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走向世界面临的难题及其实现路径
赵麟斌
摘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新使命。话语权的争夺、自身的发展创新、文化安全的保护、对“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以及提高自身国际地位,需要中国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当下面临着“西化”倾向、创新能力不足、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待提高、缺乏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学术批判精神等难题。因此,要以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为依托,以交流平台建设为中心,加强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有的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渠道途径和方法方式创新,形成合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研究人才队伍,共同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学术 话语体系 世界眼光 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还不够大,国际地位还不高,世界对中国学术的发展还不甚了解。因此,如何推动中国学术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已成为中国学术界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课题。在多元化的今天,“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主动融入世界,吸收国外优秀学术成果,同时保持自身的民族精神和特色,展示自身的真实面貌和魅力,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为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中华民族和平崛起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一 走向世界:当代中国学术的新使命
(一)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必然性
1.这是关系到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是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话语权,实际上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根本上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就更多地占据主动地位,更有利于实现其国家意志。”[1]当今世界明显存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话语权的缺失给我国和平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扰,也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某些势力利用手中掌握的国际话语权,丑化我国家形象,妄图干扰、阻滞我和平发展。要改变我国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的弱势地位,一方面必须提高“向世界阐释中国”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迅速构建起我国应有的话语体系,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高中国学术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世界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由于西方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各国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西化”的倾向。避免中国学术“西化”,需要中国学术必须走向世界,以中国话语、中国立场、中国视角来阐述中国、研究和解释世界。我们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文化的实力和发展也应做到并驾齐驱。应该看到,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间的竞争范式正在悄然从以硬实力(军事、经济、科技)为主的显性竞争向以软实力(政治、文化、教育)为主的隐性竞争转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强大引擎”。[2]文化软实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这就要求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术必须走出去,发出自己洪亮的声音。
2.这是中国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学术要发展、要进步,离不开互相交流、交融和交锋,取长补短。历史和实践表明,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学术交流、碰撞和融合是学术不断向前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契机。学术的一味故步自封、保守自傲,必然最终导致其落后、僵化和停滞。对于中国学术来说,要想不断发展创新,必须大胆地走出去,主动与他国学术进行交流,汲取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学术成果,结合自己的国情,为我所用,促进本国学术的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中国学术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3.这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它才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以及强大的政治力量,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直接威胁到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为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干预他国内政披上合法的外衣。有学者提出,“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在国外促进民主和人权不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迫切必行的义务,而且是一种支持美国……使走向民主的国家得到鼓励,使拒绝民主的国家付出代价”。[4]强美国的超霸政治带给全球性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印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强大的文化实力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只有主动走出去,与世界文化接轨、交融、碰撞,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才能构筑坚不可摧的防线,既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发展,亦维护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安全。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术要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上厘清思路,认识问题,坚持走向开放,走向世界,这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1.“中国经验”的巨大成功要求中国学术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并影响至世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难题,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时也遭遇了一些挫折,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将“中国经验”向世界做出阐释成为当前一个紧迫任务,“不仅存在着中国人特有的希望结构和运作模式,而且也存在着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对制度的认识”,[5]这些是外国学术无法做出理论阐释的,需要中国人自己来研究,以阐述“中国经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形成本国特有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成果,将“中国经验”中的研究视角、解决途径、问题意识、文化价值等用理论和学术的方式推向世界,带入世界的思想和理论交流及对话中,增强在世界学术领域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为他国在解决面临的共同或类似问题时提供我们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2.中国学术自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积极吸收国外学术界的前沿理论和学术成果,为我所用,形成适合中国实际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学术植根于本国实际,在反映、分析、阐释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提出的可能性方案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一些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从国际上看,我国并不是学术强国,在世界学术中地位不高,话语权不强,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不大,“我们的研究在世界未来发展的问题上、甚至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几乎从来不为国际学术界所引证……但是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成果却是完全陌生的”。[6]这就要求中国学术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二 当前中国学术走向世界面临的难题
