海、广东、吉林、江西、浙江、湖北、重庆等公司生产的轿车产量,每年都在提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500多万辆,实际销售511万辆,比上年增长近16%。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走合资生产和自主创品牌的新路,雄心勃勃地要与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同台竞争,这很可能是中国汽车工业掀起一场新变革的开端,国外汽车公司再难以垄断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了。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四年前的占40%,大降到今年3月的11%,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并购美国公司引起震荡
方仁智先生也耐不住插话,说中国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冲刺劲头。他作为从浙江闯荡到海外的华侨,十多年前接触浙江企业家,只知道他们办乡镇企业较多,其他方面没有给人以特别惊讶。可是近几年同经常到美国和加拿大来洽谈生意的浙江经营人交谈起来,倾听他们陈述涉外经营理念,就会被他们对全球经济动向的了解和新颖独特的观察角度所折服。浙江是贯彻北京高层提出“走出去”战略行动最早最快的省份。浙江企业群落里的一批顶尖掌门人,正激情高涨地喊出“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到国外去闯荡,赚世界的钱”。杭州、宁波、温州的多家民营企业认为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触及相互依存无限制的市场角度衡量,单纯在国内经营或单纯的产品出口,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到更广大的世界去闯荡,到遥远的国外去投资带动产品出口,是可持续发展和赚世界钱的时势之道。还说到境外投资不一定都是现金,有条件的企业可将自己在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在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中避开反倾销。浙江正是有大批具有灵活经营头脑的务实人才,在越过了过去僵化经济模式难以作为的岁月后,很快在闯荡世界中实现了新的发财梦。伊克茨伦思绪涌动地接着说,他也对“聪明、敢闯、善经营”的浙江人有些了解。六年前浙江一位做电动工具生意的商人到纽约寻找商机,得知美国锄草机生产厂家正用招标扩股的方式,来投资扩大生产能力。这位商人限于自己外汇有限,难以挤入其中。但他没有放弃努力,一再登门拜访美国厂家,最终使得美方出部分设备转移到中国,进行合作生产。很快在浙江武义县建起规模较大的锄草机生产企业,现在已大面积占领国际市场。杭州万向集团在美国投资经营已近十年,先后并购了东道国实力相对不济的QAI、IPPD、BT等六家公司,成为纽约最有名气的汽车配件供应公司之一。杭州华立集团收购了飞利浦公司CDMA芯片核心技术部门,从而率先成为中国完全掌握IT用户产业中核心技术的顶级公司,在美国的名气就随之大了起来。宁波海天集团不仅在美国经营塑料机械,而且还在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建立分厂生产,在境外就地销售,打败了日本和东亚的竞争对手,独占美洲注塑机市场,每年获利超过千万美元。这些浙江企业在境外的生产、营销、原料供应和管理人才使用等,基本已走向所在国的本土化,还聘请了当地资深人士当法律顾问,及时处理碰到的经营纠纷,在赚外国钱财上获得较大的成功。不能不说浙江人是“走出去,闯荡经营”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有位浙江民营企业老板,去年甚至跑到华盛顿,给出300万美元的丰厚报酬,试图通过美国有名气的中介服务机构,聘请前美国总统老布什或克林顿做他们企业产品的“形象大使”,虽然几经努力没有促成,但事情本身在美国反响强烈,连美国前商务部官员艾耐特切也说,摆脱了计划经济桎梏后的中国企业家,如刚冲出鸟笼的飞鸟,充满自信地到处盘旋,居然如此大胆地闯到美国来搞别出心裁的花样,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伊克茨伦很客观地说,当然好比门窗经常闭牢之户,突然一下子将所有门窗打开,难保房内的弱者伤风受凉,浙江企业家在境外经营失利的也有,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媒体拼命报道中国崛起
伊克茨伦饶有兴趣地分析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大转变。他说20世纪后三十年,美国媒体报道日本新闻较多,而进入21世纪后,有关中国崛起的报道频率大幅度地超过对日本的新闻报道。原因很简单,日本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由“经济奇迹”变为“经济低谷”。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则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枝独秀,中国已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日本出口得以恢复性增长的80%,来自于中国旺盛需求的贡献。没有中国市场,日本就无望在多年停滞后走向经济复苏。由于日本政客为侵华战犯开脱罪责,小泉首相顽固地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中国人的强烈不满,两国民众的情绪对立淹没在相互怨恨而缺少理性的对话之中,美国媒体自然没有兴趣去报道日本新闻了。唯其如此,美联社、《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等重要媒体,都把过去常驻东京的大部分采访力量移师到北京,专门加重报道中国的分量。美国有两千多家智囊机构,不少是政府或大利益集团的外脑,出笼一个有分量的研究课题,就可以获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高额酬劳。像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智库,一向以华盛顿决策层出钱买其“思想见解”而著称,使用研究人才基本限于国内。可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崛起,却出现了美国智库自己掏腰包,买中国智库人才参与课题研究的新情况。近三年里,美国兰德公司已主动五次邀请中国经济专家胡鞍钢赴美为他们“上课”,介绍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2004年9月,兰德公司研究生院院长又专门致函胡鞍钢,邀其参与“崛起之中国地区差距研究”,这是从未有过的。根本的原因是“过去世界影响中国,现在和未来是中国影响世界”。最近美国国会破天荒地在讨论一个鼓励美国公民学中文的法案,说这是为了呼唤两国的未来,有利于改善双边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并在今后长期对话方面能发挥直接作用。今年5月中旬,正是世界财富翘楚聚集北京全球《财富》论坛会唇枪舌剑的重要时刻,美国CNN国际有线电视公司为了抢播中国新闻,前所未有地派出四十多人的强大阵容,现场采访中国官员、企业家和普通居民,一周内共向美国观众直播三十多个小时的《看今日中国》系列报道节目,又一次让美国人在电视里看到了中国的真实变化。系列报道中的旁白解释词提到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显示了世界少有的活力,目前依然在强劲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最关注和不可轻视的因素。中国这个孕育种种惊喜的国家,仅就经济和国防建设成就而言,已经不是西方预测中的崛起,而是正在迅速崛起,从而使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力上升抱有警惕感,这可能是近一时期白宫和国会对华战略讨论重新活跃、在纺织品倾销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向中国一再施加压力的重要原因。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说,国会人士不应忘却,中国已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如果已经拥有近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恼怒起来,将手中的美国债券全部抛出,那么美元将发生暴跌,利率随之上升,美国可能会产生某种衰退,不能不作这种理性的慎重考量。(此文得以完稿,对提供具体信息的纽约浙江同乡会人士致以深深的谢忱!)
(原载香港《镜报》月刊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