1.呈现一定的“西化”倾向。学术走出国门、加强交流,是为了汲取他国优秀的学术和理论成果,提高自身国家学术研究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全盘接受他国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学说。长期以来,由于西方的理论学说、话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学术界以学习西方为自豪,大量输入和简单照搬西方的各学科话语及其概念、范畴、表述,许多主流学科深深打上西方的烙印和标记,使得各学科缺乏中国原创的学术概念和元素。“外来成果的权威性已经绝对树立,如一篇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就可以是中国学界百谈不倦的经典。西文新出现的词汇立即在中国使用,于是中文就不够用,出现许多新造术语;西文的某个新概念,更不用说‘新体系’,一经出现,用不了多久就在中国刊物上被‘复制’。”[7]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是民族有特殊的印记,才是世界所推崇和予以认可的。学习和交流并不意味着不从实际出发、毫无原则地简单照搬照抄照传。须知,缺乏原创性和民族化的学术话语,只能是对西方学术的顺从和盲从,必然缺乏科学性和竞争力,“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以西方经验为基础、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导向、以解决西方所遇到的问题为指向的西方学术话语,难以准确地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8]这种“西化”倾向不仅达不到走出国门、提升国际地位和竞争力的目的,而且“单向度”地用西方话语来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只能是东施效颦,隔靴搔痒,最终丧失本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
2.创新能力不强。学术的魅力即在于创新,“创新是一切学术研究的本质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创造学术精品的基本途径”。[9]对于学术而言,创新是学术繁荣和发展的本质和根本要求。学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故步自封,那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和活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博士规模也位居世界首位,[10]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学术创新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一些学科虽然研究队伍庞大,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众多,但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具有独创性的学术理论和成果却少见。一些研究者要么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要么全盘照搬他人学术观点、理论成果,进行二次解释,充当“翻译官”,囫囵吞枣;要么为了哗众取宠、追求一己之私,打着“创新”的旗号,用肤浅的、浮躁的目光和态度去对待学术创新,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没有任何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观点。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缺乏,造成了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不高、缺乏生命力和活力,这既不能为现实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也终使自身在国际中缺乏竞争力。
3.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待提高。学术的独立自由是学术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有了独立而自由的思考空间、包容宽松和多元化的氛围,才会使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解放思想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学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一定增强,但学术受到权力、政治、体制等各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仍然存在,研究者仍然不敢触碰所谓的学术“禁区”,人们的思想仍然有所顾虑。这些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一些学科领域的深度发展,无法产生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从西方国家来看,他们学术的繁荣和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身的独立和自主之上的,研究人员、学术研究机构、出版机构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政治对其直接干预较少,学术氛围浓厚。因此,只有打破思想禁忌,卸下思想包袱,使学术回归到自身的轨道上,为学术创造浓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才会使学术在探知未知世界中走得更远。
4.缺乏宽广的世界眼光。宽广的世界眼光能够“勇敢地面对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严峻挑战,以清醒的头脑、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理论自觉,努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以理论自强的信念和行动为我国的和平发展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11]当前在我国学术界,部分研究者和学术成果缺乏宽广的世界胸怀和全球视野,缺乏站在世界的高度上去分析中国和世界问题,将世界和中国割裂起来,使学术理论仅具有中国价值和意义。中国学术坚持民族特色和原创性,坚守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核心价值,将“中国视角”当做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代表把自身变成“自言自语”的话语体系。忽视从世界的角度探索问题,无疑会降低中国学术不断推进的广度、深度和创新程度,缺失了世界意义。中国学术所面对的现实、所探讨的问题既是个性的,又是各个国家所共有、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只有将中国学术置于宏大的世界和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坚持世界眼光,体现“世界向度”,才能使中国学术既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又能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学术成果,赋予中国学术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世界价值,在世界学术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我们要把“中国红”高高地挂到世界的窗口上。
5.缺乏学术批判精神。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批判,是学术繁荣和富有生命力的基础。批判是学术内部的一种监督和制约,批判意味着对话,对话意味着思想的火花,思想的火花意味着真理的发现。“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12]学术的根本目的是真理的发现,离开了学术批评,就无法同“真理”照面。西方学术的繁荣和强大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分不开的,他们通过批判前人,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批判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学说。当前我国的学术批判,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对学术批判的积极性不高,怕得罪人,大家和和气气,相互吹捧与赞扬;讲究哥们义气,不遵守学术规范;学术批判掺杂着个人恩怨,指名道姓,上纲上线,感情用事,相互诋毁,以势压人;缺乏应有的学术批判制度化建设,“学术批评的制度化努力,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只有把学术规范变成一种制度安排,它才能够超出有良知的学者的个人偏好和个人行为的有限范围,变成一种涵盖学术共同体的契约性力量。仅仅诉诸学者的学术良心发现,往往是靠不住的”。[13]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术的繁荣和进步,而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是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之一。
三 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实现路径
1.以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为依托。一个国家的学术没有其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的支撑,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国际学术上必将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形成强势的话语和声音。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中华文化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国人的智慧,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在解决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时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我们还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学术需以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为依托,引领自身发展,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展示核心竞争力。
2.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推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有的学术话语体系。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对于构建中国特有的学术话语体系具有基础性意义,只有不断创新,打破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学术的研究水平。具体而言,一是要营造浓厚的氛围,提倡正确的学术批判精神,为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当前学术评价中的制度性障碍,摒弃当前以论文和专著数量为标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学术远离浮躁功利,扎根实际,发挥评价体系在推动学术创新中的推动和导向作用。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保留与吸收的关系。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对其优秀的、对现代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部分继承,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术和理论创新,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在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学术理论和成果时,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应注重吸取其合理内核和有益部分,注重对其“中国化”,使之真正融入中国,成为中国学术的一部分。总之,要通过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这种体系“既重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基底,又开放吸收西方现代话语的合理成分;既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逻辑的说服力,又具有道义上的国际感召力;既能使理论话语解释现实的国际问题,又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指明方向”。[14]
3.以交流平台建设为中心,推进渠道途径和方法方式创新。一是从推动的主体上看,既要发挥政府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重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报纸、期刊、出版社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学术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形成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的交流和合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15]二是从传播渠道和途径上看,既要重视传统传播途径,如加大对纸质出版物的扶持力度,鼓励出版发行、翻译我国优秀的学术成果并向世界推广,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传播文化学术、促进交流方面的作用,以外国人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普及和推广,在提高中国学术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提高它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普及度。三是从交流平台上看,要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学术精品,从国家层面建立自己的学术品牌,如牵头或参与创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文化组织,举办国际性的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创办高水平的外文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站,出版有影响力的系列出版物,建设好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多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扩大学术交流力度,鼓励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多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学术,倾听到古老东方的时代强音。
4.加强体制与机制创新,形成推进合力。要调动各方面力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统筹协调,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要对现行的管理、激励、保障等各方面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为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提供坚实的体制基础,发挥更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和提高研究人员的待遇,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创新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二者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尊重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创新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激励力度,保护学术原创成果,杜绝学术造假、剽窃、抄袭等行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学术研究队伍,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学术的繁荣和进步,需要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16]要通过各种措施和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名家大师和学术代表人物,加大对一些研究人员尤其是中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助优秀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广为赴外交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多出成果创造有利条件,对在学术上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
“识广胸怀阔,静观气自平,纷繁元历历,化育赞生生。”“纵目重峦似海潮,黄河一线夕阳娇。风雷万里撼山动,始觉危峰脚底高。”这里引用“雄才博学百年身”的山西大学著名学者姚奠中教授的这两首诗作为结尾,我以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不仅可为,而且有为,一定会获得成功。
作者赵麟斌,闽江学院副校长、教授。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大学城文贤路1号 350108
[1] 严昭柱:《怎样才能拥有国际话语权》,《人民论坛》2012年第12期。
[2] 同上。
[3] 丹曾:《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 王晓德:《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2期。
[5] 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对外传播》2009年第1期。
[6] 同上。
[7] 钱乘旦:《中国学术不能再唯“外”是从了》,《北京日报》2013年3月11日。
[8] 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红旗文稿》2012年第13期。
[9] 邱兆祥:《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7日。
[10] 《我国博士生规模全球第一“放养”难挡高校申博热》,《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27日。
[11] 严昭柱:《怎样才能拥有国际话语权》,《人民论坛》2012年第12期。
[1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13] 何中华:《当前学术批评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北京日报》2012年7月16日。
[14] 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红旗文稿》2012年第13期。
[15] 胡振民:《加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求是》2010年第1期。
[1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